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英语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学习必修的公共课,在课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国际一体化形式地进一步深入和发展,英语在学生今后工作和生活中的影响也越来越深远。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非常明确,“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切实帮助学生解决职业岗位上的实际问题。作为高职院校公共必修课的英语,如何承担起解决学生今后英语的实际所需?如何实现英语对学生所选专业课的辅助作用?如何解决工作岗位上英语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 职业性 社会需求 公共英语 辅助性
英语是高职院校各专业重要的公共基础课,同时也是必修课。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是“高职高专院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使高职英语教学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实际运用能力,全国各高职院校都想通过英语教学改革来切实达到服务实际需求的目的。
一、英语改革的现状
教学目标明确,但实际操作中逃不出传统的“一次性教育”的框架。总是希望在教学过程中把尽可能完整的知识系统灌输给学生。在英语教学中,强调听、说、读、写、译的面面俱到,忽略学生的英语基础和今后工作中的实际需求。这种纯理论式的英语教学直接导致学生特别是基础相对较弱的学生的“不买账”,老师在教学中也没有什么乐趣可言,更谈不上成就感,苦不堪言。
之所以导致上述的师生间的恶性循环,笔者认为:一:不了解学生或忽视学生的实际情况——英语基础和具备的相关能力。二:忽视公共英语在高职院校的定位。即职业服务性。
二、学生对英语的需求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作为一线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兴奋点,从而“投其所好”,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
2011年10月对班级学生进行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是听说,最不喜欢的是语法。这说明学生喜欢有创新性地学习。有意思的是,听说也恰恰是高职生无论是求职还是工作中最需要掌握的两项基本技能。所以,教师完全可以在第一学期的英语教学中“投其所好”,让学生有机会进行大量的听说练习。
但值得注意的是:看似简单的听说练习,其实需要相关教师投入大量精力去备课。
首先,针对学生的基础,找难易度适中的一些听说练习。让学生先课后以小组为单位准备这些听说练习。因此,教师要花很多时间去找相关的素材,既要做到每次听说中有新的知识的补充,又要难度拿捏的比较准确。还要一个客观现实:即小班授课(30个学生为宜,最多不超过40个)。
其次:根据所教班级学生的特点,挑选学生感兴趣的一些Topic。只有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他们才会更积极地准备,在课堂上更活跃地发言。英语教材一般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教师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自行扩展或压缩。慢慢地学生不再讨厌英语,甚至开始喜欢上英语课。喜欢英语课给他们带来的快乐甚至一点点小小的成就感,建立学生的自信心。这样,教师上课也肯定不会苦不堪言,相反,教师会觉得轻松而愉悦。
三、社会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需求
社会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要求是“能用、好用、经用”。所谓“能用”就是做事的能力,“好用”就是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和职业素养。“经用”岗位上的知识、技术更新时的自我学习能力,即可持续发展。
公共英语就是为达到“能用、好用、经用”的社会需求型学生,对学生所选专业有良好的辅助和补充、在今后工作学习中也能切实帮助他们。
英语作为公共基础课,需要掌握的主要技能,如:听、说等这里不详述。
以下主要讲英语作为公共基础课如何对学生专业课的辅助和补充作用。
“点”和“面”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点”主要指的是与专业相关的词汇。现在很多英语教科书中没有或很少涉及专业词汇的介绍,这就要求相关教师根据本班及本班所选专业特点来讲述相关词汇。第一,这是学生的专业,所以讲述这些词时,他们比较熟悉愿意去接受。第二,绝大部分高职专业都与生活和生产技术等有关,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找到素材,容易理解和掌握。
以计算机专业为例。先要求计算机专业学生讲出计算机的主要构建。如:显卡(video card)、主机(mainboard)、内存(memory)、键盘(keyboard)、硬盘 (hard disc drive)、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 或CPU)……等,这些物体和名称几乎每天都会接触,非常熟悉,这样学生理解和掌握起来就相对简单多了。当然,在教授的过程中,老师也要把握好单词的量,一次引进的专业知识单词不可太多,根据单词的难易度5-10为宜。此外,根据先简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面”就是把这些“点”放置在实际运用中。
同样以计算机专业为例。在电脑的使用中,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每次电脑出现故障时,屏幕上全部清一色的英语,这就为你和学生们提供了非常丰富的素材。
你所要做的就是发现或网上搜索计算机上出现的各式问题,然后让学生找出该句话的中文意思,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课后一起解决这个问题(答案最好中英文)。在解决问题和给出答案时,教师可以要求每组的一个成员作为代表用英语把答案说出来,如果学生英语基础许可的话,还可以要求学生用英语说出解题思路。当然,达不到也没关系。知道英语和中文意思之后,甚至有些问题还可以当场用电脑去印证结果。既学了英语又一起解决专业知识,可谓“一箭双雕”。
当然,有时候要找到与电脑相关的问题且难易适当是不容易的。
我们可以选择简单又实用的一些与电脑相关的术语,这种语言同样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实用的句子,而且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了解和掌握这些句子时相对容易接受,同时丰富扩展了词汇量和词组。当学生尝到了学习英语的乐趣和甜头,自然而然会带动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的积极性。这样的句子有很多,如:
the Blue Screen of Death 蓝屏死机
Hard disk(s) diagnosis fail 执行硬盘诊断时发生错误。
Keyboard error or no keyboard present 键盘错误或者未接键盘。、
Cannot find system files 不能找到系统文件。
Invalid path, not directory, or directory not empty 无效的路径、非目录或目录非空
通过点与面的结合学习,不仅扩充了词汇量和词组句式,而且也帮助学生了解了一些专业相关的英语知识。不仅激发和挺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而且在今后毕业找工作时能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毕业后上手快,上岗竞争时也有优势。
总之,高职院校培养的是“能用、好用、经用”的高技能的企业人,而英语作为公共基础课,就是辅助专业课,帮助学生真正做到“能用、好用、经用”。所以,这就势必要求教师在英语的讲述中,适当地引进学生所选专业基础知识,让学生了解这些专业基础知识的英语表达。真正做到以职业为导向,以素质为基础,为企业培养优秀的可持续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苏志刚,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6.
[2] 戴士弘,毕蓉《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1.
[3] 陈建平《中国英语学习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2.
作者简介:
陈玉兰(1980.4-),女,湖南常德人,广东科技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应用英语。
[关键词] 职业性 社会需求 公共英语 辅助性
英语是高职院校各专业重要的公共基础课,同时也是必修课。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是“高职高专院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使高职英语教学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实际运用能力,全国各高职院校都想通过英语教学改革来切实达到服务实际需求的目的。
一、英语改革的现状
教学目标明确,但实际操作中逃不出传统的“一次性教育”的框架。总是希望在教学过程中把尽可能完整的知识系统灌输给学生。在英语教学中,强调听、说、读、写、译的面面俱到,忽略学生的英语基础和今后工作中的实际需求。这种纯理论式的英语教学直接导致学生特别是基础相对较弱的学生的“不买账”,老师在教学中也没有什么乐趣可言,更谈不上成就感,苦不堪言。
之所以导致上述的师生间的恶性循环,笔者认为:一:不了解学生或忽视学生的实际情况——英语基础和具备的相关能力。二:忽视公共英语在高职院校的定位。即职业服务性。
二、学生对英语的需求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作为一线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兴奋点,从而“投其所好”,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
2011年10月对班级学生进行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是听说,最不喜欢的是语法。这说明学生喜欢有创新性地学习。有意思的是,听说也恰恰是高职生无论是求职还是工作中最需要掌握的两项基本技能。所以,教师完全可以在第一学期的英语教学中“投其所好”,让学生有机会进行大量的听说练习。
但值得注意的是:看似简单的听说练习,其实需要相关教师投入大量精力去备课。
首先,针对学生的基础,找难易度适中的一些听说练习。让学生先课后以小组为单位准备这些听说练习。因此,教师要花很多时间去找相关的素材,既要做到每次听说中有新的知识的补充,又要难度拿捏的比较准确。还要一个客观现实:即小班授课(30个学生为宜,最多不超过40个)。
其次:根据所教班级学生的特点,挑选学生感兴趣的一些Topic。只有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他们才会更积极地准备,在课堂上更活跃地发言。英语教材一般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教师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自行扩展或压缩。慢慢地学生不再讨厌英语,甚至开始喜欢上英语课。喜欢英语课给他们带来的快乐甚至一点点小小的成就感,建立学生的自信心。这样,教师上课也肯定不会苦不堪言,相反,教师会觉得轻松而愉悦。
三、社会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需求
社会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要求是“能用、好用、经用”。所谓“能用”就是做事的能力,“好用”就是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和职业素养。“经用”岗位上的知识、技术更新时的自我学习能力,即可持续发展。
公共英语就是为达到“能用、好用、经用”的社会需求型学生,对学生所选专业有良好的辅助和补充、在今后工作学习中也能切实帮助他们。
英语作为公共基础课,需要掌握的主要技能,如:听、说等这里不详述。
以下主要讲英语作为公共基础课如何对学生专业课的辅助和补充作用。
“点”和“面”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点”主要指的是与专业相关的词汇。现在很多英语教科书中没有或很少涉及专业词汇的介绍,这就要求相关教师根据本班及本班所选专业特点来讲述相关词汇。第一,这是学生的专业,所以讲述这些词时,他们比较熟悉愿意去接受。第二,绝大部分高职专业都与生活和生产技术等有关,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找到素材,容易理解和掌握。
以计算机专业为例。先要求计算机专业学生讲出计算机的主要构建。如:显卡(video card)、主机(mainboard)、内存(memory)、键盘(keyboard)、硬盘 (hard disc drive)、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 或CPU)……等,这些物体和名称几乎每天都会接触,非常熟悉,这样学生理解和掌握起来就相对简单多了。当然,在教授的过程中,老师也要把握好单词的量,一次引进的专业知识单词不可太多,根据单词的难易度5-10为宜。此外,根据先简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面”就是把这些“点”放置在实际运用中。
同样以计算机专业为例。在电脑的使用中,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每次电脑出现故障时,屏幕上全部清一色的英语,这就为你和学生们提供了非常丰富的素材。
你所要做的就是发现或网上搜索计算机上出现的各式问题,然后让学生找出该句话的中文意思,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课后一起解决这个问题(答案最好中英文)。在解决问题和给出答案时,教师可以要求每组的一个成员作为代表用英语把答案说出来,如果学生英语基础许可的话,还可以要求学生用英语说出解题思路。当然,达不到也没关系。知道英语和中文意思之后,甚至有些问题还可以当场用电脑去印证结果。既学了英语又一起解决专业知识,可谓“一箭双雕”。
当然,有时候要找到与电脑相关的问题且难易适当是不容易的。
我们可以选择简单又实用的一些与电脑相关的术语,这种语言同样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实用的句子,而且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了解和掌握这些句子时相对容易接受,同时丰富扩展了词汇量和词组。当学生尝到了学习英语的乐趣和甜头,自然而然会带动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的积极性。这样的句子有很多,如:
the Blue Screen of Death 蓝屏死机
Hard disk(s) diagnosis fail 执行硬盘诊断时发生错误。
Keyboard error or no keyboard present 键盘错误或者未接键盘。、
Cannot find system files 不能找到系统文件。
Invalid path, not directory, or directory not empty 无效的路径、非目录或目录非空
通过点与面的结合学习,不仅扩充了词汇量和词组句式,而且也帮助学生了解了一些专业相关的英语知识。不仅激发和挺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而且在今后毕业找工作时能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毕业后上手快,上岗竞争时也有优势。
总之,高职院校培养的是“能用、好用、经用”的高技能的企业人,而英语作为公共基础课,就是辅助专业课,帮助学生真正做到“能用、好用、经用”。所以,这就势必要求教师在英语的讲述中,适当地引进学生所选专业基础知识,让学生了解这些专业基础知识的英语表达。真正做到以职业为导向,以素质为基础,为企业培养优秀的可持续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苏志刚,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6.
[2] 戴士弘,毕蓉《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1.
[3] 陈建平《中国英语学习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2.
作者简介:
陈玉兰(1980.4-),女,湖南常德人,广东科技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应用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