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学习篮球运动的价值
1.1 身体素质方面
孩子在小篮球比赛中需要足够的耐力支撑,通过耐力练习刺激人体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心肺功能等器官良好发育。小篮球比赛中的运球、传球、投篮、身体对抗、快速奔跑、起跳、脚步移动等所有动作均需力量作为基础。孩子们在正确的指导下,进行有规律的力量训练,可以改善骨骼肌肉系统、提高新陈代谢率、刺激肌肉细胞生长,起到改善情绪、释放压力、健身减肥、提高运动能力、避免在运动中受伤等作用。灵敏性是指身体柔韧性、协调性、平衡性、加速度、爆发力等素质的综合表现。少年儿童训练灵敏性的最佳时期是6-12岁,通过篮球训练可以促进孩子神经系统、反应能力、节奏感、空间定向能力的发展。
1.2 心理健康方面
小篮球运动实际上是成人篮球运动的缩小版,赛场上的打法也是千变万化,能够促进少年儿童的大脑发育和智力开发。孩子们通过小篮球的训练和比赛,能够充分感受比赛场上赢球时的喜悦和输球时的沮丧。在家长和教练正确引导下,孩子们体验这种悲喜交加的情绪转换,可学会控制和管理情绪,学会面对失败接受困难和克服挫折,提高他们承受压力的能力。
1.3 团结与拼搏方面
篮球是集体竞技项目,靠团队合作共同拼搏来获取胜利。进攻中的技战术配合,如传接球、掩护、突破、投篮、空切、穿插跑位等,每一次流畅的进攻、每一次成功投篮都是团队协作的成果。防守中的团队协作,如协防、补防、抢球、断球等,每一次成功的防守换回宝贵的球权、为队伍挣得进攻机会都是队员们团结合作的结果。赢球时一起欢呼、分享胜利,输球时共同承担、一起反思。团结才能拧成一股绳,拼搏才会获取胜利。这种体验与感受会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们团结与拼搏的精神。
2 小学篮球教学的有效开展策略
2.1 保障教学条件
一是篮球教学场地以及设施建设。篮球教学场地以及设施的建设是开展篮球教学的基本要求,只有拥有了合适的场地以及设施,教师才能进行篮球教育,学生才能参与篮球运动,学校才能组织篮球比赛。同时,应针对小学生的发育要求,制定合适的场地和设备,来满足不同年级篮球教育需要。对于篮球场地和设施,学校还要及时进行维护和维修,加大对篮球设施的经济投入,保障学校能够拥有开展篮球教育的基本条件。
二是篮球专项教师的建设。篮球教师的专业水平对于教学成果具有决定性作用,这就要求篮球教师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能力,还要有一定的思想政治素养和心理素养,才能高效地开展篮球教育。所以,学校应积极引进篮球专业人才,传播先进的篮球思想和技巧;对本校体育教师进行培训,提升体育教师对篮球知识、规则、技巧的掌握。教师自身也应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提升,设计科学合理篮球教育活动来吸引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
2.2 结合篮球游戏
在新课標要求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创新教学方式,通过个性化创新教学提升小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进而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应结合篮球游戏进行小学的篮球教学,这样不仅能提高小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还能在篮球教学中体验篮球运动与篮球竞技的魅力。比如教师开展“木棍运篮球”游戏比赛活动,即两名学生成为一组,利用木棍两端来固定篮球,划定一定的距离,进行速度比赛,且过程中篮球不能掉落。用趣味性和经济性强的篮球游戏比赛项目来增加篮球教学的趣味性,提升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同时提升学生团结协作能力和竞技精神,为培养全方位学生做铺垫。因此,多样化、个性化的篮球教学活动利于学生多方面地成长,提升学校综合培养能力,对学生以及学校发展都有积极作用。
2.3 组织竞技比赛
适当地开展篮球竞技比赛,可以提升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积极性,让学生在篮球比赛中得到锻炼,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例如,教师可以开展3V3半场比赛以及5V5全场比赛来让学生学会打比赛,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教师在赛前进行比赛规则以及相关基础知识的教导,在学生熟练掌握、通过考核后进行比赛的规划,由教师或者学生自行分配小组,以及组内成员定位,在赛前进行规则宣导以及提示安全注意事项之后正式开展比赛。由学生或者教师进行裁判工作,通过淘汰赛制进行小组选拔,最终选拔出前三名进行奖励,而且对其他小组要进行安慰奖励。通过比赛,教师可以培养学生交际能力、团结合作能力,磨炼学生的意志,提升学生的篮球专业水平,进而持续培养学生学习篮球知识、参与篮球运动、探究篮球技巧的积极性,对于学生全面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3 结语
篮球运动是一项复杂多变、充满对抗性的竞技运动。由于当前我国小学篮球教育还存在一些常见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引进先进教学技术和理念,提升教师能力和素质,要积极地进行自身管理、能力提升,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运动兴趣、运动技能、团队合作能力,达到完成教学目标的目的。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新站高新区第七十一中学)
1.1 身体素质方面
孩子在小篮球比赛中需要足够的耐力支撑,通过耐力练习刺激人体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心肺功能等器官良好发育。小篮球比赛中的运球、传球、投篮、身体对抗、快速奔跑、起跳、脚步移动等所有动作均需力量作为基础。孩子们在正确的指导下,进行有规律的力量训练,可以改善骨骼肌肉系统、提高新陈代谢率、刺激肌肉细胞生长,起到改善情绪、释放压力、健身减肥、提高运动能力、避免在运动中受伤等作用。灵敏性是指身体柔韧性、协调性、平衡性、加速度、爆发力等素质的综合表现。少年儿童训练灵敏性的最佳时期是6-12岁,通过篮球训练可以促进孩子神经系统、反应能力、节奏感、空间定向能力的发展。
1.2 心理健康方面
小篮球运动实际上是成人篮球运动的缩小版,赛场上的打法也是千变万化,能够促进少年儿童的大脑发育和智力开发。孩子们通过小篮球的训练和比赛,能够充分感受比赛场上赢球时的喜悦和输球时的沮丧。在家长和教练正确引导下,孩子们体验这种悲喜交加的情绪转换,可学会控制和管理情绪,学会面对失败接受困难和克服挫折,提高他们承受压力的能力。
1.3 团结与拼搏方面
篮球是集体竞技项目,靠团队合作共同拼搏来获取胜利。进攻中的技战术配合,如传接球、掩护、突破、投篮、空切、穿插跑位等,每一次流畅的进攻、每一次成功投篮都是团队协作的成果。防守中的团队协作,如协防、补防、抢球、断球等,每一次成功的防守换回宝贵的球权、为队伍挣得进攻机会都是队员们团结合作的结果。赢球时一起欢呼、分享胜利,输球时共同承担、一起反思。团结才能拧成一股绳,拼搏才会获取胜利。这种体验与感受会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们团结与拼搏的精神。
2 小学篮球教学的有效开展策略
2.1 保障教学条件
一是篮球教学场地以及设施建设。篮球教学场地以及设施的建设是开展篮球教学的基本要求,只有拥有了合适的场地以及设施,教师才能进行篮球教育,学生才能参与篮球运动,学校才能组织篮球比赛。同时,应针对小学生的发育要求,制定合适的场地和设备,来满足不同年级篮球教育需要。对于篮球场地和设施,学校还要及时进行维护和维修,加大对篮球设施的经济投入,保障学校能够拥有开展篮球教育的基本条件。
二是篮球专项教师的建设。篮球教师的专业水平对于教学成果具有决定性作用,这就要求篮球教师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能力,还要有一定的思想政治素养和心理素养,才能高效地开展篮球教育。所以,学校应积极引进篮球专业人才,传播先进的篮球思想和技巧;对本校体育教师进行培训,提升体育教师对篮球知识、规则、技巧的掌握。教师自身也应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提升,设计科学合理篮球教育活动来吸引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
2.2 结合篮球游戏
在新课標要求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创新教学方式,通过个性化创新教学提升小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进而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应结合篮球游戏进行小学的篮球教学,这样不仅能提高小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还能在篮球教学中体验篮球运动与篮球竞技的魅力。比如教师开展“木棍运篮球”游戏比赛活动,即两名学生成为一组,利用木棍两端来固定篮球,划定一定的距离,进行速度比赛,且过程中篮球不能掉落。用趣味性和经济性强的篮球游戏比赛项目来增加篮球教学的趣味性,提升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同时提升学生团结协作能力和竞技精神,为培养全方位学生做铺垫。因此,多样化、个性化的篮球教学活动利于学生多方面地成长,提升学校综合培养能力,对学生以及学校发展都有积极作用。
2.3 组织竞技比赛
适当地开展篮球竞技比赛,可以提升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积极性,让学生在篮球比赛中得到锻炼,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例如,教师可以开展3V3半场比赛以及5V5全场比赛来让学生学会打比赛,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教师在赛前进行比赛规则以及相关基础知识的教导,在学生熟练掌握、通过考核后进行比赛的规划,由教师或者学生自行分配小组,以及组内成员定位,在赛前进行规则宣导以及提示安全注意事项之后正式开展比赛。由学生或者教师进行裁判工作,通过淘汰赛制进行小组选拔,最终选拔出前三名进行奖励,而且对其他小组要进行安慰奖励。通过比赛,教师可以培养学生交际能力、团结合作能力,磨炼学生的意志,提升学生的篮球专业水平,进而持续培养学生学习篮球知识、参与篮球运动、探究篮球技巧的积极性,对于学生全面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3 结语
篮球运动是一项复杂多变、充满对抗性的竞技运动。由于当前我国小学篮球教育还存在一些常见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引进先进教学技术和理念,提升教师能力和素质,要积极地进行自身管理、能力提升,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运动兴趣、运动技能、团队合作能力,达到完成教学目标的目的。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新站高新区第七十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