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壳聚糖在当归补血口服液澄清工艺中的应用,以实现生产成本的节约。方法:比较利用壳聚糖絮凝法制备的当归补血口服液与利用乙醇沉淀法制备的當归补血口服液的各项指标。结果:壳聚糖絮凝法制备的当归补血口服液有助于药物中的有效成分的保留,药品的稳定性得到了极大的保证。结论:在进行当归补血口服液的制备时,采取壳聚糖絮凝法代替乙醇沉淀法,更有利于药效发挥。
【关键词】 壳聚糖;当归补血口服液;澄清工艺
【中图分类号】R28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09-0011-01
当归补血口服液是常用的临床药物制剂,此药方来源于《内外伤辨惑论》[1],处方中当归与黄芪的比例为1∶5时,就有益气固表的作用,对肝功能的调节以及血液的养护具有极佳的效果,临床常用于气血亏虚、头昏目眩、气短心悸、精神疲惫和食欲不振等症状[2]。当归补血口服液传统的制备方法是利用乙醇沉淀法实现杂质的处理,保证药品的澄清度,但该方法对乙醇的消耗量极大,而且制作工艺冗长繁复。壳聚糖絮凝法同样具有除杂质的效果,可提高溶液的澄澈度,并具有制备工艺少、生产周期短、生产成本低的优势。
1 资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材料 WGP-450隔水式电热恒温箱(诺顶仪器设备有限公司);FA/JA电子分析天平(上海荆和分析仪器有限公司)。黄芪甲甙、阿魏酸标准品(中国药品检定所);壳聚糖(神农溪海联化玻试剂公司);所用药材由西安盛兴中药公司提供。
1.2 制备工艺 将当归和黄芪以1∶5的比例进行混合,根据煎煮法中的指导将药物煎煮两次,时间分别为1.5h、1h,合并药液并过滤,浓缩至每1ml药液相当于原药材1g,并将药液平均分为两份,备用。分别通过乙醇和壳聚糖进行提纯。
1.2.1 乙醇沉淀法 取上述药液一份,将其进行浓缩,当药液温度为50℃,相对密度为1.2时向其中加95%乙醇,使乙醇的含量占总药量的四分之三,混匀,静放24h,过滤,回收乙醇,加入矫味剂,用蒸馏水将药液稀释至规定的体积即可封罐灭菌。
1.2.2 壳聚糖絮凝法 取上述药液一份,将其分为6份,当药液温度为60℃时,分别加入浓度为0.03%、0.06%、0.09%、0.12%、0.15%、0.18%的壳聚糖澄清剂,搅拌均匀,静放24小时,过滤,加入矫味剂,用蒸馏水将药液稀释至规定的体积即可封罐灭菌。
2 结果
2.1 出膏率测定 分别取上述两种工艺制备的当归补血口服液各30ml,分别盛在干燥的蒸发皿中,利用水浴加热蒸干,后放置在105℃恒温烘烤箱中干燥,然后取出冷却干燥,计算当归补血口服液的固体含量,乙醇沉淀法制备的固体含量为85mg/ml;壳聚糖絮凝法制备的固体含量为92mg/ml。聚糖絮凝法制的药液的出膏率优于乙醇法。
2.2 指标性成分含量测定 黄芪甲苷具有增强患者免疫力的功能,能缓解病人的疲劳感。分别取上述两种工艺制备的当归补血口服液各30ml,根据质量标准含量测定法测定其中黄芪甲苷的含量。通过壳聚糖絮凝法制的药液中黄芪甲苷含量为0.12mg/ml;乙醇沉淀法制备的含量为0.1mg/ml。聚糖絮凝法制的药液的黄芪甲苷含量优于乙醇法。
3 讨论
壳聚糖是一种具有极强的吸附特点的高分子物质,在中药的制备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将蛋白质类、树脂、鞣质、糖类物质和色素除去[3]。本研究发现,壳聚糖凝聚法制备的当归补血口服液在出膏率、黄芪甲苷的含量上高于乙醇沉淀法,用时,不同的澄清工艺对药液的澄清度也有一定的影响。其中,影响因素是药液中鞣质的聚合度,壳聚糖的吸附功效可以将药液中的鞣质加以吸附沉淀,使得口服液的澄澈度高于乙醇沉淀法制得的药液。有研究表明,壳聚糖澄清剂的絮凝作用还有助于去除中药中的重金属,使得药物中的重金属的含量明显降低[4]。观察发现,随着壳聚糖澄清液的增加以及浓度的增加,絮状沉淀物的含量也会增加,使过滤更加容易,但应该保证壳聚糖澄清液的浓度不要高于0.18%,以避免药液过于清澈影响过滤效果,通过前期实验研究,壳聚糖澄清剂浓度为0.12%时,沉淀效果最佳。
通过对不同制备方法制得的当归补血口服液各项质量指标进行对比,利用壳聚糖絮凝法制得的当归补血口服液不论是药液的澄澈度还是出膏率都在一定程度上优于乙醇沉淀法制得的药液,可使小分子的药理活性得到最大限度的保留。综上所述,在当归补血口服液的制备中,应选用壳聚糖絮凝法代替传统的乙醇沉淀法,可提高溶液的澄澈度,并具有制备工艺少、生产周期短、生产成本低的优势。
参考文献
[1]金岩,张宇,李三鸣.壳聚糖用于五苓滴丸澄清工艺的考察[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0,13(5):341-343.
[2]朱海涛,黄志利,袁胜浩,等.壳聚糖用于风湿Ⅱ号合剂澄清工艺探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0,(14):1190-1193.
[3]何迅,庞秀清,李勇军,等.壳聚糖用于头花蓼水提液澄清工艺的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12):3260-3261.
[4]楚笑辉,唐路梅,夏新华.壳聚糖絮凝澄清工艺与醇沉工艺纯化乙肝宁复方水提液的对比[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21):1-4.
(收稿日期:2015.02.04)
【关键词】 壳聚糖;当归补血口服液;澄清工艺
【中图分类号】R28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09-0011-01
当归补血口服液是常用的临床药物制剂,此药方来源于《内外伤辨惑论》[1],处方中当归与黄芪的比例为1∶5时,就有益气固表的作用,对肝功能的调节以及血液的养护具有极佳的效果,临床常用于气血亏虚、头昏目眩、气短心悸、精神疲惫和食欲不振等症状[2]。当归补血口服液传统的制备方法是利用乙醇沉淀法实现杂质的处理,保证药品的澄清度,但该方法对乙醇的消耗量极大,而且制作工艺冗长繁复。壳聚糖絮凝法同样具有除杂质的效果,可提高溶液的澄澈度,并具有制备工艺少、生产周期短、生产成本低的优势。
1 资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材料 WGP-450隔水式电热恒温箱(诺顶仪器设备有限公司);FA/JA电子分析天平(上海荆和分析仪器有限公司)。黄芪甲甙、阿魏酸标准品(中国药品检定所);壳聚糖(神农溪海联化玻试剂公司);所用药材由西安盛兴中药公司提供。
1.2 制备工艺 将当归和黄芪以1∶5的比例进行混合,根据煎煮法中的指导将药物煎煮两次,时间分别为1.5h、1h,合并药液并过滤,浓缩至每1ml药液相当于原药材1g,并将药液平均分为两份,备用。分别通过乙醇和壳聚糖进行提纯。
1.2.1 乙醇沉淀法 取上述药液一份,将其进行浓缩,当药液温度为50℃,相对密度为1.2时向其中加95%乙醇,使乙醇的含量占总药量的四分之三,混匀,静放24h,过滤,回收乙醇,加入矫味剂,用蒸馏水将药液稀释至规定的体积即可封罐灭菌。
1.2.2 壳聚糖絮凝法 取上述药液一份,将其分为6份,当药液温度为60℃时,分别加入浓度为0.03%、0.06%、0.09%、0.12%、0.15%、0.18%的壳聚糖澄清剂,搅拌均匀,静放24小时,过滤,加入矫味剂,用蒸馏水将药液稀释至规定的体积即可封罐灭菌。
2 结果
2.1 出膏率测定 分别取上述两种工艺制备的当归补血口服液各30ml,分别盛在干燥的蒸发皿中,利用水浴加热蒸干,后放置在105℃恒温烘烤箱中干燥,然后取出冷却干燥,计算当归补血口服液的固体含量,乙醇沉淀法制备的固体含量为85mg/ml;壳聚糖絮凝法制备的固体含量为92mg/ml。聚糖絮凝法制的药液的出膏率优于乙醇法。
2.2 指标性成分含量测定 黄芪甲苷具有增强患者免疫力的功能,能缓解病人的疲劳感。分别取上述两种工艺制备的当归补血口服液各30ml,根据质量标准含量测定法测定其中黄芪甲苷的含量。通过壳聚糖絮凝法制的药液中黄芪甲苷含量为0.12mg/ml;乙醇沉淀法制备的含量为0.1mg/ml。聚糖絮凝法制的药液的黄芪甲苷含量优于乙醇法。
3 讨论
壳聚糖是一种具有极强的吸附特点的高分子物质,在中药的制备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将蛋白质类、树脂、鞣质、糖类物质和色素除去[3]。本研究发现,壳聚糖凝聚法制备的当归补血口服液在出膏率、黄芪甲苷的含量上高于乙醇沉淀法,用时,不同的澄清工艺对药液的澄清度也有一定的影响。其中,影响因素是药液中鞣质的聚合度,壳聚糖的吸附功效可以将药液中的鞣质加以吸附沉淀,使得口服液的澄澈度高于乙醇沉淀法制得的药液。有研究表明,壳聚糖澄清剂的絮凝作用还有助于去除中药中的重金属,使得药物中的重金属的含量明显降低[4]。观察发现,随着壳聚糖澄清液的增加以及浓度的增加,絮状沉淀物的含量也会增加,使过滤更加容易,但应该保证壳聚糖澄清液的浓度不要高于0.18%,以避免药液过于清澈影响过滤效果,通过前期实验研究,壳聚糖澄清剂浓度为0.12%时,沉淀效果最佳。
通过对不同制备方法制得的当归补血口服液各项质量指标进行对比,利用壳聚糖絮凝法制得的当归补血口服液不论是药液的澄澈度还是出膏率都在一定程度上优于乙醇沉淀法制得的药液,可使小分子的药理活性得到最大限度的保留。综上所述,在当归补血口服液的制备中,应选用壳聚糖絮凝法代替传统的乙醇沉淀法,可提高溶液的澄澈度,并具有制备工艺少、生产周期短、生产成本低的优势。
参考文献
[1]金岩,张宇,李三鸣.壳聚糖用于五苓滴丸澄清工艺的考察[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0,13(5):341-343.
[2]朱海涛,黄志利,袁胜浩,等.壳聚糖用于风湿Ⅱ号合剂澄清工艺探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0,(14):1190-1193.
[3]何迅,庞秀清,李勇军,等.壳聚糖用于头花蓼水提液澄清工艺的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12):3260-3261.
[4]楚笑辉,唐路梅,夏新华.壳聚糖絮凝澄清工艺与醇沉工艺纯化乙肝宁复方水提液的对比[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21):1-4.
(收稿日期:2015.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