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何进行作文教学,如何教会学生习作,写出有思想、有见解的文章,一直是大多数语文教师甚感困惑的问题。思想这个词在词典中试这样解释的:1、即理性认识,正确地思想往往来自社会实践,是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而形成的;2、某一阶段、某一政党的所持的一定得观点、概念、观念的体系;3、思考;4、想法,念头。由上可见,思想可以认为是对实践生活的认识,是一种想法和念头,也可以说是一定得观念、概念、观点的体系总和。而内容正好是为了表达这种观念、概念和观点的材料形式。我认为:语文教学正是重复着由内容到思想,再由思想到内容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学校的学习生活,学习的教材内容,尤其是语文教材内容,说穿了是对社会实践生活得一个压缩和整理,把零散的社会实践生活按一定的依据分类,有条理、有计划的培养学生。这就是阅读教学。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没有阅读,一切训练都是空谈。通过这个不停的教学过程,丰富学生不同生活领域的思想,最后形成独特的、有个性的观念和观点,最后再通过习作反映出来,完成由思想到内容的创造。
【关键词】阅读 积累 感悟 写作
无论是在语文教学中,还是与家长、同事的相互交谈中,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在作文教学中,总存在这样一种普遍现象:学生总怕上作文课,老师总埋怨学生写不出像样的作文,写出的文章既没有内容也没有思想。如何进行作文教学,如何教会学生习作,写出有思想、有见解的文章,一直是大多数语文教师甚感困惑的问题。
思与想本来是一对同义词,可组合到一起便就有了新的意项。思想这个词在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1、即理性认识,正确地思想往往来自社会实践,是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而形成的;2、某一阶段、某一政党的所持的一定得观点、概念、观念的体系;3、思考;4、想法,念头。
由上可见,思想可以认为是对实践生活的认识,是一种想法和念头,也可以说是一定的观念、概念、观点的体系总和。而内容正好是为了表达这种观念、概念和观点的材料形式。
我认为:语文教学正是重复着由内容到思想,再由思想到内容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学校的学习生活,学习的教材内容,尤其是语文教材内容,说穿了是对社会实践生活得一个压缩和整理,把零散的社会实践生活按一定的依据分类,有条理、有计划的培养学生----这就是阅读教学。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没有阅读,一切训练都是空谈。通过这个不停的教学过程,丰富学生不同生活领域的思想,最后形成独特的、有个性的观念和观点,最后再通过习作反映出来。而习作,又是语文教学内容与思想相互统一的过程。
一、阅读教学,实现从内容到思想的积累
在语文实践过程中,阅读与写作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阅读是为了培养学生最基本的认读能力,作为核心的理解能力,以及较高层次的鉴赏和思维能力,从而为写作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常常谈论积累、思考对写作的重要作用,而这些因素恰恰是建立在阅读基础上的。叶圣陶先生在《谈语文教材》一文中说:“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其意是说你如果了解语文教本里的这些篇章,也就大概能阅读同类的书,不至于摸不着头脑。”掌握了这一类书和文章的特点,也就能形成写这一类文的能力。这样的阅读就发展了学生的能力。?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课文,也就是我们将要进行思想教育的载体,这些课文都各具特点,表达上的、题材上的,还有意义上的。
作为阅读的主体和指导教学的主体,在阅读过程中应围绕恰当的目标,吸收文本中思想和表现形式的精华,为学生的写作搭建具有现实意义的平台。引导学生有正确的阅读价值观,教他们从阅读中吸取先进的思想和语言,打下扎实的写作基本功。还要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的生活入手,调动多种感官,怀着真挚的感情去观察体味生活,对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人物环境景物等进行有条理的观察思考,及时记录。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会分门别类、有计划有目的地观察;学会抓住事物特征,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进行观察,全面认识事物。第三,要引导学生学会在观察的同时深入思考和感悟。只有对观察到的素材进行不断地思考提炼、加工整理,善于从中挖掘和捕捉生动的瞬间,才能使笔下的生活有活力,写出的文章才有可能别具特色,富有新意。
终上所述,阅读教学就是将材料经过分析和整理,学习不同表达形式的不同和内容材料,从作品的选材、结构安排或文采等方面进行赏析,独立思考,体会课文的思想,也就是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看法以及想法和念头。让学生在学习中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都形成自己的思想,思维和创作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形成。
二、习作——完成由思想到内容的创造
《新课程标准》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大语文”教学观强调将语文教学延伸到各学科及社会,学生从广阔的生活实践和阅读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有了充分的积累,只是作文的起步。独立的表达,才是习作的真正开始。如果把语文教学比作教学生造房子,那么阅读教学就如同带领学生去参观、欣赏大师们的建筑物,教师则是最好的“导游”,引导学生了解“造房子”的结构理念,认识建筑材料(优美的词语、句子),形成初步的构想和思想。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引导学生如何根据需要选择材料,组织材料,这就要求切实上好习作课,做好习作指导,帮助学生初步选择材料,写出有新意的文章来。习作,则要求学生在作文课上独立作文,用形象生动的句子,简炼朴实的词语表达深刻的思想和动人的情感。而不是生搬硬套,不是搬出“积累本”来摘抄,七拼八凑成一篇文章。每一句话都是发自学生内心的,是学生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是学生自己大脑进行加工处理过的信息符号。只有这样,才能算是真实的、有价值的习作。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就要注重培养成求真知、说真话、写真事、抒发真情、做真人的习惯,在求真中出新。
有人说:“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是很有道理的。多读书读好书,就能使人的思想进一步发展,知识进一步充实,视野进一步开阔,心灵进一步升华。阅读是
写作的基础,有了一定的阅读量,才能积累丰厚的阅读材料;感悟是写作的关键,通过阅读感悟,学生才能更好地把握写作规律;而运用所搜集到的写作素材和所学到的写作规律进行写作,则成为学习生活中最有意义的创造,学生的写作能力就一定能够提高。
参考文献
[1] 《现代汉语词典》.
[2] 《谈语文教材》,叶圣陶.
【关键词】阅读 积累 感悟 写作
无论是在语文教学中,还是与家长、同事的相互交谈中,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在作文教学中,总存在这样一种普遍现象:学生总怕上作文课,老师总埋怨学生写不出像样的作文,写出的文章既没有内容也没有思想。如何进行作文教学,如何教会学生习作,写出有思想、有见解的文章,一直是大多数语文教师甚感困惑的问题。
思与想本来是一对同义词,可组合到一起便就有了新的意项。思想这个词在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1、即理性认识,正确地思想往往来自社会实践,是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而形成的;2、某一阶段、某一政党的所持的一定得观点、概念、观念的体系;3、思考;4、想法,念头。
由上可见,思想可以认为是对实践生活的认识,是一种想法和念头,也可以说是一定的观念、概念、观点的体系总和。而内容正好是为了表达这种观念、概念和观点的材料形式。
我认为:语文教学正是重复着由内容到思想,再由思想到内容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学校的学习生活,学习的教材内容,尤其是语文教材内容,说穿了是对社会实践生活得一个压缩和整理,把零散的社会实践生活按一定的依据分类,有条理、有计划的培养学生----这就是阅读教学。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没有阅读,一切训练都是空谈。通过这个不停的教学过程,丰富学生不同生活领域的思想,最后形成独特的、有个性的观念和观点,最后再通过习作反映出来。而习作,又是语文教学内容与思想相互统一的过程。
一、阅读教学,实现从内容到思想的积累
在语文实践过程中,阅读与写作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阅读是为了培养学生最基本的认读能力,作为核心的理解能力,以及较高层次的鉴赏和思维能力,从而为写作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常常谈论积累、思考对写作的重要作用,而这些因素恰恰是建立在阅读基础上的。叶圣陶先生在《谈语文教材》一文中说:“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其意是说你如果了解语文教本里的这些篇章,也就大概能阅读同类的书,不至于摸不着头脑。”掌握了这一类书和文章的特点,也就能形成写这一类文的能力。这样的阅读就发展了学生的能力。?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课文,也就是我们将要进行思想教育的载体,这些课文都各具特点,表达上的、题材上的,还有意义上的。
作为阅读的主体和指导教学的主体,在阅读过程中应围绕恰当的目标,吸收文本中思想和表现形式的精华,为学生的写作搭建具有现实意义的平台。引导学生有正确的阅读价值观,教他们从阅读中吸取先进的思想和语言,打下扎实的写作基本功。还要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的生活入手,调动多种感官,怀着真挚的感情去观察体味生活,对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人物环境景物等进行有条理的观察思考,及时记录。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会分门别类、有计划有目的地观察;学会抓住事物特征,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进行观察,全面认识事物。第三,要引导学生学会在观察的同时深入思考和感悟。只有对观察到的素材进行不断地思考提炼、加工整理,善于从中挖掘和捕捉生动的瞬间,才能使笔下的生活有活力,写出的文章才有可能别具特色,富有新意。
终上所述,阅读教学就是将材料经过分析和整理,学习不同表达形式的不同和内容材料,从作品的选材、结构安排或文采等方面进行赏析,独立思考,体会课文的思想,也就是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看法以及想法和念头。让学生在学习中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都形成自己的思想,思维和创作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形成。
二、习作——完成由思想到内容的创造
《新课程标准》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大语文”教学观强调将语文教学延伸到各学科及社会,学生从广阔的生活实践和阅读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有了充分的积累,只是作文的起步。独立的表达,才是习作的真正开始。如果把语文教学比作教学生造房子,那么阅读教学就如同带领学生去参观、欣赏大师们的建筑物,教师则是最好的“导游”,引导学生了解“造房子”的结构理念,认识建筑材料(优美的词语、句子),形成初步的构想和思想。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引导学生如何根据需要选择材料,组织材料,这就要求切实上好习作课,做好习作指导,帮助学生初步选择材料,写出有新意的文章来。习作,则要求学生在作文课上独立作文,用形象生动的句子,简炼朴实的词语表达深刻的思想和动人的情感。而不是生搬硬套,不是搬出“积累本”来摘抄,七拼八凑成一篇文章。每一句话都是发自学生内心的,是学生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是学生自己大脑进行加工处理过的信息符号。只有这样,才能算是真实的、有价值的习作。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就要注重培养成求真知、说真话、写真事、抒发真情、做真人的习惯,在求真中出新。
有人说:“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是很有道理的。多读书读好书,就能使人的思想进一步发展,知识进一步充实,视野进一步开阔,心灵进一步升华。阅读是
写作的基础,有了一定的阅读量,才能积累丰厚的阅读材料;感悟是写作的关键,通过阅读感悟,学生才能更好地把握写作规律;而运用所搜集到的写作素材和所学到的写作规律进行写作,则成为学习生活中最有意义的创造,学生的写作能力就一定能够提高。
参考文献
[1] 《现代汉语词典》.
[2] 《谈语文教材》,叶圣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