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渐深化。尤其是女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所面临的就业形势越发严峻。本文从女大学生主观意愿出发,通过调查探究其择业中所考虑的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因素的比重,得出权重大小依次为工作的发展前景、工作单位所在地、个人兴趣、工作单位性质、工资,最后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女大学生;择业;主观意愿
中图分类号:G46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2.03.67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3-150-03
引言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逐渐步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高等教育处在“精英教育”阶段时,大学生的供给小于社会需求,是大学生的“卖方市场”。然而扩招之后,大学生人数骤增,大学生供给紧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他们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也由供不应求转为供求平衡,直至供大于求。因此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尤其是女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由于性别歧视、自身择业的主观愿望、社会期望等方面的影响,使得女大学生就业形势更是雪上加霜。
本文以女大学生择业的主观意愿为突破口,分别从工作的发展前景、工作单位所在地、个人兴趣等细微处入手,探讨影响女大学生择业的主观因素。调查小组首先对杭州女大学生择业时所考虑的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因素对择业的影响程度。从而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重在解决女大学生自身存在的择业弊病,帮助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并通过在校期间课程的完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女大学生择业难的社会问题。
一、影响因素的筛选
(一)因素的提出
对于职业决策这一问题,国内外学者分别从性别歧视、就业保障机制不健全、社会结构性因素等不同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理论相对成熟。根据美国职业指导专家约翰.L.霍兰德的“人业互择理论”可知,心理、思想和素质将影响女大学生的择业倾向,并最终影响其择业。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可以分为5种,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一是生理上的需求,表现为对工资的需求。二是安全上的需求,表现为工作稳定。三是情感和归属的需求,表现为是否与男友同一城市工作、工作所在地两个因素。四是尊重的需求,表现为单位性质和岗位层级。五是自我实现的需求,表现为专业对口、就业前景、个人兴趣3个因素。择业行为影响因素总计9个:工资、工作稳定、与男友同一城市工作、工作所在地、单位性质、岗位层级、专业对口、就业前景和个人兴趣。
(二)因素的筛选
调查小组对上述9个因素设计了7个问题,通过问卷星对98位女大学生做了调查,从9个因素中筛选出相对重要的5个主要因素。
调查结果如图一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有72.45% 的女大学生表示在选择工作时,更加看重工作的发展前景;仅有27.55%的女大学生更加看重工作稳定。78.57%的女大学生在选择工作是更多的考虑个人兴趣而非专业对口;48.98%的人表示希望能在家庭所在地工作,择业时看重单位所在地;对于单位性质这一因素,40.82%的人选择了国企,所占比重相当高;同样,有40.82%的人认为可接受的工资范围为3000元—5000元;尽管在本次调查中,有33.67%的女大学生择业时会考虑与男朋友同一城市,还有28.57%对于岗位层级的考虑,选择了中层经营管理层/资深专业人员。但是上述因素中,最主要的5个影响因素为:工资、个人兴趣、工作单位性质、工作的发展前景、工作单位所在地。
二、择业因素权重的求解
(一)层次分析法的简介
层次分析法是将决策问题按总目标、各层子目标、评价准则直至具体的备投方案的顺序分解为不同的层次结构,然后得用求解判断矩阵特征向量的办法,求得每一层次的各元素对上一层次某元素的优先权重,最后再以加权和的方法递阶归并各备择方案对总目标的最终权重,此最终权重最大者即为最优方案,并采用萨蒂给出的“9标度法”取值。
针对本文所研究的问题而言,女大学生毕业后所考虑选择怎么样的工作这一职业决策问题是总目标。上面5个影响因素是评价指标,但这些因素往往是不可比的,必须先将这5个评价指标进行排序,估计5个因素的重要度,即找出各个指标的权重。
由于对女大学生择业的主观愿望的调查是个群体性的问题,若利用专家意见或个人意见来构造评判矩阵,会使矩阵的主观性太强,结果的代表性偏差比较大。另外,用“9标度”法作为评价准则,会使选项过多,过于繁琐。针对上述问题,调查小组改用“3标度”法作为评价准则。总共发放了200份问卷,实际收回有效问卷198份。根据调查问卷的数据结果,利用“9标度”法,得出最终的判断矩阵。
(二)女大学生择业评价指标的求解
1、建立择业层次模型。第一层:目标层A,即女大学生的职业选择Z;第二层:准则层B,即工资x1、个人兴趣x2、工作单位性质x3、工作的发展前景x4、工作单位所在地x5。
对各层指标属性通过两两比较,采用3标度法进行比较。在对各层指标属性通过两两比较,采用3标度法进行比较。在x1,x2,…xn中任取xi与xj,比较他们贡献度的大小,按照3标度法给xi / xj赋值:xi / xj=1,xi比xj重要,问卷中选择A;xi / xj=0,xi与xj重要性相同,问卷中选择C;xi / xj=-1,xi不如xj重要,问卷中选择B。问卷调查得出的数据统计如表1。
2、构造择业的判断矩阵
通过对表一数据的分析,调查小组按照“9标度法”,综合分析198名女大学生所填写的调查问卷所得的数据,构造了下列判断矩阵P。其中,xij表示xi对xj的相对重要性数值。
3、计算各影响因素的重要性排序
根据判断矩阵,求出其最大特征根?姿max所对应的特征向量w。方程如下: Pw=?姿maxw。所求特征向量经归一化,即为各评价因素的重要性排序。利用层次分析法软件计算判断矩阵最大特征值和相应的特征向量,结果为?姿max=5.346,w={0.073,0.118,0.063,0.551,0.195}。 4、一致性检验
权重分配是否合理,需进行一致性检验。检验使用公式:CR=CI/RI。CI=(?姿max-n)/(n-1)。n为因素的个数,为5,RI为判断矩阵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的值参见表2。
当判断矩阵P的CR=0.1或?姿max=n,CI=0时,认为P具有满意的一致性。一致性检验的结果为:CI=0.086,RI=1.120,CR=0.077,CR<0.077,CR<0.1,一致性检验通过。
(三)模型结果及分析
模型求解结果为:w={0.073,0.118,0.063,0.551,0.195}。
从中可以看出,在职业选择评价体系中,各指标权重从大到小依次为:工作的发展前景、工作单位所在地、个人兴趣、工作单位性质、工资。
1、排名第一位的是工作的发展前景,其权重为0.551,超过50%,说明这个指标在职业选择中是关键的、起决定性作用的。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人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升。并且,由于资本的全球化,使人们在对自我价值的认识上也有趋同。根据马克思所提出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文化经济的改善也改变了中国当代年轻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尤其是中国的女大学生,她们不再安于以前的相夫教子的生活,对于工作的选择也不再以“稳”为首要目标,也恰恰说明了为什么工资和企业性质显得不那么重要。
2、从影响女大学生择业的第二大指标“家庭所在地”来看,其权重为0.195,对择业的影响基本上达到了20%,这也恰恰反映了中国计划生育政策下独生子女的就业现状。一方面,独生子女从小受父母的保护,对于字其它城市生活工作有所恐惧;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格局,促使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学生在选择大学及工作时,紧盯家庭所在省市甚至区县。
3、反观个人兴趣这一准则,它在评价体系中的权重较低。刚毕业的大学生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对于工作的具体内容了解甚少。同时,对于自身兴趣爱好、能力等的认识不足,在大学期间职业生涯规划不完善,造成工作生命周期短,大多数人毕业后盲目就业的现象。这恰好符合马斯洛的观点——一个国家多数人的需求层次结构,是同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文化和人民受教育的程度直接相关的。在不发达国家,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占主导的人数比例较大,而高级需要占主导的人数比例较小;在发达国家,则刚好相反。而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基本得到满足,人们更迫于自我实现的需求。
三、 政策建议
(一)在校期间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针对上文的分析结果,工作发展前景对女大学生的择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在工作中,女大学生都应做到“知己知彼”。在大学一、二年级期间,女大学生应该学习各种专业课程,积极参加学校社团工作及社会实践活动,从中发现自己的优势和兴趣,来确定自己将来的发展方向。在三、四年级期间,可以搜集相关公司的信息,了解公司的文化、业务、发展前景等。再通过自己亲身的实习体验,来判断公司企业文化和价值是否与自己的价值观相吻合。这样,有了充分的职业规划,面对即将来临的择业,女大学生就不会显得那么盲目。
(二)学校开展就业指导课程
学校人才培养要与市场需求相衔接。各高校应完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在学科规划、专业和课程设置方面,应以市场为导向,多为女大学生提供参加社会实践和实习的机会。加强对女大学生的应聘技巧、职业规划、求职心理等方面的指导。及时帮助她们解决就业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缓解她们的心理压力,使她们信心十足地走进就业市场。强化其社会责任,进而逐步消除传统的男尊女卑思想对于女大学生的不利影响,鼓励女大学生对于今后的生活学习更加积极进取。
(三)国家及社会帮助转变女性角色
一个和谐的社会应为所有成员提供一种公平竞争的环境,充分协调运用社会各种力量,帮助转变女性角色,实现公平就业。在微观层面上,男女在家庭中应该共同承担劳务,而不仅仅是让女性放弃职业做全职太太。企业应重视女性生育的社会价值,充分考虑女性生理特点,提供公平的就业机会,且在职位晋升中不应有性别歧视,应给予平等的机会。在宏观层面上,国家政策制度的安排与法律的制定是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最为有力的武器。为了转变女性角色,实现公平就业,国家应进一步加强女性工作的保障体制,实施带薪产假、保留职位等措施来延长女性的职业生涯。在法律上应该制定科学的补救措施,来弥补女性不能实际获得的权利和利益。
保障女大学生平等就业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社会以及国家的共同协助,提升女大学生的自身认识,帮助女大学生顺利就业。唯有社会各方力量的全力配合,整个社会体系的共同支撑和努力,才能切实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真正建立一个男女两性公正、共享、发展的健康社会。
参考文献:
[1] 刘哲.大学生择业观念与就业市场的博弈分析[J].经济师,2003,(05).
[2] 王玉莲.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谈管理中的激励[J].经济师,2003,(05).
[3]耿云亮.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模型[J].商业文化,2011,(05).
[4] 黄德华.关于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建议[J].世纪行,2010,(02).
[5] 许先云.关于AHP群体判断矩阵权向量优化计算方法[J].工科数学,1999,(01).
关键词:女大学生;择业;主观意愿
中图分类号:G46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2.03.67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3-150-03
引言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逐渐步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高等教育处在“精英教育”阶段时,大学生的供给小于社会需求,是大学生的“卖方市场”。然而扩招之后,大学生人数骤增,大学生供给紧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他们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也由供不应求转为供求平衡,直至供大于求。因此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尤其是女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由于性别歧视、自身择业的主观愿望、社会期望等方面的影响,使得女大学生就业形势更是雪上加霜。
本文以女大学生择业的主观意愿为突破口,分别从工作的发展前景、工作单位所在地、个人兴趣等细微处入手,探讨影响女大学生择业的主观因素。调查小组首先对杭州女大学生择业时所考虑的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因素对择业的影响程度。从而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重在解决女大学生自身存在的择业弊病,帮助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并通过在校期间课程的完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女大学生择业难的社会问题。
一、影响因素的筛选
(一)因素的提出
对于职业决策这一问题,国内外学者分别从性别歧视、就业保障机制不健全、社会结构性因素等不同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理论相对成熟。根据美国职业指导专家约翰.L.霍兰德的“人业互择理论”可知,心理、思想和素质将影响女大学生的择业倾向,并最终影响其择业。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可以分为5种,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一是生理上的需求,表现为对工资的需求。二是安全上的需求,表现为工作稳定。三是情感和归属的需求,表现为是否与男友同一城市工作、工作所在地两个因素。四是尊重的需求,表现为单位性质和岗位层级。五是自我实现的需求,表现为专业对口、就业前景、个人兴趣3个因素。择业行为影响因素总计9个:工资、工作稳定、与男友同一城市工作、工作所在地、单位性质、岗位层级、专业对口、就业前景和个人兴趣。
(二)因素的筛选
调查小组对上述9个因素设计了7个问题,通过问卷星对98位女大学生做了调查,从9个因素中筛选出相对重要的5个主要因素。
调查结果如图一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有72.45% 的女大学生表示在选择工作时,更加看重工作的发展前景;仅有27.55%的女大学生更加看重工作稳定。78.57%的女大学生在选择工作是更多的考虑个人兴趣而非专业对口;48.98%的人表示希望能在家庭所在地工作,择业时看重单位所在地;对于单位性质这一因素,40.82%的人选择了国企,所占比重相当高;同样,有40.82%的人认为可接受的工资范围为3000元—5000元;尽管在本次调查中,有33.67%的女大学生择业时会考虑与男朋友同一城市,还有28.57%对于岗位层级的考虑,选择了中层经营管理层/资深专业人员。但是上述因素中,最主要的5个影响因素为:工资、个人兴趣、工作单位性质、工作的发展前景、工作单位所在地。
二、择业因素权重的求解
(一)层次分析法的简介
层次分析法是将决策问题按总目标、各层子目标、评价准则直至具体的备投方案的顺序分解为不同的层次结构,然后得用求解判断矩阵特征向量的办法,求得每一层次的各元素对上一层次某元素的优先权重,最后再以加权和的方法递阶归并各备择方案对总目标的最终权重,此最终权重最大者即为最优方案,并采用萨蒂给出的“9标度法”取值。
针对本文所研究的问题而言,女大学生毕业后所考虑选择怎么样的工作这一职业决策问题是总目标。上面5个影响因素是评价指标,但这些因素往往是不可比的,必须先将这5个评价指标进行排序,估计5个因素的重要度,即找出各个指标的权重。
由于对女大学生择业的主观愿望的调查是个群体性的问题,若利用专家意见或个人意见来构造评判矩阵,会使矩阵的主观性太强,结果的代表性偏差比较大。另外,用“9标度”法作为评价准则,会使选项过多,过于繁琐。针对上述问题,调查小组改用“3标度”法作为评价准则。总共发放了200份问卷,实际收回有效问卷198份。根据调查问卷的数据结果,利用“9标度”法,得出最终的判断矩阵。
(二)女大学生择业评价指标的求解
1、建立择业层次模型。第一层:目标层A,即女大学生的职业选择Z;第二层:准则层B,即工资x1、个人兴趣x2、工作单位性质x3、工作的发展前景x4、工作单位所在地x5。
对各层指标属性通过两两比较,采用3标度法进行比较。在对各层指标属性通过两两比较,采用3标度法进行比较。在x1,x2,…xn中任取xi与xj,比较他们贡献度的大小,按照3标度法给xi / xj赋值:xi / xj=1,xi比xj重要,问卷中选择A;xi / xj=0,xi与xj重要性相同,问卷中选择C;xi / xj=-1,xi不如xj重要,问卷中选择B。问卷调查得出的数据统计如表1。
2、构造择业的判断矩阵
通过对表一数据的分析,调查小组按照“9标度法”,综合分析198名女大学生所填写的调查问卷所得的数据,构造了下列判断矩阵P。其中,xij表示xi对xj的相对重要性数值。
3、计算各影响因素的重要性排序
根据判断矩阵,求出其最大特征根?姿max所对应的特征向量w。方程如下: Pw=?姿maxw。所求特征向量经归一化,即为各评价因素的重要性排序。利用层次分析法软件计算判断矩阵最大特征值和相应的特征向量,结果为?姿max=5.346,w={0.073,0.118,0.063,0.551,0.195}。 4、一致性检验
权重分配是否合理,需进行一致性检验。检验使用公式:CR=CI/RI。CI=(?姿max-n)/(n-1)。n为因素的个数,为5,RI为判断矩阵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的值参见表2。
当判断矩阵P的CR=0.1或?姿max=n,CI=0时,认为P具有满意的一致性。一致性检验的结果为:CI=0.086,RI=1.120,CR=0.077,CR<0.077,CR<0.1,一致性检验通过。
(三)模型结果及分析
模型求解结果为:w={0.073,0.118,0.063,0.551,0.195}。
从中可以看出,在职业选择评价体系中,各指标权重从大到小依次为:工作的发展前景、工作单位所在地、个人兴趣、工作单位性质、工资。
1、排名第一位的是工作的发展前景,其权重为0.551,超过50%,说明这个指标在职业选择中是关键的、起决定性作用的。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人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升。并且,由于资本的全球化,使人们在对自我价值的认识上也有趋同。根据马克思所提出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文化经济的改善也改变了中国当代年轻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尤其是中国的女大学生,她们不再安于以前的相夫教子的生活,对于工作的选择也不再以“稳”为首要目标,也恰恰说明了为什么工资和企业性质显得不那么重要。
2、从影响女大学生择业的第二大指标“家庭所在地”来看,其权重为0.195,对择业的影响基本上达到了20%,这也恰恰反映了中国计划生育政策下独生子女的就业现状。一方面,独生子女从小受父母的保护,对于字其它城市生活工作有所恐惧;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格局,促使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学生在选择大学及工作时,紧盯家庭所在省市甚至区县。
3、反观个人兴趣这一准则,它在评价体系中的权重较低。刚毕业的大学生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对于工作的具体内容了解甚少。同时,对于自身兴趣爱好、能力等的认识不足,在大学期间职业生涯规划不完善,造成工作生命周期短,大多数人毕业后盲目就业的现象。这恰好符合马斯洛的观点——一个国家多数人的需求层次结构,是同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文化和人民受教育的程度直接相关的。在不发达国家,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占主导的人数比例较大,而高级需要占主导的人数比例较小;在发达国家,则刚好相反。而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基本得到满足,人们更迫于自我实现的需求。
三、 政策建议
(一)在校期间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针对上文的分析结果,工作发展前景对女大学生的择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在工作中,女大学生都应做到“知己知彼”。在大学一、二年级期间,女大学生应该学习各种专业课程,积极参加学校社团工作及社会实践活动,从中发现自己的优势和兴趣,来确定自己将来的发展方向。在三、四年级期间,可以搜集相关公司的信息,了解公司的文化、业务、发展前景等。再通过自己亲身的实习体验,来判断公司企业文化和价值是否与自己的价值观相吻合。这样,有了充分的职业规划,面对即将来临的择业,女大学生就不会显得那么盲目。
(二)学校开展就业指导课程
学校人才培养要与市场需求相衔接。各高校应完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在学科规划、专业和课程设置方面,应以市场为导向,多为女大学生提供参加社会实践和实习的机会。加强对女大学生的应聘技巧、职业规划、求职心理等方面的指导。及时帮助她们解决就业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缓解她们的心理压力,使她们信心十足地走进就业市场。强化其社会责任,进而逐步消除传统的男尊女卑思想对于女大学生的不利影响,鼓励女大学生对于今后的生活学习更加积极进取。
(三)国家及社会帮助转变女性角色
一个和谐的社会应为所有成员提供一种公平竞争的环境,充分协调运用社会各种力量,帮助转变女性角色,实现公平就业。在微观层面上,男女在家庭中应该共同承担劳务,而不仅仅是让女性放弃职业做全职太太。企业应重视女性生育的社会价值,充分考虑女性生理特点,提供公平的就业机会,且在职位晋升中不应有性别歧视,应给予平等的机会。在宏观层面上,国家政策制度的安排与法律的制定是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最为有力的武器。为了转变女性角色,实现公平就业,国家应进一步加强女性工作的保障体制,实施带薪产假、保留职位等措施来延长女性的职业生涯。在法律上应该制定科学的补救措施,来弥补女性不能实际获得的权利和利益。
保障女大学生平等就业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社会以及国家的共同协助,提升女大学生的自身认识,帮助女大学生顺利就业。唯有社会各方力量的全力配合,整个社会体系的共同支撑和努力,才能切实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真正建立一个男女两性公正、共享、发展的健康社会。
参考文献:
[1] 刘哲.大学生择业观念与就业市场的博弈分析[J].经济师,2003,(05).
[2] 王玉莲.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谈管理中的激励[J].经济师,2003,(05).
[3]耿云亮.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模型[J].商业文化,2011,(05).
[4] 黄德华.关于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建议[J].世纪行,2010,(02).
[5] 许先云.关于AHP群体判断矩阵权向量优化计算方法[J].工科数学,199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