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子不语》一书,近二十篇涉及与“龙”有关的内容。该书不仅从外形特征、本领能力、性格特点三方面塑造了作为图腾动物的龙兽形象,而且记载了龙女归宁、龙人报恩等龙仙故事,极具文学意义和文化价值。
关键词:《子不语》;龙形象;文学意义;文化价值
作者简介:李爽(1994.8-),女,江苏南通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唐宋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6-0-01
《子不语》是清人袁枚撰写的一部笔记小品,又名《新齐谐》,得名于《论语·述而》所谓“子不语怪、力、乱、神”[1]。这本书远承《山海经》,近效蒲松龄,提供了丰富的龙形象。
1、作为图腾动物的龙兽
龙是华夏民族最古老的图腾之一,是伟力和神异的象征。袁枚笔下的龙兽极具生命张力。笔者将结合具体篇目从外形特征、能力本领、性格特点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1.1外形特征
宋人罗愿的《尔雅翼》中,有“释龙”一节,交代了龙兽的外貌:“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2]这个说法将龙兽身体的各个部分和寻常可见的动物联系起来,使龙变得具体可感。
首先,龙与蛇极具相似性。《摸龙阿泰》中,有“滑软有涎,旋即蠕蠕而动”、慌乱之中“惊以为蛇”的描写。由此可以看出龙和蛇软滑、蠕动的共同点。而在《王莽时蛇冤》里,蛇“修炼有年”成龙,又一次验证了龙和蛇的密切联系。其次,书中也交代了龙有别于凡物的外形特征。诸如“两目如灯,照见头有须角;委地上,腾空去,始知乃龙也”的描写,显然抹上了“龙”才独有的神异色彩。
1.2能力本领
龙兽作为依据典籍和传说衍生出来的虚拟动物,承载了先民对于安宁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他们渴望得到庇佑的心理。
首先,龙善于变化。据《指上栖龙》所载,萃里民王兴的左手大指“著红纹,形纡曲,仅寸许,可五六折”,小小一处指尖竟为应龙所栖。雷雨之时,龙应声遁入云端。可见龙兽的体型可大可小。其次,操纵天气。《左传·桓公五年》便有向龙“雩祭而求雨”[3]的记载。王充《论衡·龙虚篇》有“云雨感龙,龙亦起云而升天”[4]一说。《子不语》肯定了龙呼风唤雨的能力。《秃尾龙》中,乡人但凡“祈睛祷雨”,就会无所不应。最后,少数篇章里龙有治病辟邪的本领。得精气所化的“烟龙”有着“疗怯”之效,足使“一切毒虫皆不敢近”。
1.3性格特点
通过品读《子不语》所记载的龙兽的行为习惯,可以分析得出龙的普遍个性。
其一,暴躁易怒。《霹雳脯》一文里,火龙“腾空而至,奋鬣舒爪”,从汹汹而来的动作中就可以看出其狂暴的个性。其二,爱憎分明。《秃尾龙》里,龙对生身之母和“父亲”的态度大相径庭。由此可见,龙有德报德,有怨报怨,颇有些快意恩仇的味道,从中也可窥见袁枚清疏狂放的行事作风。
2、作为人类形象的龙仙
龙化人形,广泛见于佛教典籍和各类志怪小说,为袁枚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养料,从而塑造了样貌、个性各异的龙仙形象。
2.1龙女归宁
龙女形象伴随着佛教的传入而出现,是善良、美丽的代名词。袁枚在《白龙潭》一篇中用寥寥数语记载了龙女归宁的情景。“飞鱼大小成对,如摆队伍,有绛衣女子持扇挥之,偕至潭中,随即不见”。飞鱼秩序井然,女子衣着华美且充满了神秘色彩。
2.2龙人报恩
在佛教典籍中,龙是奇珍异宝的守护者。《子不语》里的龙人不仅富有,而且慷慨大方。《白龙潭》中,白龙化身为人投宿,临走前留下一水缸的黃金作为回报。这类题材里,龙人温文尔雅、言而有信,大有君子之风。
此外,《子不语》里还记载了应龙幻化为美男子前来托梦的故事。龙在梦境而非现实里以人的形象出现,可谓是由袁枚独创。
3、《子不语》中龙的文学意义和文化价值
3.1文学意义
《子不语》对我国古代文学中的龙形象进行了一次汇总。大部分龙充当了守护神的角色,反映了民众渴求庇护的心态。而恶龙和毒龙的肆意作祟则带有隐喻的成分,是官吏暴虐、民生多艰的体现。
3.2文化价值
《子不语》可以说是对我国龙文化进行了整理。第一,出于对龙呼风唤雨神力的膜拜,官员在干旱时节主持建修“太白山龙王祠”用以求雨。第二,龙的勇猛威武之气深入人心。杭州恶少在背上文小青龙,号称“青龙党”横行闾里;第三,龙高贵典雅的形象影响了民间俗语,如“天龙肉”一词,表示高不可攀之物。可以说,龙文化渗透到普通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
综上所述,《子不语》中有关龙的作品是极其丰富多彩的,不仅篇目众多,而且形象生动,集中体现了龙的文学意义和文化价值。袁枚“广采游心骇耳之事,妄言妄听,记而存之”,历经几十年方才成书,亦可称作是“集腋成裘”之作。这些关乎龙的故事虽然简短、零碎,却大有探寻的意趣。
注释:
[1]李泽厚:《论语精读》,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204页。
[2]罗愿:《尔雅翼·释龙》,合肥:黄山书社,1991年版,第283页。
[3]左丘明:《左传》,长沙:岳麓书社,1988年版,第18页。
[4]王充:《论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第132页。
参考文献: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49.
[2]刘淑萍.《太平广记》狐类龙类虎类研究[D].陕西:陕西师范大学,2003.
[3]吴生道.浅谈龙的起源[J].中原文物,2000,(3):24-32.
[4]杨倩.袁枚《子不语》研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08.
关键词:《子不语》;龙形象;文学意义;文化价值
作者简介:李爽(1994.8-),女,江苏南通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唐宋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6-0-01
《子不语》是清人袁枚撰写的一部笔记小品,又名《新齐谐》,得名于《论语·述而》所谓“子不语怪、力、乱、神”[1]。这本书远承《山海经》,近效蒲松龄,提供了丰富的龙形象。
1、作为图腾动物的龙兽
龙是华夏民族最古老的图腾之一,是伟力和神异的象征。袁枚笔下的龙兽极具生命张力。笔者将结合具体篇目从外形特征、能力本领、性格特点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1.1外形特征
宋人罗愿的《尔雅翼》中,有“释龙”一节,交代了龙兽的外貌:“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2]这个说法将龙兽身体的各个部分和寻常可见的动物联系起来,使龙变得具体可感。
首先,龙与蛇极具相似性。《摸龙阿泰》中,有“滑软有涎,旋即蠕蠕而动”、慌乱之中“惊以为蛇”的描写。由此可以看出龙和蛇软滑、蠕动的共同点。而在《王莽时蛇冤》里,蛇“修炼有年”成龙,又一次验证了龙和蛇的密切联系。其次,书中也交代了龙有别于凡物的外形特征。诸如“两目如灯,照见头有须角;委地上,腾空去,始知乃龙也”的描写,显然抹上了“龙”才独有的神异色彩。
1.2能力本领
龙兽作为依据典籍和传说衍生出来的虚拟动物,承载了先民对于安宁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他们渴望得到庇佑的心理。
首先,龙善于变化。据《指上栖龙》所载,萃里民王兴的左手大指“著红纹,形纡曲,仅寸许,可五六折”,小小一处指尖竟为应龙所栖。雷雨之时,龙应声遁入云端。可见龙兽的体型可大可小。其次,操纵天气。《左传·桓公五年》便有向龙“雩祭而求雨”[3]的记载。王充《论衡·龙虚篇》有“云雨感龙,龙亦起云而升天”[4]一说。《子不语》肯定了龙呼风唤雨的能力。《秃尾龙》中,乡人但凡“祈睛祷雨”,就会无所不应。最后,少数篇章里龙有治病辟邪的本领。得精气所化的“烟龙”有着“疗怯”之效,足使“一切毒虫皆不敢近”。
1.3性格特点
通过品读《子不语》所记载的龙兽的行为习惯,可以分析得出龙的普遍个性。
其一,暴躁易怒。《霹雳脯》一文里,火龙“腾空而至,奋鬣舒爪”,从汹汹而来的动作中就可以看出其狂暴的个性。其二,爱憎分明。《秃尾龙》里,龙对生身之母和“父亲”的态度大相径庭。由此可见,龙有德报德,有怨报怨,颇有些快意恩仇的味道,从中也可窥见袁枚清疏狂放的行事作风。
2、作为人类形象的龙仙
龙化人形,广泛见于佛教典籍和各类志怪小说,为袁枚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养料,从而塑造了样貌、个性各异的龙仙形象。
2.1龙女归宁
龙女形象伴随着佛教的传入而出现,是善良、美丽的代名词。袁枚在《白龙潭》一篇中用寥寥数语记载了龙女归宁的情景。“飞鱼大小成对,如摆队伍,有绛衣女子持扇挥之,偕至潭中,随即不见”。飞鱼秩序井然,女子衣着华美且充满了神秘色彩。
2.2龙人报恩
在佛教典籍中,龙是奇珍异宝的守护者。《子不语》里的龙人不仅富有,而且慷慨大方。《白龙潭》中,白龙化身为人投宿,临走前留下一水缸的黃金作为回报。这类题材里,龙人温文尔雅、言而有信,大有君子之风。
此外,《子不语》里还记载了应龙幻化为美男子前来托梦的故事。龙在梦境而非现实里以人的形象出现,可谓是由袁枚独创。
3、《子不语》中龙的文学意义和文化价值
3.1文学意义
《子不语》对我国古代文学中的龙形象进行了一次汇总。大部分龙充当了守护神的角色,反映了民众渴求庇护的心态。而恶龙和毒龙的肆意作祟则带有隐喻的成分,是官吏暴虐、民生多艰的体现。
3.2文化价值
《子不语》可以说是对我国龙文化进行了整理。第一,出于对龙呼风唤雨神力的膜拜,官员在干旱时节主持建修“太白山龙王祠”用以求雨。第二,龙的勇猛威武之气深入人心。杭州恶少在背上文小青龙,号称“青龙党”横行闾里;第三,龙高贵典雅的形象影响了民间俗语,如“天龙肉”一词,表示高不可攀之物。可以说,龙文化渗透到普通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
综上所述,《子不语》中有关龙的作品是极其丰富多彩的,不仅篇目众多,而且形象生动,集中体现了龙的文学意义和文化价值。袁枚“广采游心骇耳之事,妄言妄听,记而存之”,历经几十年方才成书,亦可称作是“集腋成裘”之作。这些关乎龙的故事虽然简短、零碎,却大有探寻的意趣。
注释:
[1]李泽厚:《论语精读》,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204页。
[2]罗愿:《尔雅翼·释龙》,合肥:黄山书社,1991年版,第283页。
[3]左丘明:《左传》,长沙:岳麓书社,1988年版,第18页。
[4]王充:《论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第132页。
参考文献: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49.
[2]刘淑萍.《太平广记》狐类龙类虎类研究[D].陕西:陕西师范大学,2003.
[3]吴生道.浅谈龙的起源[J].中原文物,2000,(3):24-32.
[4]杨倩.袁枚《子不语》研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