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主探索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手段,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发展,尤其是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是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技能。以此出发,首先概述了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然后就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包括调整师生关系、设置课程问题、创设教学情境、分配学习任务等。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探索;问题教学
语文教学是学生求学、成长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代教学理论认为,课堂教学的实质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学习活动即学生在已有知识背景下获取知识、建构意义的过程,探索或者说探究则是影响学生学习的核心要素。基于此,就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做了相应的探究。
一、调整师生关系,营造探索氛围
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矛盾关系,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前提条件,也是发展学生社会交往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然而,就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现状而言,师生关系并不乐观。一些教师未能从现代教学理论中学为主体的理念出发,凸显学生的课堂主导地位,仍然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弱化了学生的学习地位,又如,一些教师在教学中过于严肃,与学生的交流非常少,既不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也缺乏与学生交流沟通的渠道,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中的自主探索以及探究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对此,教师需要调整师生关系。首先,教师需要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式学习取代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真正实现“以学定教”的目标;其次,教师还需要强化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允许、鼓励学生在课堂、课后就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向老师提问,营造良好的探索氛围,这对学生自主探索教学的开展以及探究能力的发展都有着不可多得的作用。
二、设置课程问题,激发探索欲望
“学贵有疑”,问题既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也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有效手段,在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时,需要突出课堂问题的作用与价值,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当然,在设置课程问题时,教师需要做到以下几點:首先,确保问题的针对性。问题归根到底要服务于课程教学,也就是说必须和教学内容,尤其是教学目标密切相关。比如在《火红的枫叶》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设计一些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的问题,如小女孩要找一片什么样的枫叶?这样的枫叶有什么特征?其次,确保问题的层次性。小学生受成长环境、家庭背景乃至兴趣爱好等因素的影响,在语文课程学习中的表现有着较大的差异性,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照顾学生的这种差异性,设置一些差异化的问题,如此能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三、创设教学情境,突破探索难点
小学低年级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初始阶段,思维方式与认知心理都不成熟,在学习环节中偏好直观形象的内容,尤其喜欢视觉刺激性强的图片或者综合调动视觉、听觉的视频,对枯燥抽象的文字趣味不高。小学语文教学以文字为主,问题也是以文字的形式呈现,这不仅与学生的认知特点相背离,也使学生在探索中存在着不少的难点,影响了自主探索的效率。对此,情境教学有着不可多得的作用。教师在学生探索的过程中,可以创设针对性强的教学情境,以直观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突破探索难点。就以《多彩的夏天》教学为例,这是一篇描写夏天的文章,采用了分总结构,先从炎热、多彩、有趣、悠闲四个角度分述了夏天的特征,然后以“夏天是迷人的”收尾。笔者在教学中以夏天为什么是多彩的向学生提问,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寻答案。为了避免学生探索环节中的枯燥性,笔者采用PPT的方式,将夏天的色彩以鲜明的图片呈现了出来。这样极大地了减弱了学生的探索难点。
四、分配学习任务,训练探索能力
自主探索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在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中充当着极为关键的角色,学习任务则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的重要载体。针对性强、参与性高的学习任务不仅能够充分凸显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还能让学生自觉地参与到任务中,训练学生的探索能力。就以《美丽的武夷山》教学为例,这是一篇描写武夷山奇山秀水的散文。文章采用总分结构,先概述了武夷山的地理位置和山水特点,然后从山、水、游的角度,描绘了武夷山的美。笔者在教学中以第二、三、四自然段为重点,指出武夷山的“美”,究竟美在何处。这既能调动学生的探索意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也有较大的作用。
总之,自主探索作为学生语文学习乃至其他课程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技能,在学生的学习、成长中都有着难以比拟的作用。然而,在当前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由于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因素的滞后,严重影响了学生自主探索能力的发展。对此,教师需要从探索氛围、探索欲望、探索难点、探索能力等角度出发,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升语文教学效能。
參考文献:
赵秀艳.小学语文自主探索模式初探[J].大观周刊,2013(11):249.
编辑 温雪莲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探索;问题教学
语文教学是学生求学、成长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代教学理论认为,课堂教学的实质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学习活动即学生在已有知识背景下获取知识、建构意义的过程,探索或者说探究则是影响学生学习的核心要素。基于此,就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做了相应的探究。
一、调整师生关系,营造探索氛围
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矛盾关系,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前提条件,也是发展学生社会交往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然而,就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现状而言,师生关系并不乐观。一些教师未能从现代教学理论中学为主体的理念出发,凸显学生的课堂主导地位,仍然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弱化了学生的学习地位,又如,一些教师在教学中过于严肃,与学生的交流非常少,既不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也缺乏与学生交流沟通的渠道,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中的自主探索以及探究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对此,教师需要调整师生关系。首先,教师需要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式学习取代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真正实现“以学定教”的目标;其次,教师还需要强化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允许、鼓励学生在课堂、课后就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向老师提问,营造良好的探索氛围,这对学生自主探索教学的开展以及探究能力的发展都有着不可多得的作用。
二、设置课程问题,激发探索欲望
“学贵有疑”,问题既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也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有效手段,在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时,需要突出课堂问题的作用与价值,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当然,在设置课程问题时,教师需要做到以下几點:首先,确保问题的针对性。问题归根到底要服务于课程教学,也就是说必须和教学内容,尤其是教学目标密切相关。比如在《火红的枫叶》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设计一些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的问题,如小女孩要找一片什么样的枫叶?这样的枫叶有什么特征?其次,确保问题的层次性。小学生受成长环境、家庭背景乃至兴趣爱好等因素的影响,在语文课程学习中的表现有着较大的差异性,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照顾学生的这种差异性,设置一些差异化的问题,如此能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三、创设教学情境,突破探索难点
小学低年级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初始阶段,思维方式与认知心理都不成熟,在学习环节中偏好直观形象的内容,尤其喜欢视觉刺激性强的图片或者综合调动视觉、听觉的视频,对枯燥抽象的文字趣味不高。小学语文教学以文字为主,问题也是以文字的形式呈现,这不仅与学生的认知特点相背离,也使学生在探索中存在着不少的难点,影响了自主探索的效率。对此,情境教学有着不可多得的作用。教师在学生探索的过程中,可以创设针对性强的教学情境,以直观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突破探索难点。就以《多彩的夏天》教学为例,这是一篇描写夏天的文章,采用了分总结构,先从炎热、多彩、有趣、悠闲四个角度分述了夏天的特征,然后以“夏天是迷人的”收尾。笔者在教学中以夏天为什么是多彩的向学生提问,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寻答案。为了避免学生探索环节中的枯燥性,笔者采用PPT的方式,将夏天的色彩以鲜明的图片呈现了出来。这样极大地了减弱了学生的探索难点。
四、分配学习任务,训练探索能力
自主探索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在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中充当着极为关键的角色,学习任务则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的重要载体。针对性强、参与性高的学习任务不仅能够充分凸显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还能让学生自觉地参与到任务中,训练学生的探索能力。就以《美丽的武夷山》教学为例,这是一篇描写武夷山奇山秀水的散文。文章采用总分结构,先概述了武夷山的地理位置和山水特点,然后从山、水、游的角度,描绘了武夷山的美。笔者在教学中以第二、三、四自然段为重点,指出武夷山的“美”,究竟美在何处。这既能调动学生的探索意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也有较大的作用。
总之,自主探索作为学生语文学习乃至其他课程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技能,在学生的学习、成长中都有着难以比拟的作用。然而,在当前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由于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因素的滞后,严重影响了学生自主探索能力的发展。对此,教师需要从探索氛围、探索欲望、探索难点、探索能力等角度出发,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升语文教学效能。
參考文献:
赵秀艳.小学语文自主探索模式初探[J].大观周刊,2013(11):249.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