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风险不是天方夜谭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6484910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这些有幸生在发达世界的人为无数小风险(或不太可能发生之事)而苦恼:食物中的致癌物质、空难,等等。但我们比我们所认为的更不安全。我们否认百年一遇的灾难情景。
  关于人口增长带来的对生物圈的无度需求,以及因资源稀缺和气候变化导致经济和政治冲突,进而可能造成的生态冲击,我们已经有了数不清的著作。更令人担心的是强大的新网络、生物和纳米技术带来的不利风险:通过错误或者恐怖主义,一小撮人可能带来社会的急速崩塌,政府根本来不及响应。
  “人类世”(Anthropocene)时代—意味着全球威胁来源于人类而不是自然界—因热核武器的大规模部署而变得极其危险。冷战期间,两大超级大国的错误警报和误算时有发生,有几次甚至险些触发末日核大战。
  那些因古巴导弹危机而胆战心惊过的人若是意识到当时世界距离毁灭近在咫尺,一定会被恐慌所吞噬。此后我们才了解到,肯尼迪总统一度评估核战的概率“大约在1/3到1/2”。在退休之后很久,肯尼迪政府的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才坦承,“我们曾经离核战只有一步之遥而浑然不知。这并不是把获救归功于我们—赫鲁晓夫和肯尼迪不但明智,也很幸运。”
  现在的传统智慧是,核威慑是有效的;从某些方面来看确实如此。但这并不意味着这是个明智的政策。如果你玩只有一两颗子弹的俄罗斯轮盘赌,你活下去的机会肯定比死掉大,但赌注是极其高昂的—或者说,让你赌上生命的东西价值低得离谱—因此这绝不是明智的赌博。
  但在冷战期间,我们被逼着走入了这样一个赌局。了解其他领导人认为他们给我们施加了多大的风险,以及大部分公民所能接受的获胜概率是多大(如果要让他们在知情的情况下批准参与赌局的话)是一件相当有趣的事情。
  就我而言,我不会接受有1/3甚至1/6的机会触发夺走数亿人生命、夷平我们的城市的灾难。当然,热核战争的灾难性后果将远远不止于面临直接冲突的各国。
  幸运的是,引爆几万颗氢弹将地球毁于一旦的风险暂时停止了,尽管现在有更多的理由担心小型核武器可能被用于地区争端或恐怖主义活动。但回想一下过去100年来的地缘政治动荡—两次世界大战、苏联的崛起和衰亡以及其他—我们就不能排除导致未来新超级大国对立的全球阵营。新一代可能面临新版的古巴导弹危机—这次危机处理的技巧和运气可能都不及上一次。
  核武器是20世纪科学最黑暗的一面。但快速发展的21世纪技术带来了新的担忧。我们处在一个精心构建的网络互联世界—电网、空中交通管制、国际金融、及时送达,等等。除非这些网络极其坚固,否则其巨大的好处将随着网络的崩溃(尽管可能性很小)消失殆尽。
  此外,社会和经济崩溃将通过计算机网络和“数字星星之火”以光速在全世界蔓延。关于网络袭击、犯罪和敌国的担忧正在快速增加。
  类似地,尽管秘密建造氢弹十分困难,但未来每一天都会有数百万人拥有滥用生物技术的条件和资源,一如在今天滥用网络技术。物理学家弗里曼·戴森(Freeman Dyson)预测,总有一天,孩子们设计和创造微生物就像在他的时代玩化学组合一样容易。果真如此的话,我们的生态(甚至我们的物种)肯定无法毫发无伤地生存下去了。至于网络技术,我们是不是应该担心另一幕科幻小说场景—计算机网络能够发展出其自身的意识并威胁到全人类?
  有人会声讨这样的担心纯属天方夜谭;毕竟,人类社会已经存在千年,风暴、地震和瘟疫都没有让人类灭绝。但这些人类导致的威胁是不同的:它们是新的威胁,因此我们只是有限度地暴露其中,我们无法信心满满地认定一旦灾难发生我们还能长期生存—或者政府能够应对。我们没有任何乐观的基础,认为我们能够从最糟糕甚至更强大的未来技术的潜在后果中活下来。
  媒体充斥着耸人听闻的科学秘闻、末日好莱坞大片和玛雅启示录警告,在这样的环境下,也许很难说服公众潜在灾难可能像2008年金融危机那样毫无征兆地降临,而且后果要严重得多。我们对生存风险的关注实在太少。有人认为我们不必考虑各种场景,但我们显然应该评估无法忽略的场景,并学习如何缓和它们。
本文由Project Syndicate和人文科学研究院授权 《南风窗》 独家刊发中文版。 作者是英国上议院议员兼皇家天文官、 剑桥大学生存风险研究中心创始人之一, 曾任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院长。
其他文献
突尼斯首位民选总统,呼声党领袖埃塞卜西89岁。  2014年可谓中东民主的“失意年”。埃及“枪指挥国”的势头不减反增,穆巴拉克“无罪化”引发的新一轮动荡未有已时;也门胡塞军、“基地”占山为王,混战纷争四起;利比亚更是“两府”并立,国将不国;就连长期被奉为“中东民主典范”的土耳其,也因宗教政治膨胀而饱受诟病。  民主落寞中,唯有北非小国突尼斯的民主改革蒸蒸日上,首位民选总统的诞生宣告“过渡时期”结束
5月2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波茨坦会见斯图加特德中友好协会主席多尔德(前左一)等老朋友。  5月19日至27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先后访问印度、巴基斯坦、瑞士和德国。作为出任总理后首次出访,李克强的亚欧四国行,在选择对象和所谈内容上,引起了国内外舆论的广泛关注。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在接受《南风窗》记者采访时说,继习近平主席访问俄罗斯和非洲后,李克强总理出访亚欧四国,体现了中
卡尔·波普说:“民主就是在不流血的情况下将政府赶下台。”全球越来越多卸任首脑的出现,预示着代议制民主和首脑任期制已经深刻改变了这个世界的面貌。  卸任,曾经是一个让掌权者尴尬、恐惧和痛苦不已的话题,从权力的巅峰跌入平民状态,不亚于政治生命的完结。但政治文明发展到今天,正式的权力受到多方制衡,民间享有更多非正式的权力,首脑卸任却在某些社会领域保持一定影响力,甚至名利双收,已经不是不可能。像卡特、克林
为什么学校和在校学生竟会成为伊斯兰教武装分子的突出目标?极端组织“青年党”(Al-Shabab)最近袭击了一所肯尼亚靠近索马里边境地区的学院,杀害了147名学生。这只是一连串以教育机构为袭击目标的暴行中的最新一次。  去年12月,在巴基斯坦白沙瓦(Peshawar),7名塔利班分子持枪在军人子弟学校(Army Public School)杀害了145名儿童和教师。最近又有80多名南苏丹学生在期末考
肯尼迪总统遗孀杰奎琳去世已20年,她患癌症谢世时年已64岁,令人难以置信,因为在我们心中,她永远是一位年轻美丽的女人。总统遇刺后,她衣服上沾着血迹与满脸哀伤的样子,至今在我的记忆中,挥之不去。  她的后期生活与情感一直受人关注。肯尼迪家族悲剧频发,总统之弟罗勃亦被人暗杀,而爱子约翰却因驾驶私人飞机而在海面上失事丧生。但是普通人念念不忘当年那个理想的第一家庭(肯尼迪家庭)。  杰奎琳的一生犹如一出纽
北欧的任何一项社会性立法都提高了个人自主性。  在全球化时代,一国之尖锐社会问题往往具有“国际性”。这既指一国之问题往往有国际层面的根由,亦指由此带来的一国问题的普遍化。社会流动性就属于这样的社会问题的范畴。  美国仍然是一个可以参照的标杆。社会的高流动性,是所谓“美国梦”的核心,这一点从“五月花公约”开始就深深扎根于北美大陆。从托克维尔、桑巴特、恩格斯到李普赛特一脉相承的“美国例外论”(即为什么
人生是没有公式的,人生是不可能用你的判断强加到别人身上的,人生是多彩的,是不能用单一的僵化的思维去束缚他们的。  某省,有几位高考的学生考试成绩很好,当上了“状元”,兴奋之余,便上街卖“状元笔记”。据说有不少家长为了自己子女更好地学习,将来也当一个“状元”,欲购买这些笔记。  笔者看罢这新闻,感到自己见识浅薄,变成“憨豆先生”一样,天天看新戏又不懂戏,居然老去想状元笔记1000字能卖多少钱这么低俗
《商业周刊》6月24日  闪聊(Snapchat)这种新形态的社群媒体,最吸睛的卖点就是用户之间互传的图文、影音档案,在寄发10秒后就会自动销毁。这种新型的应用软件很受新时代青年人的青睐,已吸纳了上亿名的青年用户使用。青年人间平时没事喜欢恶搞、相互调侃,而闪聊不筛选照片、信息,也不搜集个人数据牟利的特点,吸引着青年人的瞬间注意力。这种新形态的社群媒体同时也吸引着广告客户,被视为与脸书、推特等争夺广
《天下》9月30日  越南为了应对高标准的TPP,迎接更开放的市场,掀起了政治与经济领域改革,给予更多的关税优惠,制定更严明的法规、更环保的政策。虽然相较于过去的低廉生产成本,越南优势渐失,但因为TPP的「从纱开始」原则,越南再次成为纺织产业理想生产地。将来,越南纺织服装出口到美国的关税将逐步降至零。外资在越南的征战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资本纷纷争吃改革红利,抢进越南市场。甚至连在去年“五·一三”越
他曾在世界500强的央企做到副总裁,外媒称他是世界级的“航油大王”,他曾位居新加坡上市公司第一高薪CEO。但45岁正值壮年之时,他却沦为了阶下囚,屈身于新加坡潮湿而压抑的樟宜监狱,与妻、子铁窗相隔1035天。  作为一个农家子弟,他在央企这种权力和资本高度重合,而高干子弟如过江之鲫的地方,走到了普通人可以企及的巅峰,但随后跌至谷底。朋友认为,他是被舍弃的过河之卒。在监狱中,他写就了一本畅销书《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