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文视域下名著重译多维评价模型构建

来源 :中国翻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rietg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名著重译概念的重新界定、对其本质和评价方法的梳理、审视,从数字人文视角出发,设计并论证了名著重译等级评价模型及相关变量,并以《老人与海》与《红楼梦》“香菱学诗”三首诗的原文及其多个译本进行了验证考察.该评价模型体现了远读和近读的即时切换,打通了质性和量性评价的路径,期望能为名著重译或文学翻译及译本身份构建评价提供借鉴.
其他文献
学校中的信任之于治理共同体的诞生以及学校治理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价值.然而,因为研究者的忽视以及信任本身的复杂,学校中的信任很少被作为研究的主题进行系统探索,有关信任的定位、基础、形式、功能等基本问题也经常陷入“概念沼泽”.学校中的信任作为一种“社会事实”,产生于学校场域中社会关系的互动;作为一种关系性的社会现象,信任渗透于学校的不同层面.信任关系主要发生在不同的角色之间,是学校中的一种角色期望.这种期望可能来源于“先赋”,也可能是情境“获致”.学校限定了期望形成的情境,也决定了其与众不同的信任形式,即在学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活动关涉的价值命题.《大学》对理想道德人格的追求及其塑造的逻辑进阶,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道德精神世界.从德育的视角出发,将核心素养研究根植于中华民族明德修身的文化母体之中,在明明德的价值理想和德育次第观、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实践逻辑互相印证的过程中,深度发掘其道德意蕴,对培养以德为先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指导意义.
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是发展档案学的根基,是档案学人永恒不变的专业使命.作为档案学基础理论之一,诞生于澳大利亚的文件连续体理论(Records Con-tinuum Theory)于21世纪初被引入我国档案学界.二十多年来,我国虽然有大量相关研究成果问世,但因其理论内容艰深晦涩,大部分学者对其的理解与应用仅停留在表面,亟需重新明确文件连续体理论内涵,批判性地审视文件连续体理论中国化过程和现状,以夯实中国档案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使文件连续体理论在中国土壤中生根、壮大.本文以文件连续体理论为研究对象,试图厘清文件连
期刊
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水平关乎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进程和教育强国战略的实施.对我国北部X省和Y省464名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的调查显示,我国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整体处于中等水平,特别在“专业参与”“教与学”“评价”和“提升学习者数字素养”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发展受主客观多重因素共同影响.提升教师对数字素养的价值认知,满足教师数字素养的个性化学习诉求,搭建智能教学空间,营造数字化教学氛围是提升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的有效途径.
本文立足社会翻译学的理论框架,借鉴布尔迪厄、拉图尔、卢曼等当代西方社会学家的理论思想,综合分析中国古典文论在西方英译与传播活动所涉及的宏观、中观、微观等因素与译前、译中、译后各环节,揭示了其中的主要关系与基本规律.基于以上考察,文章依据社会翻译学的基本原理,秉持其关系主义方法论与整体论原则,就中国古典文论在西方英译与传播实践中的译者构成、原作遴选、英译策略、译作在西方的传播与接受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对策性的主张与方略,以期促进中国古典文论在西方的有效英译与深入传播.
随着翻译行业的发展,翻译系统在社会环境中的定位及功能愈发成为学界关注的重点.借鉴卢曼社会系统论的视角,研究者得以重新审视翻译系统的本质属性、存在方式、内部运行机制以及翻译系统与其他社会系统间的互动联通.本文尝试从卢曼社会系统论的“系统”和“沟通”等核心概念出发,梳理其与翻译研究结合的方法路径,为翻译系统定位,对其价值和功能做出描述.
智能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传统教育教学理念,对教师专业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教师专业发展主要场域,学校对其支持作用日益凸显.基于“赋权增能”理论,可提出涵盖学校组织、教师成长中心、学科组、教师个体意愿和行为以及校外机构及社区支持为一体的智能时代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支持体系.研究结果显示,学校组织通过教师成长中心、学科组、校外机构及社区支持教师个体意愿和行为;将教师成长中心、学科组和校外机构及社区支持作为中介变量进行检验,得出学科组在学校组织与教师个体意愿和行为间起正向显著中介作用,教师成长中心在学校组织
文质“厥中论”于早期佛译“文质之争”中所产生,是中国古代翻译思想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取法于儒家的文质人格论,但又有创新发展:不仅仅停留于文质理解的策略层面,还从“经文义理”与“译文语体”间的关系来看待文质矛盾,在文与质间寻求平衡,本文称之为“翻译叙事语篇平衡论”.其也表现出独有的文化特质:翻译的“信言”与“美言”互为有体的传统辩证性、“折中观”均衡意识下的中和思维意识以及从传统文论先觉中汲取营养的学习性.厥中论的理论格局不止于文与质间的均衡,还有翻译的内外因素间的均衡,这一双重意识,较之于之前佛译思想,明
晚清时期中国知识界对西学术语的译介不仅呈现出显著的道德情感化特征,而且对通过术语译介引进的新学语也形成截然对立的道德立场.西学术语译介因此一度被上升到文化安全的高度,促使清政府通过国家机构规范译名以加强国家治理.从先秦名学来看,这种道德情感化现象的实质是术语翻译的正辞问题,对正辞的研究说明术语翻译对维护文化安全、国家治理和西学中国化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翻译研究的机体主义建构方式是近几十年来或隐或显地渗透翻译学领域但并没有明说的一个趋向.目前践行机体主义建构有四条路径:来世生命说、生态翻译学、大易翻译学与翻译生成观.它们均具有机体主义的哲学特质,并与西方翻译研究的实体主义建构具有本质区别.机体主义建构引发了包括翻译概念的重新定位、阐释基底从文本转向文本生命、认识论从实体主义转向机体主义等观念嬗变,表明翻译就是一种文本生命在异域中表征、孕育、延续与创造的“生生”过程,从而建构了一个以“翻译即生命表征、翻译即生命孕育、翻译即生命延续、翻译即生命创造”为思想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