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我国的基础教学领域当中,由于受到各种考试的繁重压力,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老师们更多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语言本身的知识的传授,重理论知识,轻实践环节,教师讲解多于学生操练。目前,我们已经跨入了二十一世纪,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那么,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培养初中生英语口语的能力呢?以下是我的一些看法。营造说话氛围,激发说话欲望;组织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帮助学生提高语言交际能力;坚持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英语口语的能力;给予表扬鼓励,洋溢情感活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口语;培养
一、 扩展阅读途径,过好“积累关”
《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英语课程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的过程。”同时新课改要求打破教材作为唯一课程资源的局限,合理构建课程结构和功能。因此,新课程提出“英语课程要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生活实际、贴近时代的、内容健康丰富的课程资源,要积极利用音像、电视、书刊、杂志、网络信息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在这方面我们存在着很大的不足,教材中每个单元的Section A与B 中都有巩固练习与拓展运用环节,我们可以充分运用它们来进行口语交际练习,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先进行讨论、交流、表演,然后再形成书面的总结。这样做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开拓学生思维、提高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又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我们很多老师为了“赶进度”、应对考试,省略掉了这一环节 。
英语是一门语言,口语是其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对语言的教学绝不能停留在文字上、纸质上,应利用一切可能的音像与电子教材,加大对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更新他们的知识,提高处理信息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新鲜的词汇和句式在“润物细无声”中走进学生的心田,学生的知识积累到充实与拓展,为日后的厚积薄发奠定基础。
二、营造语言环境
我们知道一个小孩之所以能学会说话,主要是因为他置身于一个语言环境中,每天他都能听到来自周围许多人所说的话。而他本人也不断地进行模仿,渐渐地由能发出单音到多个音节以致能表达自己的需求,这就说明了语言环境的重要性。为了给学生创造语言环境,我在上课时采用英语来组织教学,用英语来解释英语。尽可能避免用汉语上英语的现象,不再把所有的文章或对话都翻译成汉语,只有在必要的时候才适当运用母语。这样一来,学生便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听说英语,从而为英语口语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三、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培养大胆开口的习惯
不少学生之所以不愿意开口,其实是怕出错,怕受老师责备,怕被同学耻笑。这种恐惧心理常常导致学生在口语表达时显得焦虑和紧张,影响他们正常的思维和顺利的表达。造成这种心理的原因就是学生平时缺乏足够的口语练习机会,在开口时没有信心,同时又过多考虑所说的词句是否符合语法规则。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提高自信心,克服怕说错的心理。鼓励学生开展各种口语活动以达到学生口语练习的最大实践量。首先,在学生犯错的时候,教师不应该马上地纠正,这样的纠正不但会打断学生的思路,而且会挫伤其积极性。在教学中, 我们发现,敢说、自信心强的学生英语口语学得更好些,他们在课堂上,敢于大胆地讲英语, 不怕出错。
四、注重朗读和背诵的练习
我认为,任何一种语言口语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大量语言材料的积累。我们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摆脱不了受母语的影响,听到的、看到的、与人交流的都是汉语,即使学了英语,也是“哑巴英语”。因为平时几乎不说,更谈不上运用,这就很难从生活中获得英语语言材料的积累。我认为背诵和朗读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对每一个学英语的中国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通过朗读和背诵,可以积累大量实用的英语短语、句子、习惯用语;通过朗读和背诵,可以了解英语国家的生活、风俗习惯、人文、历史、地理知识等,还可以动用眼、耳、口等感觉器官同时参与学习,综合提高听说读写能力。读得多了,背得多了,自然形成了语感。语感一旦形成,在以后的学习中,好些句子就会脱口而出。
总之,只要我们充分利用课内外时间,积极创设语言环境,多鼓励学生多动手、动口、动脑、营造和谐的、愉快的真实的语言环境,使他们掌握用英语思维、表达和交际的能力,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參考文献:
[1]《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中小学英语教学》
[3]《外语教学心理学》第十一章,第十五章
[4]中小学英语周报
(作者单位: 江苏省泗洪县四河实验学校 223900)
关键词:初中英语;口语;培养
一、 扩展阅读途径,过好“积累关”
《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英语课程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的过程。”同时新课改要求打破教材作为唯一课程资源的局限,合理构建课程结构和功能。因此,新课程提出“英语课程要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生活实际、贴近时代的、内容健康丰富的课程资源,要积极利用音像、电视、书刊、杂志、网络信息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在这方面我们存在着很大的不足,教材中每个单元的Section A与B 中都有巩固练习与拓展运用环节,我们可以充分运用它们来进行口语交际练习,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先进行讨论、交流、表演,然后再形成书面的总结。这样做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开拓学生思维、提高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又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我们很多老师为了“赶进度”、应对考试,省略掉了这一环节 。
英语是一门语言,口语是其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对语言的教学绝不能停留在文字上、纸质上,应利用一切可能的音像与电子教材,加大对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更新他们的知识,提高处理信息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新鲜的词汇和句式在“润物细无声”中走进学生的心田,学生的知识积累到充实与拓展,为日后的厚积薄发奠定基础。
二、营造语言环境
我们知道一个小孩之所以能学会说话,主要是因为他置身于一个语言环境中,每天他都能听到来自周围许多人所说的话。而他本人也不断地进行模仿,渐渐地由能发出单音到多个音节以致能表达自己的需求,这就说明了语言环境的重要性。为了给学生创造语言环境,我在上课时采用英语来组织教学,用英语来解释英语。尽可能避免用汉语上英语的现象,不再把所有的文章或对话都翻译成汉语,只有在必要的时候才适当运用母语。这样一来,学生便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听说英语,从而为英语口语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三、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培养大胆开口的习惯
不少学生之所以不愿意开口,其实是怕出错,怕受老师责备,怕被同学耻笑。这种恐惧心理常常导致学生在口语表达时显得焦虑和紧张,影响他们正常的思维和顺利的表达。造成这种心理的原因就是学生平时缺乏足够的口语练习机会,在开口时没有信心,同时又过多考虑所说的词句是否符合语法规则。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提高自信心,克服怕说错的心理。鼓励学生开展各种口语活动以达到学生口语练习的最大实践量。首先,在学生犯错的时候,教师不应该马上地纠正,这样的纠正不但会打断学生的思路,而且会挫伤其积极性。在教学中, 我们发现,敢说、自信心强的学生英语口语学得更好些,他们在课堂上,敢于大胆地讲英语, 不怕出错。
四、注重朗读和背诵的练习
我认为,任何一种语言口语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大量语言材料的积累。我们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摆脱不了受母语的影响,听到的、看到的、与人交流的都是汉语,即使学了英语,也是“哑巴英语”。因为平时几乎不说,更谈不上运用,这就很难从生活中获得英语语言材料的积累。我认为背诵和朗读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对每一个学英语的中国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通过朗读和背诵,可以积累大量实用的英语短语、句子、习惯用语;通过朗读和背诵,可以了解英语国家的生活、风俗习惯、人文、历史、地理知识等,还可以动用眼、耳、口等感觉器官同时参与学习,综合提高听说读写能力。读得多了,背得多了,自然形成了语感。语感一旦形成,在以后的学习中,好些句子就会脱口而出。
总之,只要我们充分利用课内外时间,积极创设语言环境,多鼓励学生多动手、动口、动脑、营造和谐的、愉快的真实的语言环境,使他们掌握用英语思维、表达和交际的能力,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參考文献:
[1]《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中小学英语教学》
[3]《外语教学心理学》第十一章,第十五章
[4]中小学英语周报
(作者单位: 江苏省泗洪县四河实验学校 22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