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80后,山西临汾人,现居唐山。河北省作协会员,河北省文学院签约作家,作品散见于《天涯》 《诗刊》《散文》 《散文选刊》 《文艺报》《作品》 《福建文学》《广西文学》《雨花》等报刊。曾两次获得香港青年文学奖,已出版散文集《木头的信仰》。 他用细长的钢锉在小叶紫檀上打磨,这块木头是他近得的。紫红色的粉末纷纷落进透明的杯子里,这些微小的鱼太沉,迅速沉了底。他在检验这块木头的真伪,探究它的身份。这个过程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0后,山西临汾人,现居唐山。河北省作协会员,河北省文学院签约作家,作品散见于《天涯》
其他文献
读过一首詩,写的是雪。关于在纷纷扬扬的雪中,一张张熟悉又陌生的脸浮现又消失的间断回忆;关于在雪闪亮的寒意中,想起《大屠杀》的恍惚的思绪。 最后的一句是:“那一年我3岁,母亲抱着我,院子里有一棵树。后来我们不住在那里,母亲在1982年死去。”像轻轻的一声叹息。 最强烈的感动,如同风暴的中心,不是呼啸倾诉,而是奇异的静默。 寂静中爆发出来的凄厉声响,和凄厉的声音消失之后的无边寂静,都会震撼人们的
隔江泥衔到你梁上 隔院泉挑到你杯里 海外的奢侈品舶来你胸前 我想要研究交通史 昨夜付一片轻喟 今朝收两朵微笑 付一枝鏡花,收一轮水月 我为你记下流水账
一 雪天的纽约,59号公寓。 我从窗口望出去,正好能看见对面楼里舞蹈学校上课的情景。那是我开办的学校。在大块的玻璃窗子后面,我的女儿——那里的助教——正在给学生们示范爵士舞动作。他们刚做完脚尖点地和双腿交击的练习,现在需要放松一下肢体。 待一会儿,我也要去跟他们一起练舞。 这群孩子里有一个戴眼镜的小女孩。每次开始上课前,她都会摘下眼镜,搁在椅子上,跟我当年一模一样。不过那时候我的老师叫狄丝
在精神意义上,做真正的公主 孩提时,各种充满着浪漫、梦幻的公主童话让每个女孩心中都怀揣着一个公主梦,希望自己便是童话中美丽的公主。《公主传奇》取材于格林童话《放鹅姑娘》,并在原故事的基础上进行了完美的深度加工。真正的公主因为心地善良被恶毒的侍女设计,两人的身份进行了对调——真公主变成了假侍女,真侍女变成了假公主。假公主怕自己的身份遭到泄露,一直都在想方设法除掉真公主。侥幸活下来的真公主沦落为放鹅
面对崭新的生活,因为我们别无選择。 我走进昏暗的店铺,形销骨立、蓬头垢面。理发师拧开开关,一个歌手开始在老式收音机里轻声歌唱,电风扇在头顶吱吱作响,传递着一丝生机。我想要怎样,不知道。几个月前我就停止打理自己。现在,我的脸上,荒草丛生。 终于修剪完毕,我看见镜子中的自己,这是一位失去父亲的儿子,同时也是一个有了新发型的年轻男子——我似乎从来没有这样修饰整齐过。理发师满面笑容地打量着他的作品,启
翻开千百年来泛黄的书卷,常常能发现,古来文人最尚从细微之景中描摹生活趣味。 春来如孟公卧席春眠,悠悠转醒之时,细数落花几朵,是为童趣;潮水初涨,青草漫过河堤时,看四野无人,横舟自渡,是为景趣;雪夜深深,围一红泥小火炉,与友对饮,是为雅趣。 然而写诗作文并非易事,字句笔法越是浑然天成,不留雕琢之迹,越费苦工。 用汪曾祺先生的话来说,真真有趣又十分自然的诗文,都有几分“苦心经营的随便”味道。
老作家吴泰昌有“文坛活化石”的美誉,笔下多文坛掌故、文学史料。这篇散文描写了吴泰昌童年时代一段阴冷灰暗的生活,文字诚挚灵气、朴实洒脱。在阴冷灰暗的色调下,一个红红的小辣椒构成了一个温暖的、贯穿始终的意象,成为一笔亮色,暖了他的童年,也暖了读者的人生。吴组湘称赞吴泰昌的散文“是随随便便、毫不作态地称心而道,注重日常生活和人情事理的描述,读来非常真切、明白,又非常自然而有意味”。 一九四六年春天,我
一个人喜食黄瓜,已不是什么秘密。 清晨,坐在院子里,不抽烟、不喝茶,将一盘黄瓜切成细段,慢慢吃着,也是一件趣事。黄瓜,是一种家常菜,或者说,是一种另类的水果。许多人吃不起水果,便拿出一根黄瓜,大快朵颐,看似一件幸福的事情。黄瓜,似乎应该属于乡下。城里全是钢筋铁骨,黄瓜的枝蔓无处安置。你看,城市里楼太高,遮住了阳光,完全没有土气供黄瓜呼吸。 生在乡下,骨子里对黄瓜有一種亲近感。 我熟悉黄瓜,犹
在叫陈家的村子的村边, 我看到远处白鹭飘起。 不是一只, 而是一群。 一个家庭? 一个组? 一个公社? 这才是乡村的标配。 它们在烤烟田飘过, 在熟了的油菜花田飘过。 我喜欢水田里的白鹭, 它们单腿直立、遗世独立, 在守株待兔。 我喜歡古诗里的白鹭, 无论老杜的, 还是李清照的。 在我还未看到乡间白鹭的时候, 它们启蒙了我。 它们的白, 如白露皎洁, 也如白
谁是鲁迅?这个问题似乎有一个标准答案: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从小学语文课本开始,我们就与他结缘。学生们更是长期口口相传这样的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 文学并非鲁迅一开始的梦想,老师们一般会讲,他在日本留学期间树立起了“弃医从文”的志向。 鲁迅不止一面。关于先生的多识、多才、多艺,很多人已经撰文提到,尤其是在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