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对比分析X线与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诊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进行临床研究,所有患者均经手术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患者分别进行X线检查和CT检查。结果:X线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62.0%,CT检查的诊断准确率為96.0%,CT检查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X线检查,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诊断中CT扫描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X线检查。但掌握腰椎间盘突出症X线平片的特点对于临床腰腿痛疾病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而CT扫描则能够为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选择、制定治疗方式或手术方式提供重要的参考。
【关键词】 X线 CT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诊断 应用价值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的骨科疾病,其发病率较高,其主要的致病原因是纤维环破裂后髓核突出,对神经根造成了压迫而致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腰腿疼,会给患者的生活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临床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诊断主要依靠的临床手段包括X线平片、CT扫描、核磁共振等等[1]。目前,CT扫描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已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其检出率较高。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诊断中,X线检查也是一种重要的手段。目前临床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中,两种方式都有一定的应用。笔者就对这两种检查方式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期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来我院进行诊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进行临床研究,所有患者均经手术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患者中,男性68例,女性32例;患者的年龄24-68岁,平均年龄(45.9+8.2)岁;患者的病程5-28个月,平均病程(16.6+2.5)个月。100例入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上的腰腿痛症状,且其中26例患者有腰部骶棘肌痉挛症状,25例患者有腰部活动受限情况,24例患者有小腿疼痛症状,21例患者有跛行情况。所有患者对本次临床研究内容均知情,且在入组前均签署了入组同意书。
1.2 临床方法
100例患者分别进行X线检查和CT检查。X线检查:应用东芝500mAX线机有专业医生对患者进行腰椎正侧位摄片;CT检查:应用GE8800Hispeed CT机对患者进行CT扫描,常规扫描L3—S1椎间隙,加扫L2-3椎间隙,每个椎间隙扫描4层。
1.3 诊断标准
1.3.1 X线诊断标准
患者采取X线检查时若符合以下标准则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①腰椎间隙可见前后等宽或前窄后宽;②腰椎的生理弧度发生以下变化:变直、反弓、侧弯畸形;③椎体后下角发生骨质增生或者是发生后翘突起变化;④椎管内及椎间孔可见游离骨块阴影;⑤可见出现Schmorl氏结节[2]。
1.3.2 CT诊断标准
患者采取CT扫描时若符合以下标准则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①椎间盘后缘正中部位或者是椎间盘偏侧部位可见阴影密度与椎间盘一致的突出软组织阴影,且阴影密度高于硬膜囊;②可见硬膜外脂肪间隙发生以下变化:变窄、移位或消失、硬膜囊移位。③可见神经根变粗,并由于受压而出现移位或者是湮没;④可见椎管发生狭窄变化,或者是侧隐窝发生狭窄变化;⑤发生突出的椎间盘可见出现钙化、滑移或者是游离脱落等变化;⑥黄韧带肥厚,且可见出现Schmorl氏结节[3]。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记录数据采取SPSS12.0软件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采取(x±s)形式进行表示,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卡方检验,其中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00例患者经X线检查,其中62例患者被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其余38例患者均误诊为腰椎骨质增生或呈阴性。10例患者经CT检查,其中96例患者被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其余4例患者漏诊;漏诊的4例患者中,2例误诊为椎管肿瘤、1例误诊为椎间盘膨出,1例误诊为神经鞘膜瘤。X线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62.0%,CT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96.0%,CT检查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X线检查,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见表1所示。
表1 X线与CT检查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诊断准确率比较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上也称之为腰椎间盘疝,其发病率较高。临床研究表明,人类在20岁左右的时候,其腰椎间盘就会开始发生退变,在此之后,腰椎间盘会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而不断退变。首先随着年龄的增长,腰椎间盘的髓核会逐渐开始出现脱水、变性等变化,进而发生弹性降低、纤维环出现裂隙、周围韧带发生松弛等一系列的退行性改变[4]。20岁之后,腰椎间盘的这些自然化退行性改变给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提供了内因。而在这一过程中,如果机体遭受到能够使腰椎间盘内压增加的急性损伤或慢性损伤,就为纤维环破裂及髓核突出的发生提供了外因。一旦在内因与外因的共同作用之下,就会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5]。
临床上在没有应用CT扫描之前,X线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X线检查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过程中,X线不能够显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直接征象;但是能够较为直观的对患者的椎体形态、大小、位置以及椎弓的情况进行观察,在这一过程中X平片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征象主要是腰椎侧弯和生理曲度的改变。本次研究中的多数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侧弯和生理曲度的改变现象。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与其前韧带相比,后韧带较薄,同时纤维环的后部较前部薄,因此导致腰椎间盘突出发生在后外侧的几率较大。而一旦腰椎间盘突出就会压迫神经根,邻近的椎体为了缓解神经根被压迫的症状就会发生保护性侧弯[6]。这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多数会出现椎体侧弯的主要原因。而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是多数会出现生理曲度改变,则是由于一旦椎间盘向后发生突出,椎间内容物减少,就会出现椎间间隙狭窄,从而导致生理前凸变小或变直[7]。不仅如此,患者一旦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症,同时也会导致其邻近的骨质发生一些位置及形态上的变化,也是辅助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的重要线索。邻近骨质的变化主要包括后角骨质增生、骨节突出增生前突、骨质缺损游离骨块、椎体间隙改变、髓核及纤维环钙化等等。本次研究中患者邻近骨质变化以后角骨质增生为最多见,其次是椎间隙改变、纤维环钙化、髓核钙化、脊柱不稳以及Schorl氏结节形成。其中Schorl氏结节的形成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直接征象。在采取X线检查的过程中,由于椎间盘是纤维组织,而X线分辨率较低,导致在检查过程中不显影,因此,X线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只能依靠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这些间接征象进行判断,因此其诊断准确率并不高。 相比而言,CT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密度分辨率和直观性,通过CT扫描能够对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的直接征象进行观察。通過CT扫描可以对患者腰椎间盘突出发生的程度、突出方向以及神经跟和脊髓受压的情况、椎体及椎体边缘骨质改变情况,以及同时伴随出现的椎间盘钙化、黄韧带肥厚、侧隐窝狭窄、小关节病变及硬膜外脂肪堆积等异常情况进行很好的观察分析。基于CT扫描的以上优势,使得其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诊断中能够做出很好的确诊判断,临床诊断准确率较高[8]。本次临床研究中,采取CT扫描方式进行诊断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诊断准确率达到了96.0%之高,较为理想。但是尽管如此,采取CT扫描方式进行诊断仍然存在一定的漏诊率,因此在实际的临床诊断中,采取CT扫描的方式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在必要时也需结合其他的诊断方式共同进行。
综上所述,CT扫描与X线检查相比,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中具有显著优势,其临床诊断准确率显著较高。X线检查虽然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价值较低,但是掌握腰椎间盘突出症X线平片的特点对于临床腰腿痛疾病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而CT扫描以其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变情况的清晰、直观显示,除了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准确诊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可为临床选择、制定治疗方式或手术方式提供重要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史鹰勤,李金晏.X线与CT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意义[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30):59-60.
[2]王唯成,翟昭华.腰椎间盘突出症X线诊断价值及与CT的对比[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3,28(5):414-417.
[3]李彦,石峰.青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X线平片与CT诊断及病因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1,6(21):324-326.
[4]薛少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X线平片及CT检查对照分析[J].吉林医学期刊,2012,2(25):327-328.
[5]杨勇,王建军.CT平扫与X线平片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价值[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0,8(10):98-99.
[6]李新.X线与CT扫描结合在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临床价值[J].吉林医学,2010,31(21): 3395-3396.
[7]崔元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X线平片与CT诊断价值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34):157-158.
[8]郭立,孙伟成.腰椎间盘突出症的X线平片与CT诊断价值[J].中国伤残医学,2010,18(1):93.
【关键词】 X线 CT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诊断 应用价值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的骨科疾病,其发病率较高,其主要的致病原因是纤维环破裂后髓核突出,对神经根造成了压迫而致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腰腿疼,会给患者的生活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临床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诊断主要依靠的临床手段包括X线平片、CT扫描、核磁共振等等[1]。目前,CT扫描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已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其检出率较高。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诊断中,X线检查也是一种重要的手段。目前临床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中,两种方式都有一定的应用。笔者就对这两种检查方式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期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来我院进行诊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进行临床研究,所有患者均经手术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患者中,男性68例,女性32例;患者的年龄24-68岁,平均年龄(45.9+8.2)岁;患者的病程5-28个月,平均病程(16.6+2.5)个月。100例入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上的腰腿痛症状,且其中26例患者有腰部骶棘肌痉挛症状,25例患者有腰部活动受限情况,24例患者有小腿疼痛症状,21例患者有跛行情况。所有患者对本次临床研究内容均知情,且在入组前均签署了入组同意书。
1.2 临床方法
100例患者分别进行X线检查和CT检查。X线检查:应用东芝500mAX线机有专业医生对患者进行腰椎正侧位摄片;CT检查:应用GE8800Hispeed CT机对患者进行CT扫描,常规扫描L3—S1椎间隙,加扫L2-3椎间隙,每个椎间隙扫描4层。
1.3 诊断标准
1.3.1 X线诊断标准
患者采取X线检查时若符合以下标准则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①腰椎间隙可见前后等宽或前窄后宽;②腰椎的生理弧度发生以下变化:变直、反弓、侧弯畸形;③椎体后下角发生骨质增生或者是发生后翘突起变化;④椎管内及椎间孔可见游离骨块阴影;⑤可见出现Schmorl氏结节[2]。
1.3.2 CT诊断标准
患者采取CT扫描时若符合以下标准则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①椎间盘后缘正中部位或者是椎间盘偏侧部位可见阴影密度与椎间盘一致的突出软组织阴影,且阴影密度高于硬膜囊;②可见硬膜外脂肪间隙发生以下变化:变窄、移位或消失、硬膜囊移位。③可见神经根变粗,并由于受压而出现移位或者是湮没;④可见椎管发生狭窄变化,或者是侧隐窝发生狭窄变化;⑤发生突出的椎间盘可见出现钙化、滑移或者是游离脱落等变化;⑥黄韧带肥厚,且可见出现Schmorl氏结节[3]。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记录数据采取SPSS12.0软件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采取(x±s)形式进行表示,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卡方检验,其中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00例患者经X线检查,其中62例患者被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其余38例患者均误诊为腰椎骨质增生或呈阴性。10例患者经CT检查,其中96例患者被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其余4例患者漏诊;漏诊的4例患者中,2例误诊为椎管肿瘤、1例误诊为椎间盘膨出,1例误诊为神经鞘膜瘤。X线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62.0%,CT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96.0%,CT检查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X线检查,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见表1所示。
表1 X线与CT检查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诊断准确率比较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上也称之为腰椎间盘疝,其发病率较高。临床研究表明,人类在20岁左右的时候,其腰椎间盘就会开始发生退变,在此之后,腰椎间盘会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而不断退变。首先随着年龄的增长,腰椎间盘的髓核会逐渐开始出现脱水、变性等变化,进而发生弹性降低、纤维环出现裂隙、周围韧带发生松弛等一系列的退行性改变[4]。20岁之后,腰椎间盘的这些自然化退行性改变给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提供了内因。而在这一过程中,如果机体遭受到能够使腰椎间盘内压增加的急性损伤或慢性损伤,就为纤维环破裂及髓核突出的发生提供了外因。一旦在内因与外因的共同作用之下,就会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5]。
临床上在没有应用CT扫描之前,X线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X线检查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过程中,X线不能够显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直接征象;但是能够较为直观的对患者的椎体形态、大小、位置以及椎弓的情况进行观察,在这一过程中X平片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征象主要是腰椎侧弯和生理曲度的改变。本次研究中的多数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侧弯和生理曲度的改变现象。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与其前韧带相比,后韧带较薄,同时纤维环的后部较前部薄,因此导致腰椎间盘突出发生在后外侧的几率较大。而一旦腰椎间盘突出就会压迫神经根,邻近的椎体为了缓解神经根被压迫的症状就会发生保护性侧弯[6]。这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多数会出现椎体侧弯的主要原因。而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是多数会出现生理曲度改变,则是由于一旦椎间盘向后发生突出,椎间内容物减少,就会出现椎间间隙狭窄,从而导致生理前凸变小或变直[7]。不仅如此,患者一旦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症,同时也会导致其邻近的骨质发生一些位置及形态上的变化,也是辅助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的重要线索。邻近骨质的变化主要包括后角骨质增生、骨节突出增生前突、骨质缺损游离骨块、椎体间隙改变、髓核及纤维环钙化等等。本次研究中患者邻近骨质变化以后角骨质增生为最多见,其次是椎间隙改变、纤维环钙化、髓核钙化、脊柱不稳以及Schorl氏结节形成。其中Schorl氏结节的形成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直接征象。在采取X线检查的过程中,由于椎间盘是纤维组织,而X线分辨率较低,导致在检查过程中不显影,因此,X线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只能依靠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这些间接征象进行判断,因此其诊断准确率并不高。 相比而言,CT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密度分辨率和直观性,通过CT扫描能够对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的直接征象进行观察。通過CT扫描可以对患者腰椎间盘突出发生的程度、突出方向以及神经跟和脊髓受压的情况、椎体及椎体边缘骨质改变情况,以及同时伴随出现的椎间盘钙化、黄韧带肥厚、侧隐窝狭窄、小关节病变及硬膜外脂肪堆积等异常情况进行很好的观察分析。基于CT扫描的以上优势,使得其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诊断中能够做出很好的确诊判断,临床诊断准确率较高[8]。本次临床研究中,采取CT扫描方式进行诊断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诊断准确率达到了96.0%之高,较为理想。但是尽管如此,采取CT扫描方式进行诊断仍然存在一定的漏诊率,因此在实际的临床诊断中,采取CT扫描的方式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在必要时也需结合其他的诊断方式共同进行。
综上所述,CT扫描与X线检查相比,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中具有显著优势,其临床诊断准确率显著较高。X线检查虽然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价值较低,但是掌握腰椎间盘突出症X线平片的特点对于临床腰腿痛疾病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而CT扫描以其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变情况的清晰、直观显示,除了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准确诊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可为临床选择、制定治疗方式或手术方式提供重要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史鹰勤,李金晏.X线与CT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意义[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30):59-60.
[2]王唯成,翟昭华.腰椎间盘突出症X线诊断价值及与CT的对比[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3,28(5):414-417.
[3]李彦,石峰.青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X线平片与CT诊断及病因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1,6(21):324-326.
[4]薛少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X线平片及CT检查对照分析[J].吉林医学期刊,2012,2(25):327-328.
[5]杨勇,王建军.CT平扫与X线平片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价值[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0,8(10):98-99.
[6]李新.X线与CT扫描结合在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临床价值[J].吉林医学,2010,31(21): 3395-3396.
[7]崔元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X线平片与CT诊断价值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34):157-158.
[8]郭立,孙伟成.腰椎间盘突出症的X线平片与CT诊断价值[J].中国伤残医学,2010,18(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