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本文从创设情境教学,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明确学习目标,设置合理的任务驱动;创设有利条件,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激励评价,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信心四个方面进行教学实践研究,注重通过自主学习,获取良好的信息素养。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自主学习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教学的目的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的策略和方法。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还注重获取这些技能的方法,所以要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获取信息技术技能。小学课程安排中每周只安排一节信息技术课,那么,如何在有限的四十分钟内让学生有效地自主学习呢?如何能让学生从中有所获益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进行了初步探究。
一、 创设情境教学,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其探索欲望,从而使学生渴望学习、乐于学习。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例如:《中文输入》这课对刚接触信息技术学科的学生来说是很乏味的,让他们静下心来打字是件很困难的事情。基于刚刚结束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余热,我开展了一堂《上海动物园之旅》。提出疑难:帮助动物园园长完成动物园地图中各场馆的中文名称输入,学生制作欲望高涨,非常自然地就进入到中文输入中来。
再如:在WPS文字《插入图片》一课中,课程开始不是讲解操作,而是安排了拼图游戏,预先设置了图片的旋转、缩放、图片缺失,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图片的旋转、缩放在之前的画图软件中已经有所涉及,学生通过已知经验可以完成,图片缺失是新的知识点,当发现问题自己无法解决就不能完成拼图,学生很着急,有解决问题的冲动,老师再引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非常乐于学习。
二、 明确学习目标,设置合理的任务驱动
学习目标的确定是自主学习推进的首要基础。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各个班级学生特点,在目标的确定上要遵循“跳一跳,摘桃子”的特点。一个笼统的目标会让学生漫无目的,无从下手,无法达成预期教学目标,学生体验不到成功。
例如,在WPS文字《制作电子小报》主题活动中,学生已经掌握了WPS文字软件中基本的操作方法,在第一个班教学时给定主题后就让学生自主学习操作,可是这一节课下来,学生无所收获,从中反思发现,虽然学生已经会插入图片、文字、页面排版,但是对于制作完整的电子小报,学生还是很茫然,所以第二个班设置了相应的任务驱动:页面设置——报头设计——文字排版——美化版面。学生从相应的任务驱动中提取自己的知识储备,达到本课的学习目标,从中提高学生整合信息的技能。
三、 创设有利条件,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一) 充足的探究时间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或用眼睛看科学。”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教,学生模仿”是很多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效果显著,并且学生技能掌握水平也很均衡。短期内的教学效果是非常好的,但是长此以往学生遇到新问题时容易出现无从下手现象,学生知识迁移、举一反三的能力缺失。大胆放手,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充足的时间是自主学习的有效保障,不能因为赶进度,而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例如:《初识WPS演示》一课中很多功能都与WPS文字类同,所以教师将时间交给学生:“WPS演示和WPS文字都是金山软件公司开发设计的office软件,它们是兄弟哦,那么它们的功能是否一样呢?大家自己来试试,好吗?”然后罗列出本课的任务目标,学生自己学习探究,果然,学生都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而且还有很多惊喜的发现,如“我已经会插入图片、艺术字啦!”
(二) 多样的学习方式
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多种不同的学习方法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而且解放教师,何乐而不为呢?
例如阅读信息技术课本或者教师自制的操作步骤,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信息技术课本是简单易学的,非常适合小学生自学,可以培养孩子阅读的好习惯和一定的逻辑能力。在三年级自学课本教学时要有耐心,先讲解阅读书本的方法,多给孩子一点阅读时间和操作时间,在慢慢的能力培养进程中,学生的能力在潜移默化地“飞速”发展,当四年级布置自学任务时,老师就会体会到“授人以渔”的喜悦。
小老师或小组合作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学生的认知水平参差不齐,所以信息技术课堂上有基础的学生一分钟就完成,基础差的学生十分钟也没完成的现象屡见不鲜。这样一来课堂上就出现了部分学生开小差,不专心听讲,部分学生无事可做的现象。小组合作或者小老师模式可以缓解这一现象,利用刚开始一两节信息课,熟悉孩子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根据差异性合理调整安排座位,当任务有一定的难度,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模式,通过大家集体的努力完成教学任务。
四、 激励评价,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信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和教育的艺术和技巧就在于发挥每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使他感到在脑力劳动中取得成功的喜悦。”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及时收集学生各方面的信息,对他们适时反馈,是对学生积极思考、学习的肯定,是激勵、鼓舞学生进一步自主学习的动力。例如,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教师及时表扬分工明确,互帮互助的小组,“第1小组,组长×××同学非常热心,帮助有困难的小朋友,老师为你点赞!”“第2小组,×××同学搜索的资料非常全面,×××同学和×××同学一起设计的版面真有创意!”等等。这些激励性评价不是只存在于每节课结尾,而是存在于课程的每个角落。
现代社会瞬息万变,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自主学习的能力是不可或缺的。教师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创造更多的自主探究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简介:吴月华,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市阳山实验小学校。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自主学习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教学的目的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的策略和方法。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还注重获取这些技能的方法,所以要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获取信息技术技能。小学课程安排中每周只安排一节信息技术课,那么,如何在有限的四十分钟内让学生有效地自主学习呢?如何能让学生从中有所获益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进行了初步探究。
一、 创设情境教学,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其探索欲望,从而使学生渴望学习、乐于学习。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例如:《中文输入》这课对刚接触信息技术学科的学生来说是很乏味的,让他们静下心来打字是件很困难的事情。基于刚刚结束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余热,我开展了一堂《上海动物园之旅》。提出疑难:帮助动物园园长完成动物园地图中各场馆的中文名称输入,学生制作欲望高涨,非常自然地就进入到中文输入中来。
再如:在WPS文字《插入图片》一课中,课程开始不是讲解操作,而是安排了拼图游戏,预先设置了图片的旋转、缩放、图片缺失,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图片的旋转、缩放在之前的画图软件中已经有所涉及,学生通过已知经验可以完成,图片缺失是新的知识点,当发现问题自己无法解决就不能完成拼图,学生很着急,有解决问题的冲动,老师再引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非常乐于学习。
二、 明确学习目标,设置合理的任务驱动
学习目标的确定是自主学习推进的首要基础。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各个班级学生特点,在目标的确定上要遵循“跳一跳,摘桃子”的特点。一个笼统的目标会让学生漫无目的,无从下手,无法达成预期教学目标,学生体验不到成功。
例如,在WPS文字《制作电子小报》主题活动中,学生已经掌握了WPS文字软件中基本的操作方法,在第一个班教学时给定主题后就让学生自主学习操作,可是这一节课下来,学生无所收获,从中反思发现,虽然学生已经会插入图片、文字、页面排版,但是对于制作完整的电子小报,学生还是很茫然,所以第二个班设置了相应的任务驱动:页面设置——报头设计——文字排版——美化版面。学生从相应的任务驱动中提取自己的知识储备,达到本课的学习目标,从中提高学生整合信息的技能。
三、 创设有利条件,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一) 充足的探究时间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或用眼睛看科学。”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教,学生模仿”是很多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效果显著,并且学生技能掌握水平也很均衡。短期内的教学效果是非常好的,但是长此以往学生遇到新问题时容易出现无从下手现象,学生知识迁移、举一反三的能力缺失。大胆放手,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充足的时间是自主学习的有效保障,不能因为赶进度,而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例如:《初识WPS演示》一课中很多功能都与WPS文字类同,所以教师将时间交给学生:“WPS演示和WPS文字都是金山软件公司开发设计的office软件,它们是兄弟哦,那么它们的功能是否一样呢?大家自己来试试,好吗?”然后罗列出本课的任务目标,学生自己学习探究,果然,学生都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而且还有很多惊喜的发现,如“我已经会插入图片、艺术字啦!”
(二) 多样的学习方式
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多种不同的学习方法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而且解放教师,何乐而不为呢?
例如阅读信息技术课本或者教师自制的操作步骤,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信息技术课本是简单易学的,非常适合小学生自学,可以培养孩子阅读的好习惯和一定的逻辑能力。在三年级自学课本教学时要有耐心,先讲解阅读书本的方法,多给孩子一点阅读时间和操作时间,在慢慢的能力培养进程中,学生的能力在潜移默化地“飞速”发展,当四年级布置自学任务时,老师就会体会到“授人以渔”的喜悦。
小老师或小组合作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学生的认知水平参差不齐,所以信息技术课堂上有基础的学生一分钟就完成,基础差的学生十分钟也没完成的现象屡见不鲜。这样一来课堂上就出现了部分学生开小差,不专心听讲,部分学生无事可做的现象。小组合作或者小老师模式可以缓解这一现象,利用刚开始一两节信息课,熟悉孩子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根据差异性合理调整安排座位,当任务有一定的难度,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模式,通过大家集体的努力完成教学任务。
四、 激励评价,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信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和教育的艺术和技巧就在于发挥每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使他感到在脑力劳动中取得成功的喜悦。”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及时收集学生各方面的信息,对他们适时反馈,是对学生积极思考、学习的肯定,是激勵、鼓舞学生进一步自主学习的动力。例如,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教师及时表扬分工明确,互帮互助的小组,“第1小组,组长×××同学非常热心,帮助有困难的小朋友,老师为你点赞!”“第2小组,×××同学搜索的资料非常全面,×××同学和×××同学一起设计的版面真有创意!”等等。这些激励性评价不是只存在于每节课结尾,而是存在于课程的每个角落。
现代社会瞬息万变,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自主学习的能力是不可或缺的。教师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创造更多的自主探究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简介:吴月华,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市阳山实验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