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来源 :教育学·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bscy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不能只停留在课堂表面的“活”,“乐”,“玩”中。激发学生对学科的兴趣,我们注重学科本身,从学得后产生的成功体验来不断滋长兴趣,挖掘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关键词:兴趣 现状 任务型
  小学生在刚接触英语学科时,总会有些困惑。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激发兴趣
  “激发兴趣”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在以下几个特点:
  1.“闹着玩”。初次接触教材,教师对教材的灵活性、意图不能领悟到位。他们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设计各种活动丰富课堂。如:动手做贺卡。教师往往在还没讲完步骤,学生早自娟自乐地通过自己对图示的理解动手又动口。课堂成了一典型的美术小制作。除组织上存在的缺陷外,这样的动手是否值得要用大部分宝贵的课堂时间来完成?
  2.“光练嘴皮子,不看书”。为了提高口语,教师花了大量时间精心设计课堂内容,讲干喉咙,耗完学生精力,铃声一响,大伙齐松了一口气,教师这才记得需打开课本问学生:今天你学到了什么?顿时教室里鸦雀无声,从他们捧着课本迷惑的眼神、委屈的神情中不难得出:我刚才明明会讲得,怎忘了?书上哪有?我怎不认识他呀?教学目标有听说认读,但大多数教师都没注意认读目标的重要性。我们可以放任这种现象持续?作为学习的载体我们还可以熟视无睹吗?
  3.“动中乱”。教师不遗余力地采用各种组织方法来吸引学生兴趣、课堂游戏采取自由结对就是其中一例。于是我们常可以看到有几个围在一起,有好几个单干的走来走去,又是叫又是跑的,甚是热闹,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流于形式”频频在课堂上出现。
  二、持久兴趣
  1.进入了四年级,由于三年级认读不抓实,课堂出现可各种时尚病:
  (1)“喧宾夺主”。教师尽量用简易语言组织课堂时,学生却听得悬乎,有自个儿画画的,有低头写东西的,有做小动作的等等。教师迫不得已,改成演“独角戏”。
  (2) 有问“逼”答。教师在教学深入过程中,发现抓实知识的重要性。为了改变教学现状,从现在抓起。于是课堂上出现让学生一个接一个站起来,穷问不舍,最终还是自己“摊牌”。这些问题的根本在于设计的太玄,教学过程没能让学生可以拾级而上。
  (3)问而“避”答。为培养学生质疑,教师很难把握得了“度”。学生举手追问,教师穷于应付,留个台阶给自己:大家自个找答案,看谁厉害。结果,学生无所适从。这种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对教材钻研不深不透,依赖现代教具,却只能“顺流而下”。
  (4)“照本死用”。课本知识还没掌握,我们还怎样拓展?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抓课本语言时,练了又练,教学辅助手段少之又少。“教具少,做教具烦”成了我们的理由。在调查中笔者发现51、6%学生说,从没见过老师在黑板上画过简笔画;67、2%学生说,老师在课堂上常见的只是几张卡片和一台录音机。45%学生反映教师在课堂上很少提供实物和设置情景。我们的学生在沉闷贫乏的气氛中,学得如何?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2.思考与对策。
  (1)立足课堂,向课堂要实效。在小学阶段,小学生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各种习惯、兴趣。学科分配的时间都较紧,我们教师只能向课堂主战场取成效。采用“目标性”的任务型课堂教学,便是我正努力摸索,改变现状的教学模式。教学的“任务”,就是做事,它以意义为中心,重视如何沟通信息,着重解决某一交际问题,它在现实生活中有发生的可能性,而不是假交际。它贴近生活经历,能引起学生共鸣,激发欲望。任务的执行注意任务完成,即在交际中解决问题。
  (2)分层教学,减缩差距。在教学过程中,不可回避的是如何对待优中差生。
  (3)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完成英语教学和培养兴趣的根本保证。情感是打动人的心灵秘诀,是打开人心灵的一把金钥匙,是人行为的内在力,是人际关系的基础。师生间接触、看法、需要无不包含情感因素。没有师爱生、生尊师,就不可能有良好的学习氛围,顺利进入角色。而乡村学生回答:我不喜欢英语,太难了,可我喜欢见到英语教师,她让我快乐,这正说明师生关系的可利用性。无论是对语音的兴趣还是对教育者的喜爱,我们没有理有错过任何一个有潜力可挖的机会。教师爱学生,以自己的人格影响和发展学生。
  (4)英语课堂的延伸,拓宽。
  (5)定时抽取典型活动,提前布置任务,学生在课间、课外的自觉准备,营造一种可遇不可求的氛围,带动周围人,激活他们兴趣,在提高他们表达能力同时,也不放过肯定他们为此努力的结果。
  综上所述,出现教学危险信号,我们不能任其发展。对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有必要回头看、找症结。只有在把握准理论下,不断学习新标准,摸索教法学法,用理念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感悟真理,真正地为学生培养持久的英语兴趣。相信在不断克服探究实践后我们一定能为成绩而兴奋。
  参考文献
  [1]张之建 主编 中小学教学小百科.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
  [2]王增昌 主编 外国教育教学改革全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其他文献
研究解题的一般思路和基本方法,对提高我们的历史成绩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管怎么说,学习的效果怎样,最终还是通过答题的形式来验证。  高中历史试题分两类,一类是选择题(客观题),另一类是非选择题(主观题)。下面就这两种题型,谈一下如何掌握解题的一般思路和基本方法,以及做题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不当之处,请指正。  一、历史选择题  基本结构:每个选择题都由两部分组成:题干和题项。因而做选择题也分两
期刊
俗话说:“浇树浇根,育人育心。”转变“问题学生”的过程实际上是教师倾注人文关怀,师爱付出与流露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合作、心灵沟通的过程。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用新的教育观念、方法,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教育每一个“问题学生”。教师只要有爱心,才能发现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才能因材施教,才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  陶行知先生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你
期刊
摘 要: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如果从夸美纽斯(1597—1670年)数起,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因其优越性而为人们所普遍接受和采用。而且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课堂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都必须在课堂中完成。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实效性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一直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笔者认为,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虽然不可能找到固定的模式,但是可以提出
期刊
现行的中学政治课教学仍然处在以升学为目的僵化教学轨道上。在实际教学中,犹如一潭死水,毫无生机的课堂依然存在。学生普遍厌学,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社会方面。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中,受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一段时间内,社会上重物质文明、轻精神文明,一手硬、一手软,形成了追求物质享受、感官刺激的风气,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的泛滥,对学生产生了不良影响,感觉政治课中的道
期刊
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一谈及阅读,人们联想的往往是语文阅读。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及“社会的数学化”,仅具语文阅读能力的社会人已明显地显露出其能力的不足,如他们看不懂某些产品使用说明书,看不懂股市走势图,等等。由此可见,加强数学阅读教学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就数学阅读先抒已见,以求教于大方。  一、以“疑”导读  以“疑”
期刊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教学单位, 班主任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育工作的质量,影响着未来人才的素质,责任重大。新时代要求班主任具备的不只是操作技能技巧,还要有直面新情况、分析新问题、解决新矛盾的本领,需要不断地充实和提高自己,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怎样才能做好班主任工作呢?  一、树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对班主任来说,学生是否接受你的教育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接受你的教育取决于诸多因素,但学生在前期对教师形成的印象
期刊
摘 要:数学语言是表达数学思维的载体,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通过数学语言的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思维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关键词:数学语言 课堂教学 解题能力 提高  数学知识是借助数学语言来传播和交流的,学生对数学语言的理解和掌握,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前提,是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是数学教学的关键。  一、重视教师课堂语言的引领  1.教师的语言力求准确、科学、简明
期刊
摘 要:教学要从研究教师转向研究学生已经成为现代教学的必然趋势,由教会知识转向教会方法,由知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面对英语教学效果不如人意的状况,我们必须着重教会学生选用实用的个性化学习策略来改进学习,提高学习质量。学习策略训练和强化就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了。  关键词:策略培训 选择策略 策略可教性  英语教学这么多年来,外语教学法收效甚微,知识信息总量迅速增加,教学要从研究教师转向研究学生
期刊
高中数学对于很多同学的学习来说都是很头疼的,如何有效的解答高中数学的选择题、填空题或解答题,是高中数学提高分数的重要问题。但有些题目直接解答比较困难,那么是否有其它的解法呢?正所谓:正难则反,我们可以用逆向思维来想想如何简单有效的解决一些比较难得问题,于是就有了反向解法,即是考虑题目的反方面,反向解法就能够在高中数学中发挥重要作用。下面介绍几种反向解法。  一、反向排除法  在选择题中,数学的选择
期刊
小学的品德与社会,我们简称“品社”,是对小学生进行系统的品德教育的一门主要课程。它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方向、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有着一定的导向作用。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在“品社”课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义不容辞的。那么,在《品社》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教师要提高认识程度  《品德与社会》虽然列入了考试科目,但是远远不如语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