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民族樂器在我国已经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民族音乐中蕴含了各地风土人情、自然景观以及民间音乐等,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本文介绍了我国传统民族器乐的发展历程,讲述师范院校民族器乐教学的现状,分析师范古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器乐教学,提出民族器乐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师范院校;民族器乐;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中国民族器乐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瑰宝之一。但是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全球化程度越来越高的形势之下,民族音乐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其他多元化音乐文化的冲击,民族器乐的传承工作迎来了巨大的挑战。师范院校作为我国重要的人才培育场所,必须就民族器乐教学做好调整优化,切实完成我国民族器乐的传承与发展的任务。
一、目前师范院校民族器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只注重技巧训练忽视文化内容学习
民族器乐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智慧结晶,部分院校民族乐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只重视演奏技巧的训练,忽视了对其文化内容应有的传播与教学工作。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往往只会机械性地演奏乐器,但音乐之中的灵魂与文化内涵却无法较好地表达,故而导致学生不理解曲子背后的思想,演奏出的乐曲往往只有内容没有感情。民族器乐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当地文化内涵与民俗文化,只有做好了合理的文化背景的科普教育,学生才能更好地站在作者角度,切身演奏音乐,使得音乐更富有内涵,完成民族器乐的传承重任。
(二)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刻板
尽管目前我国众多的师范院校积极引入了民族器乐的教授工作,然而其教学方法存在一定的弊端与错误。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一味演示和讲解弹奏技巧,“填鸭式教学”在民族器乐教学中仍然比比皆是。这样的方法大大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众所周知,在目前我国不断重视民族文化的形势之下,民族器乐的传承问题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缓解,但如何创新、优化并发扬民族器乐教学成为了重要的问题。在刻板教学模式下,由于缺乏灵活性,学生往往只学会模仿和基础的演奏技巧,难以深入有效地学习。
二、师范院校民族器乐教学发展策略
(一)积极联动文化内涵开展民族器乐教学
为帮助学生更有价值地演奏民族器乐,将民族器乐这一宝贵的文化财富在新形势之下更好地传承与发扬,教师需要积极挖掘民族乐背后的文化,开展民族器乐教学。可在教学全新民族器乐之前,进行创作背景和文化内涵的普及工作,在学生充分了解其蕴含的思想感情后,再进行具体的技巧性演奏,从而帮助学生产生与音乐的共鸣。教师还可利用目前高度发达的互联网信息科技力量,让学生自我搜寻民族器乐的相关背景知识,做到进一步拓展视野,更好地理解我国民族器乐表演中的内涵。
(二)开展实践性表演教学
目前,我国师范院校在民族器乐教学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误区,即只注重理论性的演奏技巧练习,导致演奏缺乏生命力,学生往往离开课堂后就难以较好地进行民族器乐的表演。针对这一现象,师范院校应当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性教学。首先,师范院校应当积极进行学生更为喜闻乐见的民族乐器学习方式,如定期举办民族器乐表演文化周、民族器乐表演比赛等,通过良性的竞争机制,驱动学生更好地进行民族器乐的自发练习;其次,师范院校可与当地政府职能单位联络,让学生进入当地敬老院、幼儿园等,进行民族器乐的文化表演,让学生更好地利用所学习的技巧,达到更具有实践性的表演;在对学生的考核机制上,师范院校也要区别其他课程仅以文化考试作为评定项目的方式,将实践表演纳入考核范围之一,以期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实践性表演学习。
(三)审美以及心理素质教育
任何乐曲的表演,演奏技巧仅仅是保证其质量的其中一环,为了获得更好的表演效果,真正做到传承与发扬,师范院校除了理论性的演奏技巧教学以外,还需要做到其他方面的多元化教育,审美教学以及心理素质教学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教师应当积极进行审美教育,让学生学会欣赏民族器乐表演,并从实际表演中吸收丰富的经验,更好地分析自身演奏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加以针对性地优化;表演者的心理状态也是保证器乐演奏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师也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确保学生学会调节心情和演出状态,摒弃紧张的情绪,更好地放松心身投入到民族器乐表演之中。
三、结语
高等师范中的民族器乐教学中一定要重视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对于传统的古筝艺术有清晰的认识,在学习演奏技巧之前一定要积累相应的历史文化,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古筝曲的含义,为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除此以外,还需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较高的审美水平,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促进民族器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龙昱冰.探究普通高等师范院校民族器乐教学发展——以湖湘风格古筝曲为例[J].音乐大观,2014(10).
【关键词】师范院校;民族器乐;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中国民族器乐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瑰宝之一。但是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全球化程度越来越高的形势之下,民族音乐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其他多元化音乐文化的冲击,民族器乐的传承工作迎来了巨大的挑战。师范院校作为我国重要的人才培育场所,必须就民族器乐教学做好调整优化,切实完成我国民族器乐的传承与发展的任务。
一、目前师范院校民族器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只注重技巧训练忽视文化内容学习
民族器乐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智慧结晶,部分院校民族乐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只重视演奏技巧的训练,忽视了对其文化内容应有的传播与教学工作。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往往只会机械性地演奏乐器,但音乐之中的灵魂与文化内涵却无法较好地表达,故而导致学生不理解曲子背后的思想,演奏出的乐曲往往只有内容没有感情。民族器乐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当地文化内涵与民俗文化,只有做好了合理的文化背景的科普教育,学生才能更好地站在作者角度,切身演奏音乐,使得音乐更富有内涵,完成民族器乐的传承重任。
(二)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刻板
尽管目前我国众多的师范院校积极引入了民族器乐的教授工作,然而其教学方法存在一定的弊端与错误。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一味演示和讲解弹奏技巧,“填鸭式教学”在民族器乐教学中仍然比比皆是。这样的方法大大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众所周知,在目前我国不断重视民族文化的形势之下,民族器乐的传承问题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缓解,但如何创新、优化并发扬民族器乐教学成为了重要的问题。在刻板教学模式下,由于缺乏灵活性,学生往往只学会模仿和基础的演奏技巧,难以深入有效地学习。
二、师范院校民族器乐教学发展策略
(一)积极联动文化内涵开展民族器乐教学
为帮助学生更有价值地演奏民族器乐,将民族器乐这一宝贵的文化财富在新形势之下更好地传承与发扬,教师需要积极挖掘民族乐背后的文化,开展民族器乐教学。可在教学全新民族器乐之前,进行创作背景和文化内涵的普及工作,在学生充分了解其蕴含的思想感情后,再进行具体的技巧性演奏,从而帮助学生产生与音乐的共鸣。教师还可利用目前高度发达的互联网信息科技力量,让学生自我搜寻民族器乐的相关背景知识,做到进一步拓展视野,更好地理解我国民族器乐表演中的内涵。
(二)开展实践性表演教学
目前,我国师范院校在民族器乐教学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误区,即只注重理论性的演奏技巧练习,导致演奏缺乏生命力,学生往往离开课堂后就难以较好地进行民族器乐的表演。针对这一现象,师范院校应当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性教学。首先,师范院校应当积极进行学生更为喜闻乐见的民族乐器学习方式,如定期举办民族器乐表演文化周、民族器乐表演比赛等,通过良性的竞争机制,驱动学生更好地进行民族器乐的自发练习;其次,师范院校可与当地政府职能单位联络,让学生进入当地敬老院、幼儿园等,进行民族器乐的文化表演,让学生更好地利用所学习的技巧,达到更具有实践性的表演;在对学生的考核机制上,师范院校也要区别其他课程仅以文化考试作为评定项目的方式,将实践表演纳入考核范围之一,以期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实践性表演学习。
(三)审美以及心理素质教育
任何乐曲的表演,演奏技巧仅仅是保证其质量的其中一环,为了获得更好的表演效果,真正做到传承与发扬,师范院校除了理论性的演奏技巧教学以外,还需要做到其他方面的多元化教育,审美教学以及心理素质教学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教师应当积极进行审美教育,让学生学会欣赏民族器乐表演,并从实际表演中吸收丰富的经验,更好地分析自身演奏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加以针对性地优化;表演者的心理状态也是保证器乐演奏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师也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确保学生学会调节心情和演出状态,摒弃紧张的情绪,更好地放松心身投入到民族器乐表演之中。
三、结语
高等师范中的民族器乐教学中一定要重视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对于传统的古筝艺术有清晰的认识,在学习演奏技巧之前一定要积累相应的历史文化,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古筝曲的含义,为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除此以外,还需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较高的审美水平,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促进民族器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龙昱冰.探究普通高等师范院校民族器乐教学发展——以湖湘风格古筝曲为例[J].音乐大观,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