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生存美学:当代中国美学的重要方向

来源 :人文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rnimo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 现代性是伦理生存审美的学术语境。审美共通感是伦理生存审美的机制。价值性的实践本体论是伦理生存审美的本体论基础。这种建基于价值性的实践本体论与中国传统儒家智慧会通之上的伦理生存美学在实质上是中国传统心性伦理学的现代性形态,是当代中国哲学美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关键词 现代性 伦理生存美学 审美共通感 价值性的实践本体论 当代中国美学
  〔中图分类号〕B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09)05-0110-05
  
  对20世纪中国美学的历史作学术的审查,并在此审查基础之上为当代中国美学的发展打开一个方向,探索性地建立一种新的美学原理,这就是尤西林教授运思20多年(注:“本书并非一气呵成的专著,思路绵延了二十余年仍不敢说有确定结论,成书后之所以仍保留着非体系化的各个角度领域的个案研究痕迹,即希望保持此种思想的未定开放性。”尤西林:《心体与时间——二十世纪中国美学与现代性》,《后记》,人民出版社,2009年5月,第269页)所精心著成的《心体与时间:二十世纪中国美学与现代性》的学术主旨。经由对20世纪中国美学史的审查,尤先生对伦理生存为什么能够是审美的,如何是审美的等问题展开了精审地阐释。
  
  一、现代性:伦理生存审美的学术语境
  
  尤先生的整个运思过程是在现代性的宏大语境里展开的。因此他的运思是从对现代性的研究开始的,而且这一研究在其著作中处于基石性的地位。(注:尤西林:《心体与时间——二十世纪中国美学与现代性》,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11、13、14页)对现代性的研究的一个根源性的问题是对现代性的时间性的研究,吉里斯比(Michael Allen Gillespie)在《现代性的神学根源》(The Theological Origins of Modernity,2008)里指出:作为历史性的时间对置身于现代性中的人们而言具有永恒的意义。(注:“如果从时间角度看现代性是我们确定我们自己存在于其中的时代,并且从我们自己存在的角度看时间作为历史性,我们仅仅能够通过接受我们的时间性而与我们自己达成协议。然而,时间性在永恒的背景的衬托下对我们变得有意义。”Michael Allen Gillespie,The Theological Origins of Modernit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and London ,2008,P18)因此,从时间性的视阈来审查现代性尤其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尤先生在对勘基督教与现代性的研究中发现:产生于中世纪基督教的现代性概念强调的是基督教的中世纪优于异教的古代世界;与此同时,现代性的犹太教的神学背景,对现代性的时间性的研究填充了第一层理论的底子。历经磨难的犹太人在经历马加比王朝的兴亡之后完全由对现实的希望转向对弥赛亚的期盼:现世是邪恶的、罪孽的,未来是美好的、公正的。这个未来的世界将由人们心中期盼的弥赛亚给人们带来。这就是弥赛亚主义:离弃现在,指向未来,即在对现在的否定中期待未来。因此,犹太教的弥赛亚主义是“现代性时间诞生的基点”②③④⑤⑥⑦⑧尤西林:《心体与时间——二十世纪中国美学与现代性》,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1、13、14、16、18、22-23、31-32、50-52页)。经由基督教和奥古斯丁历史神学的发展,现代性的时间性直接指向未来,而且未来成为现在的规定。②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进步思潮的牵引下,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的救赎史不但被置换成现代化的世俗理性史,而且成为其“神学世俗性(secularity)的内在支撑”③。无论犹太-基督教的时间性还是现代-理性化的时间性,在宏大的历史实践的层面上,都受制于社会生产形态和交往方式。人的劳动首先是为了生存,人的交往首先是为了更好的劳作。在现代化的历史进程里,人的劳动和交往首先是其理性的利用,这就体现在科学的发现、技术的发明、工具的使用等历史性的实践上。现代化还意味着规范化,即理性的利用必须规范化,这要求理性自身首先必须规范化,而理性有其自身的结构和规则。因此,理性自身的规范化即理性自身规定自身,其表现就是对理性自身结构和规则的遵循。这在时间上的体现就是现代时间研究新领域的出现: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其特点有三:一、循环重复,二、线性向前,三、指向目的。作为置身于现代化历史进程里的现代人的生活,在一定的程度上,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规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时间。这种循环重复的向前指向某一目的的时间性直接地主要地规定了现代人的生活性格。因此,“在现代化主流方向上,现代时间的核心就是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④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此时间越来越被更加精细地分割,因此其速度变得也越来越快。此一时间特性的展示,从表面上看,仅仅是现在,而没有未来;内在地看,这种对现在展示的方式是以透支未来为代价的。因此,这里的现在不仅仅是现在的现在,还是未来的现在。现在具有微妙的二重性:一是现在的现在性,二是现在的未来性。其微妙性在于:通过表面上肯定现在的现在性而否定未来性的反喻,实际上是通过对其未来性的直接指向而扬弃其现在性的。因此,现在的意义在于指向未来。⑤人首先是自然的,因而拥有自然肉体的节律时间并遵守之;其次是社会的,因而拥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并遵守之。因此,人的生命只有以时间的形式被激活而展开,才能首先在获得其自然性的基础上获得其社会性,人因之才成其为人。作为对自然控制、改造的现代化,实际上已经对自然性的人的肉体生命进行了控制、改造。因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肉体生命时间的控制和摧残则不言而喻。肉体生命时间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转换而获得了现代性的性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外在的、客观的、无人称指涉的、无性格区分的;而肉体生命时间是内在的、本己属我的。⑥
  由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肉体生命时间的对立与冲突,现代性的时间性产生了分裂:理性(现代性)的时间性和审美(现代性)的时间性。
  现代性的直线矢量时间因为将现代人直接拉向未来而忽视甚至无视现代人生存的现在时间维度而必定将现代人抛入虚无主义的境地。因而,现代人对现在(当下)的把握则是对抗现代虚无主义的最有效的方式。这被把握到的当下是永恒的。这是因为在当下可以感受到未来。在后宗教的现代社会,这种将未来拉回到当下被感受到并被转化成永恒的精神活动,在实质上是审美的。⑦审美活动是在对现在的把握中展开的,因而是感性的;然而审美对象却可以由现在指向未来,即指向超越感性的价值本体。因此,在根本意义上,审美的感性是对人性自身最高精神的体证。这是一种升华性的经验。因此,在时间性上,审美经验的体证不仅指向具有价值本体意味的未来而属于现代性,同时此一对未来的体证又是在对现在的把握中完成的。因而这正是对现代性的虚无主义的反抗与拯救。因此,审美的体证的当下是永恒的。
  ⑧正是在这永恒的当下,现代性的时间性所产生的虚无主义所造成的意义的空场被否定,现代人由此而获得了安身立命的意义充实感。这在以否定现代性的时间性来阐释守护中国传统智慧的王国维、宗白华的审美境界论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示。②④⑥⑦⑧尤西林:《心体与时间》,第57-58、61、64、70、71、39页)
  
  二、审美共通感:伦理生存审美的机制
  
  在现代社会,审美成为公共交往的纽带和精神资源。这在康德证成审美判断的普遍必然有效性处可以获得理论上的解释。作为现代个体独立人格的自主性判断和在期望他人也作出同样判断的期盼中实现的审美判断是建基于人类学的先天共通感之上的。这一现代性意义的审美共通感“不仅是整合个体自身感知的资源,而且是超越现代化社会分化局限、与他人交往沟通的伦理资源”
  ②。从起源上来看,审美共通感具有深刻的宇宙论基础。在古代中国,对美的体证就指向超越人际关系的天人关系,“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
其他文献
摘 要:课堂提问是一种经常使用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的类型、数量和质量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模式,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思维品质及数学素养的形成。以苗琳老师“圆的周长”一课为例,从提问有效性方面总结教师课堂提问数据,分析教师课堂表现优缺点,教师能够用得当的提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则可起到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手段;课
摘 要:在对低年级数学课堂现状的观察中,我们发现虽然有色彩斑斓的画面、悦耳动听的声效等,但类似“课中学生看似掌握而课后不甚知晓、讨论虽热烈却浅尝辄止”的现象并不鲜见。针对这样的教学现象,结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我们主张在数学这门学科里,应该构建有意义的课堂,追求注重培养数学意识和思维能力的具有发展性的教学。要选择有意义的教学素材,创设有意义的教学情境,开展有意义的实践活动,施用有意义的教学评
[摘 要]目前的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培训存在许多问题,如对培训的内涵认识不明确、对培训对象不了解、培训模式比较单一等,其解决的方法有:加强与受培训学员的沟通,充分了解他们的培训需求,在培训过程中应该重技能,轻理论;重操作,轻知识;重示范,轻讲解。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培训;策略  一、中职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1.对中职教师培训的内涵认识不明确  承担中职骨干教师培训主体的培训基地
关键词:小学数学;以生为本;整理和复习;自主复习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19)19/22-0126-03  设计思考: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平时的整理和复习课教学中,多数教师把教学重点定位在练习环节,重知识巩固,轻能力提升,重反复练习,轻情感体验。这样的复习课,学生只
[摘 要]自西方音乐成型以来,理性与感性这对难以调解的矛盾就一直以各种姿态相互对立着,从最早基督教的宗教理性到后来的反宗教人文主义理性,无论是哪种理性都一直与感性的入侵进行着似乎永无休止的斗争。然而,在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理性与感性却得到了暂时的调和,这个时期的音乐将理性的内容与感性的形式较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关键词]理性;感性;内容;形式;浪漫主义  一、理性与感性的历史演变  “在希腊神
2011年5月6日,立夏。  今天,我们迎来了夏季的第一天的第一个早晨。  七点不到,阳光却已经强烈得有些晃眼了。照在身上,感觉热烘烘的。银杏树上的叶子已经由淡转浓,由浅变深了。厚厚的冬青叶子在阳光的照耀下,明晃晃的一片。  校园里弥漫着一股青草的香味。三天前,这些小草长得很是恣意。夏天到了,它们生命最旺盛的季节也就到了。但今天,被割草机新割过的草坪上,齐刷刷的小草老老实实地待着,没有了往日的油亮
摘 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准确理解并有效运用新版教材,树立大语音观念,挖掘教材不同板块中的语音教学资源,通过编歌谣、点拍法、创编对话,读划结合、听写结合以及开发英文歌曲与动画资源等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语音意识,可以探索语音教学的有效策略,提高语音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英语;大语音观;语音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4)26-00
摘 要: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中的情景创设存在着缺乏整体性、主题不突出、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创设情景时宜围绕单元话题,关注整体性;紧扣教学目标,注重简洁性;贴近学生实际,重视真实性。如此可以激发学习兴趣,降低学习难度,便于学生对故事的理解,提高灵活运用英语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story time板块教学;情景创设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
摘 要:电子书包是建立在网络技术、通讯技术与移动技术基础上的一种学习终端,以“箫”一课为例,面向全体学生,利用电子书包,使音乐更有型。通过电子书包的信息数据共享特性使教师能够灵活调整音乐教学步骤和节奏,从而打造出更多元,有效的音乐课堂。  关键词:小学音乐;信息技术;电子书包;个性化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0)34-0025-03  信息
近期来,校园里流行的都是些近乎疯狂,甚至有些歇斯底里的感伤恋歌,这类歌虽格调低下,可学生上课唱,下课唱,个人唱,群体唱,有的学生沉浸在自己的歌幻世界里不思进取,精神颓唐!现象令人堪忧,却又有些无可奈何!怎么办?为什么那些昂扬向上的校园歌曲不能在学生心理占据一席之地?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一 宣传动员,提高审美  要让学生改变自己的音乐观,必须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但怎样才能让他们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