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高中语文必修教材;融合之路;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5-0009-01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无疑是我国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的“灵魂”,全面加深人们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审视、体验程度显然是极为重要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的主阵地,全面深化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之路则是当今时代所赋予的重要使命。文章就立足这一课题展开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希望能够为广大高中语文教师带来一定的启示。
1.教学素材的全面搜集,打造文化育人教学情境
针对优秀传统文化与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融合而言,必须要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而起始点就是课堂导入部分。因为紧紧抓住这一部分教学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而教师做好教学素材的全面搜集,打造文化育人教学情境应置于首位。
以《鸿门宴》教学为例,教师在进入到教学情境构建阶段之前,必须将准备部分的工作加以精心安排。如在“爱奇艺”等影视资源平台中就有相关的影片,教师可以将其进行下载,并用视频剪辑软件将经典的部分剪辑下来,并附加文字说明,作为课堂教学情境构建的主要素材。同时还要针对“鸿门宴”相关的图片进行搜集、整理和选定,添加到教学PPT中,以供教学情境创设的使用。而进入到课堂导入部分之后,教师要结合历史时代背景、鸿门宴的导火索、影视资料和图片的播放,让学生深刻地了解历史,以及当时的社会现状和文化现状,由此为学生创建出文化育人的教学情境,而这也是优秀传统文化与高中语文必修教材融合的开始。
2.立足“双边”互动教学,增强学生的文化感知力
在探讨优秀传统文化与高中语文必修教材融合之路中,教师做到为学生创设文化育人的情境之后,接下来就要考虑如何才能确保二者之间的进一步融合,让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在此期间,通过“双边”互动教学,形成教材内容的拓展,进而增强学生的文化感知力则是一套可行性极高的方案。
以《优美的汉字》教学为例,教师在课堂新知初探部分的教学中,可以向学生展示“六书”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汉字,以及这些汉字演化成现代汉字的过程是怎样的,之后与学生围绕这一话题进行讨论与互动,分享各自的观点与看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伴随多媒体课件所提供的信息一起穿越回古代,了解中国古代文字产生的“灵感”是什么,从中深刻地意识到古人虽然没有接触过高科技,但其智慧是当代科学技术所不能比拟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智慧的结晶逐渐沉淀下来,逐步形成了当今我们所能够看到的汉字,而汉字中所存在的“智慧美”和“文化美”是历史长河所掩盖不住的,不仅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当之无愧的“瑰宝”,这正是学生发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内在美的过程。
3.积极开展协作探究活动,打造学生文化体验之旅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做好打造文化育人教学情境,以及开展“双边”互动教学两项工作,只能说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已经走上了融合之路,但是还并不意味着实现了深入融合。为此,教师应大力开展协作探究活动,让深入探究过程成为学生文化体验之旅,由此方可达到二者之间深度融合的目的。
以《谈中国诗》教学为例,由于改课正处于本书的文学评论单元之中,所以在传统文化的融合上有着极大的空间,以协作探究活动为载体,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也是极为可行的,因为这样的教学过程能够为学生打造一个文化体验之旅。其间,教师在合理的进行学生分组之后,向学生提出一个共同的探究话题,即:“为什么说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在学生开始正式的协作探究活动之前,教师要向学生表明思考的角度以及协作探究的切入点是什么,带着这一视角和切入点去回想有哪些“中国诗”能够将这一问题加以证明。而学生之间在进行协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之中,留意每组学生在探讨过程中,考虑到了哪些传统文化元素,并加以记录。在学生协作探究活动结束之后,教师要认真听取每组学生最后所提出的观点,并结合自己的记录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促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实现了深度融合。
4.结论
通过以上的论述不难看出,切实做到优秀传统文化与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高度融合并非易事,教师既要抓住必修教材的重点和学生学习中的心理,还要做到深入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另外还要找到能够促进二者之间相互融合的载体有哪些。为此,这就需要广大高中语文教师及学者不断进行深入的探索与研究,以此方可确保二者相融合的道路更加畅通。
參考文献
[1]詹耀平.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分析[J].考试周刊,2018(26)
[2]韦敏芳.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教学[J].中华少年,2018(02)
本文是2018年亳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研[2018]260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中语文必修教学”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BZJKT18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