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学新诗教学的跨学科学习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k1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现代诗歌一直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多年来,无数教师对其教法、学法进行了不断探讨,结果却收效不大,原因就是在探索与追问的过程中,人们很难将文学评论中的解读方法直接或间接地运用于中学诗歌教学实践中,很难将语文教学的诗歌解读与文学评论的诗歌解读有机融合起来。香港大学教育学院的吴凤平、刘彩祥老师借助“现象图示学”的理论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诗歌解读与文学评论中的诗歌解读搭建起了一个有机融合的平台。本期我们刊发吴凤平、刘彩祥的《香港中学新诗教学的跨学科学习——现象图示学分析》及杨慧思、刘彩祥老师的《中学新诗单元教材设计——母爱》,以期给内地学者及教师提供借鉴:张海容老师的《<我遥望……>课堂教学设计与反思》呈现了一个经典的内地语文诗歌教学的思路,希望读者朋友能在比较阅读中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诗歌教学之路。
  
  一、现象图示学理论简释
  
  “现象图式学”(Phenomenography)的学习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由瑞典歌德堡大学的学者建构出来的。它主要描述及分析人类对现象和周遭事物的体验和理解,目的是了解人们对同一现象的不同感知。这些不同的感知特征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学生的学习存在差异,并进一步研究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至20世纪90年代,有关研究认为,从现象中产生某种感知或体验,学习者必须经历以下三个环节:
  审辨(discemment):任何一种经验都意味着将事物的某些重要方面从整体环境中突显出来。
  变易(variation):要能够在知觉上突显这些重要方面,就必须经历这些方面的变化和异同。
  共时性(simultaneity):要经历事物的转变和异同,一个先决条件,就是学习者必须同时留意两个或更多的相关经验,并将它们联系起来。
  因此,学习取决于审辨,审辨又取决于变易与共时性。要审辨一个关键特征,人必须经历这个方面的变易。例如,要审辨“甜”这种味道。人必须在以往不同的时候经验过其他与“甜”味不同的味道,如苦味、咸味等。假如世上所有事物都是甜的,我们根本就不会有“味觉”这个概念,但当我们于同一时间一同关注各种不同的味觉时,我们就能审辨“味觉”这个概念。这样,“味觉”这个概念就发展出各样的变易范畴,苦味、咸味就是这些变易的例子。
  根据这个学习理论,学习就是人因为对周遭某一事物的经验有了改变而对该事物产生新领会。学习的主体可以是一个实体、一个概念、一种态度或一些有待发掘的素质。因为我们无法在同一时间集中于物体的所有部分,所以某些方面会受到关注,而其他部分则会后退为背景而被视为当然的道理。我们对事物的经验取决于我们关注的重要方面以及我们同一时间能审辨的这些方面之间的相互关系。
  更进一步剖析,我们对事物的体验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相关层面,一个是结构组织层面。以结构组织层面的方式去体验某一事物包括一个外在的领域(即从场景中作整体的审辨),也包括一个内在的领域(即对于不同部分的审辨以及不同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审辨),这两个部分并非互不相干,而是相辅相成的。
  比如,为了看到树林中的鹿,我们必须将其轮廓从树林中审辨出来。这样做的时候,我们必须看到它的局部,如眼、鼻等部分以及这些部分如何与整体结成关系。一旦整体(鹿的轮廓)从场景(树林)中审辨出来,局部(如眼、鼻)之间的关系及其与整体的关系就变得很清楚了。另一方面,一旦局部(如眼)被审辨出来,它与其他局部(如鼻、耳)的关系、与整体的关系(整个鹿的轮廓)都会立刻变清晰。
  以上现象图示学以及由此发展而来的变易学习理论在2000年由吴凤平博士等介绍应用到中国语文学科的相关研究领域,在《小学中国语文科的课堂分析研究——现象图示学的应用与实践》一文中,吴凤平博士等利用这一理论详细分析了在小学三年级的一节语文课上呈现出来的变易特征,具体从课堂结构、教学内容、教学行为、课堂互动以及学生的学习成果等不同层面,揭示了学生学习成果和教师如何处理学习内容之间的关系。
  近年来,现象图示学及变易学习理论被越来越多的学科教学与学习研究领域采用,下面尝试运用这一理论探究和分析香港一所中学的新诗教学实践。
  
  二、新诗教学的重点
  
  香港中国语文课程改革为中文教学带来了许多新的冲击,香港课程发展议会于《学会学习》咨询文件中提出语文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自学语文和创新思考能力”,同时“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性情;培养品德及对社群的责任感”。根据实际的教学经验,新诗教学最能达成上述目标。
  不可否认,对于教师及学生,新诗教学绝不容易掌握;但从另一角度看,只要理解新诗教学的理论基础,新诗教学确实能带领老师及学生走向新的出路。
  新诗教学应该着重两个层面:听的方面,朗读教学应该是学习中国语文必需的教学手段;写的方面,教学应该在帮助学生掌握新诗的格律、音节和节奏感上下工夫。
  课堂教学要先从听说入手,进入实践期的时候,学生从朗诵知道诗歌的音节,音节的不同部署造成不同的节奏,不同的节奏便衍生出不同的气氛。我们不能要求学生一下子到达创作的阶段,而要有一个过渡,这个过渡就是仿写,然后由仿写到创作。
  除了课堂学习,拓展语文课程以外跨学科学习的新课程则是一个大胆而颇有价值的尝试。
  以下是一所实验学校四年来不同发展阶段的实践经验和教学过程。
  
  (一)单元教学——开发新诗校本课程
  实验学校是香港真光中学,他们对于推动校园文学一向不遗余力。2002年是一个探索阶段,为了配合政府颁布的咨询文件,中学中国语文科转换了新课程,从以往的范文教学改变为单元教学。在开始时,老师们经历了很多思想上的转变,他们由最初的忽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品德情意、思维和创新能力等,逐渐过渡到希望接受一些新的教学法,尽量配合单元教学的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想象能力。
  因为当时还没有教科书,他们便自行准备教学内容和材料。以一个初二的单元设计为例,本单元的大致结构如下:
  ◆引入主题:林焕彰的《妈妈真好》。
  ◆朗读教学:从朗读掌握形式和格律——冰心的《纸船——寄母亲》。
  ◆巩固所学:先理解后仿作——杨慧思(执教老师)自创诗歌《爱的力量》。
  ◆组织比赛,鼓励创作新诗。
  这样一个诗歌教学单元的设计,其实包含着复杂的过程。
  首先,教师要明确学习内容和学习行为。也就是要先思考,我想让学生学习什么、为什么要选择这几首诗歌而不是其他作品。
  其次,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把焦点集中在这些学习行为和学习内容上,不可偏离所确定的教学重点。
  第三,教师一方面要分析教学环境及学习活动,另一方面要判断教学上哪些是学习内容的关键特征, 也就是说,教师要预先思考,教学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哪些学习困难,为了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应该设计哪些更具体的环节开展教学。
  在引入主题部分,教师首先由一首简短的诗歌开始。让学生认识诗歌的一般特征,对诗歌有一个初步的感知。因为是让学生认识诗歌的一般特点,所以教师选择了一首简洁明快的小诗,这样就很容易和其他文体进行比较,学生很快就发现了诗歌独有的特征。这一阶段,现象图式学中变易学习理论的结构体现如下:
  
  第二阶段的主要学习内容设计为诗歌朗读。新诗的语感主要来自音节的部署、节奏和押韵,只有通过朗读才能有直接和深刻的体会,因此,朗读在诗歌学习过程中尤为重要。用变易学习理论分析这一阶段的教学,结果可图示如下:
  
  第三阶段便是仿写,教师用自己创作的一首新诗做引子,设计了关于理解诗歌内容的几个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并进而模仿诗歌中的句式尝试写作。
  随后进入单元教学第四阶段——新诗创作。老师给学生一个星期的时间,让她们以“母爱”为主题,创作一首或一组新诗,并组织创作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新诗创作活动。
  值得关注的是,教师在指导学生仿写和创作阶段,并不是将学生完成一两首小诗看做教学的结束,而是真正利用这个环节,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理解诗歌,体会诗歌在形式和格律上的特点,最终达到学会欣赏甚至创作诗歌的目的。实现这一目的,有赖于“新诗评点练习”这一环节的巧妙设计。学生首先要读懂诗歌,然后对照所掌握的诗歌的特点进行比较、评点。诗歌想表达什么意思、运用了什么意象、采用了什么手法、哪里需要改进、哪些语句精彩……这些问题都通过学生的评点得以解决。
  
  (二)新诗单元教学的推广——从年级到全校的参与
  自初一的新诗单元教学获得成功之后,2002至2003年度,校方决定在整个初中(初一至初三)推行新诗教学。这一次,学校把新诗教学的课堂扩展到了更广泛的舞台,更多地利用新诗作者、研究者等资源,对学生进行深入而系统的新诗创作指导。
  首先,学校邀请了黄一桃先生来校向全校学生演讲有关新诗创作的理论,还邀请了作家董启章先生教创作,培训的创作范围不止新诗。还有散文、小说等,另外还对一些有创作兴趣的学生进行专门培训。
  经过两年全体中文科老师的努力,初一至初三的学生已接受新诗写作训练,于是计划再进一步推广至高中。
  2003年9月开始,高中中国文学科刚刚增加有关新诗学习的内容,中文科就在各年级加入新诗创作的教学元素。学校同样发掘更多的校外资源协助新诗教学的开展。学校在那一年成功申请艺发局的资助,有较多资源去举办不同类型及程度的“新诗创作坊”。学生如果有兴趣在课外对新诗作更深入的了解,可以在课余参加,为时一个半至两小时。
  写诗是从语音层面、朗诵层面入手的。其实朗诵并不仅仅是朗诵,因为学生能从朗诵中培养语感。正因如此,该校老师指导学生用朗读的办法修改诗作,即先让她们读一遍自己写的诗,读完后她们便立刻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误。
  为了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创作的质量,教师组织学生举行了“入选作品评析座谈会”。由30位写诗的学生和30位为诗歌配画的学生共同参加。之所以让配画的学生也出席座谈会,主要是因为她们想对诗歌有深入的了解,为给诗歌配画作出准备,由此可见学生对创作的主动性。
  接着在学校大操场举行“个人作品新诗朗诵会”,学生午饭时间在校园中央的喷水池朗诵自己的作品,其余的学生则在栏杆位置观看。这种首次在开放的场所朗诵诗歌的经历,给学生带来不同的感受和体验。
  用现象图示学中的变易学习理论分析这一阶段的教学,结果可图示如下:
  
  新诗单元教学在全校的推广,为学生学习诗歌提供了多种途径和角度,学生学习诗歌不再局限于课堂,而是走到校园的喷水池旁,或是直接和诗人对话交流。可想而知,这为学生体验和理解诗歌营造了极好的氛围,搭建了一个坚实的平台。
  
  (三)诗画配合,创作新诗——中文科与美术科合作
  出版诗画集可以说是新诗单元教学走向跨学科学习的第一步。开始时,学校出于营造学习气氛的考虑,举办新诗创作比赛,并将学生创作的26首新诗辑录成《诗情画意》一书出版。诗画集中的所有诗作均为中一学生的作品,插图也是该校学生的手笔。
  随着新诗单元教学的深入,学校在2002至2003年度将新诗教学推广到整个初中,并利用作家、专家到校培训的机会,举办了一些全校性的新诗创作比赛,而且鼓励学生参加一些校外的比赛。2003年2月,学校举办了“青春的跫音”诗画展,展示了所有获奖作品及其他优秀作品。新诗和美术结合所产生的良好学习效果进一步得到认可和肯定。
  “蓝色翅膀”新诗创作计划则是中文科与美术科再度跨科合作的成果。由于后来全校学生都参与了新诗学习和创作,这次的诗作可以从中一至中七学生的来稿中挑选,插图也由该校学生负责。喜欢以文字表达感情的同学以诗写情,善于以线条色彩表达的同学则以画寄意,诗画配合,相得益彰。该校在开放日举办了较大型的诗画展,同时新的诗画集《蓝色翅膀》也得以出版。
  诗画集的出版让学生多了一个感悟和体会诗歌的视角,同时让学生愈发感受到诗画的不同魅力和表达效果。正如现象图示学所描述的,体验事物有不同的结构层面,学生把诗歌和图画放到一起去欣赏、去创作的同时,对诗歌的感受也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用变易学习理论分析这一阶段的教学,结果可图示如下:
  
  
  (四)创编并演出新诗作品——音乐、舞蹈、朗诵多角度演绎新诗,展现多元智能
  随着新诗单元教学研究和实践的深入,学生的新诗创作水平以及由此带来的艺术创作热情都得以提高。恰逢圆桌诗社与香港大学中文系新诗课程联合主办“诗歌讲坛暨诗乐舞”活动,2005年3月19日,香港真光中学的同学获邀出席并参与在香港大学陆佑堂举行的“诗·乐·舞”飞扬演出。2005年4月28日,获将军澳官立中学的邀请,该校同学再次进行了表演。将军澳官立中学也参与了演出,同学们用话剧、寓言和舞蹈演绎新诗。两校师生作了一次新诗演出的宝贵交流,也给前来观赏的其他学校带来积极影响。
  创作“诗·乐·舞”的过程,让学生有机会从更多角度体味和把握新诗,思索诗、乐、舞三者的关系。诗歌的演绎要臻完美,必须依赖朗诵者完全投入,声情并茂,将文字转化为声音,直接感动观众;舞蹈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学生借无声的身体语言,带出一连串的动感影像,更形象地诠释了文字所表达的意义。
  当学生完全融入新诗学习和创作过程中的时候,他们潜在的创造力和对其他艺术形式的把握也得以呈现和释放。大型的演出活动再次展现了学生融合多种其他艺术形式,理解、诠释、创作新诗的能力和水平。
  2005年度“圆桌诗奖新诗作品会演暨讲座”是由圆桌诗社主办,教育统筹局语文教育支持组、岭南中学、将军澳官立中学及香港真光中学协办的一次大型活动。当天活动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新诗作品会演。协办学校分别以不同的形式演绎新诗,将诗歌内容立体呈现给与会者。正如岭南中学参与统筹“诗与舞台”演出的陈飞龙老师所述,这次新诗作品会演正好体现了香港教育的新趋势,即以跨学科学习培养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活动除了渗入语文科的新诗教学外,幕后布景、道具、音乐、灯光、剧本、排练等每一项环节的配合,足以让学生各展所长。学生通过参与过程汲取宝贵经验,获益匪浅。
  新诗作品会演后,随即举行新诗讲座。主讲嘉宾为两岸三地著名诗人,包括《台湾诗学》主编向明、深圳大学中文系教授黄永健、“圆桌诗社”社长秀实、“香港文艺社”社长林浩光。他们围绕“一首诗的诞生”这个话题,深入浅出地跟同学交流新诗创作的经验及心得。教育统筹局语文教育支持组黎耀庭主任认为:“四位资深诗人与学者,对本地教师未来施教与指导学生创作新诗,均有具体的帮助与启示。”
  学生的新诗学习体验随着多角度的演绎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多种感官、多种能力、多种途径的表达方式,都在“新诗”这个主题下得以融合。由此可见,“新诗”这个独立的事物,借助音乐、舞蹈、剧本、舞台这个整体环境,同样能够突显出自身的特征。
  用变易学习理论分析这一阶段的教学,结果可图示如下:
  
  
  三、总结
  
  与中学生谈新诗绝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在教材的选择、评讲及写作批改方面均有很大困难,而且教学成效也非短期可见。然而香港真光中学尝试以跨学科模式推动新诗教学及演出,结合视觉艺术、音乐、舞蹈、朗诵、戏剧,甚至谱曲演唱等,将新诗从平面的文字转化为立体的艺术,而且通过以学生为本的活动,去具体演绎新诗教学与创作。从此。新诗教学不再是令老师苦恼的任务,而是能结合不同学习领域,跨越不同媒介,带给学生丰富的学习经验,以及提升他们学习趣味的崭新体验。
其他文献
一、教学目标    1 在朗读中品味《雨霖铃》的思想感情和意境。  2 利用教师博客建立多重的交互性学习平台。  3 以听助析,以读带析;通过音乐想象空间的延伸,提升审美感知能力。  4 通过对照辨别作品不同的演绎方式(读与唱),激发学生的审美感知,并使之升华为一种审美理解和审美体悟;通过理解词句,分析意境,提高鉴赏能力。  5 通过网络收集相关资料,提高筛选整合资源的能力。    二、教学难点分
陈文奎老师《语言文字规范,高考语文难以承受之重》一文(《语文建设》2007年第7~8期),主要根据前几年的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对几个异形词的选取和个别成语运用题的设置不够审慎,而认为“高考语文试题难以承受语言文字规范这一任务”。我们同意陈文“对尚未加以整理的异形词高考应当避开”的看法,而对从中引出并在全文力主的上述观点却不敢苟同。我们认为,语文高考理应包括语言文字规范的内容,承担语言文字规范的任务是语
一、洞察“公转”“自转”,把准高考脉搏    综合2006年高考作文题以及教育部和各省考试中心发布的最新信息,2007年高考作文的命题将呈现如下基本走势:  1.三大“公转”轨道  2007年高考作文的命题将会展现给我们一派“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蓬勃生机,但如下三点将会是其“公转”的轨道:  (1)立意自定。无论是命题作文、话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都会留给考生自主确定立意的空间。但三者在立意范围上有一
【摘要】教研员作为中国基础教育领域一只独特的专业支持力量,是教师中的关键少数。教研机构职能的转变要求教研转型,教研员负有更大的使命。新时期教研从六个方面实现转型:从“学科教学”转向“课程育人”、从“双基获得”转向“素养发展”、从“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从“基于经验”转向“基于证据”、从“专家讲授”转向“教师众筹”、从“统一研修”转向“个性服务”。  【关键词】教研转型 教研员使命 教研机构职
新课程实施以来,所有关心语文事业的人都切身感受到课改带来的新气象,“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鼓舞人心,在基础教育阶段,完成母语教育的基本任务、完成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的传统语文教育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但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面对未成年学生出现的新问题,在教书育人的主阵地——语文课上,教师“用什么”去教更有效,学生“用什么”来学更有益,这个关键问题还没有解决好。我们有理由对初中
背景介绍    《白兔和月亮》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套教材按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板块组织单元,本单元属于人与自我板块,单元的教学重点是体验人生,树立理想、信念,进一步巩固朗读技巧。《白兔和月亮》是一则寓言,它采用童话故事的形式,含蓄地写出了人生的哲理,耐人寻味。本节课教学要点是把握寓言的寓意。   切入角度  本文是一则篇幅短小的寓言故事,
李书声  男,1938年生,河北省沧州市运河区人。1951—1954年就读于天津市静海县师范学校,1954—1956年任教于河北省沧州市子牙镇大黄洼小学,1956—1957年在河北省张家口师范专科学校读速成师专,1958—1974年任教于河北省沧州市庆云中学,1974年调入沧州市盐山县教研室,1978—1984年任沧州市教研员,1984—1998年任沧州师范学校(原沧州第二师范学校)校长,1998
“学习是永恒的话题。从《礼记·学记》中的‘玉不琢,不成器’,到当今社会倡导的终身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数千年来,人们一直在不懈地探索学习之道,以更好地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和自身修养。”这是统编版《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六单元的“单元导语”。这个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学习之道”,由六篇课文组成:《劝学》《师说》《反对党八股》《拿来主义》《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  这是“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在必
特邀主持人说:思辨能力,亦称“批判性思维能力”,既包括阐释、分析、評价、推理、解释、自我调节等认知能力,又包括好奇、自信、开朗、灵活、公正、诚实、谨慎、善解人意等情感特质,属高阶思维能力。高中阶段是学生发展其高阶思维能力的重要时期,如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值得我们深入地探究。针对这一问题,本期我们从4个方面给大家提供参考:1.开发文本,寻找文本中培养思辨能力的亮点;2.平衡语言与思维的关系;3.展开
计算机在诗歌鉴赏中如何使用?这是一个需要探索的问题。计算机擅长的是检索、分类、统计,而诗歌是感情的结晶、创造的艺术,用机械的检索、分类、统计手段来分析诗歌,无异于扼杀诗歌的生命。所以正确的做法是将计算机和人脑相结合:利用计算机强有力的检索功能,快速、全面、准确地提供有关资料,然后由熟悉诗歌的研究者从审美的角度来探索诗歌艺术的奥秘。  意象是古典诗词中艺术创造的一个重要因素。它是诗歌中常出现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