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显于形而亮于形——让有形的方法停留在孩子手中
估算方法多而灵活,我们可以从计算着手,让学生逐步掌握有形的方法。
1.从基础出发:计算中的估算方法。
数与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要让学生学会合理计算,可以先从数的特点入手来学习估算。
例如计算:6.4÷0.6≈?我们可以把6.4看成6,把0.6看成1,6.4÷0.6≈6;也可以把6.4看作6,0.6不动,6.4÷0.6≈10。甚至如果数感强的话,可以把6.4看成6.6,因为相比较而言,它只和6.4相差0.2,更接近实际结果,6.4÷0.6≈1.1。通过比较哪个结果更接近,让学生感悟和体验估算的实际意义,避免机械教条。
当然,在估算教学的初始阶段,还是引导学生把数看成整数,掌握以后,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
2.和生活接轨:解决问题时的估算。
估算除了可以检验计算,实际生活中用途广泛。许多事物无需说出或不可能算出准确数,而只要近似数就可以了。常见估算方法有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去尾法”等,要根据实际情况估大或估小。如租车租船等需用“进一法”,因为多的人不能去掉。而买花买铅笔等,在生活中无法买到半枝,常用“去尾法”,只要直接估算或计算出整数部分。这些不同的方法都需要学生加以掌握。
有这么一个案例:“四年级同学去秋游,每套门票49元,一共需要104套票。应该准备多少钱买票?”老师要求先估算一下大约应准备多少钱,学生出现这样的情况:
①49≈50①①②49≈50
①104≈100①①104≈110
①50×100=5000①50×110=5500
老师让大家介绍一下自己所用的方法,并适当加以解释。方法一的同学是利用四舍五入法求出各个因数的近似数来计算;方法二的同学是把两个因数都估计成大一点的整十数后相乘,得到估算结果。通过交流比较来选择合适的算法,最后总结得出:方法一计算简便,但钱带少了有可能会不够。方法二计算也较简便,由于把104估计得大些,带的钱肯定够用,使得准备更充分。
通过这样的例子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在做准备时,一般都采用估算的方法。同时为了准备得更充分,估算不一定要采用四舍五入法,有时可能要将数字估计得大些。比如外出购物,通常就选择把钱准备得多些的方法更符合实际。
那在实际情境中,这么多方法,怎么能更好地让学生领会掌握呢?我觉得,可以创设一个整体情境进行分析比较,让学生认识在现实中形成的不同估算方法之间的巨大差异,在此基础上归类训练。
3.不走绝对路:理解估算的运用范围。
掌握估算方法后,教师要正确、辩证地看待学生的发展要求,让学生学会正确判断,灵活应用。例如,要让学生明白“大约”不一定都是要“估算”,防止学生出现看见题目中有“大约”二字就要估算的错误定势。
例如,“2千克小麦大约能磨出1.6千克面粉。照这样计算,现在要磨32千克面粉,大约需要多少千克小麦?”我班就有学生解答成:1.6÷2=0.8(千克),32÷0.8≈40(千克)。应该说,教师对题中“大约”的理解没有疑义,因为生活中已经建构了“大约”一词的使用方法。学生则不然,由于缺少生活经验导致出现错误。因此让学生能在合适的情景中正确理解建构“大约”的意义并学会判断也应该成为教学目标之一。要让学生明白,这里的“大约”只是承接前句而言。因为在实际生活中,很多时候统计的量都只是一个近似数,用平均的方法测得的,这和我们的计算结果没有关系,因此不需“≈”。只有明确到底哪里需要估算,如何来估算,才能真正掌握有形的估算方法。
二、显于形而隐于形——让无形的估算停留在孩子心中
不太引人注意的估算大有可为之地,问题在于教师如何看待和处理。教师有意识地教学估算,最后学生能无意识地运用,这也许就是最佳状态。换言之,如果为估算而估算,仅仅以有形的东西来体现无形的作用恐怕不太恰当。我们要努力让学生看到估算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力争让学生用有形的估算方法和技能正确处理和解决一些问题后,养成自觉估算的习惯,真正提高数学素养。
1.有形呈现,重点强化。
我觉得,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形成学生灵活判断的意识。要让估算行走于有形和无形之间,教师对估算意识的强化就非常重要。
一般说来,估算的运用有两个目的:一是可以很快计算出大概结果;二是估算结果要尽可能接近实际。计算教学时,一定要重视估算过程,让学生参与进来,明确估算的意义和方法。可以把估算学习安排在笔算学习之前,引导学生在比较中理解估算方法的深刻内涵,建立起对计算结果可能范围的基本敏感,从整体上把握解决方向的判断意识。
数感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有这么一个乘法计算案例:老师出示65×9,要求学生估算。有学生说:“65可看成60,也可看成70,60×9=540,70×9=630,所以65×9的得数在540和630之间。”也有同学说:“把9看成10,65×10=650,所以65×9的得数接近650。”老师只是粗略表扬了一下就过去了,以至于在后面的估算教学中学生有点不知所措,出现了估计困难。如果当时能对学生的发言做出恰当的评价,指出可以估计65×9这个算式的范围,并重点解说,就能使学生明白估算可以估计“乘法算式的范围”,领悟到估算的作用。
我们要让估算的训练时刻渗透于平常教学中,学生学习科学的估算方法,了解具体情境中的估算要求,融口算、笔算、估算为一体,才能真正发挥估算的价值所在,把数学和生活进行真正意义的沟通。
依旧以估算价钱为例,可以出现这么两个变式:
(1)三(1)班29个同学去参观,门票每张8元。老师带250元钱够吗?
(2)三(2)班32个同学去参观,门票每张8元。老师带250元钱够吗?
看似相近的两题,由于数目发生变化,实际情况是不同的。
(1)29≈30,29×8≈240,240元<250元,可见带250元够买门票。
(2)32≈30,30×8≈240,240元<250元。表面看带的钱够了,可把32看成30,少了2人,实际上多余10元不够2个同学参观,250元就不够32个同学参观了。可见估算和精确计算之间是有误差的。
教师要通过对估算方法的评价,使学生逐步明了:估算时,只要切合估算的目的或解决问题的需要,选择合理的估算方法就是好的方法。不同的情境会选择不同的估算方法,有时把数估大较合理,有时则估小较合理。只有教师真正明确估算能对学生的数感、思维及计算能力产生深远的影响,估算教学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2.不经意穿插,渗透提点。
除了纯数学方面的应用价值,无形的估算价值可以从与生活相联系的简单实际问题出发,让学生加以体会。如果我们依照数学知识产生的过程,寻找生活原型在课堂上再现,就能促使学生加深对估算重要性的认识,让无意识的目标有意识地体现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
例如,我们学校离镇区较远,一部分学生需要乘公交车上学,学校特意和公交公司进行了协商,安排专门的校车来接送。就这一问题便可以让学生进行估算:“我校大概有300人左右要坐公交车上学,每辆公交车核定可以载40人,估算一下大约需要安排几辆公交车接送?”再细化开来,可以是不同线路的估计,低年级和高年级不同时间的安排,而这些确实都是学校和公交公司开学初正在协商的东西,可让学生实实在在看到估算的重要作用,看到价值所在,从而培养估算意识。
再比如,学校体育组为配合大课间活动,需要购买体育器材:“每个足球68元,要买5个足球,大约要带多少钱?”学校组织去海洋馆参观:“二年级有200位小朋友观看海豚表演,有5排看台,每排43个座位,估一估,够不够坐?”这一系列实际问题,会让学生体会到估算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无形中培养了估算意识,明确估算并非虚无缥缈,毫无用处。它有着无形的应用价值,可以估计答案的正确范围,可以检验得数的大致所在。教师平时加以渗透了,学生的估算意识才会逐渐发芽生根。只有看到了作用,理解了价值,产生了观念,估算才能在不经意间来回穿插行走,学生的数学能力才会在不知不觉中有所提高。
估算看似无形,实则有形;看来有形,其实又是一种意识的形成和一种习惯的培养。当学生不断积累估算方法,通过内化形成一种认知能力,并本能显露,估算的意识便已然形成,估算的价值和乐趣也就找到了,这样才能拥有良好的数感,提高数学能力。
注:本文获2011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一等奖
(作者单位:江苏省吴江市盛泽实验小学)
估算方法多而灵活,我们可以从计算着手,让学生逐步掌握有形的方法。
1.从基础出发:计算中的估算方法。
数与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要让学生学会合理计算,可以先从数的特点入手来学习估算。
例如计算:6.4÷0.6≈?我们可以把6.4看成6,把0.6看成1,6.4÷0.6≈6;也可以把6.4看作6,0.6不动,6.4÷0.6≈10。甚至如果数感强的话,可以把6.4看成6.6,因为相比较而言,它只和6.4相差0.2,更接近实际结果,6.4÷0.6≈1.1。通过比较哪个结果更接近,让学生感悟和体验估算的实际意义,避免机械教条。
当然,在估算教学的初始阶段,还是引导学生把数看成整数,掌握以后,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
2.和生活接轨:解决问题时的估算。
估算除了可以检验计算,实际生活中用途广泛。许多事物无需说出或不可能算出准确数,而只要近似数就可以了。常见估算方法有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去尾法”等,要根据实际情况估大或估小。如租车租船等需用“进一法”,因为多的人不能去掉。而买花买铅笔等,在生活中无法买到半枝,常用“去尾法”,只要直接估算或计算出整数部分。这些不同的方法都需要学生加以掌握。
有这么一个案例:“四年级同学去秋游,每套门票49元,一共需要104套票。应该准备多少钱买票?”老师要求先估算一下大约应准备多少钱,学生出现这样的情况:
①49≈50①①②49≈50
①104≈100①①104≈110
①50×100=5000①50×110=5500
老师让大家介绍一下自己所用的方法,并适当加以解释。方法一的同学是利用四舍五入法求出各个因数的近似数来计算;方法二的同学是把两个因数都估计成大一点的整十数后相乘,得到估算结果。通过交流比较来选择合适的算法,最后总结得出:方法一计算简便,但钱带少了有可能会不够。方法二计算也较简便,由于把104估计得大些,带的钱肯定够用,使得准备更充分。
通过这样的例子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在做准备时,一般都采用估算的方法。同时为了准备得更充分,估算不一定要采用四舍五入法,有时可能要将数字估计得大些。比如外出购物,通常就选择把钱准备得多些的方法更符合实际。
那在实际情境中,这么多方法,怎么能更好地让学生领会掌握呢?我觉得,可以创设一个整体情境进行分析比较,让学生认识在现实中形成的不同估算方法之间的巨大差异,在此基础上归类训练。
3.不走绝对路:理解估算的运用范围。
掌握估算方法后,教师要正确、辩证地看待学生的发展要求,让学生学会正确判断,灵活应用。例如,要让学生明白“大约”不一定都是要“估算”,防止学生出现看见题目中有“大约”二字就要估算的错误定势。
例如,“2千克小麦大约能磨出1.6千克面粉。照这样计算,现在要磨32千克面粉,大约需要多少千克小麦?”我班就有学生解答成:1.6÷2=0.8(千克),32÷0.8≈40(千克)。应该说,教师对题中“大约”的理解没有疑义,因为生活中已经建构了“大约”一词的使用方法。学生则不然,由于缺少生活经验导致出现错误。因此让学生能在合适的情景中正确理解建构“大约”的意义并学会判断也应该成为教学目标之一。要让学生明白,这里的“大约”只是承接前句而言。因为在实际生活中,很多时候统计的量都只是一个近似数,用平均的方法测得的,这和我们的计算结果没有关系,因此不需“≈”。只有明确到底哪里需要估算,如何来估算,才能真正掌握有形的估算方法。
二、显于形而隐于形——让无形的估算停留在孩子心中
不太引人注意的估算大有可为之地,问题在于教师如何看待和处理。教师有意识地教学估算,最后学生能无意识地运用,这也许就是最佳状态。换言之,如果为估算而估算,仅仅以有形的东西来体现无形的作用恐怕不太恰当。我们要努力让学生看到估算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力争让学生用有形的估算方法和技能正确处理和解决一些问题后,养成自觉估算的习惯,真正提高数学素养。
1.有形呈现,重点强化。
我觉得,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形成学生灵活判断的意识。要让估算行走于有形和无形之间,教师对估算意识的强化就非常重要。
一般说来,估算的运用有两个目的:一是可以很快计算出大概结果;二是估算结果要尽可能接近实际。计算教学时,一定要重视估算过程,让学生参与进来,明确估算的意义和方法。可以把估算学习安排在笔算学习之前,引导学生在比较中理解估算方法的深刻内涵,建立起对计算结果可能范围的基本敏感,从整体上把握解决方向的判断意识。
数感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有这么一个乘法计算案例:老师出示65×9,要求学生估算。有学生说:“65可看成60,也可看成70,60×9=540,70×9=630,所以65×9的得数在540和630之间。”也有同学说:“把9看成10,65×10=650,所以65×9的得数接近650。”老师只是粗略表扬了一下就过去了,以至于在后面的估算教学中学生有点不知所措,出现了估计困难。如果当时能对学生的发言做出恰当的评价,指出可以估计65×9这个算式的范围,并重点解说,就能使学生明白估算可以估计“乘法算式的范围”,领悟到估算的作用。
我们要让估算的训练时刻渗透于平常教学中,学生学习科学的估算方法,了解具体情境中的估算要求,融口算、笔算、估算为一体,才能真正发挥估算的价值所在,把数学和生活进行真正意义的沟通。
依旧以估算价钱为例,可以出现这么两个变式:
(1)三(1)班29个同学去参观,门票每张8元。老师带250元钱够吗?
(2)三(2)班32个同学去参观,门票每张8元。老师带250元钱够吗?
看似相近的两题,由于数目发生变化,实际情况是不同的。
(1)29≈30,29×8≈240,240元<250元,可见带250元够买门票。
(2)32≈30,30×8≈240,240元<250元。表面看带的钱够了,可把32看成30,少了2人,实际上多余10元不够2个同学参观,250元就不够32个同学参观了。可见估算和精确计算之间是有误差的。
教师要通过对估算方法的评价,使学生逐步明了:估算时,只要切合估算的目的或解决问题的需要,选择合理的估算方法就是好的方法。不同的情境会选择不同的估算方法,有时把数估大较合理,有时则估小较合理。只有教师真正明确估算能对学生的数感、思维及计算能力产生深远的影响,估算教学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2.不经意穿插,渗透提点。
除了纯数学方面的应用价值,无形的估算价值可以从与生活相联系的简单实际问题出发,让学生加以体会。如果我们依照数学知识产生的过程,寻找生活原型在课堂上再现,就能促使学生加深对估算重要性的认识,让无意识的目标有意识地体现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
例如,我们学校离镇区较远,一部分学生需要乘公交车上学,学校特意和公交公司进行了协商,安排专门的校车来接送。就这一问题便可以让学生进行估算:“我校大概有300人左右要坐公交车上学,每辆公交车核定可以载40人,估算一下大约需要安排几辆公交车接送?”再细化开来,可以是不同线路的估计,低年级和高年级不同时间的安排,而这些确实都是学校和公交公司开学初正在协商的东西,可让学生实实在在看到估算的重要作用,看到价值所在,从而培养估算意识。
再比如,学校体育组为配合大课间活动,需要购买体育器材:“每个足球68元,要买5个足球,大约要带多少钱?”学校组织去海洋馆参观:“二年级有200位小朋友观看海豚表演,有5排看台,每排43个座位,估一估,够不够坐?”这一系列实际问题,会让学生体会到估算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无形中培养了估算意识,明确估算并非虚无缥缈,毫无用处。它有着无形的应用价值,可以估计答案的正确范围,可以检验得数的大致所在。教师平时加以渗透了,学生的估算意识才会逐渐发芽生根。只有看到了作用,理解了价值,产生了观念,估算才能在不经意间来回穿插行走,学生的数学能力才会在不知不觉中有所提高。
估算看似无形,实则有形;看来有形,其实又是一种意识的形成和一种习惯的培养。当学生不断积累估算方法,通过内化形成一种认知能力,并本能显露,估算的意识便已然形成,估算的价值和乐趣也就找到了,这样才能拥有良好的数感,提高数学能力。
注:本文获2011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一等奖
(作者单位:江苏省吴江市盛泽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