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年一度的全国高考又落下了帷幕,随之而来的则是依据“标准答案”而进行的统一阅卷。在这一场900多万考生参加,加上数以万计的教师及专家,数也数不清的家长们共同参与的全国高考中,有太多热点话题吸引着众人的眼球,然而,“标准答案”则深深地印刻在我脑海中,牵动着我的思绪,如同一块大石头堵在我的胸口,令人有种仿佛窒息的感觉。相信,许许多多的国人面对“标准答案”时,也会和我一样,倍感痛心和无奈。
当一切以“标准答案”为依据时,必然会产生“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悲情事件。高考作文1500多人得零分,不能不让人关注,引人反思。可以说,相对的“标准”是应该存在的,没有了一定的“标准”就缺少了评判的依据。那么,现在的“标准”,是否也过于依赖于出题者给出的“答案”,而忽视了个性解读?是否会因为要取得好成绩,符合出题人意图,而使考生渐渐养成了“揣测出题人意图,投其所好”的思维习惯?是否会因为出题者主观的原因,而使“标准答案”欠合理欠合情呢?为此,我查阅了相关资料,进行了以下方面的思考:
一、“刻板”标准,束缚了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有位德国的教育人士曾经说过:“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是学生没问题。”这样的评论揭示了中国教育在“质疑精神、发散思维及创新能力”等方面培养上的缺憾。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国教师在教学时是以解决问题为“标准”,有的是把“标准答案”直接告诉给学生,高明一点的老师,则是设计好了一个又一个圈套,看似在启发学生思考,可是最终目的仍是将学生引进标准的死穴。
德国之声也曾报道:“中国的教育有一个根深蒂固的特点,就是所有的考试包括现在的高考都有‘标准答案’。所以,老师、家长倾向于鼓励学生牢记、遵循‘标准答案’,而不是鼓励质疑和批判。对‘标准答案’的刻板追求,对批判性思维的否定,造成中国学生缺乏创新能力。”
的确如此,学生在这种“标准答案式”考试评价的训练下,形成了言听计从懒得动脑缺少独立思考的思维习惯。这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的质疑精神!最终导致一个个从小对世界充满好奇与疑问的孩子,在“标准答案式教育”的训练下,随着年龄的增长,在质疑精神、发散思维及创新能力等方面却越来越弱化。
作家林夕在《作家的尴尬》一文中记录了这样一件事:一次,自己的女儿在语文考试中,恰好试卷中有一道阅读分析题。题目大致是这样的:“请分析作者的创作手法,写出中心思想。”(选自林夕的《人生如下棋》)自己的女儿答的是:“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告诉我们,做人一定要有远见,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作家也觉得女儿的回答是自己的本意,认同了她的答案。可是,“标准答案”却与原作者的想法不一致。这实在令人感到荒唐至极!作者本人却不能正确地回答出自己文章的中心思想?这样的“标准”,怎能不让人痛心,让人无奈,又怎能不禁锢人们的思维呢?
之后,林夕深有感触地写道:“由于我们长期应试教育的结果,学校只注重知识、智能——理性能力的开发,而忽视人文、艺术——感性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学越来越像数学,僵化、教条,长此以往,学生的分数提高了,学校的升学率也提高了,但是我们的孩子却失去了感受世界、感受美的人文情怀,这样的代价未免太大了。”
网友周劼人在国内某报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寂静钱钟书》的文章,被2009年福建省高考命题组采用,成为语文试卷中的题目。而作者本人对题目进行解答后仅得1分。其中,本篇文章的第二道阅读题目是:“文章倒数第二段加点词语‘格调’的内涵丰富,请简要分析。(4分)”面对这道题目,作者坦言“乍一看题目,不知从何下手。”周劼人表示,当时用“格调”一词时,没有想过要赋予这个词什么特定的内涵,只是顺手拈来。面对1分的结果,周劼人很无奈地写道:“我的文章成了高考题,而我却不会做……”这样尴尬的事件并不是孤例!
的确,现实中由于受考试评价的束缚,为了使学生考出理想的成绩,老师和家长便要求学生死记“标准答案”,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了冷冰冰的“标准答案”上。有多少学生因此而失去了求知的兴趣,又有多少学生因此而选择了“屈从”,更有些学生不堪忍受这种“标准答案”的煎熬,厌学甚至弃学……
面对这些冰冷的,束缚着人们思维的“标准”,作为师者的我们,要敢于说“不”,要唤醒学生内心中探索未知的欲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给予学生质疑的勇气,努力培养懂得质疑、敢于挑战“标准答案”,善于发散思维的人才,在学生心中种下创新的种子。
二、“利益”标准,促成了学生投其所好的心理
面对着以“标准答案”为依据的评价,很多人都只能向其低头,努力改变着自己的思考方式,尽可能地投其所好。因为如果不遵循这个“标准”,那就无法在这个评价体系中脱颖而出。这样,就使得人们面对着各种问题时,首先想到的是题目考查的目的是什么?需要什么样的“标准答案”?然后,回答者要竭力地完成在这个指导思想下的解答。这种“利”字当头下思考出来的答案,有几分真诚?又包含着多少自己真正的思想?这样的解答,又有多大的意义?
在从小学到高中的十二年时间里,学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的熏陶下,渐渐地养成了“揣摩‘标准答案’,揣摩出题者心理”的习惯,尽管会考出高分,但这高分背后缺少的是真正的思考。这种投其所好的心理间接地教会了人们虚伪,不真诚。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董事长正在面试一批笔试过关的年轻人,从中挑选出一位公司的副总。对于这个职位,每一个来面试的人都很希望得到它。来参加面试的年轻人都毕业于名牌大学,个个优秀。在面试前,他们都精心地筹划着董事长心中的“标准答案”,准备了很多的材料。可是,很多人兴奋地进去,又沮丧地出来了,没有谁被录取。这时,一位年轻的小伙子走进了董事长的办公室,低头看见脚下有一个小纸团,就弯腰捡起来,走到董事长面前,等待董事长的提问。这时,董事长面带笑容地说:“小伙子,不想打开这个纸团看看上面写的什么?”小伙子疑惑地把纸团打开了,上面写着“你被录取了!”
很多时候,我们处心积虑地去迎合他人的“标准”,却忽视了自己做事的准则,成了社会生活中的“棋子”,这是何等的悲哀啊?与其这样,还不如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本真地追求心中真实的答案。
三、“虚化”标准,造就了学生“标准思维”模式
如今,在“标准答案”的影射下,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模式也越来越趋于“标准化”,有些标准逐渐“虚化”起来。由于受到长期的“标准答案式”教育的训练,学生在头脑深处已经缺少了质疑精神。在处理社会事务时,大多数人早已习惯于上传下达,更有甚者则是精心研究上级部门及上级领导的“标准答案”。久而久之,就脱离了实际,形成了“虚化”的“标准思维”模式。
当上级领导下来视察工作时,便“想千方,设百计”地迎合视察组的心意,讨领导欢心,于是,就形成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怪圈。
如果一定要有“标准”的话,那就应该以求真务实的态度为标准,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冲破“标准思维模式”,最终实现“追求真理,还原事实真相”的人生理想。
切莫让“标准答案”束缚了头脑,捆住了手脚,限制了人的思维,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向“标准答案”说拜拜!时不我待。
(作者单位:浙江宁波市李惠利小学)
责任编辑 萧 田
当一切以“标准答案”为依据时,必然会产生“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悲情事件。高考作文1500多人得零分,不能不让人关注,引人反思。可以说,相对的“标准”是应该存在的,没有了一定的“标准”就缺少了评判的依据。那么,现在的“标准”,是否也过于依赖于出题者给出的“答案”,而忽视了个性解读?是否会因为要取得好成绩,符合出题人意图,而使考生渐渐养成了“揣测出题人意图,投其所好”的思维习惯?是否会因为出题者主观的原因,而使“标准答案”欠合理欠合情呢?为此,我查阅了相关资料,进行了以下方面的思考:
一、“刻板”标准,束缚了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有位德国的教育人士曾经说过:“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是学生没问题。”这样的评论揭示了中国教育在“质疑精神、发散思维及创新能力”等方面培养上的缺憾。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国教师在教学时是以解决问题为“标准”,有的是把“标准答案”直接告诉给学生,高明一点的老师,则是设计好了一个又一个圈套,看似在启发学生思考,可是最终目的仍是将学生引进标准的死穴。
德国之声也曾报道:“中国的教育有一个根深蒂固的特点,就是所有的考试包括现在的高考都有‘标准答案’。所以,老师、家长倾向于鼓励学生牢记、遵循‘标准答案’,而不是鼓励质疑和批判。对‘标准答案’的刻板追求,对批判性思维的否定,造成中国学生缺乏创新能力。”
的确如此,学生在这种“标准答案式”考试评价的训练下,形成了言听计从懒得动脑缺少独立思考的思维习惯。这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的质疑精神!最终导致一个个从小对世界充满好奇与疑问的孩子,在“标准答案式教育”的训练下,随着年龄的增长,在质疑精神、发散思维及创新能力等方面却越来越弱化。
作家林夕在《作家的尴尬》一文中记录了这样一件事:一次,自己的女儿在语文考试中,恰好试卷中有一道阅读分析题。题目大致是这样的:“请分析作者的创作手法,写出中心思想。”(选自林夕的《人生如下棋》)自己的女儿答的是:“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告诉我们,做人一定要有远见,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作家也觉得女儿的回答是自己的本意,认同了她的答案。可是,“标准答案”却与原作者的想法不一致。这实在令人感到荒唐至极!作者本人却不能正确地回答出自己文章的中心思想?这样的“标准”,怎能不让人痛心,让人无奈,又怎能不禁锢人们的思维呢?
之后,林夕深有感触地写道:“由于我们长期应试教育的结果,学校只注重知识、智能——理性能力的开发,而忽视人文、艺术——感性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学越来越像数学,僵化、教条,长此以往,学生的分数提高了,学校的升学率也提高了,但是我们的孩子却失去了感受世界、感受美的人文情怀,这样的代价未免太大了。”
网友周劼人在国内某报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寂静钱钟书》的文章,被2009年福建省高考命题组采用,成为语文试卷中的题目。而作者本人对题目进行解答后仅得1分。其中,本篇文章的第二道阅读题目是:“文章倒数第二段加点词语‘格调’的内涵丰富,请简要分析。(4分)”面对这道题目,作者坦言“乍一看题目,不知从何下手。”周劼人表示,当时用“格调”一词时,没有想过要赋予这个词什么特定的内涵,只是顺手拈来。面对1分的结果,周劼人很无奈地写道:“我的文章成了高考题,而我却不会做……”这样尴尬的事件并不是孤例!
的确,现实中由于受考试评价的束缚,为了使学生考出理想的成绩,老师和家长便要求学生死记“标准答案”,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了冷冰冰的“标准答案”上。有多少学生因此而失去了求知的兴趣,又有多少学生因此而选择了“屈从”,更有些学生不堪忍受这种“标准答案”的煎熬,厌学甚至弃学……
面对这些冰冷的,束缚着人们思维的“标准”,作为师者的我们,要敢于说“不”,要唤醒学生内心中探索未知的欲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给予学生质疑的勇气,努力培养懂得质疑、敢于挑战“标准答案”,善于发散思维的人才,在学生心中种下创新的种子。
二、“利益”标准,促成了学生投其所好的心理
面对着以“标准答案”为依据的评价,很多人都只能向其低头,努力改变着自己的思考方式,尽可能地投其所好。因为如果不遵循这个“标准”,那就无法在这个评价体系中脱颖而出。这样,就使得人们面对着各种问题时,首先想到的是题目考查的目的是什么?需要什么样的“标准答案”?然后,回答者要竭力地完成在这个指导思想下的解答。这种“利”字当头下思考出来的答案,有几分真诚?又包含着多少自己真正的思想?这样的解答,又有多大的意义?
在从小学到高中的十二年时间里,学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的熏陶下,渐渐地养成了“揣摩‘标准答案’,揣摩出题者心理”的习惯,尽管会考出高分,但这高分背后缺少的是真正的思考。这种投其所好的心理间接地教会了人们虚伪,不真诚。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董事长正在面试一批笔试过关的年轻人,从中挑选出一位公司的副总。对于这个职位,每一个来面试的人都很希望得到它。来参加面试的年轻人都毕业于名牌大学,个个优秀。在面试前,他们都精心地筹划着董事长心中的“标准答案”,准备了很多的材料。可是,很多人兴奋地进去,又沮丧地出来了,没有谁被录取。这时,一位年轻的小伙子走进了董事长的办公室,低头看见脚下有一个小纸团,就弯腰捡起来,走到董事长面前,等待董事长的提问。这时,董事长面带笑容地说:“小伙子,不想打开这个纸团看看上面写的什么?”小伙子疑惑地把纸团打开了,上面写着“你被录取了!”
很多时候,我们处心积虑地去迎合他人的“标准”,却忽视了自己做事的准则,成了社会生活中的“棋子”,这是何等的悲哀啊?与其这样,还不如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本真地追求心中真实的答案。
三、“虚化”标准,造就了学生“标准思维”模式
如今,在“标准答案”的影射下,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模式也越来越趋于“标准化”,有些标准逐渐“虚化”起来。由于受到长期的“标准答案式”教育的训练,学生在头脑深处已经缺少了质疑精神。在处理社会事务时,大多数人早已习惯于上传下达,更有甚者则是精心研究上级部门及上级领导的“标准答案”。久而久之,就脱离了实际,形成了“虚化”的“标准思维”模式。
当上级领导下来视察工作时,便“想千方,设百计”地迎合视察组的心意,讨领导欢心,于是,就形成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怪圈。
如果一定要有“标准”的话,那就应该以求真务实的态度为标准,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冲破“标准思维模式”,最终实现“追求真理,还原事实真相”的人生理想。
切莫让“标准答案”束缚了头脑,捆住了手脚,限制了人的思维,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向“标准答案”说拜拜!时不我待。
(作者单位:浙江宁波市李惠利小学)
责任编辑 萧 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