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年前,他们结婚时,不少亲友反对。她,38岁,离异,有个11岁的儿子;他,34岁,电脑工程师,未婚。他们说,婚史、年龄、孩子都不重要,只有爱情是第一位的。一年后,他们有了矛盾,男方想生一个孩子,女方不愿意。
真相:各怀私心
我先与他们进行了单独沟通。
冯樱告诉我,她和程强是婚外情修成的正果。那时,她和前夫已处在感情的冰封期,因工作关系,认识了程强,程强的细致体贴和前夫的粗心冷漠形成鲜明对比。离婚后,她和程强如火如荼地恋爱着。不巧,程强被派驻外地,相思如野草般疯长,两个人每天都要发几十条短信,每天都要在网上聊一两个小时,有时是通宵达旦地聊,“那感觉就像回到浪漫的少女时代,心儿每天像花一样绽放。”冯樱说。程强的派驻工作一结束,两人就闪电般结婚了。
我问冯樱:“结婚一年的感觉如何?”
冯樱叹口气,“婚后的他和婚前完全不一样。婚前,他浪漫又细心,即使分隔两地,我情绪上的一点点变化他都能觉察到;现在,朝夕相处,他却经常漠视我,我心情不好,他还有意躲着我。我非常孤独,好像又回到前一次婚姻的状态中。”
我问:“从没想过给程强生个孩子吗?”
冯樱点点头,“我觉得现在这样挺好的,生一个孩子出来,事情就会变复杂。”
冯樱说,她和前夫婚后不久就有裂痕,考虑到孩子的问题,两人一直将就着,过着同床异梦、相看两厌的生活。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十年。每天早上起床,都有一种绝望感,但为了孩子,一直坚持着。现在想想都觉得可怕。”
“如果当时两人没孩子呢?”
“那早就散了,来去无牵挂。”
我明白了冯樱的真实心理:她对这桩婚姻没信心!她随时准备撤退,担心孩子会拖累。婚姻是两个人的事,程强为何无法给她信心呢?
我问程强:“她的情况你在婚前都了解,选择这个婚姻,你肯定也经过了思考?”
“是的,我不是毛头小伙了,不会那么冲动,当时,看中的是她这个人,其他东西都是附属。”
“现在呢?”
程强犹豫了一下,“觉得不平衡,挺亏。很多人都笑话我。”
“别人的评论不重要,关键是你的意见。你真的想要一个孩子吗?你做好了当父亲的准备吗?你认为一个好父亲应具备哪些优秀品质?”
“想要孩子是真的,但怎么当父亲,还没认真考虑过。反正,就是想为自己争取点什么吧。”
程强的心理,我也听明白了。在婚姻的天平上,妻子带来一些附属的东西(偏大的年龄,离异的身份,和别的男人的孩子),这加重了法码,而他自己,感觉分量太轻,必须加个孩子。
这对夫妻表面上是在为“要不要孩子”争吵,实质上纠缠的是“值不值得付出”的问题。妻子不愿为丈夫牺牲太多,因为对婚姻没信心;丈夫不愿吃“亏”,因为爱得不够纯粹。他们在爱的问题上都有所保留,各打算盘。
调解:先育感情,再孕孩子
两人是自由恋爱,并经历了炽热的恋爱期,且力排众议,按说,感情基础是深厚的,怎会在“到底爱不爱,爱得有多深”的问题上掉链子呢?
冷静分析,他们的感情其实是镂空的。他们相识时,冯樱的婚姻已亮起红灯,前夫的“差”衬出了程强的优秀,这份感情因“婚外情”的隐秘性,而罩上瑰丽的色彩。冯樱离婚后,又因两地相思,恋爱充满了浪漫情怀。两人结合,也因为世俗的陈见,而显出几分豪气和悲壮。
可以说,他们的爱情充满了理想化,是悬空的,没有接“地气”,一旦落根于现实的婚姻中,才发现爱情根本不是那回事。
比如,冯樱要求程强永远保持婚前的激情状态,那是不可能的。而程强以前只看到冯樱带给他的美好爱情,婚后才发现她还带来沉甸甸的附属物,这种真实让他无法接受。
总之,他们爱的份量不够,在现实面前,显出随风倒的轻飘。如果他们在婚前就认真审视对方,明了对方的性格、身份、年龄、身边的环境,他们的爱也许就不会那么狂热,而是一旦决定去爱,就会坦然接受对方的一切,不在意附属物,不算计是否值得。
现在,他们就要补上这一课,努力让爱变得厚实,着力发现对方身上好丈夫、好妻子的品质,重新培养感情。
我请他们将对方的优秀品质分别写下。冯樱眼中的丈夫:有责任感、踏实、诚实、厚道、大度、善良;程强认为妻子善良、有爱心、细心、单纯。
我说:“非常好。这些品质都是内在的,比较稳定,是幸福婚姻的基础。能看到对方身上这些品质,说明你们开始以成熟的心态来对待婚姻。”
我对冯樱说:“你经历过一段失败的婚姻,对平淡生活有些害怕,对配偶的冷淡有些敏感,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婚姻需要双方付出。如果你主动为他做些事,爱的奉献有时比得到更让人满足。”
我也提醒她,程强是初婚,也没带过孩子,对婚姻的责任感可能没她感受得那么强烈,但这并不说明他不值得信赖托付,可以慢慢培养他的责任感。比如,遇到事情主动和他商量,和他一起讨论孩子的成长等,经常听听他的意见,让他有一种对生活的掌控感。
我告诉他们,到底要不要孩子,这个问题由他们商量,但最好过一段时间,现在最重要的是培育感情。两人都心甘情愿为对方付出时,这个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了。
(摘自《智慧女性》)
真相:各怀私心
我先与他们进行了单独沟通。
冯樱告诉我,她和程强是婚外情修成的正果。那时,她和前夫已处在感情的冰封期,因工作关系,认识了程强,程强的细致体贴和前夫的粗心冷漠形成鲜明对比。离婚后,她和程强如火如荼地恋爱着。不巧,程强被派驻外地,相思如野草般疯长,两个人每天都要发几十条短信,每天都要在网上聊一两个小时,有时是通宵达旦地聊,“那感觉就像回到浪漫的少女时代,心儿每天像花一样绽放。”冯樱说。程强的派驻工作一结束,两人就闪电般结婚了。
我问冯樱:“结婚一年的感觉如何?”
冯樱叹口气,“婚后的他和婚前完全不一样。婚前,他浪漫又细心,即使分隔两地,我情绪上的一点点变化他都能觉察到;现在,朝夕相处,他却经常漠视我,我心情不好,他还有意躲着我。我非常孤独,好像又回到前一次婚姻的状态中。”
我问:“从没想过给程强生个孩子吗?”
冯樱点点头,“我觉得现在这样挺好的,生一个孩子出来,事情就会变复杂。”
冯樱说,她和前夫婚后不久就有裂痕,考虑到孩子的问题,两人一直将就着,过着同床异梦、相看两厌的生活。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十年。每天早上起床,都有一种绝望感,但为了孩子,一直坚持着。现在想想都觉得可怕。”
“如果当时两人没孩子呢?”
“那早就散了,来去无牵挂。”
我明白了冯樱的真实心理:她对这桩婚姻没信心!她随时准备撤退,担心孩子会拖累。婚姻是两个人的事,程强为何无法给她信心呢?
我问程强:“她的情况你在婚前都了解,选择这个婚姻,你肯定也经过了思考?”
“是的,我不是毛头小伙了,不会那么冲动,当时,看中的是她这个人,其他东西都是附属。”
“现在呢?”
程强犹豫了一下,“觉得不平衡,挺亏。很多人都笑话我。”
“别人的评论不重要,关键是你的意见。你真的想要一个孩子吗?你做好了当父亲的准备吗?你认为一个好父亲应具备哪些优秀品质?”
“想要孩子是真的,但怎么当父亲,还没认真考虑过。反正,就是想为自己争取点什么吧。”
程强的心理,我也听明白了。在婚姻的天平上,妻子带来一些附属的东西(偏大的年龄,离异的身份,和别的男人的孩子),这加重了法码,而他自己,感觉分量太轻,必须加个孩子。
这对夫妻表面上是在为“要不要孩子”争吵,实质上纠缠的是“值不值得付出”的问题。妻子不愿为丈夫牺牲太多,因为对婚姻没信心;丈夫不愿吃“亏”,因为爱得不够纯粹。他们在爱的问题上都有所保留,各打算盘。
调解:先育感情,再孕孩子
两人是自由恋爱,并经历了炽热的恋爱期,且力排众议,按说,感情基础是深厚的,怎会在“到底爱不爱,爱得有多深”的问题上掉链子呢?
冷静分析,他们的感情其实是镂空的。他们相识时,冯樱的婚姻已亮起红灯,前夫的“差”衬出了程强的优秀,这份感情因“婚外情”的隐秘性,而罩上瑰丽的色彩。冯樱离婚后,又因两地相思,恋爱充满了浪漫情怀。两人结合,也因为世俗的陈见,而显出几分豪气和悲壮。
可以说,他们的爱情充满了理想化,是悬空的,没有接“地气”,一旦落根于现实的婚姻中,才发现爱情根本不是那回事。
比如,冯樱要求程强永远保持婚前的激情状态,那是不可能的。而程强以前只看到冯樱带给他的美好爱情,婚后才发现她还带来沉甸甸的附属物,这种真实让他无法接受。
总之,他们爱的份量不够,在现实面前,显出随风倒的轻飘。如果他们在婚前就认真审视对方,明了对方的性格、身份、年龄、身边的环境,他们的爱也许就不会那么狂热,而是一旦决定去爱,就会坦然接受对方的一切,不在意附属物,不算计是否值得。
现在,他们就要补上这一课,努力让爱变得厚实,着力发现对方身上好丈夫、好妻子的品质,重新培养感情。
我请他们将对方的优秀品质分别写下。冯樱眼中的丈夫:有责任感、踏实、诚实、厚道、大度、善良;程强认为妻子善良、有爱心、细心、单纯。
我说:“非常好。这些品质都是内在的,比较稳定,是幸福婚姻的基础。能看到对方身上这些品质,说明你们开始以成熟的心态来对待婚姻。”
我对冯樱说:“你经历过一段失败的婚姻,对平淡生活有些害怕,对配偶的冷淡有些敏感,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婚姻需要双方付出。如果你主动为他做些事,爱的奉献有时比得到更让人满足。”
我也提醒她,程强是初婚,也没带过孩子,对婚姻的责任感可能没她感受得那么强烈,但这并不说明他不值得信赖托付,可以慢慢培养他的责任感。比如,遇到事情主动和他商量,和他一起讨论孩子的成长等,经常听听他的意见,让他有一种对生活的掌控感。
我告诉他们,到底要不要孩子,这个问题由他们商量,但最好过一段时间,现在最重要的是培育感情。两人都心甘情愿为对方付出时,这个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了。
(摘自《智慧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