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艺术是人类内心情感外化的最真实表达,它能够提高人的审美,陶冶人的情操,同时,从教育的角度而言,艺术不仅是对个人情趣的追求,也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的重要渠道,可以提高学生对人类丰富多彩情绪的理解,以及促进学生对艺术之美的追求。然而在现实中,由于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衡,山区小学艺术教育成为教育领域内最为薄弱的一环,想要提高山区小学生的艺术教育水平需要各方的通力合作。本文旨在分析山区小学艺术教育的现有困境,并究其根本,提出切實可行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山区 小学 艺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20-0236-02
一、山区小学艺术教育现状
1.思维观念落后,认知程度不足
由于大多数山区教育水平落后,人们受传统观念的束缚,现阶段山区小学中有很多教育人员对学生艺术教育重视不够,甚至一些老师和家长反对小学生搞艺术,学习艺术。在山区小学教育中,艺术教育被视为可有可无的“副科”,甚至被视为浪费时间,组织孩子玩耍的科目。加之山村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父母文化水平较低,思想较为保守落后,大部分家长希望孩子通过努力学习文化课程谋求更好的未来。因此很少会关注孩子在艺术方面的天赋,更不会花费时间和精力支持孩子学习艺术,这也是推动山区小学艺术教育发展的一大阻力。
2.师资力量薄弱,缺少专业型人才
由于山区闭塞等客观因素,山区的师资力量本来就远远落后于其他发达地区。山区小学的艺术科目老师大多是由其它科目的老师代为上课,例如数学、语文等科目的老师去教授美术、音乐等科目。在此情况下,老师对主课的重视要远远高于艺术科目,并且这样的“代理艺术教师”原本就不具备教授艺术课程的专业素养,因此即使学生有心学习,老师也无力教授。同时在一些山区也存在一些艺术爱好者作为教师去教授学生艺术科目的现象,他们对艺术的审美和理解高于其他科目的代课教师,但同时由于对教育基础缺乏了解和掌握,他们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教学技巧上存在许多的问题。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山区小学的艺术教育问题,首先要提高山区艺术教师的师资水平,加强山区艺术师资力量建设。
3.教育设施短缺,教育方式落后
目前,部分山区小学的教育设备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由于客观因素导致的管理不当,使用不当等对设备造成了损毁或闲置,不能保证教学设备被学生所使用,不能保证艺术课程正常合理地开展。而还有一些学校由于艺术设备的缺乏,使课程开展受阻。长期以来,大多数山区小学的艺术课程教学方式与其他文化课程的授课方式并无太大差别,授课方式墨守成规,一成不变。艺术不仅仅是教授学生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和艺术创新精神。而传统的教育模式和课堂授课方式已无法满足这一需求,学生无法切身体会到艺术作品传达出的感情,更无法与之产生共鸣,培养自身的艺术感受力。
二、山区小学艺术教育的出路探索
1.加强山区小学艺术教师师资力量建设
校方要重视音乐、美术等专业教师的选拔、培训和录用,提高艺术教育师资水平。一方面可以通过考试与面试相结合的方法,从任课教师中选拔一些思想道德水平优秀,艺术审美能力较高的青年教师,组织他们进行专业的学习培训,使其拥有小学艺术教学能力,充实山区小学音乐、美术等科目的师资力量;另一方面,对偏远地区,人员较为紧张的小学进行假期集训,聘请一些高水平的艺术教授,在较短时间内使山区艺术教师学习到更为系统化、实用化的专业知识。只有把山区艺术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升上去,才能改善山区小学艺术教育现状。
2.加强艺术教育设施建设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于音乐、美术等实践性较强的科目而言,只是单一的空洞讲述,很难让学生对艺术有确切的认知。比起文化类科目,艺术科目更需要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践。而实践客体往往是造价不菲的乐器和仪器,因此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当明确思想认识,对于教育资源紧缺的山区给予资金投入和政策倾斜,同时校方也应当改善办学条件,配备相应的艺术教学设施,开辟艺术教学场地,提供音乐美术专业教室等。
3.改变惯有思想,提高对艺术教学的重视程度
艺术教育不同于文化教育,它是中国由“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和转折点。要给学生家长灌输艺术教育与文化教育同等地位的观念,消除家长对于艺术的固有偏见,让艺术教育获得应有的地位,便于艺术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促使学生能够真真正正的学习艺术,走进艺术,理解艺术。
总而言之,山区小学及教师应针对当前山区小学艺术教育现状及特点,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扭转艺术教育思想,积极开拓创新艺术教育方式,为山区小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艺术教育,促进我国初等艺术教育的平衡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胡锦邦.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现状及其对策[J].理论观察.2018(11)
【关键词】山区 小学 艺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20-0236-02
一、山区小学艺术教育现状
1.思维观念落后,认知程度不足
由于大多数山区教育水平落后,人们受传统观念的束缚,现阶段山区小学中有很多教育人员对学生艺术教育重视不够,甚至一些老师和家长反对小学生搞艺术,学习艺术。在山区小学教育中,艺术教育被视为可有可无的“副科”,甚至被视为浪费时间,组织孩子玩耍的科目。加之山村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父母文化水平较低,思想较为保守落后,大部分家长希望孩子通过努力学习文化课程谋求更好的未来。因此很少会关注孩子在艺术方面的天赋,更不会花费时间和精力支持孩子学习艺术,这也是推动山区小学艺术教育发展的一大阻力。
2.师资力量薄弱,缺少专业型人才
由于山区闭塞等客观因素,山区的师资力量本来就远远落后于其他发达地区。山区小学的艺术科目老师大多是由其它科目的老师代为上课,例如数学、语文等科目的老师去教授美术、音乐等科目。在此情况下,老师对主课的重视要远远高于艺术科目,并且这样的“代理艺术教师”原本就不具备教授艺术课程的专业素养,因此即使学生有心学习,老师也无力教授。同时在一些山区也存在一些艺术爱好者作为教师去教授学生艺术科目的现象,他们对艺术的审美和理解高于其他科目的代课教师,但同时由于对教育基础缺乏了解和掌握,他们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教学技巧上存在许多的问题。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山区小学的艺术教育问题,首先要提高山区艺术教师的师资水平,加强山区艺术师资力量建设。
3.教育设施短缺,教育方式落后
目前,部分山区小学的教育设备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由于客观因素导致的管理不当,使用不当等对设备造成了损毁或闲置,不能保证教学设备被学生所使用,不能保证艺术课程正常合理地开展。而还有一些学校由于艺术设备的缺乏,使课程开展受阻。长期以来,大多数山区小学的艺术课程教学方式与其他文化课程的授课方式并无太大差别,授课方式墨守成规,一成不变。艺术不仅仅是教授学生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和艺术创新精神。而传统的教育模式和课堂授课方式已无法满足这一需求,学生无法切身体会到艺术作品传达出的感情,更无法与之产生共鸣,培养自身的艺术感受力。
二、山区小学艺术教育的出路探索
1.加强山区小学艺术教师师资力量建设
校方要重视音乐、美术等专业教师的选拔、培训和录用,提高艺术教育师资水平。一方面可以通过考试与面试相结合的方法,从任课教师中选拔一些思想道德水平优秀,艺术审美能力较高的青年教师,组织他们进行专业的学习培训,使其拥有小学艺术教学能力,充实山区小学音乐、美术等科目的师资力量;另一方面,对偏远地区,人员较为紧张的小学进行假期集训,聘请一些高水平的艺术教授,在较短时间内使山区艺术教师学习到更为系统化、实用化的专业知识。只有把山区艺术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升上去,才能改善山区小学艺术教育现状。
2.加强艺术教育设施建设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于音乐、美术等实践性较强的科目而言,只是单一的空洞讲述,很难让学生对艺术有确切的认知。比起文化类科目,艺术科目更需要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践。而实践客体往往是造价不菲的乐器和仪器,因此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当明确思想认识,对于教育资源紧缺的山区给予资金投入和政策倾斜,同时校方也应当改善办学条件,配备相应的艺术教学设施,开辟艺术教学场地,提供音乐美术专业教室等。
3.改变惯有思想,提高对艺术教学的重视程度
艺术教育不同于文化教育,它是中国由“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和转折点。要给学生家长灌输艺术教育与文化教育同等地位的观念,消除家长对于艺术的固有偏见,让艺术教育获得应有的地位,便于艺术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促使学生能够真真正正的学习艺术,走进艺术,理解艺术。
总而言之,山区小学及教师应针对当前山区小学艺术教育现状及特点,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扭转艺术教育思想,积极开拓创新艺术教育方式,为山区小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艺术教育,促进我国初等艺术教育的平衡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胡锦邦.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现状及其对策[J].理论观察.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