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错别字的产生绝非一朝一夕,杜绝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识字过程对于小学生來说是一件十分枯燥的任务,但是纠正一个错别字比新学一个生字要难上百倍。文章就小学生产生错别字的成因及解决方法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小学生;错别字;成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7-0054-01
社会的发展对小学生的识字水平提出了新要求,错别字是小学生在学习中难以逾越的绊脚石。错别字,顾名思议是错字和别字的总称。识字与写字的结合,使小学生写别字的现象普遍化,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加大了小学生的阅读任务,但是错别字的存在阻碍了阅读训练。错别字主要有增添删减笔画、改变形近部分和字形结构等几种,本文通过对小学生产生错别字的原因进行分析,试图寻求适当的解决策略,以减少小学生错别字的出现几率。
一、小学生错别字的成因
1.学生原因。
首先,小学生年龄小,思维发展尚不完善,观察和认知事物的能力都比较差。而且小学生集中注意的时间十分有限,长时间集中在无趣的写字练习上是不可能的,这就导致学生在认字和写字的过程中,对一些具有相似字形的字感知失真,张冠李戴,移花接木。
其次,小学生自控力不强,粗枝大叶,急于求成。①不求质量,只求数量。在嘈杂的学习环境中进入不到学习状态。做作业时经常东张西望,手上在写,脑子里却在想其他的事情,这种不同步导致错字连篇。②不求正确,只求速度。在书写时,学生之间往往会出现比“速度”的现象,在好胜心的驱使下,学生往往不管会不会写,认不认识,也不静下心认真回想,因而难免写错字。③不求过程,只求结果。一些学生书写汉字时对笔画规则漠不关心,只想着写出来,而忽视字笔顺的准确性,这就导致学生更难构建字与字之间的联系,一不注意错别字就跃然纸上了。
2.汉字本身的原因。
汉字属于表意文字,笔画多,形相近。因此,汉字难记难写,出错率相当高:①结构复杂。《新华字典》收集的8000多个汉字中,多一笔、少一画,就成为了其他字。如“木”与“本”,“从”和“丛”等;②一字多音、一音多字经常使学生陷入迷离的漩涡。例如,“纪念―纪年”,“业绩―业迹”等;③存在很多意义容易混淆的字。如“凑合”与“凑和”,“针砭”与“针贬”等;④同音字多,学生不明白的典故多,所以往往在成语上写别字。如“黄粱美梦”误写为“黄梁美梦”。再如,“破釜沉舟”往往误写成“破斧沉舟”。因此,学习时必须“咬文嚼字”,让学生先了解其出处,再识记其字形,才能准确无误地书写出来。
3.教师原因。
教师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学方法不够科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把重点放在句、段、篇的教学上,但学生尚未完全掌握汉字的音、形、义,这就造成了错别字的产生。教师的教学对小学生的发展具有启蒙星作用,如果方法与小学生的记忆规律相悖,不针对小学生知觉泛化的特点因材施教,对难认字、易错字不加以正确指导,就很容易成为导致书写错误的根源。
二、消除错别字现象的对策
1.学生应增强自律意识,培养认真、谨慎的习惯。
学生在平时的作业中要及时检查、反思,将自主纠错与同伴纠错相结合。同伴之间展开各种纠错的竞赛活动,既增加了学习兴趣,又降低了别字几率。
2.教师应充分重视并创新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学中要在错误率密集处,要多管齐下,反复强化:①口诀法。如“戌横戍点戊中空,十字交叉就念戎”,这种方法句式对称整齐,再加上押韵,更加琅琅上口,方便记忆,又可以使学生清楚地了解到这些形近字的区别。②标注法。学生对教师的批改缺乏认真思考,而如果使用标注法,要求学生在写作业时,写错的地方不准用涂改液和橡皮擦,只能在错别字旁划一短横线,这样就可以引起他们的重视和警惕,从而减少错别字的再次出现。③形声字纠正法。汉字中的形声字由表意的形旁和表音的声旁构成,而形旁、声旁大都是原来就有的单字。如果学生懂得汉字的构字规律,教师再把形声字的有关规律知识教给他们,别字就会大大减少。例如,“急躁”的“躁”和“干燥”的“燥”字的区别:“躁”是足字旁,当人脾气急躁时常要顿足跳脚的,而“燥”则是火字旁,火烤了当然要干燥。
实践证明,利用汉字的造字规律进行识字教学可以事半功倍,时刻记着“示范是关键,模仿是习惯”,此外,教师也要以身作则,备课和教学时,要规范书写。要对学生的错别字进行归类讲解,并相应地增加学生抄写改正错字的时间。如此反复改正,彻底消除学生大脑中的错误印象,这样学生在运用时就会实现正确书写。
3.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来自农村家庭的学生得不到家长的随时督促,家长文化水平不高,平时不注意自己对孩子产生的影响,经常写错别字,小学生长期耳濡目染,出错率自然也大大增加。此外,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许多商家故意写错字以吸引顾客眼球。广告、标志牌、报刊杂志等出现的错别字的频率越来越高,而小学生又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这样的资源,如蚊香的广告“默默无蚊”等,从而导致他们混淆了汉字的正误。因此,教师在识字教学中要帮学生建构音形义结合字型模式,充分利用汉字的特点与构字规律,把识字和听说读写结合起来;家长则要经常帮助自己的孩子检查作业,提醒他们在作业中出现的错误并以身作则,为其树立榜样。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识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有效地降低小学生错别字的发生是一个任重道远的工作,需要师生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戴晔丽.小学生错别字的成因及其解决策略[J].教育科研论坛,2011,(6):23-25.
[2]石晓云.小学生常见错别字成因及矫正策略初探[J].成功,2011,(4):56-58.
[3]瞿平安.浅谈小学生错别字问题的几点思考[J].北方文学,2012,(10):34-35.
【关键词】小学生;错别字;成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7-0054-01
社会的发展对小学生的识字水平提出了新要求,错别字是小学生在学习中难以逾越的绊脚石。错别字,顾名思议是错字和别字的总称。识字与写字的结合,使小学生写别字的现象普遍化,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加大了小学生的阅读任务,但是错别字的存在阻碍了阅读训练。错别字主要有增添删减笔画、改变形近部分和字形结构等几种,本文通过对小学生产生错别字的原因进行分析,试图寻求适当的解决策略,以减少小学生错别字的出现几率。
一、小学生错别字的成因
1.学生原因。
首先,小学生年龄小,思维发展尚不完善,观察和认知事物的能力都比较差。而且小学生集中注意的时间十分有限,长时间集中在无趣的写字练习上是不可能的,这就导致学生在认字和写字的过程中,对一些具有相似字形的字感知失真,张冠李戴,移花接木。
其次,小学生自控力不强,粗枝大叶,急于求成。①不求质量,只求数量。在嘈杂的学习环境中进入不到学习状态。做作业时经常东张西望,手上在写,脑子里却在想其他的事情,这种不同步导致错字连篇。②不求正确,只求速度。在书写时,学生之间往往会出现比“速度”的现象,在好胜心的驱使下,学生往往不管会不会写,认不认识,也不静下心认真回想,因而难免写错字。③不求过程,只求结果。一些学生书写汉字时对笔画规则漠不关心,只想着写出来,而忽视字笔顺的准确性,这就导致学生更难构建字与字之间的联系,一不注意错别字就跃然纸上了。
2.汉字本身的原因。
汉字属于表意文字,笔画多,形相近。因此,汉字难记难写,出错率相当高:①结构复杂。《新华字典》收集的8000多个汉字中,多一笔、少一画,就成为了其他字。如“木”与“本”,“从”和“丛”等;②一字多音、一音多字经常使学生陷入迷离的漩涡。例如,“纪念―纪年”,“业绩―业迹”等;③存在很多意义容易混淆的字。如“凑合”与“凑和”,“针砭”与“针贬”等;④同音字多,学生不明白的典故多,所以往往在成语上写别字。如“黄粱美梦”误写为“黄梁美梦”。再如,“破釜沉舟”往往误写成“破斧沉舟”。因此,学习时必须“咬文嚼字”,让学生先了解其出处,再识记其字形,才能准确无误地书写出来。
3.教师原因。
教师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学方法不够科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把重点放在句、段、篇的教学上,但学生尚未完全掌握汉字的音、形、义,这就造成了错别字的产生。教师的教学对小学生的发展具有启蒙星作用,如果方法与小学生的记忆规律相悖,不针对小学生知觉泛化的特点因材施教,对难认字、易错字不加以正确指导,就很容易成为导致书写错误的根源。
二、消除错别字现象的对策
1.学生应增强自律意识,培养认真、谨慎的习惯。
学生在平时的作业中要及时检查、反思,将自主纠错与同伴纠错相结合。同伴之间展开各种纠错的竞赛活动,既增加了学习兴趣,又降低了别字几率。
2.教师应充分重视并创新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学中要在错误率密集处,要多管齐下,反复强化:①口诀法。如“戌横戍点戊中空,十字交叉就念戎”,这种方法句式对称整齐,再加上押韵,更加琅琅上口,方便记忆,又可以使学生清楚地了解到这些形近字的区别。②标注法。学生对教师的批改缺乏认真思考,而如果使用标注法,要求学生在写作业时,写错的地方不准用涂改液和橡皮擦,只能在错别字旁划一短横线,这样就可以引起他们的重视和警惕,从而减少错别字的再次出现。③形声字纠正法。汉字中的形声字由表意的形旁和表音的声旁构成,而形旁、声旁大都是原来就有的单字。如果学生懂得汉字的构字规律,教师再把形声字的有关规律知识教给他们,别字就会大大减少。例如,“急躁”的“躁”和“干燥”的“燥”字的区别:“躁”是足字旁,当人脾气急躁时常要顿足跳脚的,而“燥”则是火字旁,火烤了当然要干燥。
实践证明,利用汉字的造字规律进行识字教学可以事半功倍,时刻记着“示范是关键,模仿是习惯”,此外,教师也要以身作则,备课和教学时,要规范书写。要对学生的错别字进行归类讲解,并相应地增加学生抄写改正错字的时间。如此反复改正,彻底消除学生大脑中的错误印象,这样学生在运用时就会实现正确书写。
3.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来自农村家庭的学生得不到家长的随时督促,家长文化水平不高,平时不注意自己对孩子产生的影响,经常写错别字,小学生长期耳濡目染,出错率自然也大大增加。此外,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许多商家故意写错字以吸引顾客眼球。广告、标志牌、报刊杂志等出现的错别字的频率越来越高,而小学生又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这样的资源,如蚊香的广告“默默无蚊”等,从而导致他们混淆了汉字的正误。因此,教师在识字教学中要帮学生建构音形义结合字型模式,充分利用汉字的特点与构字规律,把识字和听说读写结合起来;家长则要经常帮助自己的孩子检查作业,提醒他们在作业中出现的错误并以身作则,为其树立榜样。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识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有效地降低小学生错别字的发生是一个任重道远的工作,需要师生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戴晔丽.小学生错别字的成因及其解决策略[J].教育科研论坛,2011,(6):23-25.
[2]石晓云.小学生常见错别字成因及矫正策略初探[J].成功,2011,(4):56-58.
[3]瞿平安.浅谈小学生错别字问题的几点思考[J].北方文学,2012,(10):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