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驼者非自驼
先读到一首题画诗,而后才去寻找画的。找到画之后,我才知道题画诗有三首。三个题诗者,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对画意和画境进行了解读。它们与画面对比起来,甚觉相得益彰。
先说画。
画日《三驼图》。驼者,非骆驼,而是驼背人。纸本,墨笔,线条简洁,笔法洗练;驼者须发与衣裳纹饰历历可辨,尽管不见勾勒痕迹。画家通过圆润而温和的笔墨,塑造了外柔内刚的形表,显示了画家不凡的造型功力。
画家李士达,号仰槐,江苏吴县人。此图可谓他的代表作,传世已久,盛读不衰。好的艺术作品,未必都是呕心沥血之作,或许一发于久蓄,喷薄而出,一挥而就,宛若天成,譬如《三驼图》即是。
《三驼图》的下方——大约四分之一处,绘有三个驼背的老者,仿佛三驼肉团团,呈动态旋转的三角形。东边的驼者,拄杖提篮,前行途中听见有人叫喊,自然而然地回头与他们打个招呼,甚至聊上几句。南边的驼者,遇到提篮者便拱手作揖,表示问好;问好之后,似乎又说了一二句玩笑话。西北方向的那个驼者,好像听到他们的交谈后,拍手大笑,不亦快乎。至于他们见面到底说了些什么,读者不得而知,但一定是爽心快意之事——看那三个驼者滑稽的形象,可掬的笑态,便知。显然,画家谙熟日常生活中的许多情景与深义,并通过三个驼背人相遇时的戏谑与玩笑,隐喻了某种社会现实,意义不同凡响——不同的读者,可能从中读出不同的含义和意境,或哑然失笑,或低头沉思。
再说题画诗。
难能可贵的是《三驼图》的上方留有约四分之三的空白。画家的三个朋友,分别题了一首近乎民谣的诗句,通俗易懂,与绘画相诙相谐,回味无穷。
最先题诗者是明代文学家、画家和藏书家钱允治。诗曰:“张驼提盒去探亲,李驼遇见问缘因,赵驼拍手呵呵笑,世上原来无直人。”彼此嘲笑对方,却忘记自己也是个驼背人。我更觉得,世上无直人,驼者非自驼。许多人在世俗的熏染下,扭曲了心态,甚或为一己之利而折腰,谄媚权贵。第二个题诗的是画家陆士仁。诗曰:“为怜同病转相亲,一笑风前薄世因。莫道此翁无傲骨,素心清澈胜他人。”在他看来,驼背之人看上去背是驼的,腰是弯的,但心里却刚着呢,未必不是真男人!弯曲只是生存的需要,而非臣服于世俗。这大约便是常人欣赏有加的外圆内方吧。第三个题诗的是书画家文谦光。诗曰:“形模相肖更相亲,会聚三驼似有因。却羡渊明归思早,世途只见折腰人。”他认为,现实社会里不为斗米折腰的陶渊明似乎真的绝迹了,大家看到的多是委曲求全的苟且之人。
三首诗只代表三种不同的解读,而画面上的三个驼者却代表了芸芸众生——三人为众嘛。读画之后,或许你有第四种或第五种解读,譬如很多人会想到求人时的卑躬屈膝,因为世上没人不求人的,何况求人者未必就会丧失人格,不过心里一定要清白干净!
假若画面有足够多的空白,不知道你准备题一首什么样的诗?
吹箫与扑蝶
多年前就读过费氏父子的画。
在特定条件下,那些画面时常会再现在脑海里,甚至再创作,产生相关的联想。譬如费丹旭的《月下吹箫图》,全然不似前朝画家王谔的同题作品。王谔擅长磅礴气势,多有江山胜迹入画,人物也以士子为多——在至伟的大自然景观面前,人竟然那么渺小,生出忧愁与怨恨也是极其自然的。而费丹旭的绘画往往用人物主导画面,如《罗浮梦景图》《姚燮忏绮图》等,尤为仕女,皆为鹅蛋脸,柳眉细眼,樱桃小嘴,一看便是富贵清丽之相。这大约是他的一种美学追求。
费氏《月下吹箫图》人物有二,均为清雅女子,不纤瘦,亦非丰腴。显然是主仆关系。主人倾情于箫,仆人随之入境。疏梅凌寒,朗月当空;月在树上,人在树下,主在前,仆在后,玲珑之石遮掩了她们下身的局部,而主人的裙裾逶迤于地,與如水月华相融于一体。竹影摇曳,草色依然青青,烟笼寒水,情思浩渺。如此情景,说忧愁吧,似乎不太应该;说不忧愁吧,这箫声又分明在倾诉忧怨。
画家通过工写结合,创造了唯美画面,无论人物,还是景致,均安排得非常恰当,疏密有致,浓淡相宜,呈现出的人物形象恰如画家的一贯风格。费丹旭善于通过人物姿态与神情以及环境等微妙的差异,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读者渐入画境,仿佛看到梅花吐蕊,清香四溢,而主人微阖双眸,任由如歌如泣的箫声,在月华如水的夜晚渐渐地扩散,闻者同戚,譬如身后的仆人也不知不觉地被感染,愿意陪主人坐上一百年。忧愁渐散,斯人杳然。当寒露瀼瀼之时,月亮悄悄地偏移了方向,疏影斑驳,梅花飘零,一瓣又一瓣,乘着箫声缓缓坠落。
费丹旭长子费以耕兼得父辈之长,擅仕女,工花鸟。声名虽不及其父,却也佳品连连,譬如传世之作《扑蝶图》,充分地体现了他的绘画特点。
清丽优雅的《扑蝶图》,一派盎然生机,湖柳渡春色,双蝶舞翩跹。绿波随风,皱了一池春水;浮萍逐流,荡漾着扑蝶者的心波。画家以水墨疏笔极尽写实,淡淡的绿韵渲染出柳枝摇曳之美。特别是朱砂勾色的栏杆,稳定了画面重心,白描式的人物才不至于头重脚轻,却又轻盈飘逸,灵动而充满生息。整个绘画的线条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变化,着色也是比较单纯,正因为简洁与单纯,更显得女子的优柔与清秀。画中仕女柳叶眉,细挑眼,皮肤白皙,身材修长,楚楚动人,却又弱不禁风。自然想起《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娇柔而纤弱,秀丽而兼病态。仔细观摩,她竟然也和翩跹的彩蝶一样生动活泼——彩蝶于花丛上下翻飞,她追着彩蝶不离不弃,娇喘吁吁,汗香袭人……仿佛彩蝶逗着她玩儿,让她在郁愁烦闷中解脱出来。无论彩蝶,还是仕女,她们的神情与姿态,都是那么可爱可人。
今之读者看到如此画面,或别有一番思想,譬如吹箫生怨,扑蝶无聊,尽是病态。而箫之意象往往与怨相关,或忧伤不能自拔。油然想起苏曼殊那首《本事诗》:“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尺八箫非中国传统之箫,又多了些许忧伤。至于扑蝶,很可能联想到: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虽然美好,却也有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浅浅的忧伤。
编辑:刘亚荣
先读到一首题画诗,而后才去寻找画的。找到画之后,我才知道题画诗有三首。三个题诗者,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对画意和画境进行了解读。它们与画面对比起来,甚觉相得益彰。
先说画。
画日《三驼图》。驼者,非骆驼,而是驼背人。纸本,墨笔,线条简洁,笔法洗练;驼者须发与衣裳纹饰历历可辨,尽管不见勾勒痕迹。画家通过圆润而温和的笔墨,塑造了外柔内刚的形表,显示了画家不凡的造型功力。
画家李士达,号仰槐,江苏吴县人。此图可谓他的代表作,传世已久,盛读不衰。好的艺术作品,未必都是呕心沥血之作,或许一发于久蓄,喷薄而出,一挥而就,宛若天成,譬如《三驼图》即是。
《三驼图》的下方——大约四分之一处,绘有三个驼背的老者,仿佛三驼肉团团,呈动态旋转的三角形。东边的驼者,拄杖提篮,前行途中听见有人叫喊,自然而然地回头与他们打个招呼,甚至聊上几句。南边的驼者,遇到提篮者便拱手作揖,表示问好;问好之后,似乎又说了一二句玩笑话。西北方向的那个驼者,好像听到他们的交谈后,拍手大笑,不亦快乎。至于他们见面到底说了些什么,读者不得而知,但一定是爽心快意之事——看那三个驼者滑稽的形象,可掬的笑态,便知。显然,画家谙熟日常生活中的许多情景与深义,并通过三个驼背人相遇时的戏谑与玩笑,隐喻了某种社会现实,意义不同凡响——不同的读者,可能从中读出不同的含义和意境,或哑然失笑,或低头沉思。
再说题画诗。
难能可贵的是《三驼图》的上方留有约四分之三的空白。画家的三个朋友,分别题了一首近乎民谣的诗句,通俗易懂,与绘画相诙相谐,回味无穷。
最先题诗者是明代文学家、画家和藏书家钱允治。诗曰:“张驼提盒去探亲,李驼遇见问缘因,赵驼拍手呵呵笑,世上原来无直人。”彼此嘲笑对方,却忘记自己也是个驼背人。我更觉得,世上无直人,驼者非自驼。许多人在世俗的熏染下,扭曲了心态,甚或为一己之利而折腰,谄媚权贵。第二个题诗的是画家陆士仁。诗曰:“为怜同病转相亲,一笑风前薄世因。莫道此翁无傲骨,素心清澈胜他人。”在他看来,驼背之人看上去背是驼的,腰是弯的,但心里却刚着呢,未必不是真男人!弯曲只是生存的需要,而非臣服于世俗。这大约便是常人欣赏有加的外圆内方吧。第三个题诗的是书画家文谦光。诗曰:“形模相肖更相亲,会聚三驼似有因。却羡渊明归思早,世途只见折腰人。”他认为,现实社会里不为斗米折腰的陶渊明似乎真的绝迹了,大家看到的多是委曲求全的苟且之人。
三首诗只代表三种不同的解读,而画面上的三个驼者却代表了芸芸众生——三人为众嘛。读画之后,或许你有第四种或第五种解读,譬如很多人会想到求人时的卑躬屈膝,因为世上没人不求人的,何况求人者未必就会丧失人格,不过心里一定要清白干净!
假若画面有足够多的空白,不知道你准备题一首什么样的诗?
吹箫与扑蝶
多年前就读过费氏父子的画。
在特定条件下,那些画面时常会再现在脑海里,甚至再创作,产生相关的联想。譬如费丹旭的《月下吹箫图》,全然不似前朝画家王谔的同题作品。王谔擅长磅礴气势,多有江山胜迹入画,人物也以士子为多——在至伟的大自然景观面前,人竟然那么渺小,生出忧愁与怨恨也是极其自然的。而费丹旭的绘画往往用人物主导画面,如《罗浮梦景图》《姚燮忏绮图》等,尤为仕女,皆为鹅蛋脸,柳眉细眼,樱桃小嘴,一看便是富贵清丽之相。这大约是他的一种美学追求。
费氏《月下吹箫图》人物有二,均为清雅女子,不纤瘦,亦非丰腴。显然是主仆关系。主人倾情于箫,仆人随之入境。疏梅凌寒,朗月当空;月在树上,人在树下,主在前,仆在后,玲珑之石遮掩了她们下身的局部,而主人的裙裾逶迤于地,與如水月华相融于一体。竹影摇曳,草色依然青青,烟笼寒水,情思浩渺。如此情景,说忧愁吧,似乎不太应该;说不忧愁吧,这箫声又分明在倾诉忧怨。
画家通过工写结合,创造了唯美画面,无论人物,还是景致,均安排得非常恰当,疏密有致,浓淡相宜,呈现出的人物形象恰如画家的一贯风格。费丹旭善于通过人物姿态与神情以及环境等微妙的差异,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读者渐入画境,仿佛看到梅花吐蕊,清香四溢,而主人微阖双眸,任由如歌如泣的箫声,在月华如水的夜晚渐渐地扩散,闻者同戚,譬如身后的仆人也不知不觉地被感染,愿意陪主人坐上一百年。忧愁渐散,斯人杳然。当寒露瀼瀼之时,月亮悄悄地偏移了方向,疏影斑驳,梅花飘零,一瓣又一瓣,乘着箫声缓缓坠落。
费丹旭长子费以耕兼得父辈之长,擅仕女,工花鸟。声名虽不及其父,却也佳品连连,譬如传世之作《扑蝶图》,充分地体现了他的绘画特点。
清丽优雅的《扑蝶图》,一派盎然生机,湖柳渡春色,双蝶舞翩跹。绿波随风,皱了一池春水;浮萍逐流,荡漾着扑蝶者的心波。画家以水墨疏笔极尽写实,淡淡的绿韵渲染出柳枝摇曳之美。特别是朱砂勾色的栏杆,稳定了画面重心,白描式的人物才不至于头重脚轻,却又轻盈飘逸,灵动而充满生息。整个绘画的线条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变化,着色也是比较单纯,正因为简洁与单纯,更显得女子的优柔与清秀。画中仕女柳叶眉,细挑眼,皮肤白皙,身材修长,楚楚动人,却又弱不禁风。自然想起《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娇柔而纤弱,秀丽而兼病态。仔细观摩,她竟然也和翩跹的彩蝶一样生动活泼——彩蝶于花丛上下翻飞,她追着彩蝶不离不弃,娇喘吁吁,汗香袭人……仿佛彩蝶逗着她玩儿,让她在郁愁烦闷中解脱出来。无论彩蝶,还是仕女,她们的神情与姿态,都是那么可爱可人。
今之读者看到如此画面,或别有一番思想,譬如吹箫生怨,扑蝶无聊,尽是病态。而箫之意象往往与怨相关,或忧伤不能自拔。油然想起苏曼殊那首《本事诗》:“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尺八箫非中国传统之箫,又多了些许忧伤。至于扑蝶,很可能联想到: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虽然美好,却也有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浅浅的忧伤。
编辑:刘亚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