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高职开展非遗文化通识教育的几点思考

来源 :中国食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gcheng83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战略的实施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逐渐深入人心,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载体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教育,成为目前传统文化普及教育的重要途径。从“非遗文化校园”、非遗讲座、各类展销会、非遗纪录片、非遗大师工作室到各类非遗体验类活动,蕴含着丰富文化内涵、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以一种更具普及性、日常性、互动性和参与性的面貌回归大众生活,并且受到社会民众的广泛认可和厚爱。因此在职业院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通识教育,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华民族文化崛起、提高全民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
  一、高职开展非遗文化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1.传递非遗内在价值,启迪文化自觉意识。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和课程教学中融入非物质文化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一方面可以帮助青年学生更加系统地了解非物质文化,直观地接触和学习非物质文化,全面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起源、传承和发展历程,以及在现代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价值;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接受非物质文化通识教育时结合自己所学专业特点、兴趣爱好、职业生涯规划,启迪他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比如在高职烹饪专业教学中开设苏帮菜非物质文化的通识教育,通过精彩纷呈的非遗课堂,零距离感受苏帮菜的非凡魅力,点燃学生的烹饪学习兴趣,明确职业目标和职业规划方向,唤醒高职学生对于苏帮菜传承的自觉意识。
  2.推动非遗文化的创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在高职院校开展非物质文化的通识教育,可以让学生通过非遗文化的培训、实践体验等,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审美能力、创新能力,让高职学生在秉承传统非遗技艺和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促进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促进现代设计走进传统工艺,推动传统非遗文化的创新发展。另外,在高职课程教学中有效融入非物质文化,有利于更好发挥非遗文化传承创新功能,对于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3.激发家国情怀,增强文化自信。在高职院校开展非遗文化通识教育,不仅能让同学们接触到经典传统文化,增长阅历,更能让同学们在技术学习过程中感受文化的多样性,引起学生对于家乡情感的共鸣,进而深化“乡愁教育”的效果,增加信心与前进的动力。比如苏州市苏帮菜非遗博物馆联手苏州旅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开展“合理饮食、健康快乐”主题的食育课堂,让高职学生全面深刻地领略源远流长的吴文化,并通过食物的来源、加工、食用、营养、安全、习俗等饮食文化知识教育,加强烹饪专业学生对苏州饮食文化的理解,增强学生的吴文化自信,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
  二、高职开展非遗文化通识教育的途径
  本文以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烹饪专业开展苏帮菜非遗文化通识教育为例,探索非遗文化通识教育的途径。
  1.将非遗文化融入职业教育体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与现代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具有高度的融合性,因此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职业教育体系,对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通过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体系,编撰和出版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识教育教材,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贯穿职业教育始终,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师资队伍培养力度,支持代表性传承人参与学校授课和教学科研,通过向高职学生讲述非遗传承、从业守业故事,传授非遗制作技艺,既能让学生深刻领会非遗文化的基本内涵,又可以引发思考,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习惯。
  2.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非遗进校园”活动近些年在各层次学校开展得如火如荼,对于强调培养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的职业院校而言更具有特殊的意义。“非遗进校园”不仅仅是为了普及传统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开阔学生的眼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起源、传承和发展中感受老一辈工匠的执着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品质,学习传统制作技艺,提高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和道德素养。比如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了更好地弘扬工匠精神,推动苏帮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帮助烹饪专业学生提升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通过开展“传承苏帮菜,名师进校园”名师讲堂活动,同时借助微信公众号、抖音直播平台等新媒体同步直播,让苏帮菜非遗传承大师详细地讲解苏帮菜原材料的选择、切配、烹制以及最后的装盘,并通过亲自示范让学生们近距离观摩学习,使学生们在体验中认识苏帮菜非遗文化,增进文化认同,近距离接触到“非遗”文化的魅力。
  3.建设非遗文化传承教育实践基地。为了更好地弘扬匠心精神,传承非遗文化,增强高职学生对传统技艺的热爱与追求,众多高职院校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纷纷牵手非遗传承大师,成立非遗传承教育实践基地,吸引高职学生群体关注非遗文化,使其乐于参与非遗实践活动,以启发对非遗文化的兴趣为开端,培养非遗相关行业未来从业者。比如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在烹饪专业的基础上成立了苏帮菜研习中心,成为苏帮菜制作技艺传承基地之一,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苏帮菜研习中心的人才、技术、设备等资源优势,对“苏帮菜制作技艺”进行研究、传承、创新,丰富苏州餐饮文化内涵,培育苏州餐饮品牌;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直观生动地认识和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和魅力,增长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4.利用新媒体促进非遗文化的广泛传播。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体技术的普及,当代青年学生的知识获取渠道更加多样,因此,职业教育的发展和非遗文化通识教育的开展都需要充分适应媒体深度融合趋势,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不断丰富传播手段,拓展传播渠道。可以通过校园电台、校报、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等设置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专栏等,支持相关非遗题材纪录片创作,让学生可以随时学习非遗文化。比如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烹饪专业利用校报、学校电台以及“中国顶级苏帮菜”“苏州美食”等微信公众号,定期发送苏帮菜非遗文化的传承情况、制作技艺以及经典苏帮菜的图片,润物细无声地将苏帮菜非遗文化融入到烹饪专业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当中,进而起到丰富文化内涵、激发对苏帮菜的学习兴趣、提高烹饪技能的作用。
  总而言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民族智慧的象征,对于当代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在职业院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识教育,不仅仅是非遗学术研究的重要课题,更是学生专业实践技能提升的重要途径,这样才能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文化资源的形式“装进”高职学生的头脑中,以供学生在未来工作、学习中随时取用。
  基金:本文是江苏省职教学会立项课题“职业院校烹饪专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模式研究”(XHYBLX2021249)阶段性成果;中国商业联合会立项课题“职业院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SKKT-21032)阶段性成果;全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校企合作背景下职业院校创新型工匠人才培养的实践研究”(2021HER021)阶段性成果;全國商贸职业教育集团2021年度集团化办学课题“基于工匠精神视域下职业院校烹饪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QGSMJT210204)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石庆(1973-),男,汉族,江苏苏州人,硕士研究生,高级讲师,目前任教于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研究方向为烹饪工艺。
其他文献
近期,消费者普遍覺得市场上蔬菜的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上涨,有的蔬菜价格甚至超过了肉价。农业农村部统计数据也显示,10月份(至18日)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全国平均批发价为每公斤4.87元,较9月底上涨8.7%,较近3年同期均价上涨16.8%。其中,涨价最多的前五名是:洋白菜、青椒、豆角、大葱和茄子。今年蔬菜价格为何大幅上涨?后续价格是否会回落?为了保障消费者的日常消费,相关部门又将采取哪些措施来增加蔬
随着我国农业生产方式正在向机械化、设施化方向发展,对高质量种子的要求越来越高,播种精量化、单粒化、丸粒化已经成为发展趋势。推广使用单粒播种,不仅有利于推广播种机械化,减轻人工间苗定苗辛苦,且大大减少了用种量,节省了大量制种面积。  由全国农作物种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推出、全国农技中心组织起草的GB4404.1-2008《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于今年11月1日正式实施,明确
在中国,最有名的蟹当属江苏昆山的“阳澄湖大闸蟹”,而在生产、销售阳澄湖大闸蟹的“大军”中,江苏昆山阳澄湖博文蟹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文蟹业”)可谓独具特色,尤其是该公司生产的“秋螯”牌大闸蟹,更是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  据了解,博文蟹业成立于2012年6月,是一家以养殖原生态阳澄湖大闸蟹和鲜活淡水产品为主的水产品龙头企业,是中国渔业协会和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的会员单位。一直以来,公司以“生
2021年10月18日,爱尔兰食品局(Bord Bia)在北京首发《爱尔兰国家乳品草饲标准》。这是全球首个在国家层面实施的草饲标准,其数据来源于经第三方独立审计认证的爱尔兰可持续乳制品保证计划(SDAS),可追踪、查验爱尔兰农场的奶牛户外放养天数及新鲜牧草饮食占比。  “我很激动,能为中国消费者和我们的贸易伙伴介绍这个由爱尔兰首创、以科学数据为支撑的草饲标准。它的发布将有助于爱尔兰持续不断地为中国
作为全国重要的钱币收藏文化地标,坐落于北京市西城区的报国寺是广大泉友们心中的圣地。10月28日,2021北京国际钱币博览会(线上)新闻发布会就在这里召开。  11月,让钱币界期盼了许久的“老朋友”——北京国际钱币博览会就近在眼前了。作为目前国内钱币盛会的“天花板”,北京国际钱币博览会无疑是广大钱币收藏爱好者心中不可替代的一员。规格最高、规模较大、影响力强且专业水平高,这样的知名国际钱币盛会总能开启
食品安全学课程内容与实际生活结合紧密,但涉及内容广,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会因教学内容多、记忆压力大等原因而失去耐心和兴趣。在大学课堂上,学生使用手机的情况屡禁不止,不如将手机利用起来,让他们用手机签到;用手机抢答课堂问题,挣取小星星加分;用手机看PPT,发现疑问和讨论课堂话题;用手机思考与课程结合紧密的专业问题。研究表明,在混合教学中使用计算机或移动设备辅助教学,可以让学习者的听觉、视觉与其他感官系统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提升,各行业都面临着转型升级,餐饮行业也不例外。尤其是随着人们外出就餐的次数越来越多,人们对餐饮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菜品要好吃,而且服务要到位,这就对烹饪专业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中的西餐为例,论述了提高西餐实训教学效果的方法。  一、强化行业内容引领,为实训活动开展制定方向  在实训课程开展之前,教师要分析实际餐饮行业的组织结构与岗位标准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的营养意识逐渐增强,《“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更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我国营养健康教育体系,因此,高校中食品营养学这门课程就显得尤其重要。作为全国各高校食品相关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食品营养学重点介绍食品营养学发展概况、食物的体内过程、基础营养、不同人群的营养、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食品的营养素强化、食品的消化与吸收、营养与能量平衡、功能性食品与营养等内容
食品质量与安全是关乎国家发展、社会稳定和个人生命健康的重大问题。2019年5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遵循“四个最严”要求,即建立最严谨的标准、实施最严格的监管、实行最严厉的处罚、坚持最严肃的问责,彰显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和中央治理食品安全的决心。但是由于从农田到餐桌的食物供给涉及到种植、养殖、生产、加工、运输、贮存等漫长的产业链,我国还有大约3万多10人以下
“油烹法”之炒、炸、爆的菜品制作,是中职学校的中式热菜制作课程的任务之一,通过“学中做、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悟”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本文采用项目教学法,通过平台学习、烹饪技能操作、小组合作探究,有效达成了各项教学目标,使学生熟练烹饪技能,培养了学生的网络平台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养成勤奋踏实的专业素养,提升了学生热爱行业的自豪感。  一、中式热菜制作课程整体教学设计思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