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封闭空间内数个人物的命运纠葛一直是悬疑小说钟爱的情节套路,从阿加莎·克里斯蒂《无人生还》起被无数次的重复,滥觞至今似乎很难再取得突破。我新近创作的长篇小说《最后的房客》(作家出版社2019年9月版)再次向这个题材发起了挑战。
雷电交加的暴雨夜,四男一女五位房客受困于一所民国时期建成的古旧府邸中。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五个人在无聊中轮流讲故事打发时间。随着深夜的来临,一系列奇怪的事情相继发生,五个人都愈发感觉到自己陷入莫名的危机中,而似乎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可告人的秘密。他们渐渐发现,这一切又与从未露面的房东密切相关。然而事情的真相是什么呢?天亮之前,必然会有答案。
《最后的房客》摆脱了多数同类型小说谋杀、破案等固定模式,将悬疑方向转向内心,这与我之前的中篇小说《沙漠孤影》有一定的相似之处。虽然没有凶杀、侦探、本格推理等悬疑元素,但故事仍能带领读者拨开重重迷雾,在千回百转中与作者一起探究人性的幽处、体味命运的无常。
我大约5年前因一个偶然的机会写了一个1000来字的小故事,自觉不错,也得到了他人的称赞。渐渐,很多创意浮现心头,心中产生了创作的欲望,于是一发不可收拾,几年的时间内创作了十几篇短篇小说和一篇中篇小说。布鲁克斯、沃伦在其编著的《小说鉴赏》一书中指出:小说是进行中的生活的生动体现——它是生活的一种富有想象力的演出,而作为演出,它是我们自我生活的一种扩展。我正是把小说创作做了自己生活的扩展,将自己较为庞杂的兴趣知识都融入了作品。
当创作长篇小说的夙愿还未实现之时,我就想把手头已有的短篇集结出版,但考虑到短篇集杂乱无序,突然产生一个大胆的想法:能否有一个大的故事可以把这些短篇故事包糅进去。通过近一年的努力,终于在早前一个短篇创意的基础上,创作了《最后的房客》这部长篇小说,将我这些年创作的具有代表性的短篇小说囊括在内,阶段性总结自己创作历程的同时,也自然而然的地形成了《最后的房客》独特的叙事结构。
鲍温在《小说的技巧》里说:小说家的技巧,首先在于会说故事。怎样算是会说故事,我认为就是如何在小说叙事结构上的有所创新。刚才我所言,《最后的房客》将我近些年创作的若干短篇套嵌入一个大故事中,具体来说就是采用了类似《十日谈》或《坎特伯雷故事集》式的叙事模式,以五个人物轮流讲故事的方式,串联起各个短篇。这种套嵌式的叙事方法近年来并不常见,尤其是在以快节奏为特点的当代悬疑小说中更是罕见。《最后的房客》自开篇起就在不疾不徐地耐心铺垫、有条不紊地推进叙事、踏踏实实地塑造人物。这个封闭空间中五个人物讲故事的环节可以看作是全篇的“第一幕”,它耐心地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环境和人物性格,也是小说最值得玩味的部分。值得一提的是,小说虽然采用了《十日谈》式讲故事的模式,但与之不同,《最后的房客》中的各个小故事并非完全独立的存在,它们与主情节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联系,同时也反映了故事讲述者的性格和内心思虑,这提高了小说的趣味性和阅读体验,也增强了小说的文学性和艺术性。
各小故事讲述完毕后,主线故事节奏逐渐加快,小说进入到“第二幕”,离奇事件的集中爆发环节。悬疑小说的主要特质在这一幕开始体现:诡异的环境、互不信任的人物、似隐似现的幕后黑手……奇妙的人、奇妙的事,不经意間,读者就被带入一个亦真亦假的奇幻空间,急于找出“迷宫”的出口,但又享受在这探秘的过程中。峰回路转间,小说来到了“第三幕”,即解密环节。几经反转后,当事实的真相摆在眼前,读者则又会惊呼原来如此,但转念一想,却又在情理之中。正如我前文所言,在前两幕情节的发展中,我或明或暗地埋下了很多伏笔、暗示和呼应之处,这些细节上的铺垫使得最后的反转水到渠成。就大众读者而言,第一次阅读未必能完全体会到这些设计,所以《最后的房客》值得反复回味。
这种“三幕式”结合“套嵌式”的叙事策略紧凑而富有成效,保证叙事节奏的同时又扩展了作品的维度,同时主线故事还满足古典戏剧的“三一律”要求(故事发生在一个封闭的府邸中,整个发生时间不超过12小时,并且情节连贯),这使它的情节更富有张力,读者的阅读体验也更加的畅快。
个人认为就通俗文学而言,优秀的小说应该包含四个方面。一是故事本身,即精彩、独特、犀利的故事情节;二是讲故事的方法,或者说小说的结构,怎样将这个故事展现给读者;三是小说的风格和文笔,小说能否带给读者顺畅甚至身临其境的阅读体验;四是故事所能体现的价值,或者说是意义。
前两点上文已做了说明,而小说的风格则是见仁见智。我并未如当今很多同类型小说那样或是刻意地堆砌悬念、炮制恐怖氛围;或是追求形式化的表达和犀利的语言风格;或是在题材上标新立异,打破道德底线,《最后的房客》还是在如古典小说般踏踏实实的叙事中,通过电影化的场景描写尽量给读者以代入感,让读者身临其境般进入那个封闭空间。小说的行文自然顺畅,虽偏向灰暗和阴郁,但又非绝望和恐怖。结局冷中带暖,无奈中带着些许的温情,流露出如泣如诉的人文关怀。就第四点来说,我近年来创作的这些短篇,大多看似是灵光乍现之作,似乎只是些奇妙的小故事,但这其中却蕴含着我对社会、科技、人性、哲学等的思考和感悟,而主线故事,不仅统领全篇,也通过各人物之口对小故事进行了解读和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又反讽或消解了某些概念。在严肃的话题中融入“无中生有”“欲辩忘言”“边界消弭”的题旨,通过哲学、社会学、意识形态的形象描述,金钱、容貌、社会热点的抽象表达,尽可能让读者在获得体验式阅读效果的同时,感受到人物的真实存在。正如米兰·昆德拉说的那样,“小说家既非历史学家,又非预言家,他是存在的探究者”。各个故事指向的是叙述者和被述着的灵魂,我希望可以用自己的方式留住那奇妙的瞬间。
(作者系青年作家,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雷电交加的暴雨夜,四男一女五位房客受困于一所民国时期建成的古旧府邸中。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五个人在无聊中轮流讲故事打发时间。随着深夜的来临,一系列奇怪的事情相继发生,五个人都愈发感觉到自己陷入莫名的危机中,而似乎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可告人的秘密。他们渐渐发现,这一切又与从未露面的房东密切相关。然而事情的真相是什么呢?天亮之前,必然会有答案。
《最后的房客》摆脱了多数同类型小说谋杀、破案等固定模式,将悬疑方向转向内心,这与我之前的中篇小说《沙漠孤影》有一定的相似之处。虽然没有凶杀、侦探、本格推理等悬疑元素,但故事仍能带领读者拨开重重迷雾,在千回百转中与作者一起探究人性的幽处、体味命运的无常。
我大约5年前因一个偶然的机会写了一个1000来字的小故事,自觉不错,也得到了他人的称赞。渐渐,很多创意浮现心头,心中产生了创作的欲望,于是一发不可收拾,几年的时间内创作了十几篇短篇小说和一篇中篇小说。布鲁克斯、沃伦在其编著的《小说鉴赏》一书中指出:小说是进行中的生活的生动体现——它是生活的一种富有想象力的演出,而作为演出,它是我们自我生活的一种扩展。我正是把小说创作做了自己生活的扩展,将自己较为庞杂的兴趣知识都融入了作品。
当创作长篇小说的夙愿还未实现之时,我就想把手头已有的短篇集结出版,但考虑到短篇集杂乱无序,突然产生一个大胆的想法:能否有一个大的故事可以把这些短篇故事包糅进去。通过近一年的努力,终于在早前一个短篇创意的基础上,创作了《最后的房客》这部长篇小说,将我这些年创作的具有代表性的短篇小说囊括在内,阶段性总结自己创作历程的同时,也自然而然的地形成了《最后的房客》独特的叙事结构。
鲍温在《小说的技巧》里说:小说家的技巧,首先在于会说故事。怎样算是会说故事,我认为就是如何在小说叙事结构上的有所创新。刚才我所言,《最后的房客》将我近些年创作的若干短篇套嵌入一个大故事中,具体来说就是采用了类似《十日谈》或《坎特伯雷故事集》式的叙事模式,以五个人物轮流讲故事的方式,串联起各个短篇。这种套嵌式的叙事方法近年来并不常见,尤其是在以快节奏为特点的当代悬疑小说中更是罕见。《最后的房客》自开篇起就在不疾不徐地耐心铺垫、有条不紊地推进叙事、踏踏实实地塑造人物。这个封闭空间中五个人物讲故事的环节可以看作是全篇的“第一幕”,它耐心地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环境和人物性格,也是小说最值得玩味的部分。值得一提的是,小说虽然采用了《十日谈》式讲故事的模式,但与之不同,《最后的房客》中的各个小故事并非完全独立的存在,它们与主情节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联系,同时也反映了故事讲述者的性格和内心思虑,这提高了小说的趣味性和阅读体验,也增强了小说的文学性和艺术性。
各小故事讲述完毕后,主线故事节奏逐渐加快,小说进入到“第二幕”,离奇事件的集中爆发环节。悬疑小说的主要特质在这一幕开始体现:诡异的环境、互不信任的人物、似隐似现的幕后黑手……奇妙的人、奇妙的事,不经意間,读者就被带入一个亦真亦假的奇幻空间,急于找出“迷宫”的出口,但又享受在这探秘的过程中。峰回路转间,小说来到了“第三幕”,即解密环节。几经反转后,当事实的真相摆在眼前,读者则又会惊呼原来如此,但转念一想,却又在情理之中。正如我前文所言,在前两幕情节的发展中,我或明或暗地埋下了很多伏笔、暗示和呼应之处,这些细节上的铺垫使得最后的反转水到渠成。就大众读者而言,第一次阅读未必能完全体会到这些设计,所以《最后的房客》值得反复回味。
这种“三幕式”结合“套嵌式”的叙事策略紧凑而富有成效,保证叙事节奏的同时又扩展了作品的维度,同时主线故事还满足古典戏剧的“三一律”要求(故事发生在一个封闭的府邸中,整个发生时间不超过12小时,并且情节连贯),这使它的情节更富有张力,读者的阅读体验也更加的畅快。
个人认为就通俗文学而言,优秀的小说应该包含四个方面。一是故事本身,即精彩、独特、犀利的故事情节;二是讲故事的方法,或者说小说的结构,怎样将这个故事展现给读者;三是小说的风格和文笔,小说能否带给读者顺畅甚至身临其境的阅读体验;四是故事所能体现的价值,或者说是意义。
前两点上文已做了说明,而小说的风格则是见仁见智。我并未如当今很多同类型小说那样或是刻意地堆砌悬念、炮制恐怖氛围;或是追求形式化的表达和犀利的语言风格;或是在题材上标新立异,打破道德底线,《最后的房客》还是在如古典小说般踏踏实实的叙事中,通过电影化的场景描写尽量给读者以代入感,让读者身临其境般进入那个封闭空间。小说的行文自然顺畅,虽偏向灰暗和阴郁,但又非绝望和恐怖。结局冷中带暖,无奈中带着些许的温情,流露出如泣如诉的人文关怀。就第四点来说,我近年来创作的这些短篇,大多看似是灵光乍现之作,似乎只是些奇妙的小故事,但这其中却蕴含着我对社会、科技、人性、哲学等的思考和感悟,而主线故事,不仅统领全篇,也通过各人物之口对小故事进行了解读和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又反讽或消解了某些概念。在严肃的话题中融入“无中生有”“欲辩忘言”“边界消弭”的题旨,通过哲学、社会学、意识形态的形象描述,金钱、容貌、社会热点的抽象表达,尽可能让读者在获得体验式阅读效果的同时,感受到人物的真实存在。正如米兰·昆德拉说的那样,“小说家既非历史学家,又非预言家,他是存在的探究者”。各个故事指向的是叙述者和被述着的灵魂,我希望可以用自己的方式留住那奇妙的瞬间。
(作者系青年作家,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