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討根据食物IgG过敏原检测来剔除过敏食物,进而治疗小儿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罗马Ⅲ标准的80例小儿肠易激综合征患儿中食物IgG过敏原检测阳性的66例患儿纳入临床观察,患儿治疗前进行疾病严重度评分,ELISA法检测血清中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按照测定结果剔除敏感食物,12周后重新进行疾病严重度评分。结果 66例IBS患儿剔除敏感食物前疾病严重度评分分度,轻度19例(28.8%),中度38例(57.6%),重度9例(13.6%),剔除敏感食物后,轻度34例(51.5%),中度28例(42.4%),重度4例(6.1%),剔除食物后与剔除食物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根据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指导IBS患儿剔除过敏食物,可以减轻患儿疾病严重度,改善患儿症状,对小儿IBS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过敏食物;小儿;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组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伴有粪便性状异常而缺乏形态学和生化异常改变的症候群,是临床上常见的胃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IB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可能涉及感染、胃肠动力紊乱、内脏感觉神经过敏、社会心理因素等多种因素。近年来研究发现,IBS与食物过敏有关[1]。2011年4月~2013年10月,我们对80例IBS患儿进行了食物IgG过敏原检测,并对其中66例食物IgG过敏原检测阳性的患儿进行剔除敏感食物的治疗,发现剔除过敏食物,可以减轻患儿疾病严重度,改善患儿症状,对小儿IBS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1 材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4月~2013年10月诊断为IBS的患儿80例,其中男36例,女44例,年龄2~14岁,入选标准为:IBS罗马Ⅲ诊断标准[2]:在最近的3个月内,每个月至少有3天出现反复发作的腹痛或不适症状,并合并下列中的2项或2项以上:(1)排便后症状改善;(2)发作时伴随排便频率改变;(3发作时伴随粪便性状(外观)改变。诊断标准建立于患儿至少在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并在最近的3个月满足以上标准,在观察期间疼痛和(或)不适症状出现的频率至少为每周2天。多次大便镜检和培养排除寄生虫和细菌感染的慢性腹泻患儿,胃镜、肠镜及钡餐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者。
1.2 研究方法
1.2.1 检测食物IgG过敏原 抽取所有病人静脉血2ml,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14种不同食物过敏特异性IgG。测定食物过敏特异性IgG的方法为半定量检测。使用北京海奥基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14种食物过敏特异性IgG,这些抗体依次是:牛肉、鸡肉、鳕鱼、玉米、蟹、蛋清/蛋黄、蘑菇、牛奶、猪肉、大米、虾、大豆、西红柿和小麦。测定反应产物的吸光度值,该值与食物过敏特异性IgG浓度成正比,根据吸光度值计算出标本IgG抗体浓度。根据检测得到的每种食物过敏特异性IgG浓度的不同,可将检测结果分为4级,:0级(IgG<50 U/ml)为阴性,+1级(IgG 50一100 U/ml)为轻度敏感,+2级(IgG100-200 U/ml)为中度敏感,+3级(IgG>200 U/ml)为高度敏感。
1.2.2 对其中66例食物IgG过敏原检测阳性的患儿进行收集基本临床资料,根据IBS疾病严重度评分表,进行疾病严重度评分,轻度:75~174;中度:175 ~300;重度:>300。并按照食物过敏特异性IgG测定结果剔除敏感食物,12周后重新进行疾病严重度评分。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食物过敏特异性IgG抗体检测阳性率 8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儿中有66例患儿食物过敏特异性IgG呈阳性反应,总阳性率为82.5%,食物过敏特异性IgG升高有1到7种不等,2种以上升高者为49例,阳性率是61.3%,其中对2~5种食物过敏的比例最高,为38例,占47.5%。食物过敏特异性IgG升高以鸡蛋(66.7%)、牛奶(48.7%)、蟹(36.7%)最多见,其次为虾、鳕鱼和大豆(分别为28.3%,23.9%和15.7%)。
2.2 剔除过敏食物前后疾病严重度评分分度(根据IBS患者疾病严重度评分表) 66例IBS患儿剔除敏感食物前疾病严重度评分分度,轻度19例(28.8%),中度38例(57.6%),重度9例(13.6%),剔除敏感食物后,轻度34例(51.5%),中度28例(42.4%),重度4例(6.1%),剔除食物后与剔除食物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3 讨论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类十分常见的累及整个消化道的胃肠道感觉运动敏感性疾病,可引起反复的上下消化道症状,包括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便秘或腹泻等,是最早被发现的可能与食物过敏有关的疾病,其发病机制比较复杂也未完全阐明,目前受到广泛重视的有精神和食物两种因素,其中60%以上的IBS患者被认为与食物过敏有关[2],是食用特定的食物或调料后的症状。本研究中80例IBS患儿中66例有1至7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不同程度的升高,并且以多种抗体阳性的患者最多,表明食物过敏在IBS患儿中的确具有较高的发生率,是引发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最流行的观点认为由于某些食物因为缺乏相应的酶而在进入消化道后未被消化分解至氨基酸、甘油和果糖水平,无法完全转化为能量供人体所需,而是以多肽或其他分子形式进入肠道,被机体作为外来物质识别而导致免疫反应的发生,产生特异性IgG抗体,而正是这种免疫反应使人体各个系统表现出一系列的不适症状或疾病的发生。
IBS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疾病,有许多IBS患儿经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及正规药物治疗后,症状仍未消失。有研究报道IBS患儿可能存在食物高敏感,由于患儿对食物中的一种或多种存在过敏,进食此种食物后肠道发生免疫反应,从而导致腹痛、腹泻等症状,而剔除过敏食物后,可以使症状得到缓解,生活质量指数升高,而且这种改善是可持续的。我们根据食物过敏原IgG抗体的测定,对66例IBS患儿在剔除过敏食物12周前后分别进行疾病严重度评分分度,发现剔除食物后可以减轻患者疾病严重度评分分度。
由于IBS患儿的增加,而食物过敏可能是IBS的发病原因之一,根据食物过敏IgG抗体检测,指导IBS患儿剔除过敏食物,可以减轻患儿疾病严重度,改善患儿症状,减少医疗支出。如果单纯食物剔除饮食就可以使患儿症状得到改善,减少内科医生应用药物干预带来的支出,这将可以大大地减少患儿的患病经济负担,提高生活质量,节省医疗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云峰,张炜,王德旭,等.肠易激综合征与食物过敏关系的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2008,28(12):850-851.
[2]MorcosA,Dinan T,Quiqley EM.Irritable bowel syndrome:Role of food in pathogenesis and management[J].J Dig Dis,2009,10(4):237-246.
关键词:过敏食物;小儿;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组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伴有粪便性状异常而缺乏形态学和生化异常改变的症候群,是临床上常见的胃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IB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可能涉及感染、胃肠动力紊乱、内脏感觉神经过敏、社会心理因素等多种因素。近年来研究发现,IBS与食物过敏有关[1]。2011年4月~2013年10月,我们对80例IBS患儿进行了食物IgG过敏原检测,并对其中66例食物IgG过敏原检测阳性的患儿进行剔除敏感食物的治疗,发现剔除过敏食物,可以减轻患儿疾病严重度,改善患儿症状,对小儿IBS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1 材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4月~2013年10月诊断为IBS的患儿80例,其中男36例,女44例,年龄2~14岁,入选标准为:IBS罗马Ⅲ诊断标准[2]:在最近的3个月内,每个月至少有3天出现反复发作的腹痛或不适症状,并合并下列中的2项或2项以上:(1)排便后症状改善;(2)发作时伴随排便频率改变;(3发作时伴随粪便性状(外观)改变。诊断标准建立于患儿至少在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并在最近的3个月满足以上标准,在观察期间疼痛和(或)不适症状出现的频率至少为每周2天。多次大便镜检和培养排除寄生虫和细菌感染的慢性腹泻患儿,胃镜、肠镜及钡餐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者。
1.2 研究方法
1.2.1 检测食物IgG过敏原 抽取所有病人静脉血2ml,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14种不同食物过敏特异性IgG。测定食物过敏特异性IgG的方法为半定量检测。使用北京海奥基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14种食物过敏特异性IgG,这些抗体依次是:牛肉、鸡肉、鳕鱼、玉米、蟹、蛋清/蛋黄、蘑菇、牛奶、猪肉、大米、虾、大豆、西红柿和小麦。测定反应产物的吸光度值,该值与食物过敏特异性IgG浓度成正比,根据吸光度值计算出标本IgG抗体浓度。根据检测得到的每种食物过敏特异性IgG浓度的不同,可将检测结果分为4级,:0级(IgG<50 U/ml)为阴性,+1级(IgG 50一100 U/ml)为轻度敏感,+2级(IgG100-200 U/ml)为中度敏感,+3级(IgG>200 U/ml)为高度敏感。
1.2.2 对其中66例食物IgG过敏原检测阳性的患儿进行收集基本临床资料,根据IBS疾病严重度评分表,进行疾病严重度评分,轻度:75~174;中度:175 ~300;重度:>300。并按照食物过敏特异性IgG测定结果剔除敏感食物,12周后重新进行疾病严重度评分。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食物过敏特异性IgG抗体检测阳性率 8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儿中有66例患儿食物过敏特异性IgG呈阳性反应,总阳性率为82.5%,食物过敏特异性IgG升高有1到7种不等,2种以上升高者为49例,阳性率是61.3%,其中对2~5种食物过敏的比例最高,为38例,占47.5%。食物过敏特异性IgG升高以鸡蛋(66.7%)、牛奶(48.7%)、蟹(36.7%)最多见,其次为虾、鳕鱼和大豆(分别为28.3%,23.9%和15.7%)。
2.2 剔除过敏食物前后疾病严重度评分分度(根据IBS患者疾病严重度评分表) 66例IBS患儿剔除敏感食物前疾病严重度评分分度,轻度19例(28.8%),中度38例(57.6%),重度9例(13.6%),剔除敏感食物后,轻度34例(51.5%),中度28例(42.4%),重度4例(6.1%),剔除食物后与剔除食物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3 讨论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类十分常见的累及整个消化道的胃肠道感觉运动敏感性疾病,可引起反复的上下消化道症状,包括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便秘或腹泻等,是最早被发现的可能与食物过敏有关的疾病,其发病机制比较复杂也未完全阐明,目前受到广泛重视的有精神和食物两种因素,其中60%以上的IBS患者被认为与食物过敏有关[2],是食用特定的食物或调料后的症状。本研究中80例IBS患儿中66例有1至7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不同程度的升高,并且以多种抗体阳性的患者最多,表明食物过敏在IBS患儿中的确具有较高的发生率,是引发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最流行的观点认为由于某些食物因为缺乏相应的酶而在进入消化道后未被消化分解至氨基酸、甘油和果糖水平,无法完全转化为能量供人体所需,而是以多肽或其他分子形式进入肠道,被机体作为外来物质识别而导致免疫反应的发生,产生特异性IgG抗体,而正是这种免疫反应使人体各个系统表现出一系列的不适症状或疾病的发生。
IBS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疾病,有许多IBS患儿经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及正规药物治疗后,症状仍未消失。有研究报道IBS患儿可能存在食物高敏感,由于患儿对食物中的一种或多种存在过敏,进食此种食物后肠道发生免疫反应,从而导致腹痛、腹泻等症状,而剔除过敏食物后,可以使症状得到缓解,生活质量指数升高,而且这种改善是可持续的。我们根据食物过敏原IgG抗体的测定,对66例IBS患儿在剔除过敏食物12周前后分别进行疾病严重度评分分度,发现剔除食物后可以减轻患者疾病严重度评分分度。
由于IBS患儿的增加,而食物过敏可能是IBS的发病原因之一,根据食物过敏IgG抗体检测,指导IBS患儿剔除过敏食物,可以减轻患儿疾病严重度,改善患儿症状,减少医疗支出。如果单纯食物剔除饮食就可以使患儿症状得到改善,减少内科医生应用药物干预带来的支出,这将可以大大地减少患儿的患病经济负担,提高生活质量,节省医疗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云峰,张炜,王德旭,等.肠易激综合征与食物过敏关系的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2008,28(12):850-851.
[2]MorcosA,Dinan T,Quiqley EM.Irritable bowel syndrome:Role of food in pathogenesis and management[J].J Dig Dis,2009,10(4):237-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