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寡人之于国也》集中体现孟子的仁政思想。其论断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彰显了古代思想家的目光长远。它议论治国得失,提出济世忠告,直到现在也极为正确。深入思考,发掘《寡人之于国也》中传统文化思想精华的宝贵,不仅是继承并发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的要求,或许也是我们平稳与高效的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经典;感悟;古人;睿智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24-066-1
《寡人之于国也》选自儒家经典著作《孟子》,是《孟子》中的一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这篇文章不仅有严密周详的论证逻辑,正反论证,比喻说理,客观形象;又使用排比,气势雄浑,感染力强。但是,文章更让人佩服的是它的深远的思想,一直到现在也熠熠生辉,还可以指引我们当前的行动。比如:不违背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策略,精兵简政爱惜民生的治国主张等等。它的思想核心是议论治国得失,提出济世忠告,体现孟子对仁政的核心认知,较为集中地孟子的仁政思想。虽然仁政思想或者称之为王道主张由己及人、由内而外的步骤与方法,推进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的进步,体现了顺应自然规律,实施可持续发展策略,先发展物质文明,然后再发展精神文明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最后达到经济高度发展,社会高度文明,“斯天下之民至焉”的不战而屈人之兵、不劳而天下大治的大同境界。但这种方法因为见效慢、约束多、对国君要求极高,往往最终无法真正推行下去,所以不可能为统治者认可。
但《寡人之于国也》的论断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彰显了古代思想家的目光长远。如今重新读过,又觉意味深长。如果再深入思考下去,还有一些隐藏的更深刻的道理也会一一呈现,比如有学生质疑问难,问道:“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但是把更好的生产生活资料给年轻的有能力的人不是会给国家带来更好的发展速度吗?而且,许多书上都提到,分配食品的原始规则是先给青壮年、儿童,然后是妇女、老人,为何这里却是衣帛先给老人呢?”
仔细思考后发现,这里就隐藏着深刻道理:
一、要施行仁政,使得天下归心,必须达到两点:其一为经济,就是黎民丰衣足食,其二为精神,也就是忠孝等社会主旋律得到公认与国家的制度、组织有序高效。
二、这两点哪一个更重要呢?如果同时达到标准,显然精神在天下归心的要求中更为重要。但历史证明,只有在解决温饱之后方可谈精神层面(朴素唯物主义)。
1.首先解决温饱,解决温饱第一步是发展要顺应自然规律。施行可持续发展策略,即使生产力低下,但自然的随时间推移,简单生产和积累会形成足以维持温饱甚至支持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2.更进一步发展经济,由完全依靠自然积累(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到更丰富的自主生产的手段[树之以桑,(饲)鸡豚狗彘之畜],物质基础更加稳定坚固。
3.有了量变到质变的条件,开始教化引导,合理设计社会发展的方向,确定精神的主旋律,社会的核心价值,通过潜移默化和正面引导的方式,将与之相适合的组织架构,社会制度建立起来,确定人的各自位置,明确各自承担的责任与享有的权利,实现从自然的人向社会的人的巨大飞跃。
三、终于有了飞跃的基础,这时面临的是关键的步骤:设定有前瞻性的社会价值观主旋律,建立合理高效的组织与制度。孟子的设定是:五十者衣帛,七十者食肉(七十者衣帛食肉)。这里需要对这个设定的价值观做深入的思考——为什么与更早期的已经存续相当长的一个时期的社会规则发生如此大改变呢?
1.生产力极端落后时,自然人(原始人)群落优胜劣汰。衣食极度缺乏时,老弱病残首先被淘汰,自己走出或被赶出聚居区,以节约资源,将为数不多的食物和其他生存必需品的留给年轻力壮和幼小的部族成员,以维持住族群存续发展的希望。
2.随着经济发展,物资丰富,伴随着制度变化。如果生存必需资源基本满足社会全员的生存需要,必需的份额之外的资源和可能的高档资源优质资源谁来享受?这是自然力量、丛林法则向社会化人文化制度转化的必然环节,是关键节点。平均既难以操作,也不会赢得任何支持,也不符合人的本性。差异化的选择彰显了政治家的智慧——谁是那个看的最远的人呢?
3.为何孟子提出要优先保障年长者享有?除了利益[长者的智慧、经验有用(公利)以及部族首领为自己的未来考虑(私利)]的考量,还有社会人的精神,也即人文精神,这是为过去付出的褒奖,为将来发展的鼓励,让希望随年龄一起增长。(这也是历朝历代以孝治国比以忠治国更多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是篡位改朝的统治者不敢号召忠贞)
4.然后,长者中的贤者成为部族乃至国家中最受尊重的人。显然,这种变化或许导致社会可能走向另一个如同明清时期一样僵化的极端,但可以肯定,在统一的社会价值观主旋律指导下的有组织的社会,无论效益还是效率都将大大提升。
5.最后,至于仁政之行的成功或不成功、完整或不完整,完全是在每一個社会成员(至少是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与社会组织、制度的前瞻性、严整性的博弈中摇摆。为什么历史上往往一个大动荡大分裂之后会有一个短命的王朝或一个短暂的法制统治的严苛时期,然后才会有较长的和平繁荣阶段。如秦之于汉、隋之于唐、宋明之太祖。这种现象实质上是在混乱中人性退化,必须用一个时期来约束与引导,让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逐步适应有层次有组织的由上而下的影响力的社会性。
总之,治国理政思想在《寡人之于国也》中表达的清晰简明,首先顺应自然规律、施行可持续发展策略,先生存,再发展,在有了稳定的经济保障之后,需要进行思想引领,使社会形成架构稳定、位置明确的有组织有制度的文明状态。而这种文明状态的留存时间长短,取决于设计者是否高瞻远瞩、社会群体的价值观与社会的架构匹配是否相得益彰。
发掘《寡人之于国也》中传统文化思想精华的宝贵,是继承并发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很重要的方面,不仅对现在的治国理政有极强的借鉴意义,而且其思辨的社会规律无形中指引我们的社会制度的设计,合理借鉴会使我们的发展更加平稳与高效。
(作者单位: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新阳中学,甘肃 天水 741031)
关键词:经典;感悟;古人;睿智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24-066-1
《寡人之于国也》选自儒家经典著作《孟子》,是《孟子》中的一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这篇文章不仅有严密周详的论证逻辑,正反论证,比喻说理,客观形象;又使用排比,气势雄浑,感染力强。但是,文章更让人佩服的是它的深远的思想,一直到现在也熠熠生辉,还可以指引我们当前的行动。比如:不违背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策略,精兵简政爱惜民生的治国主张等等。它的思想核心是议论治国得失,提出济世忠告,体现孟子对仁政的核心认知,较为集中地孟子的仁政思想。虽然仁政思想或者称之为王道主张由己及人、由内而外的步骤与方法,推进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的进步,体现了顺应自然规律,实施可持续发展策略,先发展物质文明,然后再发展精神文明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最后达到经济高度发展,社会高度文明,“斯天下之民至焉”的不战而屈人之兵、不劳而天下大治的大同境界。但这种方法因为见效慢、约束多、对国君要求极高,往往最终无法真正推行下去,所以不可能为统治者认可。
但《寡人之于国也》的论断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彰显了古代思想家的目光长远。如今重新读过,又觉意味深长。如果再深入思考下去,还有一些隐藏的更深刻的道理也会一一呈现,比如有学生质疑问难,问道:“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但是把更好的生产生活资料给年轻的有能力的人不是会给国家带来更好的发展速度吗?而且,许多书上都提到,分配食品的原始规则是先给青壮年、儿童,然后是妇女、老人,为何这里却是衣帛先给老人呢?”
仔细思考后发现,这里就隐藏着深刻道理:
一、要施行仁政,使得天下归心,必须达到两点:其一为经济,就是黎民丰衣足食,其二为精神,也就是忠孝等社会主旋律得到公认与国家的制度、组织有序高效。
二、这两点哪一个更重要呢?如果同时达到标准,显然精神在天下归心的要求中更为重要。但历史证明,只有在解决温饱之后方可谈精神层面(朴素唯物主义)。
1.首先解决温饱,解决温饱第一步是发展要顺应自然规律。施行可持续发展策略,即使生产力低下,但自然的随时间推移,简单生产和积累会形成足以维持温饱甚至支持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2.更进一步发展经济,由完全依靠自然积累(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到更丰富的自主生产的手段[树之以桑,(饲)鸡豚狗彘之畜],物质基础更加稳定坚固。
3.有了量变到质变的条件,开始教化引导,合理设计社会发展的方向,确定精神的主旋律,社会的核心价值,通过潜移默化和正面引导的方式,将与之相适合的组织架构,社会制度建立起来,确定人的各自位置,明确各自承担的责任与享有的权利,实现从自然的人向社会的人的巨大飞跃。
三、终于有了飞跃的基础,这时面临的是关键的步骤:设定有前瞻性的社会价值观主旋律,建立合理高效的组织与制度。孟子的设定是:五十者衣帛,七十者食肉(七十者衣帛食肉)。这里需要对这个设定的价值观做深入的思考——为什么与更早期的已经存续相当长的一个时期的社会规则发生如此大改变呢?
1.生产力极端落后时,自然人(原始人)群落优胜劣汰。衣食极度缺乏时,老弱病残首先被淘汰,自己走出或被赶出聚居区,以节约资源,将为数不多的食物和其他生存必需品的留给年轻力壮和幼小的部族成员,以维持住族群存续发展的希望。
2.随着经济发展,物资丰富,伴随着制度变化。如果生存必需资源基本满足社会全员的生存需要,必需的份额之外的资源和可能的高档资源优质资源谁来享受?这是自然力量、丛林法则向社会化人文化制度转化的必然环节,是关键节点。平均既难以操作,也不会赢得任何支持,也不符合人的本性。差异化的选择彰显了政治家的智慧——谁是那个看的最远的人呢?
3.为何孟子提出要优先保障年长者享有?除了利益[长者的智慧、经验有用(公利)以及部族首领为自己的未来考虑(私利)]的考量,还有社会人的精神,也即人文精神,这是为过去付出的褒奖,为将来发展的鼓励,让希望随年龄一起增长。(这也是历朝历代以孝治国比以忠治国更多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是篡位改朝的统治者不敢号召忠贞)
4.然后,长者中的贤者成为部族乃至国家中最受尊重的人。显然,这种变化或许导致社会可能走向另一个如同明清时期一样僵化的极端,但可以肯定,在统一的社会价值观主旋律指导下的有组织的社会,无论效益还是效率都将大大提升。
5.最后,至于仁政之行的成功或不成功、完整或不完整,完全是在每一個社会成员(至少是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与社会组织、制度的前瞻性、严整性的博弈中摇摆。为什么历史上往往一个大动荡大分裂之后会有一个短命的王朝或一个短暂的法制统治的严苛时期,然后才会有较长的和平繁荣阶段。如秦之于汉、隋之于唐、宋明之太祖。这种现象实质上是在混乱中人性退化,必须用一个时期来约束与引导,让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逐步适应有层次有组织的由上而下的影响力的社会性。
总之,治国理政思想在《寡人之于国也》中表达的清晰简明,首先顺应自然规律、施行可持续发展策略,先生存,再发展,在有了稳定的经济保障之后,需要进行思想引领,使社会形成架构稳定、位置明确的有组织有制度的文明状态。而这种文明状态的留存时间长短,取决于设计者是否高瞻远瞩、社会群体的价值观与社会的架构匹配是否相得益彰。
发掘《寡人之于国也》中传统文化思想精华的宝贵,是继承并发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很重要的方面,不仅对现在的治国理政有极强的借鉴意义,而且其思辨的社会规律无形中指引我们的社会制度的设计,合理借鉴会使我们的发展更加平稳与高效。
(作者单位: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新阳中学,甘肃 天水 74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