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的兴旺,民族的振兴呼唤着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江泽民总书记曾指出:“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是时代赋予全社会的职责。有创造才有发展,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要求我们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勇气和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下面结合自身教学的探索和实践,谈谈个人的一些做法。
一、重视情感培养,优化创新心理。
创新过程并非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它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如远大理想、坚强的意志、饱满的热情以及强烈的创新激情。此外,个性在创新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个性特点的差异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创新成就的不同,而创新个性的发挥既有主观因素学生,又与内在的心理状态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要培养的创新能力,教师是主导,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多与学生沟通,不挖苦、不歧视差生,用真情关心、爱护他们,使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的爱,减少他们因学业成绩不理想而造成精神上的沉重压力,逐步唤起他们勤奋学习、追求进步的信心,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营造和谐、宽松、乐学、民主平等、互相信任、心情愉悦的学习氛围,优化他们创新心理。
如:当学生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后,我给学生留了这样一道习题:“一根铁丝,正好可以围成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如果用它围成长为7厘米的长方形,长方形的宽是多少?”学生按一般思路分析,列出(5×4-7×2)÷2;5×4÷2-7等算式,然后我又引导学生找出长方形的长与宽和正方形的边长的关系,于是有学生想出了“正方形两条边的和减去长方形的长就得到了长方形的宽:5×2-7。”还有的学生想出了“长方形的长比正方形的边长多多少,那么长方形的宽就比正方形的边长少多少:5―(7―5)。”这两种思路摆脱了思维的保守状态,体现了思维创造的美。
由此可见,创设良好的情感环境,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精心设计数学问题,创设适宜的课堂环境气氛和特定的教学情景,使学生的情绪受到感染,利用情感对认知学习的制导作用来驱动、诱导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愿望,产生为达到目标而迫切学习的心理倾向。而且,激活学生思维,良好的情感环境的形成,以主体要解决的问题为载体,必然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也要善于抓住情境契机,设置不同层次的疑点,引导学生生疑,激活学生思维,培养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重视引导探究激励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人在周围事物的作用下产生的一种要参与其中的强烈情绪冲动。这种情绪的冲动程度贯穿在每一个行为表现的过程之中,冲动的积累和连续性决定着创新行为的质量和成果。这里,意识是行为的指南,能力是行为的保证。人的创新意识从孩童时代开始发展到做大事、创大业的创新人才,是极为漫长和艰难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在一位传统保守而又暴戾的教师管教下,可把原本纯真活泼善动的学生变得循规蹈矩,畏手畏脚。而一位开放博学求新的教师可把一些胆小内向规矩的学生培育成积极奋进创新的开拓型人才。为此,担负小学重要学科教学任务的数学教师,要在教学中积极启动创新思想,通过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推广探究;通过新知识,引导学生求新探究、通过快捷思维训練,引导学生直觉探究;通过一题多解,引导学生求异、求巧探究等途径,以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教学圆锥体积,让学生分组做实验,首先给学生准备好实验器材(一圆柱形容器、一圆锥形容器、足量沙子或水,让学生用圆锥容器向圆柱容器中装水或沙子,或者用圆柱容器向圆锥容器装水或沙子。)证明V= Sh的成立。实验中,教师不能满足于大多数正确或大致正确,而要注意引导学生严格、正确地运用直观操作,且不是为操作而操作,而是真正把操作作为获取知识的手段。对于实验失败的小组,要引导学生查找实验失败的原因,指出操作的不正确之处,继续进行实验,直到成功为止。让成功或失败的学生都能在实验过程中有所感、有所悟,最后总结出在等底等高的情况下,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 ,这样的教学,不但使学生在操作中获取了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如:认识正方形,教师可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前准备好的正方形纸,想办法知道正方形的特点,看谁的方法多。有的学生通过测量发现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通过沿对角线对折、再对折,发现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用一条边与其他三条边分别相比,发现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将相对的两条边重合,再将相邻的两条边重合,说明四条边一样长……这样学生通过操作,发现了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既发现了新知,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解决一个个开放性问题,实质上就是一次次创新演练。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课堂的提问,作业的编制应该重视推出开放性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心理学上认为,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主动地、积极地、执着地去追求、探索。我们知道:相当部分的数学知识,理论性及系统性强,概念、法则、定理、推论等往往比较抽象,有些公式颇为枯燥,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十分重要,务必要逐步培养,持之以恒。
首先,教师必须酷爱自己所执教的学科,并在教法和(学生的)学法上多下功夫,狠下功夫,确信“功夫不负苦心人”,以使自己的教学艺术达到引人入胜,至臻完善的境地,才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功能,而非师生的“双主体”作用。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组织、科学安排,把抽象的概念、深奥的原理,拓展为生动、有趣的故事、儿歌,或适当、合理地运用图片、模型、多媒体教学等手段,促进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 只有当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思维达到“兴奋点”(即“临界点”),才可能带着愉悦、激昂的情绪去面对和克服一切困难,执着地去比较、分析、探索认识对象的发展规律,展现自己的智能和才干。
再次,必须使学生创造力的表现成为一种自主自觉的活动,这就需要营造教学上的民主、和谐、发展的氛围。它集中体现在,师生关系民主和谐,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自觉、积极地参与教学,并积极表达与众不同的创见,充分发掘个性潜能,给创造性思维营造求异的空间。
四、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
學生富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对新鲜事物总好问个是什么和为什么。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观察事物认识世界的一种内在动力,如善于引导,有意识地加以培养,就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发展创造性思维。
(1)创设激疑情境
“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创设激疑情境正是为了让学生亲临其境,激发其探索求知的欲望,引起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让学生凭借已有知识报出一些是3的倍数的数,然后把其中一些在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交换位置,如789→798、897→879、978→987,让学生检验变换后的各个数还是不是3的倍数。学生会惊奇地发现:“奇怪!怎么和原来的数一样,个个都是3的倍数呢?这里面有什么奥秘?”从而使他们萌发出强烈的求知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样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巧妙地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急于探究,积极思维,对新知识充满强烈的求知欲,培养了学生对知识探究的能力和习惯。
(2)让学生参与物质化的教学活动
心理学实验表明:思维往往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发展。采取物质化的教学手段,能够解决数学知识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形象性的矛盾,同时也是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兴趣的重要方法。例如,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这节课,让学生动手切土豆。切第一刀,发现一个面;第二刀,发现一条棱;第三刀,发现一个顶点。然后,让学生触摸一下面有什么特点(平平的)棱有什么特点(直直的)顶点有什么特点(尖尖的)这样既遵循了学生好奇好动的学习心理,激发学习兴趣,又在物质化操作活动中建立了“面、棱、顶点”的概念
(3)挖掘教材与学生潜在的智力因素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接近和深挖事物本质及其因果联系的实质,这一过程本身乃是兴趣的主要源泉。”每个学生都有求知的欲望,一旦这种欲望被激起,他们将会感受到思考的乐趣。因此,教师要遵循思维渐近的原则,挖掘教材、学生两方面潜在的智力因素。即充分展现知识的发生过程,以尽量减少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控制,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体验到自己思考的乐趣。
总之,有创造才有发展,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要求我们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勇气和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我们在平时的数学学科教学中应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重视情感培养,优化创新心理。
创新过程并非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它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如远大理想、坚强的意志、饱满的热情以及强烈的创新激情。此外,个性在创新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个性特点的差异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创新成就的不同,而创新个性的发挥既有主观因素学生,又与内在的心理状态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要培养的创新能力,教师是主导,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多与学生沟通,不挖苦、不歧视差生,用真情关心、爱护他们,使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的爱,减少他们因学业成绩不理想而造成精神上的沉重压力,逐步唤起他们勤奋学习、追求进步的信心,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营造和谐、宽松、乐学、民主平等、互相信任、心情愉悦的学习氛围,优化他们创新心理。
如:当学生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后,我给学生留了这样一道习题:“一根铁丝,正好可以围成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如果用它围成长为7厘米的长方形,长方形的宽是多少?”学生按一般思路分析,列出(5×4-7×2)÷2;5×4÷2-7等算式,然后我又引导学生找出长方形的长与宽和正方形的边长的关系,于是有学生想出了“正方形两条边的和减去长方形的长就得到了长方形的宽:5×2-7。”还有的学生想出了“长方形的长比正方形的边长多多少,那么长方形的宽就比正方形的边长少多少:5―(7―5)。”这两种思路摆脱了思维的保守状态,体现了思维创造的美。
由此可见,创设良好的情感环境,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精心设计数学问题,创设适宜的课堂环境气氛和特定的教学情景,使学生的情绪受到感染,利用情感对认知学习的制导作用来驱动、诱导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愿望,产生为达到目标而迫切学习的心理倾向。而且,激活学生思维,良好的情感环境的形成,以主体要解决的问题为载体,必然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也要善于抓住情境契机,设置不同层次的疑点,引导学生生疑,激活学生思维,培养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重视引导探究激励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人在周围事物的作用下产生的一种要参与其中的强烈情绪冲动。这种情绪的冲动程度贯穿在每一个行为表现的过程之中,冲动的积累和连续性决定着创新行为的质量和成果。这里,意识是行为的指南,能力是行为的保证。人的创新意识从孩童时代开始发展到做大事、创大业的创新人才,是极为漫长和艰难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在一位传统保守而又暴戾的教师管教下,可把原本纯真活泼善动的学生变得循规蹈矩,畏手畏脚。而一位开放博学求新的教师可把一些胆小内向规矩的学生培育成积极奋进创新的开拓型人才。为此,担负小学重要学科教学任务的数学教师,要在教学中积极启动创新思想,通过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推广探究;通过新知识,引导学生求新探究、通过快捷思维训練,引导学生直觉探究;通过一题多解,引导学生求异、求巧探究等途径,以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教学圆锥体积,让学生分组做实验,首先给学生准备好实验器材(一圆柱形容器、一圆锥形容器、足量沙子或水,让学生用圆锥容器向圆柱容器中装水或沙子,或者用圆柱容器向圆锥容器装水或沙子。)证明V= Sh的成立。实验中,教师不能满足于大多数正确或大致正确,而要注意引导学生严格、正确地运用直观操作,且不是为操作而操作,而是真正把操作作为获取知识的手段。对于实验失败的小组,要引导学生查找实验失败的原因,指出操作的不正确之处,继续进行实验,直到成功为止。让成功或失败的学生都能在实验过程中有所感、有所悟,最后总结出在等底等高的情况下,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 ,这样的教学,不但使学生在操作中获取了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如:认识正方形,教师可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前准备好的正方形纸,想办法知道正方形的特点,看谁的方法多。有的学生通过测量发现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通过沿对角线对折、再对折,发现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用一条边与其他三条边分别相比,发现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将相对的两条边重合,再将相邻的两条边重合,说明四条边一样长……这样学生通过操作,发现了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既发现了新知,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解决一个个开放性问题,实质上就是一次次创新演练。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课堂的提问,作业的编制应该重视推出开放性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心理学上认为,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主动地、积极地、执着地去追求、探索。我们知道:相当部分的数学知识,理论性及系统性强,概念、法则、定理、推论等往往比较抽象,有些公式颇为枯燥,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十分重要,务必要逐步培养,持之以恒。
首先,教师必须酷爱自己所执教的学科,并在教法和(学生的)学法上多下功夫,狠下功夫,确信“功夫不负苦心人”,以使自己的教学艺术达到引人入胜,至臻完善的境地,才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功能,而非师生的“双主体”作用。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组织、科学安排,把抽象的概念、深奥的原理,拓展为生动、有趣的故事、儿歌,或适当、合理地运用图片、模型、多媒体教学等手段,促进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 只有当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思维达到“兴奋点”(即“临界点”),才可能带着愉悦、激昂的情绪去面对和克服一切困难,执着地去比较、分析、探索认识对象的发展规律,展现自己的智能和才干。
再次,必须使学生创造力的表现成为一种自主自觉的活动,这就需要营造教学上的民主、和谐、发展的氛围。它集中体现在,师生关系民主和谐,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自觉、积极地参与教学,并积极表达与众不同的创见,充分发掘个性潜能,给创造性思维营造求异的空间。
四、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
學生富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对新鲜事物总好问个是什么和为什么。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观察事物认识世界的一种内在动力,如善于引导,有意识地加以培养,就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发展创造性思维。
(1)创设激疑情境
“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创设激疑情境正是为了让学生亲临其境,激发其探索求知的欲望,引起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让学生凭借已有知识报出一些是3的倍数的数,然后把其中一些在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交换位置,如789→798、897→879、978→987,让学生检验变换后的各个数还是不是3的倍数。学生会惊奇地发现:“奇怪!怎么和原来的数一样,个个都是3的倍数呢?这里面有什么奥秘?”从而使他们萌发出强烈的求知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样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巧妙地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急于探究,积极思维,对新知识充满强烈的求知欲,培养了学生对知识探究的能力和习惯。
(2)让学生参与物质化的教学活动
心理学实验表明:思维往往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发展。采取物质化的教学手段,能够解决数学知识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形象性的矛盾,同时也是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兴趣的重要方法。例如,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这节课,让学生动手切土豆。切第一刀,发现一个面;第二刀,发现一条棱;第三刀,发现一个顶点。然后,让学生触摸一下面有什么特点(平平的)棱有什么特点(直直的)顶点有什么特点(尖尖的)这样既遵循了学生好奇好动的学习心理,激发学习兴趣,又在物质化操作活动中建立了“面、棱、顶点”的概念
(3)挖掘教材与学生潜在的智力因素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接近和深挖事物本质及其因果联系的实质,这一过程本身乃是兴趣的主要源泉。”每个学生都有求知的欲望,一旦这种欲望被激起,他们将会感受到思考的乐趣。因此,教师要遵循思维渐近的原则,挖掘教材、学生两方面潜在的智力因素。即充分展现知识的发生过程,以尽量减少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控制,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体验到自己思考的乐趣。
总之,有创造才有发展,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要求我们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勇气和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我们在平时的数学学科教学中应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