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科学探究进行到底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wy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目的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科学课堂中实施科学探究的时间是有限的,而小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索是无止境的。
  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是新课标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虽然农村小学和城市小学相比仍存在着教学设备简陋、教学资源匮乏、师资力量不足等因素,但农村小学也有自身的优势:自然环境和资源异常丰富,可供观察、动手操作的实践场所也十分广阔。因此我认为充分利用和开发好农村的这些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开展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亲近自然,探究自然,享受自然,融入自然意义重大。
  一、挖掘乡村种植结构调整带来的变化,探究社区生态环境
  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到: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不能像传授知识一样直接“教”给学生,而是要创设机会,通过参与活动,日积月累,让学生感受、体验与内化。针对目前农村如火如荼的种植结构调整,我以此为切入口,创造性地开展了专题化,系列化的课外科学探究活动,为学生创造了亲近自然,享受自然的机会,拓展延伸了学生课外探究能力,既使他们感受到身边处处有科学的道理,也通过活动意识到人与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由于学校周边的定位是森林公园,大多农田被承包改成了种景观树或者草坪,鸟类的数量和品种有了明显的增多,因此我就这个变化,让学生围绕它们展开系列化的探究:我们这的鸟儿变多了,是什么原因?现在我们能看哪些种类的鸟?成片的树共有哪些品种?为什么选用这些品种,它们有什么特点?以上变化对本地生态环境有何影响?
  学生们经过实地调查,走访了解,查阅资料等方法得出了很多结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经调查,学生们对“鸟儿变多”的解释是:1、树木的数量增多,为鸟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2、农药用得少了,改用低毒农药后,鸟儿意外死亡机率大大下降;3、人类不再大量捕杀鸟类,爱鸟意识的增强,为鸟儿大量繁殖提供了保障;4、几里外的江边化工厂严重污染了空气,鸟儿们纷纷搬到此处安家;5、随着周围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鸟儿生活的空间越来越小,这里相对更适合它们生存……
  这些系列化的课外探究活动,既培养了学生尊重事实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体会到社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意义,同时开创出乡村特有的科学学习阵地,达到与教材相辅相成促进科学教学及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学生们最后完成了多篇调查报告或小论文,其中还有一些发表在报纸上,探究兴趣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和增强。
  二、参与饲养场、种植园调查实践,探究农副食品安全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不要让学校的大门把儿童的意识跟周围世界隔绝开来”。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离不开课堂教学,更需要他们的亲身实践。在农村有大量的种植园、养殖场,有的学生家长就从事这方面的工作,这对于学生探究更是提供了很大方便。
  在葡萄种植园,学生了解到:葡萄春天刚刚长新芽,就已经开始要喷洒农药,从此基本是每周一次农药。神奇的是:葡萄的大小,形状都与农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市场上凡大小一致,大如鸟蛋的葡萄都明显违背自然成熟的规律;葡萄的口感与农药也有着密切的关系,看似还没成熟,但吃起来却已脆嫩可口,采摘后放上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变质,这都是因为喷洒了农药的原因;为了让葡萄颜色更诱人,今天喷农药,明天的颜色就会由青变紫。通过调查,学生们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这样的葡萄也能吃啊!”又如当学生了解到浙江人在种植的西瓜大棚里秘密地用红色的浓度很甜的水浇灌西瓜后,学生们又不敢吃浙江人种的西瓜了。实践证明,课堂上说一千遍“科学技术带来的同时也会产生负面影响的道理。”远没有这一次调查效果来得好。
  除了上述的一些,我还让学生关注和调查养猪大户给猪吃什么?蔬菜进城前为保新鲜会做哪些处理?几年前这里的农户种出来的水稻烧出的饭没有一点香味,反而是橡皮膏的气味,自己不敢吃,全卖给了小贩。这是什么原因?可能与什么有关?小贩们又把它们销到哪里去了?这些问题虽然有些并不适合小学生去探究,也遭到过个别饲养场、种植园主人不配合,驱赶学生的现象,但让学生从小就关注这些问题,意义重大。
  三、实地察看废弃加工场、地窖,探究传统技艺
  砖瓦窑、石灰窑、地窖等都是几十年前人民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虽然被快节奏的生活所抛弃,但曾经伴随一代又一代的人一起成长过。重拾它们,让学生感受人类无穷的智慧和科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普遍应用。
  我校以前的门卫是一个身材魁梧的老者,因为他在年轻时曾承包并自主经营过砖瓦窑。我就利用了这个得天独厚的资源,
  (下转第94页)(上接第92页)每年都让他带着我和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去废弃的旧砖瓦窑实地考察,听他讲解砖瓦的制作过程,从采泥、练泥、拉坯、晾干、修坯、装窑、烧成,以及青砖与红砖烧制的区别等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细节都讲得十分详细、专业。
  在废弃的石灰窑上,学生们踩着石灰石头,像爬山一样的兴奋,我带着他们看了窑的整体结构,介绍了石灰的烧制方法,现场讲解辨认石灰石与其他石头的方法。带回课内把零碎的小石块看放到稀盐酸里看二氧化碳的制取,以及把大的石灰石用酒精喷灯放在铁架台上烧制石灰。还有在河埂上实地察看红薯安全过冬的地窖储存技术。每一个现场活动都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充分利用地域优势,挖掘农村的地方资源,创造性地为科学课教学服务。这不仅提高了农村小学科学课教学的课堂教学效率,也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为农村小学科学课的教学开辟一条有效的新途径。
  四、走访乡村老房子、古建筑,探究建筑文化
  民居是一个地方历史文化的载体,分散在农村中的一些老房屋,由于失去居住的价值,得不到修缮,已经出现开裂,漏水,木梁腐烂,墙体倾斜等现象。随着时代的变迁,虽然现在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子已经基本替代了这些老房子,但它的建筑特色,房体结构中体现出来的当地工匠光彩照人的智慧,对小学生来说极具的探究价值。
  为了学生能理论联系生活,把用书中所学与生活现实相统一。每次上到《造房子》一课,我就让学生利用周末在村上或周围寻找老房子,用相机拍下来全班级交流。课后,又从学生们的照片中选择一张极有代表性的,目前仍住着老人的的破屋子,带他们去现场察看。征得老人的同意后,学生们走进摇摇欲坠的房子,行走于屋内简单而又陈旧的摆设中,仔细察看。完毕后,学生们便围绕这幢房子建筑材料、框架结构和如何加固修缮这幢房子展开讨论。这些房子十分类似:主要材料是土、木、瓦和少量的青砖,质量不高,也不具审美价值,但简单、实用,特别是撑起人字形大梁的几根圆柱形的木头,和大梁上很多的小三角形结构,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与教材中所讲述的“圆柱形承重力最大,三角形结构最稳固”是完全一致的,这些木材间没有铁钉的固定,仅是在连接处加工成不同形状后卡接而成。另外,给房子增加采光用的天窗和一口挖在屋里的深井也给孩子们深刻的印象。
  在城市化进程日新月异的今天,让学生走进这些老建筑感受历史文化的气息,通过实地调查、游览等实践活动,体验课堂上、课本上无法通过语言来传授的知识,促进学生对建筑文化产生进一步的认识,从而影响他们的意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通过上述别开生面的课外探究,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增长了科学探究能力,也加强了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科学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奇不有,只要我们善于利用身边一切可利用的因素,根据乡村、社区的自然环境、民族文化、田间地头、风土水文都可以成为对学生学习科学的课程资源。这些不局限于教材的乡村特有资源更成为学生“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广阔智力背景。科学课程与乡村生活中存在的资源是息息相关的,开发和利用它,就等于为课程找到了“活水源头”。我相信只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善于发现、善于挖掘、善于实践,乡村小学的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前景是璀璨的。
  【作者单位:常州市新北区安家中心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一、主题内涵  上学期学期第18周,语文教研组活动时集中研讨了这样的话题:初中的语文阅读教学要不要导语,用和不用导语的效果又会怎样呢?围绕这个主题,笔者作为学科带头人,决定率先开展这方面课例研讨,于是于今年一月份开设了一节区级录像课《春酒》,组里经过讨论,决定第一次在(2)班试教时让笔者不用导语,直接引导学生对具体内容的梳理和理解。正式在(6)班上课时用导语,这样来比较一下教学效果有何不同。那么这
马老师喜欢给同学们读报,因为报纸上会有一些有意思的事情。  现在马老师开始读了:“本市最高的楼房今天建成……”  小牛忍不住说:“这楼房是我爸爸造的!”  小牛的爸爸是牛总,一向很牛,所以能造出最高的楼房。  马老师继续读报:“本市最长的小说今天出版……”  小个子猫忍不住说:“这本书是我爸爸写的。”  小个子猫的爸爸是作家,所以能写小说也能写诗。  接着是:“本市足球队以大比分输给了来访的外地球
最近几天,陶(táo)斯(sī)炜(wěi)和另外几个同学一见到我就大叫:“小数!小数!”我一开始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呢,后来才知道,他們是说我的个子是全班最小的,所以把我叫成今年学到的数学中的“小数”了。  我觉得很伤心,又不是我自己想长得这么矮(ǎi)的!百科知识书上说,一个人长得多高,是遗(yí)传决定的,不过,和体育锻炼(duàn liàn)也有关系。喜欢打篮球的我肯定会越长越高的。  不过
语言是一门工具,词汇是语言的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之一,是语言的基本材料,离开词汇就无法表达思想。为了记住发音,一部分学生用上了土办法,给英语单词注上汉语拼音,或汉字,结果,他们没有运用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逐渐出现了读不准、矫正难、记不住、写不出等学不得法的综合症,他们忽视了英语本身是一种拼音文字这一规律。英语单词的拼写与字母或字母组合的发音是紧密相连的,它识记的规律主要还是从字母及字母组合中
科学活动凸显了动态的发展的过程,在实施互助学习,落实高效教学的活动中,“引导与回应”无疑是一个良好的渠道。教师适时、适度的点拨回应支持了幼儿在科学活动中积极、自主地获取信息,分享交流、表达表现。因此,有效引导与回应是科学活动的主干脉络,体现在普通事件的教育契机中、自主探究中、表达交流中、提升经验中、拓展思维中。  “接过孩子抛过来的球”是意大利瑞吉欧喜欢的一句话。师生之间实现了有效的互动,教学才会
伴随着新课程实施的深入推进,我有幸参加一些培训、观摩活动。听课后的感受很强烈,许多方面值得我学习。下面就美术公开课活动的开展及其之后做些什么,谈一些浅显的认识。    一、磨刀不误砍柴工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新课程新课改的实施价值正在于对家常课的引领和优化重建。如果说公开课是艺术,那么家常课则是生活;如果公开课可以炼人,那么家常课则可以养人。  1.授课者在家常课中,要以新课程改
新课标明确提出: “音乐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音乐教育应寓思想教育于音乐艺术之中”。音乐教育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展开的,音乐教材中还教育学生爱家乡、爱学习、爱劳动、爱科学,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继承革命传统,尊敬师长和团结友爱等,从多种角度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音乐教学应通过生动的音乐形象,在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德育于美育之中,不断
不要灰心!以后在数学学习上我可以幫助你。
柿子中含的单宁易與铁质结合,会不利于人体对食物中铁质的吸收,所以贫血患(huàn)者应少吃柿子。
我校在英语教学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和改革步伐,努力营造生动活泼的校园英语氛围,构建独具特色的英语教学模式,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不断进行英语特色教学实验,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注意积累,使英语特色建设不断成熟和发展。  一、锻造师资。固本活源  我校英语组大都为年轻教师。年轻教师有的是工作热情和激情,缺的是工作经验与教训,但只要机制合理,激励得当,就能让每个人的聪明才智得到最大的发挥。因此,我们把提高教师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