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中最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无论什么专业,数学最基础的知识都是必须掌握的,职中数学的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打好基础,突出应用,强化能力,适当延伸,需要在教学中积极贯彻,数学教学水平和质量才能得到提高,职中数学才能落到实处。但是职业中学所招录的学生中多数是由于初中学习成绩较差或中考失利的学生,学生起点低、差异大、学生中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现象严重。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教学中,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科学思维方法、技能技巧的培育者,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部情感动力,浓厚的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有效的手段。下面谈一些个人心得体会。
首先,引入要新颖,以利学生对数学兴趣的培养
数学知识是客观事物数量和空间位置关系规律性的反映,是前人思维活动的结果。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而许多人错误地认为学习数学枯燥无味,因而对数学望而生畏,敬而远之,因此,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对学好数学尤为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的引入,则是培养学生对数学兴趣的最好时机。在新课引入时,一段寓意深刻的名言,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一项发人深思的错误等。往往令学生兴趣倍增,全神贯注。如在讲解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时,可先讲述古代印度国王和棋手的故事,学生也许会问:“为什么会用那么多麦子也不够呢?”老师可以说,要想满足棋手的要求,需要当时全世界几百年麦子的产量。学生接着问:“到底需要多少麦子呢?”老师接着说,这需要用到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这样引入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其次,利用形象的教学手段,注重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
利用形象的教学手段,恰到好处的运用教具手工制作等,并阐明概念产生的背景,掌握性质和定理被发现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从教师的思维导向中学会积极考虑问题的思想方法。如:讲空间图形这一章时,作为引子可提出如下的问题:你用六根等长的火柴为边,能摆出四个正三角形吗?因为受过去平面几何方法所产生的思维定势的影响,学生总习惯于局限在平面范围内考虑问题.因此画来画去也无法完成。此时可以出示正四面体框架模型,说明六根火柴可作出四个正三角形,并强调指出,从今天开始,我们的思维要有一个质的飞跃,观察问题再也不能把视野囿于前、后、左、右,还要考察上下。相信,这样开始立体几何的教学,学生将会记忆犹新,并且能够更快地建立空间意识。这样引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综合思维能力。
第三,与专业知识结合,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职业中学偏重于专业课的教学,如果教学能与专业知识相结合为专业课服务,学生会感觉到数学有可用的地方,会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情境是在具体场合下人的情绪、思维等心理状态及其形成的气氛的总和,课堂教学情境联系着学生的认知、动机、兴趣和意志信念。良好的情境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自觉地参与教学活动。要创设和调控教学情境,教师必须具备一些专业知识,设计一些学生力所能及、又富有于挑战性的问题,以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兴趣的提高,设计问题要考虑以下几方面:
(一)与专业知识相结合 (二)富有启发性 (三)内容的连贯性
如在讲到等比数列和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后,在财会等专业班,可举例:若现有10000元钱存入银行,8年后再用,年利率均为10%,问:怎样存入银行,8年后获得的本利和最多(至少存期为一年)?这一道题与专业知识有关,在学生头脑中会留下较深的印象,学生的好奇心和急于求解的迫切感,将促使其积极努力地去思考,巧妙地把学生引入对知识的渴求之中。
第四,让每个学生都能分享成功的喜悦,调动情感因素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现代心理学表明,尽管非智力因素,不能直接参与智力活动,但它在智力活动中具有动力和调动作用,是引起智力与能力发展的内驱力,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的学业成绩,个体多方面的发展乃至个人成就都有直接关系,甚至起决定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课堂气氛的生动活泼,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外部环境,如在提问过程中,较难的问题,可问尖子生回答,中等题,提问中等生,较简单的问题找基础较差的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对后,特别对这样的学生应表扬一番,这样可使每个学生感觉到成功的喜悦,使学生产生获得知识的充实感和满足感,这就会诱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动力,积极开展智力活动。
此外, 教师要加强自身教学语言、教太等教学基本功和人格魅力的修养。幽默有趣的教学语言,大方优雅而不做作的教学体态不仅能吸引学生的上课注意力,而且能使学生觉得老师亲切,愿意亲近老师,由亲近老师转而亲近数学,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目的。
总之,作为一个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师,由于面对的学生的特殊性,为了学生今后的发展,需要本着对学生的一颗爱心和对社会国家的责任感,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不怕麻烦,持之以恒,才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首先,引入要新颖,以利学生对数学兴趣的培养
数学知识是客观事物数量和空间位置关系规律性的反映,是前人思维活动的结果。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而许多人错误地认为学习数学枯燥无味,因而对数学望而生畏,敬而远之,因此,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对学好数学尤为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的引入,则是培养学生对数学兴趣的最好时机。在新课引入时,一段寓意深刻的名言,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一项发人深思的错误等。往往令学生兴趣倍增,全神贯注。如在讲解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时,可先讲述古代印度国王和棋手的故事,学生也许会问:“为什么会用那么多麦子也不够呢?”老师可以说,要想满足棋手的要求,需要当时全世界几百年麦子的产量。学生接着问:“到底需要多少麦子呢?”老师接着说,这需要用到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这样引入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其次,利用形象的教学手段,注重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
利用形象的教学手段,恰到好处的运用教具手工制作等,并阐明概念产生的背景,掌握性质和定理被发现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从教师的思维导向中学会积极考虑问题的思想方法。如:讲空间图形这一章时,作为引子可提出如下的问题:你用六根等长的火柴为边,能摆出四个正三角形吗?因为受过去平面几何方法所产生的思维定势的影响,学生总习惯于局限在平面范围内考虑问题.因此画来画去也无法完成。此时可以出示正四面体框架模型,说明六根火柴可作出四个正三角形,并强调指出,从今天开始,我们的思维要有一个质的飞跃,观察问题再也不能把视野囿于前、后、左、右,还要考察上下。相信,这样开始立体几何的教学,学生将会记忆犹新,并且能够更快地建立空间意识。这样引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综合思维能力。
第三,与专业知识结合,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职业中学偏重于专业课的教学,如果教学能与专业知识相结合为专业课服务,学生会感觉到数学有可用的地方,会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情境是在具体场合下人的情绪、思维等心理状态及其形成的气氛的总和,课堂教学情境联系着学生的认知、动机、兴趣和意志信念。良好的情境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自觉地参与教学活动。要创设和调控教学情境,教师必须具备一些专业知识,设计一些学生力所能及、又富有于挑战性的问题,以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兴趣的提高,设计问题要考虑以下几方面:
(一)与专业知识相结合 (二)富有启发性 (三)内容的连贯性
如在讲到等比数列和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后,在财会等专业班,可举例:若现有10000元钱存入银行,8年后再用,年利率均为10%,问:怎样存入银行,8年后获得的本利和最多(至少存期为一年)?这一道题与专业知识有关,在学生头脑中会留下较深的印象,学生的好奇心和急于求解的迫切感,将促使其积极努力地去思考,巧妙地把学生引入对知识的渴求之中。
第四,让每个学生都能分享成功的喜悦,调动情感因素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现代心理学表明,尽管非智力因素,不能直接参与智力活动,但它在智力活动中具有动力和调动作用,是引起智力与能力发展的内驱力,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的学业成绩,个体多方面的发展乃至个人成就都有直接关系,甚至起决定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课堂气氛的生动活泼,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外部环境,如在提问过程中,较难的问题,可问尖子生回答,中等题,提问中等生,较简单的问题找基础较差的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对后,特别对这样的学生应表扬一番,这样可使每个学生感觉到成功的喜悦,使学生产生获得知识的充实感和满足感,这就会诱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动力,积极开展智力活动。
此外, 教师要加强自身教学语言、教太等教学基本功和人格魅力的修养。幽默有趣的教学语言,大方优雅而不做作的教学体态不仅能吸引学生的上课注意力,而且能使学生觉得老师亲切,愿意亲近老师,由亲近老师转而亲近数学,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目的。
总之,作为一个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师,由于面对的学生的特殊性,为了学生今后的发展,需要本着对学生的一颗爱心和对社会国家的责任感,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不怕麻烦,持之以恒,才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