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情感属于非智力因素,是学生智力发展的内驱力之一,学生的情感应与知识的识记、理解、掌握和应用是紧密结合、重叠发展的,共同存在于一个同一体中。如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是新课标十分注重的问题。本文以笔者的实践为基础,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以促进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思想品德;情感教育;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4-0115-01
教学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情知相伴的过程,情感属于非智
力因素,它是学生智力发展的内驱力,因此学生的情感应与知识的识记、理解、掌握和应用是紧密结合、重叠发展的,共同存在于一个同一体中。如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是新课标十分注重的问题。对此,笔者也作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其具体做法如下。
一、善于挖掘教材本身的情感因素
思想品德教材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实际,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心理和道德品质,养成遵纪守法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情感,逐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它本身有较为丰富的情感因素,我们要充分利用并加以挖掘,使学生爱用新教材,爱上思想品德课。
(一)从思想品德学科本身的人文性入手
思想品德学科注重以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和民族精神培养学生,关注学生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
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
展。现就初二、初三思想品德教材,谈谈如何进行情感教育。
讲到老“铁人”“宁可少活20年,也要拼命拿下大油田”,讲到新“铁人”“宁肯把心血熬干,也要保持油田稳产、高产”的豪言壮语,帮助学生树立顽强拼搏、不断进取的艰苦创业精神;讲北京市一名中学生应邀参加在荷兰举行的“世界儿童为和平为未来”活动中,几经周折终于在会议地点上空升起五星红旗时,教师可以利用这个事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当然,渗透
时应注意适时适度,不可牵强附会。这就要教师深入研究课本,教师之间要经常交流,共同挖掘素材,探讨渗透的时机与方式。
(二)从思想品德学科的实践性入手
实践性是思想品德课程的内在规定性。思想品德学科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强调结合实际,引导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例如在环境保护活动课时,就青海玉树大风沙尘暴阻碍救灾进程的
案例,提出四个问题:第一,这个案例反映了我国目前存在什么问题?第二,遭受沙尘暴袭击的原因是什么?第三,你认为国家应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第四,面对这个问题,作为青少年学生应做些什么?让学生围绕这四个问题展开分析、讨论和评价,结果同学们提出了许多正确的看法和大胆构想,促进学生形成“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观念并付之于行动。
二、要充分利用教师自身的情感因素
新一轮课程改革,明确地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育教学中就是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新的教学理念,它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传播知识,更要体现高尚的师德,尊重学生的人
格,发现并激发学生的潜能,指导学生在实践、合作中学习,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倡导教学民主,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
程。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教与学处于和谐的统一,闪耀情感的光辉。
(一)教师要有人文素养和人格魅力
学识只能满足学生一时的求知欲望,权力只能维系短暂的
顺从与亲近,外表只能吸引肤浅的注意,真正打动学生内心的是人格的力量。这种力量是长久的,它将影响学生的一生。因此思想品德老师要认真敬业、表里如一。在教学中自己要充分投入始终保持高度热情,以此感染学生,调动学生情绪,使学生思维和智力活动处于兴奋状态。师生之间的感情就容易沟通,情感共鸣就能产生,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感就能增强,自己就更能发挥在情感教育中的导向作用,从而促进教学的进行。这样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之下,学生怎会对国家兴亡无动于衷?同时,教师在认真工作之余也要尊老爱幼,保持家庭和睦,学生看在眼里,就能记在心里。教师就能做到导之以行,以行正人。
(二)教师要有真才实学和教育智慧
新一代的中学生,无论在知识面、社会认知水平、个人胆识、交往能力以及对新事物的接受方面已经迥异从前,面对他们,
“先生”的先知捉襟见肘。如果继续得过且过,沉醉于“半桶水”而悠然自得,必将失去学生对你所教学科的兴趣。所以思想品德教师应该博览群书,积累生活素材,对自己所教的学科要有深刻的认识,用学生的眼光来看教材,应精心设计将抽象的理论与活生生的生活结合起来,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恰当巧妙地运用诗词、格言等精心设计生动的教学情境,从而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加深对理论的认识与理解。运用这种方法进行课堂教学,再配之以风趣幽默的谈吐,热情洋溢的姿态,就能真正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三)要注重师生间的和谐美
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作为老师首先就必须建立平等、融洽、民主、互动的师生关系,必须走下讲台,走近学生,用心去爱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要享受到阳光雨露的温暖。其次,带着好心情去上课,让微笑永驻课堂的45分钟,在微笑的教学中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促使学生积极地学,主动地探索。再次,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要认识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主导是导演,学生是主体是演员,师生应处于平等的地位,共同学习和研究。与学生做朋友,他们平等交谈,倾听他们的心声,多鼓励少训斥,多指示少包办,这样师生之间就会形成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做到在思想品德课堂上想说、敢说、爱说、会说,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容易把知识转化为坚定的信念,升华为崇高的行
为。
应当承认,思想品德学科由于中考分量的不足、考试模式死板僵化、学科自身说教太多等因素的制约,学生普遍存在着轻视心理和厌倦心理,思想品德教学改革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但我坚信,只要把情感教育融入思想品德课教育,课堂教学更多的从学生的情感体验出发,师生双方一定会心意相通,学生一定会学有所得。
【关键词】思想品德;情感教育;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4-0115-01
教学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情知相伴的过程,情感属于非智
力因素,它是学生智力发展的内驱力,因此学生的情感应与知识的识记、理解、掌握和应用是紧密结合、重叠发展的,共同存在于一个同一体中。如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是新课标十分注重的问题。对此,笔者也作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其具体做法如下。
一、善于挖掘教材本身的情感因素
思想品德教材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实际,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心理和道德品质,养成遵纪守法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情感,逐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它本身有较为丰富的情感因素,我们要充分利用并加以挖掘,使学生爱用新教材,爱上思想品德课。
(一)从思想品德学科本身的人文性入手
思想品德学科注重以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和民族精神培养学生,关注学生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
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
展。现就初二、初三思想品德教材,谈谈如何进行情感教育。
讲到老“铁人”“宁可少活20年,也要拼命拿下大油田”,讲到新“铁人”“宁肯把心血熬干,也要保持油田稳产、高产”的豪言壮语,帮助学生树立顽强拼搏、不断进取的艰苦创业精神;讲北京市一名中学生应邀参加在荷兰举行的“世界儿童为和平为未来”活动中,几经周折终于在会议地点上空升起五星红旗时,教师可以利用这个事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当然,渗透
时应注意适时适度,不可牵强附会。这就要教师深入研究课本,教师之间要经常交流,共同挖掘素材,探讨渗透的时机与方式。
(二)从思想品德学科的实践性入手
实践性是思想品德课程的内在规定性。思想品德学科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强调结合实际,引导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例如在环境保护活动课时,就青海玉树大风沙尘暴阻碍救灾进程的
案例,提出四个问题:第一,这个案例反映了我国目前存在什么问题?第二,遭受沙尘暴袭击的原因是什么?第三,你认为国家应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第四,面对这个问题,作为青少年学生应做些什么?让学生围绕这四个问题展开分析、讨论和评价,结果同学们提出了许多正确的看法和大胆构想,促进学生形成“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观念并付之于行动。
二、要充分利用教师自身的情感因素
新一轮课程改革,明确地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育教学中就是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新的教学理念,它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传播知识,更要体现高尚的师德,尊重学生的人
格,发现并激发学生的潜能,指导学生在实践、合作中学习,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倡导教学民主,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
程。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教与学处于和谐的统一,闪耀情感的光辉。
(一)教师要有人文素养和人格魅力
学识只能满足学生一时的求知欲望,权力只能维系短暂的
顺从与亲近,外表只能吸引肤浅的注意,真正打动学生内心的是人格的力量。这种力量是长久的,它将影响学生的一生。因此思想品德老师要认真敬业、表里如一。在教学中自己要充分投入始终保持高度热情,以此感染学生,调动学生情绪,使学生思维和智力活动处于兴奋状态。师生之间的感情就容易沟通,情感共鸣就能产生,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感就能增强,自己就更能发挥在情感教育中的导向作用,从而促进教学的进行。这样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之下,学生怎会对国家兴亡无动于衷?同时,教师在认真工作之余也要尊老爱幼,保持家庭和睦,学生看在眼里,就能记在心里。教师就能做到导之以行,以行正人。
(二)教师要有真才实学和教育智慧
新一代的中学生,无论在知识面、社会认知水平、个人胆识、交往能力以及对新事物的接受方面已经迥异从前,面对他们,
“先生”的先知捉襟见肘。如果继续得过且过,沉醉于“半桶水”而悠然自得,必将失去学生对你所教学科的兴趣。所以思想品德教师应该博览群书,积累生活素材,对自己所教的学科要有深刻的认识,用学生的眼光来看教材,应精心设计将抽象的理论与活生生的生活结合起来,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恰当巧妙地运用诗词、格言等精心设计生动的教学情境,从而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加深对理论的认识与理解。运用这种方法进行课堂教学,再配之以风趣幽默的谈吐,热情洋溢的姿态,就能真正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三)要注重师生间的和谐美
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作为老师首先就必须建立平等、融洽、民主、互动的师生关系,必须走下讲台,走近学生,用心去爱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要享受到阳光雨露的温暖。其次,带着好心情去上课,让微笑永驻课堂的45分钟,在微笑的教学中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促使学生积极地学,主动地探索。再次,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要认识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主导是导演,学生是主体是演员,师生应处于平等的地位,共同学习和研究。与学生做朋友,他们平等交谈,倾听他们的心声,多鼓励少训斥,多指示少包办,这样师生之间就会形成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做到在思想品德课堂上想说、敢说、爱说、会说,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容易把知识转化为坚定的信念,升华为崇高的行
为。
应当承认,思想品德学科由于中考分量的不足、考试模式死板僵化、学科自身说教太多等因素的制约,学生普遍存在着轻视心理和厌倦心理,思想品德教学改革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但我坚信,只要把情感教育融入思想品德课教育,课堂教学更多的从学生的情感体验出发,师生双方一定会心意相通,学生一定会学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