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有密切关系。在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今天,水资源保护将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领域之一,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在《中国21世纪议程》中就充分体现在努力寻求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尔后为全面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实施,又制定了《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更进一步明确了战略目标、基本原则、重点领域和保障实施,而水资源被定位于资源中的首位。可持续发展包括资源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3个方面。而资源中水资源又是人类最重要最不可缺的资源。所以,水资源的保护不仅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领域之一,而且也是保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二、水资源的涵义及特性
1、水资源的涵义。水资源是指可被人们利用,有一定数量和质量保证,并能在一定的时期内得到恢复和更新的天然淡水资源。它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及空中水。
2、水资源的特性。
(1)循环再生性和有限性。地球表面上的水体在太阳能的作用下,被不断地蒸发升空,蒸发的水汽在空中一旦遇到适宜的条件就会形成大气降水,从而对地表水、地下水进行补给。所以说,水资源具有再生性或可恢复性。与此同时,地球上的水资源是十分有限的,全球总水量约为13.86×1012m3,而海洋水量为13.38×1012m3,占总水量96.5%。淡水仅为350×108m3,占总水量2.53%。在淡水中,大多数储存于冰川、极地和埋藏在很深的地下含水层中。较容易开发利用的淡水资源仅为全球水储量0.00003%,因此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是十分有限的。
(2)时空分布不均性。A.水资源的地区分布极不均匀。在国内,南方降水多,北方降水少,东部降水多,西部降水少。造成水资源的严重不平衡,在地区分布差异极大,旱、涝灾害经常同时发生。B.水资源在时间上分配不均匀,洪枯变化大。主要体现在降雨径流的年内、年际变化方面,径流的年内分配特点是汛期(6~9月)径流十分集中,通常占全年径流量的50%~85%,而冬春季节雨水稀少;径流量的年际变化更大,1991年穆棱河年径流量为35×108m3,而1998年径流量仅为8.2×108m3,年度则差4倍多。C.不可替代性。在自然资源中,大多是可以替代的,但是水资源有3种重要作用不可替代,即维持人类生命的作用,维持工农业生产、维持良好环境作用。没有水,人类将无法生存,工农业生产就无法进行,生态环境就会恶化。D.利害两重性。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能给人类带来无限的恩惠,但水量过多或过少,往往会出现洪涝、旱、碱等自然灾害。如果水资源得不到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就会造成水质污染、环境恶化、地面下沉、土地沙漠化等危害,威胁人类的生存和生产。
三、水资源保护对策措施
1、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建立节水型经济。缓解我国水资源紧缺的局面,关键在于提高用水效率,建立节水型经济。节水型经济的主要标志应该是,发展素质好、产值高、用水少和排污少的产业,并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工业布局要适应水资源条件;要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发展用水少的作物;要使工农业产品用水定额与排水定额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普及先进的生活节水设备;加强水的多次重复利用,发展污水资源化等。搞好工业节水,既减少了新水取用量,自然也减少了工业废水量。
2、合理开发水资源,避免水资源破坏。水资源的开发包括地表水资源开发和地下水资源开发。水资源属于国家所用,因此,生产和生活用水的开发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的有关规定,作到全面规划,统筹兼顾。在开采地下水的时候,由于各含水层的水质差异较大,应当分层开采;对已受污染的潜水和承压水不得混合开采;对揭露和穿透水层的勘探工程,必须按照有关规定严格做好分层止水和封孔工作,有效防止水资源污染,保证水体自身持续发展。对水利工程所在地、上下游、河口乃至整个流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都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也可能造成一定范围内水资源破坏,因此,要求在水利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即进行环境评价,大型工程和一般中型工程要编写环境影响报告,对环境影响较小的中型工程和小型工程要编写环境影响评价表。另外,对乱砍乱伐造成的植被严重破坏引起水土保湿及水资源污染等行为应坚决制止。
3、加大水利投入,支持环保工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保护和管理是公共财政支持的重点领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需要加大公共财政的支持力度,并建立长期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继续把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列为长期建设国债投资的重点,力争用于水利建设的比重有所提高。稳定水利建设基金政策,扩大基金筹集范围。建立投资主体多元化、产业发展市场化、行业监管法制化得城市水务的运行机制。调整经济政策,改善投资环境,形成政府财政资金、银行信贷资金、国债资金、企业资本和私人资本等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资体制。构建一个长期稳定的投资信贷体系。
总之,水资源保护的本质就是通过行政、工程、法律、科技、经济等手段合理开发、管理和利用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的质量和水量供应,防止水污染、水源枯竭、水流阻塞和水土流失,满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
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有密切关系。在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今天,水资源保护将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领域之一,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在《中国21世纪议程》中就充分体现在努力寻求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尔后为全面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实施,又制定了《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更进一步明确了战略目标、基本原则、重点领域和保障实施,而水资源被定位于资源中的首位。可持续发展包括资源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3个方面。而资源中水资源又是人类最重要最不可缺的资源。所以,水资源的保护不仅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领域之一,而且也是保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二、水资源的涵义及特性
1、水资源的涵义。水资源是指可被人们利用,有一定数量和质量保证,并能在一定的时期内得到恢复和更新的天然淡水资源。它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及空中水。
2、水资源的特性。
(1)循环再生性和有限性。地球表面上的水体在太阳能的作用下,被不断地蒸发升空,蒸发的水汽在空中一旦遇到适宜的条件就会形成大气降水,从而对地表水、地下水进行补给。所以说,水资源具有再生性或可恢复性。与此同时,地球上的水资源是十分有限的,全球总水量约为13.86×1012m3,而海洋水量为13.38×1012m3,占总水量96.5%。淡水仅为350×108m3,占总水量2.53%。在淡水中,大多数储存于冰川、极地和埋藏在很深的地下含水层中。较容易开发利用的淡水资源仅为全球水储量0.00003%,因此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是十分有限的。
(2)时空分布不均性。A.水资源的地区分布极不均匀。在国内,南方降水多,北方降水少,东部降水多,西部降水少。造成水资源的严重不平衡,在地区分布差异极大,旱、涝灾害经常同时发生。B.水资源在时间上分配不均匀,洪枯变化大。主要体现在降雨径流的年内、年际变化方面,径流的年内分配特点是汛期(6~9月)径流十分集中,通常占全年径流量的50%~85%,而冬春季节雨水稀少;径流量的年际变化更大,1991年穆棱河年径流量为35×108m3,而1998年径流量仅为8.2×108m3,年度则差4倍多。C.不可替代性。在自然资源中,大多是可以替代的,但是水资源有3种重要作用不可替代,即维持人类生命的作用,维持工农业生产、维持良好环境作用。没有水,人类将无法生存,工农业生产就无法进行,生态环境就会恶化。D.利害两重性。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能给人类带来无限的恩惠,但水量过多或过少,往往会出现洪涝、旱、碱等自然灾害。如果水资源得不到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就会造成水质污染、环境恶化、地面下沉、土地沙漠化等危害,威胁人类的生存和生产。
三、水资源保护对策措施
1、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建立节水型经济。缓解我国水资源紧缺的局面,关键在于提高用水效率,建立节水型经济。节水型经济的主要标志应该是,发展素质好、产值高、用水少和排污少的产业,并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工业布局要适应水资源条件;要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发展用水少的作物;要使工农业产品用水定额与排水定额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普及先进的生活节水设备;加强水的多次重复利用,发展污水资源化等。搞好工业节水,既减少了新水取用量,自然也减少了工业废水量。
2、合理开发水资源,避免水资源破坏。水资源的开发包括地表水资源开发和地下水资源开发。水资源属于国家所用,因此,生产和生活用水的开发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的有关规定,作到全面规划,统筹兼顾。在开采地下水的时候,由于各含水层的水质差异较大,应当分层开采;对已受污染的潜水和承压水不得混合开采;对揭露和穿透水层的勘探工程,必须按照有关规定严格做好分层止水和封孔工作,有效防止水资源污染,保证水体自身持续发展。对水利工程所在地、上下游、河口乃至整个流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都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也可能造成一定范围内水资源破坏,因此,要求在水利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即进行环境评价,大型工程和一般中型工程要编写环境影响报告,对环境影响较小的中型工程和小型工程要编写环境影响评价表。另外,对乱砍乱伐造成的植被严重破坏引起水土保湿及水资源污染等行为应坚决制止。
3、加大水利投入,支持环保工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保护和管理是公共财政支持的重点领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需要加大公共财政的支持力度,并建立长期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继续把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列为长期建设国债投资的重点,力争用于水利建设的比重有所提高。稳定水利建设基金政策,扩大基金筹集范围。建立投资主体多元化、产业发展市场化、行业监管法制化得城市水务的运行机制。调整经济政策,改善投资环境,形成政府财政资金、银行信贷资金、国债资金、企业资本和私人资本等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资体制。构建一个长期稳定的投资信贷体系。
总之,水资源保护的本质就是通过行政、工程、法律、科技、经济等手段合理开发、管理和利用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的质量和水量供应,防止水污染、水源枯竭、水流阻塞和水土流失,满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