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很多的同学面临这样的困境:有太多的东西要学,而时间又不够.这是因为没有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学习得法,如鱼得水。
一般成绩好的同学都有好的学习方法,所以学得轻松,学得快乐,我对这部分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做了调查,发现他们都非常注重两个环节:
一、预习
我对班上的学生做过调查,发现预习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环节。只有不到20%的学生能自觉地进行课前预习。其实预习就像农民种地要备耕,工厂生产要备料,军队作战要备战一样。
语文课的内容往往跨越了时间和地域,甚至思想和灵魂。如果不预习就会给听课带来障碍。
比如学习《安塞腰鼓》,如果课前不预习,不了解黄河流域的人情风俗,没有欣赏过腰鼓的热烈场面,学习课文时就往往停留在华丽的词句上,特别是生活在南方的同学,是无法深刻地领会到塞北儿女那豪迈、矫健的情怀。
那么我们应如何去指导学生进行正确在预习呢?
第一、阅读课题和提示,揣内容。大家都知道,许多电影、电视剧只要看到标题,就能猜知和想象到故事的主要情节,他们预习的第一步就是通过默读课文的标题来揣摩一下本文的内容,然后再读课文,来印证自己的判断与课文内容是否一致,
在新教材中,每课前的方框内都有预习提示,我们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前的提示及课文下的第一个注释,以此来了解作者、作品及本文的写作背景,整体感知课文。
第二、指导学生查资料、理思路,质疑难。学生在前一步粗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再读课文,这时,利用工具书查出不会读的字音或不理解的词;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从而掌握文章的美之处。
第三、例如:学生在预习《紫藤萝瀑布》一文中,我在课堂上检查预习情况时,很多学生都能理出作者行文的思路:看到眼前的藤萝花(看花)→引起对过去的回忆(忆花)→写了作者的感悟(思花)虽然学生的表述很多,有不同的见解,但多数都能把握要点。
第四、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分析。俗话说:不会提问的学生就是不会学习的学生;“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通过预习化被动为主动,提出自己在预习中所遇到的问题,或者自己对这篇课文的独特的见解,在结合老师的上课,分析哪一种更合理。
第三、试做练习,测效果。让学生在前面的基础上,再认真阅读课后练习,从中可以获得很多启示,因为课后练习“实现了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文本的本意。”通过课后练习的阅读,探知本文的主旨,通过完成练习情况能反馈预习的效果,初步知晓本文的重点。
但是有几点值得我们教师在指导学生预习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第一、合理安排时间,预习的好外多,但需要一定的时间,学习除了每天的上课,还有一定的作业,还要预习其它课程。为了保证质量,要有选择,有针对性的预习,不要顾此失彼,搞得手忙脚乱。
第二、防止过粗或过细,预习不像上课,预习过细,即使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所有都弄通了,必影响听课堂的积极性。如果过粗了,只是走马观花,达不到预习的效果,益处也不大。
第三、越是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越是要加强预习。本身学习困难的同学,听课都比较吃力,做作业的时间又长于一般学生,基本上没有多少时间和精力来预习。其实根本原因就是没有预习,不预习,听课也是一知半解,做作业也是冥思苦想,所以每天挤一点时间来预习,表面上是时间更紧张了一些,但只要坚持,就会改变这种被动的局面。
二、听课
很多同学错误的认为:语文课有什么好听的,讲的内容,都在课本里,从小学到高中学习语文都还是老一套:读课文、学字词、分析结构、归纳中心、总结特点。
不听讲,照样也能学会。其实在众多的科目中,语文易学,但学好不易。我们班上就有几个同学,上课的时候不听,做作业,或做其它的,课后又来补习,结果倒花了几个小时,真是得不偿失。听课的目的在于听懂,听懂的关健在于会听,怎样的听课才是会听呢?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呢?
第一、听想结合法
就是将语言文字变成具体形像的画面,把听和想结合起来理解课文。比如:诗词的学习中,在听课的过程中,在老师形象的描绘下,头脑中就要勾勒出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想像作者的内心情感。如果只听不想,那只是录音式听课,囫囵吞枣。
第二、质疑听课法
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发展,都是在不断的质疑中实现的。听课时,对自己思考过的,没听懂的都要及时举手请教,对老师的讲解,同学的看法有不同意见时,要勇于提出问题。我发现会提问题的同学往往是会学习的同学。
第三、符号记录法
无论你记忆多强,书写速度多快,都不可能把教师的话全部记录下来,听课就得记笔记,不管你采取的是那一种形式,只要自己明白,自己习惯,自己方便都可运用,并且简明的符号比文字更易在脑中形成记忆,留下印像。
但是在听课中最不宜做两件事:
一是不宜做作业:有的同学不注意劳逸结合,就喜欢在课堂上争分夺秒赶作业。这种作法使大脑得不到休息,到了下课,头昏沉沉的,必然降低听课的效果,得步偿失。
二是不宜做剧烈运动,讨论兴奋的话题。有的同学课间看小说、打牌、下棋、激烈讨论,结果引起心跳加快,大脑兴奋加大,上课了,心情还久久不能得到平静,造成吸课跟不上,步步脱节。
总之,预习和听课两者是相互联系的。要学会学习,就必须注意这两个环节,必须锻炼和养成良好的预习和听课习惯,学习才能取得一定的效果。
(湖南省益阳县职业中学)
一般成绩好的同学都有好的学习方法,所以学得轻松,学得快乐,我对这部分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做了调查,发现他们都非常注重两个环节:
一、预习
我对班上的学生做过调查,发现预习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环节。只有不到20%的学生能自觉地进行课前预习。其实预习就像农民种地要备耕,工厂生产要备料,军队作战要备战一样。
语文课的内容往往跨越了时间和地域,甚至思想和灵魂。如果不预习就会给听课带来障碍。
比如学习《安塞腰鼓》,如果课前不预习,不了解黄河流域的人情风俗,没有欣赏过腰鼓的热烈场面,学习课文时就往往停留在华丽的词句上,特别是生活在南方的同学,是无法深刻地领会到塞北儿女那豪迈、矫健的情怀。
那么我们应如何去指导学生进行正确在预习呢?
第一、阅读课题和提示,揣内容。大家都知道,许多电影、电视剧只要看到标题,就能猜知和想象到故事的主要情节,他们预习的第一步就是通过默读课文的标题来揣摩一下本文的内容,然后再读课文,来印证自己的判断与课文内容是否一致,
在新教材中,每课前的方框内都有预习提示,我们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前的提示及课文下的第一个注释,以此来了解作者、作品及本文的写作背景,整体感知课文。
第二、指导学生查资料、理思路,质疑难。学生在前一步粗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再读课文,这时,利用工具书查出不会读的字音或不理解的词;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从而掌握文章的美之处。
第三、例如:学生在预习《紫藤萝瀑布》一文中,我在课堂上检查预习情况时,很多学生都能理出作者行文的思路:看到眼前的藤萝花(看花)→引起对过去的回忆(忆花)→写了作者的感悟(思花)虽然学生的表述很多,有不同的见解,但多数都能把握要点。
第四、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分析。俗话说:不会提问的学生就是不会学习的学生;“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通过预习化被动为主动,提出自己在预习中所遇到的问题,或者自己对这篇课文的独特的见解,在结合老师的上课,分析哪一种更合理。
第三、试做练习,测效果。让学生在前面的基础上,再认真阅读课后练习,从中可以获得很多启示,因为课后练习“实现了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文本的本意。”通过课后练习的阅读,探知本文的主旨,通过完成练习情况能反馈预习的效果,初步知晓本文的重点。
但是有几点值得我们教师在指导学生预习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第一、合理安排时间,预习的好外多,但需要一定的时间,学习除了每天的上课,还有一定的作业,还要预习其它课程。为了保证质量,要有选择,有针对性的预习,不要顾此失彼,搞得手忙脚乱。
第二、防止过粗或过细,预习不像上课,预习过细,即使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所有都弄通了,必影响听课堂的积极性。如果过粗了,只是走马观花,达不到预习的效果,益处也不大。
第三、越是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越是要加强预习。本身学习困难的同学,听课都比较吃力,做作业的时间又长于一般学生,基本上没有多少时间和精力来预习。其实根本原因就是没有预习,不预习,听课也是一知半解,做作业也是冥思苦想,所以每天挤一点时间来预习,表面上是时间更紧张了一些,但只要坚持,就会改变这种被动的局面。
二、听课
很多同学错误的认为:语文课有什么好听的,讲的内容,都在课本里,从小学到高中学习语文都还是老一套:读课文、学字词、分析结构、归纳中心、总结特点。
不听讲,照样也能学会。其实在众多的科目中,语文易学,但学好不易。我们班上就有几个同学,上课的时候不听,做作业,或做其它的,课后又来补习,结果倒花了几个小时,真是得不偿失。听课的目的在于听懂,听懂的关健在于会听,怎样的听课才是会听呢?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呢?
第一、听想结合法
就是将语言文字变成具体形像的画面,把听和想结合起来理解课文。比如:诗词的学习中,在听课的过程中,在老师形象的描绘下,头脑中就要勾勒出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想像作者的内心情感。如果只听不想,那只是录音式听课,囫囵吞枣。
第二、质疑听课法
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发展,都是在不断的质疑中实现的。听课时,对自己思考过的,没听懂的都要及时举手请教,对老师的讲解,同学的看法有不同意见时,要勇于提出问题。我发现会提问题的同学往往是会学习的同学。
第三、符号记录法
无论你记忆多强,书写速度多快,都不可能把教师的话全部记录下来,听课就得记笔记,不管你采取的是那一种形式,只要自己明白,自己习惯,自己方便都可运用,并且简明的符号比文字更易在脑中形成记忆,留下印像。
但是在听课中最不宜做两件事:
一是不宜做作业:有的同学不注意劳逸结合,就喜欢在课堂上争分夺秒赶作业。这种作法使大脑得不到休息,到了下课,头昏沉沉的,必然降低听课的效果,得步偿失。
二是不宜做剧烈运动,讨论兴奋的话题。有的同学课间看小说、打牌、下棋、激烈讨论,结果引起心跳加快,大脑兴奋加大,上课了,心情还久久不能得到平静,造成吸课跟不上,步步脱节。
总之,预习和听课两者是相互联系的。要学会学习,就必须注意这两个环节,必须锻炼和养成良好的预习和听课习惯,学习才能取得一定的效果。
(湖南省益阳县职业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