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概念建构是指学生原有概念的改变、发展和重建,学习总是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出发,所以在建构科学概念时,必须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让概念根植于其中。文章从链接新知生长点,运用类比,架设支架,通过比较,诱发争议,寻找认知偏差等方面介绍如何从学生的认知结构出发,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科学概念。
关键词:认知结构;主动建构;科学教学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01-0021-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6.01.007
科学教学中,许多学生抱怨:“科学概念听不懂”,或“一听就懂,一做就错”,表明即使教师在课堂上讲得清清楚楚,但是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还是不透彻、不准确,还是不能在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中重建认知结构,表明科学概念还没有真正根植于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心理学家尼克森认为,学习就是事实的联系,把新获得的知识与已知的东西结合起来,把零星的知识织进有机的整体。概念建构是指学生原有概念的改变、发展和重建,即学习者的前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变过程。学生在各自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已经形成了特定的认知结构,这些认知往往具有隐蔽性、片面性、主观性,会影响、干扰、阻碍科学概念的建构。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教学即学生研究,教学的过程也是学生研究的过程,即研究学生认知结构、认知规律、认知心理等。让科学概念生“根”,就是要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出发,引导学生建构、重构科学概念。
一、链接新知生长点,让学生理解新知
新知如同“新枝”,总是长在原有“枝条”上,因此学习者要建构新知识,就需要以已有知识作为生长点,这样新知识才能与原来的知识建立关联,形成有意义的知识表征。教学中激活学生的知识和经验,找准生长点,并加以延伸、拓展,建构起新的概念。
例如,关于“用排气法收集CO2”的教学中,学生对于气体沉浮原理缺乏明确的感性支持;课堂上老师为了节约时间往往无视学生的知识和经验,导致对空气排出的方向无法判断。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必须通过设计活动,寻找相关实例,挖掘出新知的生长点。 (1)设置实验:食用油与水充分混合后静置,让学生观察和解释现象;(2)观察思考CO2使蜡烛火焰自下而上熄灭实验;(3) 让学生举出类似的实例,以加深对气体沉浮原理的理解。
对于气体向哪里排?为什么排?在学生的原有认知中是模糊的、隐性的,通过这些活动,促使其显性化、可视化,为学生领悟科学原理奠定了基础。实践证明:激活学生的原有知识越多,形成新知识的时间越长,这样建构的知识就越深刻、越牢固。
二、运用类比,化解教学难点
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有些科学概念较抽象,认知发展的阶段性影响了对科学本质的理解,阻碍了抽象概念的建构。为了找到知识的“根”,用形象宏观的事例作类比,让那些抽象的概念,有一个形象的认识,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例如,分子作为微观世界的入门概念,不能用微观术语来解释;同时本身缺乏直观性,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很难凭借原有的认知结构,实现对分子概念的建构,所以借助宏观实例作类比,并通过学生的想象达到建构分子的目的。(1)让学生举例说明自然界中的物质是由非常小的颗粒构成,如巨大的沙雕可以研磨成很小很小的微粒;像大象、河马这样巨大的生物是由肉眼看不见的细胞颗粒构成等等,为建立分子模型构造出雏形,为理解蔗糖分子奠定了基础。(2)蔗糖溶解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让学生想象:在水中蔗糖被“研磨”成极小的分子,以至于我们无法直接观察到这些分子的存在。
对于分子,学生的原有认知几乎是空白,通过类比让学生从已有的认知结构中产生联想和共鸣,勾勒出分子雏形,为理解溶液中的蔗糖分子打下基础。可见,一个新概念的建立,一个新知识的学习,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三、搭建支架,让学生理解新知
受生活经验的影响,学生的认知范围是有限的,如果概念建构需要的认知超出学生的原有认知范围,会导致难以理解。所以通过搭建与新知有关的支架,使其落在学生的认知范围内,从而建构起牢固的概念。
例如,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中,学生对于“空气中物质的除去,气体体积测量”这些知识点是模糊的、片面的,而教师往往高估了学生的认知结构,忽略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导致新知难以“消化吸收”,所以通过架设支架,使其纳入学生的认知范围,实现知识的建构。(1)反复操作胶头滴管吸取液体的过程,让学生初步体会用转换法测量气体体积的思想。(2)点燃集气瓶内的红磷,并立即盖上瓶塞,观察并思考实验现象:集气瓶的瓶塞为何不易打开?从而让学生明白:集气瓶内氧气减少并导致气压降低。
教学中由于弥补了学生的认知缺失,使得新知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而自然无痕地建构起新知。所以恰当的铺垫能成为促进学生思维拓展的关键点,达到启迪思维、促进迁移的目的。
四、通过比较辨别,让学生的认知更清晰
初学科学时,学生的认知结构具有片面性,许多相似概念容易混淆,且有负迁移作用。通过比较辨别相互间的异同点,消除干扰,使学生准确地掌握相似概念的区别与联系。所以教学中老师应通过概念的比较、辨别,让学生的认知更清晰,有更坚实的根基。
例如,以元素和原子为例,虽然老师讲解和学生练习花了大量时间,但是学生对二者关系始终模糊不清。为了深刻学生对概念的认识,运用了比较的方法。(1)比较1H、2H、3H三种微粒的区别和关系,(2)比较H与1H、2H、3H的关系,在学生的比较辨别过程中,克服了原有认知中的片面性,明确了二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进而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教学效果。
题海战术的最大问题在于,没有真正认识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不仅造成师生精力的浪费,还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对于概念之间的关系教师只有在学生已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通过比较辨别,建构知识网络,才能达到有效建构的目的。 五、通过诱发争议,让学生从错误中醒悟
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学生认知中的有些错误想法是根深蒂固的,单纯依靠正面的示范和反复练习的方式,很难改变。让学生在错误点上诱发争议,在相互争辩中展示学生真实的认知结构,激起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达到从根本上改变错误认知,重构科学概念的目的。
例如,为了辨别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的关系,首先,设置问题让学生在争议中,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并充分展示自己的认知,如判断:饱和溶液加水就变成稀溶液,有的学生认为是正确的,理由是饱和溶液就是浓溶液,溶质含量一定多,加水稀释后溶质含量减少就变成了稀溶液。而有的学生马上反驳:饱和溶液本身并不一定是浓溶液,如:饱和石灰水中溶质含量仍很少。 然后在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活跃的情况下,针对暴露出来的错误,老师作为引导者,把学生思考的方向引导到概念的定义上,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最后让学生反思产生错误的原因。生1:我受表面文字的误导,认为浓溶液总是饱和溶液;生2:我虽然会背概念,但在思考问题时又忽视了概念。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面对同一个问题,都有各自不同的思维方式,教师只有充分意识到这一点,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并从根本上纠正学生的错误认知。
六、寻找认知偏差 完善概念内涵
学生在学习新概念时,已经具有特定的认知结构,这些特定的认知有时会影响、干扰、阻碍新概念的建构,导致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具有片面性、主观性。因此教师要正视这些认知结构,通过教学活动不断调整或完善原有的认知结构,让学生建构起完整的科学概念。
例如,关于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教学中,对于可燃物燃烧的两个条件,一位学生问老师:在水中不也有氧气吗?为什么水下的白磷不会燃烧?而另一位学生很快地替老师解围:水火不相容,水能灭火啊。为了纠正学生的认知偏差:(1)让学生在类比中领悟:为什么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能燃烧?(2)在含有白磷的热水中通入氧气,观察水中白磷的燃烧现象。(3)让学生举例说明不能用水来灭火的实例,这样使学生对于燃烧条件有更深刻的认识。
学生基于“水火不相容,水能灭火”这种生活经验,产生了认知偏差,老师围绕这一观点,将学生置于新知与已有经验的矛盾中,引领学生的思维交锋,不断更新和改变原有的认知模式,丰富和完善概念内涵。
尊重学生,不仅表现在人格上,更在于对学生的认知结构、认知规律、认知心理的了解和尊重,还在于对学科中有利于学生发展因素的挖掘。教师只有认识到学生的原有知识结构,意识到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重要性,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按其内在的节律生长,才能真正做到让知识扎根于学生头脑中,实现有效建构。
参考文献
[1] 荀步章.数学有效教学:从儿童的认知基础出发[J]. 教学与管理,2014,8
[2] 成尚荣.教学改革的新走向与新趋势 [J]. 人民教育,2013,24
[3] 匡金龙.制造认知冲突,引导学生主动建构[J]. 教育研究与评论,2013,6
关键词:认知结构;主动建构;科学教学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01-0021-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6.01.007
科学教学中,许多学生抱怨:“科学概念听不懂”,或“一听就懂,一做就错”,表明即使教师在课堂上讲得清清楚楚,但是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还是不透彻、不准确,还是不能在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中重建认知结构,表明科学概念还没有真正根植于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心理学家尼克森认为,学习就是事实的联系,把新获得的知识与已知的东西结合起来,把零星的知识织进有机的整体。概念建构是指学生原有概念的改变、发展和重建,即学习者的前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变过程。学生在各自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已经形成了特定的认知结构,这些认知往往具有隐蔽性、片面性、主观性,会影响、干扰、阻碍科学概念的建构。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教学即学生研究,教学的过程也是学生研究的过程,即研究学生认知结构、认知规律、认知心理等。让科学概念生“根”,就是要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出发,引导学生建构、重构科学概念。
一、链接新知生长点,让学生理解新知
新知如同“新枝”,总是长在原有“枝条”上,因此学习者要建构新知识,就需要以已有知识作为生长点,这样新知识才能与原来的知识建立关联,形成有意义的知识表征。教学中激活学生的知识和经验,找准生长点,并加以延伸、拓展,建构起新的概念。
例如,关于“用排气法收集CO2”的教学中,学生对于气体沉浮原理缺乏明确的感性支持;课堂上老师为了节约时间往往无视学生的知识和经验,导致对空气排出的方向无法判断。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必须通过设计活动,寻找相关实例,挖掘出新知的生长点。 (1)设置实验:食用油与水充分混合后静置,让学生观察和解释现象;(2)观察思考CO2使蜡烛火焰自下而上熄灭实验;(3) 让学生举出类似的实例,以加深对气体沉浮原理的理解。
对于气体向哪里排?为什么排?在学生的原有认知中是模糊的、隐性的,通过这些活动,促使其显性化、可视化,为学生领悟科学原理奠定了基础。实践证明:激活学生的原有知识越多,形成新知识的时间越长,这样建构的知识就越深刻、越牢固。
二、运用类比,化解教学难点
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有些科学概念较抽象,认知发展的阶段性影响了对科学本质的理解,阻碍了抽象概念的建构。为了找到知识的“根”,用形象宏观的事例作类比,让那些抽象的概念,有一个形象的认识,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例如,分子作为微观世界的入门概念,不能用微观术语来解释;同时本身缺乏直观性,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很难凭借原有的认知结构,实现对分子概念的建构,所以借助宏观实例作类比,并通过学生的想象达到建构分子的目的。(1)让学生举例说明自然界中的物质是由非常小的颗粒构成,如巨大的沙雕可以研磨成很小很小的微粒;像大象、河马这样巨大的生物是由肉眼看不见的细胞颗粒构成等等,为建立分子模型构造出雏形,为理解蔗糖分子奠定了基础。(2)蔗糖溶解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让学生想象:在水中蔗糖被“研磨”成极小的分子,以至于我们无法直接观察到这些分子的存在。
对于分子,学生的原有认知几乎是空白,通过类比让学生从已有的认知结构中产生联想和共鸣,勾勒出分子雏形,为理解溶液中的蔗糖分子打下基础。可见,一个新概念的建立,一个新知识的学习,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三、搭建支架,让学生理解新知
受生活经验的影响,学生的认知范围是有限的,如果概念建构需要的认知超出学生的原有认知范围,会导致难以理解。所以通过搭建与新知有关的支架,使其落在学生的认知范围内,从而建构起牢固的概念。
例如,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中,学生对于“空气中物质的除去,气体体积测量”这些知识点是模糊的、片面的,而教师往往高估了学生的认知结构,忽略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导致新知难以“消化吸收”,所以通过架设支架,使其纳入学生的认知范围,实现知识的建构。(1)反复操作胶头滴管吸取液体的过程,让学生初步体会用转换法测量气体体积的思想。(2)点燃集气瓶内的红磷,并立即盖上瓶塞,观察并思考实验现象:集气瓶的瓶塞为何不易打开?从而让学生明白:集气瓶内氧气减少并导致气压降低。
教学中由于弥补了学生的认知缺失,使得新知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而自然无痕地建构起新知。所以恰当的铺垫能成为促进学生思维拓展的关键点,达到启迪思维、促进迁移的目的。
四、通过比较辨别,让学生的认知更清晰
初学科学时,学生的认知结构具有片面性,许多相似概念容易混淆,且有负迁移作用。通过比较辨别相互间的异同点,消除干扰,使学生准确地掌握相似概念的区别与联系。所以教学中老师应通过概念的比较、辨别,让学生的认知更清晰,有更坚实的根基。
例如,以元素和原子为例,虽然老师讲解和学生练习花了大量时间,但是学生对二者关系始终模糊不清。为了深刻学生对概念的认识,运用了比较的方法。(1)比较1H、2H、3H三种微粒的区别和关系,(2)比较H与1H、2H、3H的关系,在学生的比较辨别过程中,克服了原有认知中的片面性,明确了二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进而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教学效果。
题海战术的最大问题在于,没有真正认识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不仅造成师生精力的浪费,还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对于概念之间的关系教师只有在学生已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通过比较辨别,建构知识网络,才能达到有效建构的目的。 五、通过诱发争议,让学生从错误中醒悟
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学生认知中的有些错误想法是根深蒂固的,单纯依靠正面的示范和反复练习的方式,很难改变。让学生在错误点上诱发争议,在相互争辩中展示学生真实的认知结构,激起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达到从根本上改变错误认知,重构科学概念的目的。
例如,为了辨别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的关系,首先,设置问题让学生在争议中,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并充分展示自己的认知,如判断:饱和溶液加水就变成稀溶液,有的学生认为是正确的,理由是饱和溶液就是浓溶液,溶质含量一定多,加水稀释后溶质含量减少就变成了稀溶液。而有的学生马上反驳:饱和溶液本身并不一定是浓溶液,如:饱和石灰水中溶质含量仍很少。 然后在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活跃的情况下,针对暴露出来的错误,老师作为引导者,把学生思考的方向引导到概念的定义上,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最后让学生反思产生错误的原因。生1:我受表面文字的误导,认为浓溶液总是饱和溶液;生2:我虽然会背概念,但在思考问题时又忽视了概念。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面对同一个问题,都有各自不同的思维方式,教师只有充分意识到这一点,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并从根本上纠正学生的错误认知。
六、寻找认知偏差 完善概念内涵
学生在学习新概念时,已经具有特定的认知结构,这些特定的认知有时会影响、干扰、阻碍新概念的建构,导致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具有片面性、主观性。因此教师要正视这些认知结构,通过教学活动不断调整或完善原有的认知结构,让学生建构起完整的科学概念。
例如,关于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教学中,对于可燃物燃烧的两个条件,一位学生问老师:在水中不也有氧气吗?为什么水下的白磷不会燃烧?而另一位学生很快地替老师解围:水火不相容,水能灭火啊。为了纠正学生的认知偏差:(1)让学生在类比中领悟:为什么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能燃烧?(2)在含有白磷的热水中通入氧气,观察水中白磷的燃烧现象。(3)让学生举例说明不能用水来灭火的实例,这样使学生对于燃烧条件有更深刻的认识。
学生基于“水火不相容,水能灭火”这种生活经验,产生了认知偏差,老师围绕这一观点,将学生置于新知与已有经验的矛盾中,引领学生的思维交锋,不断更新和改变原有的认知模式,丰富和完善概念内涵。
尊重学生,不仅表现在人格上,更在于对学生的认知结构、认知规律、认知心理的了解和尊重,还在于对学科中有利于学生发展因素的挖掘。教师只有认识到学生的原有知识结构,意识到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重要性,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按其内在的节律生长,才能真正做到让知识扎根于学生头脑中,实现有效建构。
参考文献
[1] 荀步章.数学有效教学:从儿童的认知基础出发[J]. 教学与管理,2014,8
[2] 成尚荣.教学改革的新走向与新趋势 [J]. 人民教育,2013,24
[3] 匡金龙.制造认知冲突,引导学生主动建构[J]. 教育研究与评论,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