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理念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培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yo2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新时代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渐渐凸显了重要性,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很好地融入人文教育值得我们每一位小学教师思考。本文主要以甘肃某农村小学为例,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加强语文教育中人文理念培养的措施。
  关键词: 小学语文 人文理念 培养策略
  一、人文精神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以人的和谐发展为本。进行人文精神培养,不仅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完善,而且是对人类的价值和尊严的肯定。然而,小学生的人文素养与中学生、成人不同,处在这一阶段的学生还没有形成主要三观,这一阶段的人文理念培养会影响他们以后的人生。对小学生的人文教育,应主要培养学生如何处理好与自然、社会、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以人文理念为核心的教育与小学语文教程息息相关,现行小学语文课本在选取课文时很重视这一点。有专家说过处在六到十二周岁这一阶段的儿童向前走去,他看到什么自己就想变成什么,他所获取的一切信息就好比吃了进去,会长成血肉,影响到他的一生。由此可见在小学教育中进行人文理念的培养是多么的重要,小学语文教学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这个重任。这就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意味着语文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在学校的任何时候,老师都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好每一个学生的天性,时刻注意规范自己的言行,树立好的榜样,给学生传递正能量。
  在学校教学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感受,注重人文理念培养,语文课堂教学应更加系统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理念。小学生对世界的感受和对社会的认知能力,大部分来源于老师的教导和周围教育环境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师要时刻注意他们的心理感受,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创造思想并提出建议加以引导。语文课文中包含大量的人文情感和主观色彩内容,课文中的人文理念和素材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这一点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深有体会。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教二年级语文,在上父亲和鸟这一课时,在教学的最后我问学生:“上完这节课,你有什么感受,大家随便说说。”稍做思考之后,一个个小手慢慢地举了起来,我让其中一个学生回答,他说他知道了父亲是一个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爱护鸟类的人,他为文章中的父亲感到骄傲和自豪。又有人抢着举手,他站起来说:“我更爱我的父亲,我有一个伟大的父亲。”我继续追问:“那你觉得父亲哪里伟大呀?”他说:“父亲很爱妈妈和我,他很辛苦地赚钱养家,给我们一个幸福的家。”孩子的回答有些出乎我的意料,虽然表达得有些生涩,但句句出自内心最真挚的感受。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着自己的想法。这节课让我对这些孩子有了新的认识,他们的内心是丰富的,只是平时课堂上我们忽略了他们内心的感受,只是一味传授知识应付考试,缺少了人文关怀。我布置了家庭作业,让他们回家为爸爸或妈妈做一件事或谈一次心,第二天在课堂上交流过程和感受,大家都非常高兴地答应了。第二天我刚进教室,他们就迫不及待地开始说话了,他们一个个争先恐后地说着自己的想法,其他学生认真听着。这样教学,不仅结合了生活中的实际,而且丰富了学生的经历,使学生的情操得到了陶冶,更充分肯定了人文理念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我意识到学生不仅需要知识,他们的内心也需要人文关怀和人文营养的滋补。
  二、学校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
  1.老师的课堂教学理念有待提升。
  我们学校老师的老龄化严重,大多由民办老师转正,没有受过专业的师范教育,专业化不强。大部分教师对语文学科教学性质和教学目的认识不充分,导致语文教材和教学方法分析不透彻,仅仅将教学停留在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应试目标上,想方设法追求成绩,而对其他能力的培养全然不顾。
  2.教学方法和新课改要求不符。
  传统教法影响了新课改的实施。课堂中大部分时间都由老师占用,并没有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要求,学生没有或很少有时间和自由表达想法,甚至出现台上台下各顾各的可笑局面。这样的教育只承认学生把课堂上灌输给他们的知识照搬在试卷上的能力,忽视了其他能力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寓于思想和文化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点,通过语文课堂教学让学生思想得到自由的表达,并在学习与交流中培养其人文理念,人格得到完善,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应重视发挥语文教学的文化熏陶和感染作用,而一些老师只对文章进行传统单调的分割,对文字和语言进行机械的应试训练,使语文课文中本应有的灵魂和血肉变得枯燥无味,导致学生一味死记硬背课本内容,难以理解并灵活运用知识。平时不与学生交流,无意中疏远学生,让学生对老师敬而远之,在课堂上,忽视一些性格内向、不善表达的学生。例如课堂被一些性格外向活泼、自信的学生操控,老师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往往不理会那些不说话的学生,使课堂出现了“黑暗的角落”。
  3.教师的人文素养有待提高。
  教师的人文素养是指作为一名教师,其所应具备的人文精神和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体现出的思想、道德、情感、心理、性格、思维模式等方面的气质和修养。它主要体现在教师学识底蕴、儒雅风度及对事业的忠诚和对学生的热爱上,不仅是教师自身形象的要求,更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与人格完善的需要。
  我校教师大多来自农村,没有受过正规的师范教育,上课随意性强,教学方法过于传统且没有系统。对新课标没有一个新的认识,且不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少有进修充电的机会。由于大多数老师身处农村,家务活比较多,平时不去钻研业务。为了应试,语文教学仅限于对字词的认识和对课文的大意了解,以及一些机械的背诵,对学生的人文理念培养就成了空白。
  4.教学氛围有待改善。
  积极的课堂气氛应该是师生双方有饱满的热情,教和学的态度端正,课堂活动井然有序,学生求知欲强、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师生双方交流充分,积极互动,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始终沉浸在为实现目标而获得的喜悦与满足感中,师生双方都得到共同发展。课下,全校从老师开始,师生共同形成乐观、积极向上的人文氛围。这一切在我校很难看到,课堂上教师不能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课下老师不能率先垂范,以身作则。由于学生都来自农民家庭,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身上一些陋习一时难以改变,且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由于我校深处边远山区农村,信息闭塞,获取信息渠道不畅,教学设备简陋,甚至连一张完好的课桌都没有,教师吃住行极为不便。这一切对教学工作都极为不利。   三、小学语文教育中人文理念培养的具体措施
  1.教师发挥榜样作用,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课文都内涵丰富,影响深远,每一篇文章都倾注了作者的心血和经历,字里行间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因素。语文教师作为学生和这些课文之间的重要媒介,对如何让学生准确把握课文并感悟其中的道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钻研教材,深刻领会其中的感情色彩,不断加强感情积累,通过教学活动,以一种有效的途径将课文中所要表达的传授给学生,并在这个过程中启发学生探索发现新的东西。老师要做好课前准备,首先充分进入角色,体会并把握人物情感、思想品德、情感理念等人文理念,如此才能达到课文情感、学生情感、老师情感的共鸣这样一种最佳状态。还要注意小学生和老师的知识水平及情感态度上的差异。在教学中,我多次发现,有时候当我被课文中的人物言行打动或是被所描绘的风景陶醉时,学生却表情木讷,我才意识到我所体会到的学生不一定能体会,因为他们幼小的心灵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毕竟是有限的,他们的生活阅历还不足以体会过于复杂的情感。我想了一个办法,即下载一些影像资料或打印一些图片辅助教学,以一些直观的东西帮助他们理解一些抽象的东西,培养他们的情感。
  在学校,不论是课上还是课下,教师始终要保持良好的形象,注意一言一行,用每一个细节给予学生好的示范。不要只是口头说教,而要身体力行,要知道在大多数时候,言传不如身教。
  2.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
  阅读是获取精神食粮的最好途径,每一篇好的章都是经过千锤百炼得到的,其中蕴含作者的心血,表达一个人内心最真实的情感。对小学生而言,阅读无疑是培养人文理念不可多得的佳径。首先,可以从课文的经典词句中感悟人文意蕴,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被大多数人所认同,且蕴藏普遍的情感和高深的境界。其次,从阅读课文内容中感受人性关怀,课本是大多数孩子接触的第一本读物,其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经过专家精挑细选的,所表达的内容对小学生有极强的引导性,对其人格精神有正面向上的影响,也可以间接丰富其阅历,丰富其感情世界,感受人性关怀。还可从阅读古诗领悟内涵中,渗透人文教育,古诗语句优美,简短押韵,词句洗练,表意深刻且充满哲理。让学生在古诗的学习和背诵中感受古人的智慧,体会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从而受到熏陶感染。
  3.紧贴生活实际,以现实中的例子影响学生。
  语文和生活的关系密不可分,生活是语文的源泉,大多数作品及人物都来自生活,反映生活的真谛。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生活实例,可使学生感受更加直观,把握感情更加准确,更容易理解文章情感和人文精神。可将一些实事引入课堂,比如我国一些重大事件,钓鱼岛事件,让学生的民族责任心得到培养。又如嫦娥号发射成功,让学生有民族自豪感,为伟大祖国感到骄傲和自豪。对网络上的一些典型事例进行分析,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可以布置一些实践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情感,如可以帮助爸妈做家务。有一次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其给妈妈洗一次脚,并在第二天的语文课上交流感受。有的同学说觉得妈妈很高兴,有的说看到妈妈幸福的表情,有的说了自己的感受,他觉得妈妈很辛苦,以后要经常给爸妈洗脚,课堂顿时进入一场关于情感的讨论之中。这次语文课让我感受到了孩子丰富的感情世界,只是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没有给学生机会表达。相信通过广泛的校内外语文实践活动,不但可以为学生开辟面向生活、面向社会的道路,而且有利于加强学生对社会和自然科学的了解,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希望通过我的调查分析,能引起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视,也给其他学校人文素养教育一些借鉴。在教学中,师生的人文情怀得到共同发展,师生一起在学习中陶冶性情,净化心灵,不仅有利于学生的成长,而且有利于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更对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谢利民.教学设计[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
  [2]于建福,万福.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M].中国和平出版社,2009.
  [3]傅道春.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其他文献
摘 要: 培养初中学生的语文知识应用能力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存在严重的弊端,为解决这些问题,首先,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有价值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其次,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使其能够为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发挥作用;最后,展开小组合作模式,增强学生的主体性意识。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应用能力培养 现状分析 培养策略  初中语文是学生接受义务教育阶段中必修的一门课程
<正> 1987年,笔者曾写过一篇题为《战后日本新闻传播事业的技术革新》的文章(见《中国新闻年鉴》1987年版),概略地介绍了战后日本新闻业新技术应用的发展沿革及其特点。进入90年代,日本新闻传播领域的新技术应用又有了进一步发展,本文拟从以下4个方面做简要介绍。
目的:了解内蒙古地区奶牛子宫内膜炎致病葡萄球菌超抗原基因的分布及其耐药情况,为指导该地区有效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对从内蒙古呼和浩特、包
良好的语文课堂气氛能创设一种具有感染力的教育情境,能为教师顺利进行语文教学创造积极的条件,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探究知识,获得知识、能力、情感、思维等,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如何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见仁见智,不少同仁在理论和实践中进行了有益探索,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意见和看法。下面是我在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课题研究中获得的肤浅体会。  一、以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之火 
K优402是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用粳质讪型新质源抗病不育系K17A,与从湖南引进的早熟恢复系402组配的杂交早稻新组合,IWe年4月通过四);;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产量表
夏谷新品种冀谷12号冀谷12号是沧州市农林科学院经有性杂交多代选育而成的一个夏谷新品种。1994年通过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为冀谷12号。突出特点是:高产、稳产,抗病、抗倒,绿叶成熟
学理论要精、要管用,这是邓小平同志一贯倡导的学风。“要管用”,极普通的三个字却包容着极深刻的哲理。其一,这是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几十年经验教训深刻总结后得出的真理
科学研究表明,人一生中近八成的知识都是通过阅读获取的,热爱阅读可以改变人的一生。正如莎士比亚所说:“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像没有阳光;智慧中没有书籍,就像鸟儿没有翅膀。”根据这一理论,阅读能力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能力之一,阅读能力的培养能使学生受益终身。那么,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二十年来的教学实践,让我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一、 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孩子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一种以母猪繁殖障碍及仔猪呼吸道症状和高死亡率为特征的病毒性传染病。自1987年首次在美国出现以来,一直是世界养猪业防控的难题。而在我国白200
书是心灵鸡汤,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捧读一本好书,感闻书香,细细品读,徜徉在文字的世界里,怎能不说是美事一桩?我们欣欣然向往着,在每个孩子的心田种下一颗阅读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