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追求热闹,缺乏活动的目标性
[案例1] 牛津小学英语5A Unit3 At a Music lesson
这节课主要教学单词swim, dance, sing, ski, skate以及句型I can… What can you do? I can…课一开始,授课老师播放了一首《Fruit song》,要求学生跟着做相应的动作,学生很积极得跟着录像边唱边做,欢快的节奏,动情的表演,一下子把课堂气氛调动起来,孩子们一个个都不亦乐乎。音乐结束后,当学生期待教师讲授有关水果方面的知识时,授课教师却话题一转进入主题:“Boys and girls, do you like sports? …”学生不得不把思维由水果转向运动。
[问题透析]
教师设计和安排的各项活动都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每个活动都应以达成教学目标为向导。教师要思考和明确设计活动的目的和意图是什么,通过活动是否能达成教学目标,活动是否必要,活动是否体现了教育价值等。不能为了片面追求课堂的活泼、热闹而忽略了教学目标。
案例1中的老师设计的教学活动将近5分钟,而这个活动知识让学生活动了肢体,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没有任何铺垫作用,也就是老师白白浪费了课堂宝贵的5分钟时间。如果老师选一首与运动有关的歌曲或小诗让学生来吟唱,如3B中Rhyme《Enjoy the day》等等, 这样既能调节课堂气氛,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又能为学生新学知识作铺垫,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所以,活动形式必须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服务,而不能为了追求课堂表面的热闹,使教学活动偏离教学目标。
二、流于形式,未能化解教学难点
[案例2]牛津小学英语6A Unit 2 Ben’s holiday
本课主要学习B部分表示日期的单词以及C部分句型When’s your birthday? My birthday’s on… What would you like as a birthday present? I’d like… 通过一定量的语言操练,学生初步掌握了相关的语言技能。在课堂的巩固环节,老师设计了一个“调查”活动,即通过用所学语言进行相关的“调查”活动,调查表格如下:
孩子们拿着表格和笔开始了“调查”,课堂一下子沸腾了,有些学生能够用学习的句型进行相关的调查,但也不时听到一些杂音:有些学生使用中文询问别人的,有些学生使用方言进行调查,甚至还有一些学生让被调查对象直接填写表格……
[问题透析]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开展“调查”这一教学活动,目的主要是通过“调查”,化解教学难点,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从而促进学生语言交流能力的逐步发展,也就是“学中用,用中学,学以致用”。而在上述案例中,学生未能使用所学的英语进行调查,也不关注运用语言交流的质量,只关注调查的结果,这样的“调查”活动就失去了活动的本意,成为课堂中的一场“走秀”,是低效的。要使“调查”活动体现出它的价值,教师的“示范”不容忽略,尤其是对初学英语的小学生或首次接触调查活动的学生而言,示范就更不能“缺席”。这位教师应该在开展“调查”之前可以与一学生进行一次示范调查,使学生明白在这个活动中应该使用哪些语言?怎么记录?怎么汇报?等等,并强调:Please do it in English.只有这样,活动的质量才能得到保证,才能真正成为学生语言发展的催化剂,为化解教学难点服务。
三、缺乏层次,无益于能力的提高
[案例3]牛津小学英语3A Unit7 It’s nice.
本节课学习B部分单词:sweater, shirt, blouse, dress以及C部分句型:Look at her/his… It’s… 授课老师在在教完四个新单词后采用了以下几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1.游戏:一闪而过
教师利用课件快速闪现一张单词图片,让学生说出相应的英语单词。
2.游戏:Magic eyes
教师利用课件出示一些经过特殊处理过的图片,它们有的被遮掉一角,有的画面被扭曲变形,有的变模糊了等等,让学生猜出图片所表示的单词。
3.Sing a song
教师将儿歌《两只老虎》歌词改编如下:
Dress and blouse, dress and blouse, pretty, pretty, pretty.
Shirt and sweater, shirt and sweater, smart, smart, smart.
学生伴随着熟悉的音乐兴致勃勃地演唱着。
[问题透析]
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来巩固新知,这不仅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也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但我们设计教学活动时,既要关注活动的多样性,又要兼顾活动的层次性,使学生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逐步掌握新知,提高能力。
以上案例,从表面上看,老师设计的三个活动紧密相连,形式多样,都是围绕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课堂气氛也不错。但细细分析,这几个教学活动都停留在巩固新单词这个层面上,在巩固新授句型方面缺失,而且费时也较多。所以在这三个活动中,我们可以“坎”掉后面的两个,留下第一个就足以巩固新授单词了。接下来,我们可以设计一个“时装秀”,利用课件出示学生熟悉的明星,让学生猜一猜她/他穿什么服装,并用英语汇报:his/her sweater。这一活动由巩固单词过渡到巩固词组,检查学生的对词汇的输出能力,既可巩固所学词汇,又可为句型的巩固埋下伏笔。最后,我们同样可以设计一个“Sing a song ”活动,曲调还是《两只老虎》,但把歌词改编为:
Look at his shirt, look at his shirt,
It’s, it’s smart. It’s, it’s smart.
Look at his sweater, look at his sweater,
It’s, it’s smart. It’s, it’s smart.
Look at her dress, look at her dress,
It’s, it’s pretty. It’s, it’s pretty.
Look at her blouse, look at her blouse,
It’s, it’s pretty. It’s, it’s pretty.
这一活动,又由词组过渡到句型,把本课的新授知识有机地融入歌曲之中,学生通过反复吟唱,不知不觉就掌握了本课的重点。“一闪而过”——“时装秀”——“Sing a song” ,这样的活动设计既关注了多样性,又兼顾了活动的层次,使学生由易到难,轻松地达成教学目标。
四、昙花一现,活动时间不够充裕
[案例4]《牛津小学英语》5A 《Unit 9Shapes》Part F:Draw and say
教师让学生小组合作 “Draw a house .Use only rectangles, squares, triangles and circles.” 并在此基础上看图操练:How many……are there? There are……活动一开始,学生们就行动起来。五分钟过去了,只有个别小组已经完成作画,开始用英语在进行交流,而大部分小组却还处在作画阶段,还没进入活动的第二阶段。但授课教师考虑到时间问题,一声:“Stop,time is up.”把一个个还没来得及完成活动任务的学生一下子拉了回来,学生们只好匆匆中断了合作,听任老师下一步的安排。
[问题透析]
很多教师认为小组合作这一环节是可伸缩的弹性时间,可长可短。但很明显,这里的时间安排显然不够,学生的合作并没有真正结束,学生仍然处于积极的探索之中:有的没完成作品,有的还没来得及开始交流,可是因为时间的限制被迫结束了。这样的合作只不过是走过场,草率收兵,没有真正达到训练语言的目标。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容易挫伤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养成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我们教师应根据活动的内容进行充分地考虑,在课堂上给足、给好时间,使学生既有足够的时间完成任务,又不至于让学生由于时间太多而无所事事。如果活动较复杂,费时多(如以上的案例),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预先做好准备——合作画好图片。在课堂上,同学们就可以根据已完成的图片进行语言的交流,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真正的发展。这样有限的课堂时间就用在“刀刃”上,效果也明显好得多。
总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式。我们教师要在遵循小学生语言学习规律和不同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的前提下,依据所学知识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做到适时适度,切实可行并富有成效。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有效的教学活动,成就高效的课堂。
作者单位:南京市雨花区实验小学
[案例1] 牛津小学英语5A Unit3 At a Music lesson
这节课主要教学单词swim, dance, sing, ski, skate以及句型I can… What can you do? I can…课一开始,授课老师播放了一首《Fruit song》,要求学生跟着做相应的动作,学生很积极得跟着录像边唱边做,欢快的节奏,动情的表演,一下子把课堂气氛调动起来,孩子们一个个都不亦乐乎。音乐结束后,当学生期待教师讲授有关水果方面的知识时,授课教师却话题一转进入主题:“Boys and girls, do you like sports? …”学生不得不把思维由水果转向运动。
[问题透析]
教师设计和安排的各项活动都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每个活动都应以达成教学目标为向导。教师要思考和明确设计活动的目的和意图是什么,通过活动是否能达成教学目标,活动是否必要,活动是否体现了教育价值等。不能为了片面追求课堂的活泼、热闹而忽略了教学目标。
案例1中的老师设计的教学活动将近5分钟,而这个活动知识让学生活动了肢体,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没有任何铺垫作用,也就是老师白白浪费了课堂宝贵的5分钟时间。如果老师选一首与运动有关的歌曲或小诗让学生来吟唱,如3B中Rhyme《Enjoy the day》等等, 这样既能调节课堂气氛,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又能为学生新学知识作铺垫,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所以,活动形式必须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服务,而不能为了追求课堂表面的热闹,使教学活动偏离教学目标。
二、流于形式,未能化解教学难点
[案例2]牛津小学英语6A Unit 2 Ben’s holiday
本课主要学习B部分表示日期的单词以及C部分句型When’s your birthday? My birthday’s on… What would you like as a birthday present? I’d like… 通过一定量的语言操练,学生初步掌握了相关的语言技能。在课堂的巩固环节,老师设计了一个“调查”活动,即通过用所学语言进行相关的“调查”活动,调查表格如下:
孩子们拿着表格和笔开始了“调查”,课堂一下子沸腾了,有些学生能够用学习的句型进行相关的调查,但也不时听到一些杂音:有些学生使用中文询问别人的,有些学生使用方言进行调查,甚至还有一些学生让被调查对象直接填写表格……
[问题透析]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开展“调查”这一教学活动,目的主要是通过“调查”,化解教学难点,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从而促进学生语言交流能力的逐步发展,也就是“学中用,用中学,学以致用”。而在上述案例中,学生未能使用所学的英语进行调查,也不关注运用语言交流的质量,只关注调查的结果,这样的“调查”活动就失去了活动的本意,成为课堂中的一场“走秀”,是低效的。要使“调查”活动体现出它的价值,教师的“示范”不容忽略,尤其是对初学英语的小学生或首次接触调查活动的学生而言,示范就更不能“缺席”。这位教师应该在开展“调查”之前可以与一学生进行一次示范调查,使学生明白在这个活动中应该使用哪些语言?怎么记录?怎么汇报?等等,并强调:Please do it in English.只有这样,活动的质量才能得到保证,才能真正成为学生语言发展的催化剂,为化解教学难点服务。
三、缺乏层次,无益于能力的提高
[案例3]牛津小学英语3A Unit7 It’s nice.
本节课学习B部分单词:sweater, shirt, blouse, dress以及C部分句型:Look at her/his… It’s… 授课老师在在教完四个新单词后采用了以下几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1.游戏:一闪而过
教师利用课件快速闪现一张单词图片,让学生说出相应的英语单词。
2.游戏:Magic eyes
教师利用课件出示一些经过特殊处理过的图片,它们有的被遮掉一角,有的画面被扭曲变形,有的变模糊了等等,让学生猜出图片所表示的单词。
3.Sing a song
教师将儿歌《两只老虎》歌词改编如下:
Dress and blouse, dress and blouse, pretty, pretty, pretty.
Shirt and sweater, shirt and sweater, smart, smart, smart.
学生伴随着熟悉的音乐兴致勃勃地演唱着。
[问题透析]
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来巩固新知,这不仅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也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但我们设计教学活动时,既要关注活动的多样性,又要兼顾活动的层次性,使学生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逐步掌握新知,提高能力。
以上案例,从表面上看,老师设计的三个活动紧密相连,形式多样,都是围绕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课堂气氛也不错。但细细分析,这几个教学活动都停留在巩固新单词这个层面上,在巩固新授句型方面缺失,而且费时也较多。所以在这三个活动中,我们可以“坎”掉后面的两个,留下第一个就足以巩固新授单词了。接下来,我们可以设计一个“时装秀”,利用课件出示学生熟悉的明星,让学生猜一猜她/他穿什么服装,并用英语汇报:his/her sweater。这一活动由巩固单词过渡到巩固词组,检查学生的对词汇的输出能力,既可巩固所学词汇,又可为句型的巩固埋下伏笔。最后,我们同样可以设计一个“Sing a song ”活动,曲调还是《两只老虎》,但把歌词改编为:
Look at his shirt, look at his shirt,
It’s, it’s smart. It’s, it’s smart.
Look at his sweater, look at his sweater,
It’s, it’s smart. It’s, it’s smart.
Look at her dress, look at her dress,
It’s, it’s pretty. It’s, it’s pretty.
Look at her blouse, look at her blouse,
It’s, it’s pretty. It’s, it’s pretty.
这一活动,又由词组过渡到句型,把本课的新授知识有机地融入歌曲之中,学生通过反复吟唱,不知不觉就掌握了本课的重点。“一闪而过”——“时装秀”——“Sing a song” ,这样的活动设计既关注了多样性,又兼顾了活动的层次,使学生由易到难,轻松地达成教学目标。
四、昙花一现,活动时间不够充裕
[案例4]《牛津小学英语》5A 《Unit 9Shapes》Part F:Draw and say
教师让学生小组合作 “Draw a house .Use only rectangles, squares, triangles and circles.” 并在此基础上看图操练:How many……are there? There are……活动一开始,学生们就行动起来。五分钟过去了,只有个别小组已经完成作画,开始用英语在进行交流,而大部分小组却还处在作画阶段,还没进入活动的第二阶段。但授课教师考虑到时间问题,一声:“Stop,time is up.”把一个个还没来得及完成活动任务的学生一下子拉了回来,学生们只好匆匆中断了合作,听任老师下一步的安排。
[问题透析]
很多教师认为小组合作这一环节是可伸缩的弹性时间,可长可短。但很明显,这里的时间安排显然不够,学生的合作并没有真正结束,学生仍然处于积极的探索之中:有的没完成作品,有的还没来得及开始交流,可是因为时间的限制被迫结束了。这样的合作只不过是走过场,草率收兵,没有真正达到训练语言的目标。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容易挫伤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养成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我们教师应根据活动的内容进行充分地考虑,在课堂上给足、给好时间,使学生既有足够的时间完成任务,又不至于让学生由于时间太多而无所事事。如果活动较复杂,费时多(如以上的案例),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预先做好准备——合作画好图片。在课堂上,同学们就可以根据已完成的图片进行语言的交流,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真正的发展。这样有限的课堂时间就用在“刀刃”上,效果也明显好得多。
总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式。我们教师要在遵循小学生语言学习规律和不同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的前提下,依据所学知识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做到适时适度,切实可行并富有成效。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有效的教学活动,成就高效的课堂。
作者单位:南京市雨花区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