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语言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牵引着学生的情感,影响着儿童对数学科的兴趣及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要提高数学课堂效益,语言就要亲切,富有情感;就要精炼,点到即止;就要生动、通俗;就要幽默而有激励性;并使用好无声语言。语言是表达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也是沟通感情的桥梁。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语言是上好数学课的基本保证,教师通过教学语言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情谊,使学生坚定学习的自信心。
【关键词】数学语言 小学数学教学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语言表达能力还未完善,说话的完整性、准确性、简洁性往往不够。而且习惯于用生活语言来表达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在学习的初始阶段,我们认为未尝不可,但长此以往,会阻碍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发展。作为一名低年级的数学教师,就必须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不但想说、敢说,而且能说、会说。那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把自己“溶入”到课堂活动中,首先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越感兴趣,参与的意识就越强烈,思维也就越活跃。
我在教学100以内的减法时,利用同学们熟悉的《西游记》故事情节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唐僧师徒一行前往西天取经,途经火云洞,火云洞里住着一个小妖怪,名叫红孩儿。是牛魔王与铁扇公主的儿子,他正想吃唐僧肉,长生不老呢!于是化作一阵妖风卷走了唐僧。孙悟空和猪八戒来到火云洞,要救回师傅,红孩儿说:“要救师傅可以,但得先帮我做一道题,做出来了,我就放了你们西去。”那是一道什么题目呢?让我们一起来帮助他俩看看:小龙女的篮子里有苹果和桃子一共50个,桃子30个,请问苹果个?学生的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于是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了。教师引导学生先在小组内合作交流,再让同学们组间交流,最后请学生代表汇报。这样既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也有了听别人说的机会。学生为了更准确地表达本组的意见,就会更加主动地思考、倾听、组织,灵活运用新旧知识,使全身心都处于主动学习的兴奋中,同时也增加了课堂学习的效度和密度,使数学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充分发挥教师口头表达的示范作用,促使学生注意语言的条理性、简洁性和完整性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模仿能产生表象,可成为日后思维的准备。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尚未完备,但他们的模仿性强,这就需要课堂上的教师语言作为典范,成为规范学生语言的依据。所以教师语言首先具有准确性、示范性,教师说话必须语法规范,用词恰当,言简意明。对概念陈述时要准确规范,合乎逻辑,对解题思路的论述要有理有据,讲求顺序性。
例如:我在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出示情景图,问:“图上有哪些数学信息?请用你的话说出这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用什么方法计算?”像这类题我都是先请学生审题,用自己的话说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目的是弄清条件与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然后思考解题方法。一年级的学生比较小,识字量少,说时语言不完整。这时我就范读,范读时注意突出关键性的词来对学生加以引导,再要求学生复述,并说出解题方法,旨在用完整的话表达自己的意思。这样既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还培养了良好的审题习惯,提高审题能力。通过读题、复述题意、说解题思路,使语言和思维统一起来,利于明确题意,正确解答。
三、通过亲历活动,把动手操作和语言表达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活动中发展语言
操作是学生动手和动脑的协同活动,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而语言是思维的外化,是思维的物质形式,知识的内化与相应的智力活动都必须伴随着语言表述的过程而内化。因此,在教学中我重视学生动手操作。在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时,注意多让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有条理的叙述操作过程,表述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把动手操作、动脑理解、动口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促进感知有效地转化为内部的智力活动,达到深化理解知识的目的。
例如:我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36-8时,我让每个学生拿出36根小棒,问:“怎样去掉8根?”有的学生边摆边说:“6减8不够减,我可以打开一捆再减,从36里拿出16,16减8得8,20再加8得28。”而有的同学则说:“我从36里先拿出10根,10减8得2,26再加2得28。”在操作过程中,学生头脑中已形成表象,所以叙述起来思路清晰,解答正确。
总之,低年级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只有从一年级起就重视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规范性,在教学中尽可能给学生多创造一些“说”的机会,让学生能“说”。凡学生能说的,都应该放心地让学生去说。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长军.试论中学数学语言与教学语言的关系[J].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1).
[2]邵光华,刘明海.数学语言及其教学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 2005(02).
[3]杨之兰,王雪芹.数学语言与数学教学[J].数学教育学报.2007 (04).
【关键词】数学语言 小学数学教学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语言表达能力还未完善,说话的完整性、准确性、简洁性往往不够。而且习惯于用生活语言来表达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在学习的初始阶段,我们认为未尝不可,但长此以往,会阻碍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发展。作为一名低年级的数学教师,就必须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不但想说、敢说,而且能说、会说。那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把自己“溶入”到课堂活动中,首先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越感兴趣,参与的意识就越强烈,思维也就越活跃。
我在教学100以内的减法时,利用同学们熟悉的《西游记》故事情节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唐僧师徒一行前往西天取经,途经火云洞,火云洞里住着一个小妖怪,名叫红孩儿。是牛魔王与铁扇公主的儿子,他正想吃唐僧肉,长生不老呢!于是化作一阵妖风卷走了唐僧。孙悟空和猪八戒来到火云洞,要救回师傅,红孩儿说:“要救师傅可以,但得先帮我做一道题,做出来了,我就放了你们西去。”那是一道什么题目呢?让我们一起来帮助他俩看看:小龙女的篮子里有苹果和桃子一共50个,桃子30个,请问苹果个?学生的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于是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了。教师引导学生先在小组内合作交流,再让同学们组间交流,最后请学生代表汇报。这样既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也有了听别人说的机会。学生为了更准确地表达本组的意见,就会更加主动地思考、倾听、组织,灵活运用新旧知识,使全身心都处于主动学习的兴奋中,同时也增加了课堂学习的效度和密度,使数学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充分发挥教师口头表达的示范作用,促使学生注意语言的条理性、简洁性和完整性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模仿能产生表象,可成为日后思维的准备。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尚未完备,但他们的模仿性强,这就需要课堂上的教师语言作为典范,成为规范学生语言的依据。所以教师语言首先具有准确性、示范性,教师说话必须语法规范,用词恰当,言简意明。对概念陈述时要准确规范,合乎逻辑,对解题思路的论述要有理有据,讲求顺序性。
例如:我在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出示情景图,问:“图上有哪些数学信息?请用你的话说出这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用什么方法计算?”像这类题我都是先请学生审题,用自己的话说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目的是弄清条件与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然后思考解题方法。一年级的学生比较小,识字量少,说时语言不完整。这时我就范读,范读时注意突出关键性的词来对学生加以引导,再要求学生复述,并说出解题方法,旨在用完整的话表达自己的意思。这样既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还培养了良好的审题习惯,提高审题能力。通过读题、复述题意、说解题思路,使语言和思维统一起来,利于明确题意,正确解答。
三、通过亲历活动,把动手操作和语言表达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活动中发展语言
操作是学生动手和动脑的协同活动,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而语言是思维的外化,是思维的物质形式,知识的内化与相应的智力活动都必须伴随着语言表述的过程而内化。因此,在教学中我重视学生动手操作。在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时,注意多让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有条理的叙述操作过程,表述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把动手操作、动脑理解、动口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促进感知有效地转化为内部的智力活动,达到深化理解知识的目的。
例如:我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36-8时,我让每个学生拿出36根小棒,问:“怎样去掉8根?”有的学生边摆边说:“6减8不够减,我可以打开一捆再减,从36里拿出16,16减8得8,20再加8得28。”而有的同学则说:“我从36里先拿出10根,10减8得2,26再加2得28。”在操作过程中,学生头脑中已形成表象,所以叙述起来思路清晰,解答正确。
总之,低年级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只有从一年级起就重视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规范性,在教学中尽可能给学生多创造一些“说”的机会,让学生能“说”。凡学生能说的,都应该放心地让学生去说。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长军.试论中学数学语言与教学语言的关系[J].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1).
[2]邵光华,刘明海.数学语言及其教学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 2005(02).
[3]杨之兰,王雪芹.数学语言与数学教学[J].数学教育学报.2007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