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术教育是对聋生进行审美的教育,能使学生在“美”的陶冶中受到“真”的熏陶的教育。聋校美术教学的审美教育应扬聋生视觉之所长,避聋生听力障碍之短,才能达到更好的德育效果,养成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情操,帮助他们体会到大自然中的美和社会生活的美,逐渐培养他们成为身残志坚的美的创造者。
关键词聋校 教学 美术 道德素质
中图分类号:G76文献标识码:A
马克思曾说过:“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恩格斯也曾指出:“……失去这种趣味和能力,就意味着失去幸福,而且还能进一步损害理智,甚至可能会因为本性中情感成分的退化而危及道德心。”人情感成分的退化乃至道德心的危及皆源自人对美追求的衰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审美是道德素质形成的基本成分。人世间展示及传播美的载体很多,学校美术教学行为及美术作品影响是其中重要的方式。特殊教育中,聋生的视觉并没有失去,听觉语言信息的缺失却使他们的视觉功能大打了折扣。为了让聋生的道德情感在审美能力上尽量接近于健全人,利用美术作品和学校美术教学行为来提高聋生的审美能力有重要并直接的作用。
如何在美术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呢?美术课堂教学主要是以作品艺术形象所展示的精神和内容对学生产生视觉冲击,进行美的陶冶,从感情上打动学生,使之对作品感之以形,体味其美,悟出其情,然后达到晓之以理,达到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目的,并从中感受到美与德的熏陶和教育。
聋生由于生理上的缺陷,不能和周围的人们进行有声语言交流,导致占语言交流重要组成部分的有声语言信息的缺失,处于一种与健全人社会相对隔离的状态中,他们思想中的道德概念相对比较抽象,对健全人社会鲜活的道德行为之演绎不仅知之甚少,而且在理解上也非常肤浅。道德判断水平偏低,分辨是非能力较弱,几乎是他(她)们相近的外在体现,对他们进行美术教育、进行审美熏陶,在人道上是一种充分的社会情感补偿,是帮助他们体会、感悟到大自然中的原生态美,人类社会生活中鲜活的动态美,这样不仅可以使耳聋学生的原有道德心理变异得到进一步矫正,也能在日常社会生活中获得心理上的平衡,并因此养成良好道德品质和高尚情操,从而使他们对未来生活增强足够的勇气和信心,形成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的良好品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美术作品体现的是视觉艺术,是利用和发挥聋生感悟之长的重要载体,充分利用和发挥聋生的视觉器官来进行美术教学,是必然。
1 欣赏作品——以美飨餐
优秀的美术作品在描绘自然与社会生活的同时,还体现着美术家(作者)对自然、社会的评价与看法,传达着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它能使欣赏者在认识自然与社会的同时,也受到潜移默化的审美情趣提升和道德教育。如:观赏著名画家董希文的油画《开国大典》时,宏大的场面,雄伟的背景,肃穆而热烈的气氛,画中诸多人物鲜活的姿态和神情,以及画面丰富的色彩,可使学生进一步体味“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真正含义,增强民族自豪感,真正体味这些伟大革命家的胸怀和气魄,加深对毛泽东主席为主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敬和怀念之情,激发他们对这段光辉历史的兴趣,并促使他们去了解、思考,甚至去研究,使学生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今天,从而受到深刻的爱国、爱家、爱自己、爱生命教育。
欣赏米开朗基罗的雕塑作品《大卫》时,必会被作品所表现的对邪恶的勇敢无畏、为捍卫自由、为正义事业而奋斗的精神所感动。结合这件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在了解世界人民捍卫自由的历史的同时,也可以介绍意大利的佛罗伦萨,让学生对这座世界的雕塑名城有个大致的了解,对这幅作品的感悟应提示捍卫自由,驱除邪恶不仅是中国人民的正义事业,也是世界各国爱好和平自由人民的正义事业。在作品的表现形式上,让学生去思想,为什么是采取雕塑的形式?为什么是采取裸体的形式?为什么已经过了几百年这件作品还保存得这么完整?人的裸体美在哪里?甚至作者为什么用了三年多的时间来完成这件作品等等这样的问题,都可以让学生去思想,以激活他们的求知欲望。
当学生通过欣赏而认识到古代文物的文化意义时,自然就会产生其爱护心理,从而提高自己认识生活中美与丑行为的能力。这种通过欣赏而获得情感的体验很容易会由情感上升到理智,从而逐步感悟并掌握社会道德判断的标准,虽然不能立竿见影,却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在这个感悟过程中,优秀美术作品可以使学生在弘扬正义的同时,把一些不当的,对社会有害的现象,当作“丑”的对象加以鞭挞和嘲讽。寓理以情,以美动人,以情感人,是美术教育起到对学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作用的原因。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情感上乐意接受感染,心理上才会产生共鸣,从而乐于接受美的熏陶、道德规范等思想教育。
宋朝郭若虚《图画见闻志》曾记载这样的故事:“孝成帝游于后庭,欲以班婕妤同辇载。婕妤辞曰‘观古图画圣贤之君,皆有名臣在侧。三代末主,乃有嬖幸。今欲同辇,得无近似乎?’上善其言而止。”从中可以看出图画所起的作用。虽然今人与古人的思想和观念不可同日而语,但不能说这种欣赏活动的精神与价值作用已不存在,它仍在起着重要作用。据心理学家统计,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有90%的信息来源于视觉通道。这一点对聋生来说尤为明显。心理学和生理学都证明,由于存在机能代偿的机制,聋生的缺陷可以由视觉在很大程度上给予补偿,聋生的视觉注意力比常人更集中,对观察的分析更细致,视觉记忆更发达。聋生好强,好胜,在优化的教育环境中他们会兴起健全人不具备的冲击欲和拼搏欲;在观察方面较健全人要专注;在模仿上更是下功夫,一旦给予正确的引发和启迪,他们从体能到智能、自身代偿能力以及克服残疾影响的潜力往往是惊人的。
2 观察生活——以美引真
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教师在美术课堂进行美育补偿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自觉地接触大自然中的原生态美。接触并发现自然界及生活当中更多的美的因素。由于耳聋学生缺乏有声语言交流,虽然在视觉上有一定的敏锐性,但对现实社会中美的概念的模糊并不能使他们很好地感受美、理解美和评价美。因此,对于一个美术教师来说,除在课程教学中注意审美教育外,还要密切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美的现象和行为来提升聋生的审美意识。如:我们可以从健康服饰的色彩搭配、装饰与奇装异服色彩搭配、装饰的对比中去认识生活中的“美”与“丑”,使他们懂得如何去追求和获取真正的外在表现美;自然美与人为制造的美的不同点等。在向他们介绍、展示并引导他们表现美的同时,也使学生逐渐形成热爱劳动,互相帮助的良好品德和认真、细致的学习工作习惯。
因为人的审美观与道德观有着必然的直接关联,美好的情感促使人们有美好的行为。不能识别美丑,便无是非观念。美育与培养美感就是培养对生活的热爱及為之建设、为之献身的精神。一个具有审美观念并有审美能力的人,他绝不会轻易地去破坏一草一木。一个具有审美观念并有审美能力的人,他绝不会任由自己粗俗的言行四处泛滥。正确的美感不加以培养,粗俗的邪念便会滋长。聋生在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必要的美的形象熏陶、审美教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不然便会美丑不分,善恶不辨。
我们还可以走向清新的大自然,去感受广阔的田野、茂密的树林,去感受小桥流水、亭台楼阁、草地花丛……对家乡等祖国山河美景进行写生。他们看到了五光十色的大千世界,就会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中受到了美的陶冶,通过他们的视觉效果,使他们内心的情感发生变化,美,便会油然而生。当然这不仅只是认识某个景物的形貌,而更重要的是在认识中去领略大自然的风光美,融洽大自然与我们人类的关系,在美的陶冶中,使学生深化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让他们充满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有一个由观察、感受、动情、抒情到爱的升华的心理过程。这本身就是一种生动具体的爱国主义教育。欣赏名胜古迹、历史文物,方能热爱和保护它们。许多聋生能够有意识地观察生活,表现和实践生活中的好人好事,就是在逐步形成的高尚情感支配下的行为。
美术课的教育作用不同于政治課直接、抽象的道德说教和法律课强制性的法规纪律约束。美术教学以美的形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亦蕴涵着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的教育。美术教育是对聋生进行美的教育,是情感教育,是使学生在“美”的陶冶中受到“真”的教育。扬聋生视觉之所长,避聋生听力障碍之短,同样可以达到良好的德育教育,养成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情操,帮助他们体会到大自然中的美和社会的美,逐渐培养他们成为身残志坚的美的创造者。
3 生活实践——以美育德
自然万物,千变万化,丰富多采。即使同一棵树上的两片树叶,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而这个世界才变得如此美丽。马克思说:“你们并不要求玫瑰花和紫罗兰散发出同样的芳香.但你们为什么却要求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精神只能有一种存在的形式呢?”这句话深刻地指出了人类个体个性之间的差异性。既然人的个性具有如此的特点,是人性中的客观存在,那么我们就要发掘它、培养它、引导它。扬长避短,使之得到很好的发展。如此,我们的美术教学也是没有离开这个道理的,因为这些特殊的学生虽然在人体器官上的运用跟正常人有了差距,但精神存在的性质是和正常人一样的,它并没有逃离人类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性的范畴。
和其他学校一样,我们学校走廊内也挂着著名的政治家、科学家、文学家、英雄人物的宣传画像及名人名言,这也可以划定为一种美术作品的,因为这些作品事实上有熏陶学生情感的美育作用。了解了这些著名的政治家、科学家、文学家、英雄人物的事迹后,这些学生同样能够产生对这些伟大人物和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不论是模仿或是一种心灵的触动,他们都能在某种情形中付诸于实际行动。在我们学校里,曾经有一位舍己救人的聋生小英雄——聂致阳。他奋不顾身跳入河中救起一位9岁男孩,献出了自己年仅13岁的生命。他不顾个人安危的毅然行为,可以说与他日记中记载的对英雄人物的崇仰之情有密切的联系,这也不能不说是美术作品衍生的对人道德情操熏陶的重要作用。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美术教学不仅要让聋生掌握一定的美术技能、技巧,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着的德育因素,捕捉最佳的“潜入”时机,充分利用美术学科的课型特点,采用切实有效的教法,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领略美术教学独特的道德美,真正使聋生在情趣上受到陶冶,在道德上受到影响,在心灵上受到启迪,让德育之花愈开愈美丽!
参考文献
[1]方俊明.特殊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全国特殊教育研究会编.聋校教学文萃[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3]王效贤,王明泽.聋校教育学.吉林:吉林出版社,1988.
关键词聋校 教学 美术 道德素质
中图分类号:G76文献标识码:A
马克思曾说过:“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恩格斯也曾指出:“……失去这种趣味和能力,就意味着失去幸福,而且还能进一步损害理智,甚至可能会因为本性中情感成分的退化而危及道德心。”人情感成分的退化乃至道德心的危及皆源自人对美追求的衰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审美是道德素质形成的基本成分。人世间展示及传播美的载体很多,学校美术教学行为及美术作品影响是其中重要的方式。特殊教育中,聋生的视觉并没有失去,听觉语言信息的缺失却使他们的视觉功能大打了折扣。为了让聋生的道德情感在审美能力上尽量接近于健全人,利用美术作品和学校美术教学行为来提高聋生的审美能力有重要并直接的作用。
如何在美术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呢?美术课堂教学主要是以作品艺术形象所展示的精神和内容对学生产生视觉冲击,进行美的陶冶,从感情上打动学生,使之对作品感之以形,体味其美,悟出其情,然后达到晓之以理,达到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目的,并从中感受到美与德的熏陶和教育。
聋生由于生理上的缺陷,不能和周围的人们进行有声语言交流,导致占语言交流重要组成部分的有声语言信息的缺失,处于一种与健全人社会相对隔离的状态中,他们思想中的道德概念相对比较抽象,对健全人社会鲜活的道德行为之演绎不仅知之甚少,而且在理解上也非常肤浅。道德判断水平偏低,分辨是非能力较弱,几乎是他(她)们相近的外在体现,对他们进行美术教育、进行审美熏陶,在人道上是一种充分的社会情感补偿,是帮助他们体会、感悟到大自然中的原生态美,人类社会生活中鲜活的动态美,这样不仅可以使耳聋学生的原有道德心理变异得到进一步矫正,也能在日常社会生活中获得心理上的平衡,并因此养成良好道德品质和高尚情操,从而使他们对未来生活增强足够的勇气和信心,形成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的良好品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美术作品体现的是视觉艺术,是利用和发挥聋生感悟之长的重要载体,充分利用和发挥聋生的视觉器官来进行美术教学,是必然。
1 欣赏作品——以美飨餐
优秀的美术作品在描绘自然与社会生活的同时,还体现着美术家(作者)对自然、社会的评价与看法,传达着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它能使欣赏者在认识自然与社会的同时,也受到潜移默化的审美情趣提升和道德教育。如:观赏著名画家董希文的油画《开国大典》时,宏大的场面,雄伟的背景,肃穆而热烈的气氛,画中诸多人物鲜活的姿态和神情,以及画面丰富的色彩,可使学生进一步体味“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真正含义,增强民族自豪感,真正体味这些伟大革命家的胸怀和气魄,加深对毛泽东主席为主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敬和怀念之情,激发他们对这段光辉历史的兴趣,并促使他们去了解、思考,甚至去研究,使学生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今天,从而受到深刻的爱国、爱家、爱自己、爱生命教育。
欣赏米开朗基罗的雕塑作品《大卫》时,必会被作品所表现的对邪恶的勇敢无畏、为捍卫自由、为正义事业而奋斗的精神所感动。结合这件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在了解世界人民捍卫自由的历史的同时,也可以介绍意大利的佛罗伦萨,让学生对这座世界的雕塑名城有个大致的了解,对这幅作品的感悟应提示捍卫自由,驱除邪恶不仅是中国人民的正义事业,也是世界各国爱好和平自由人民的正义事业。在作品的表现形式上,让学生去思想,为什么是采取雕塑的形式?为什么是采取裸体的形式?为什么已经过了几百年这件作品还保存得这么完整?人的裸体美在哪里?甚至作者为什么用了三年多的时间来完成这件作品等等这样的问题,都可以让学生去思想,以激活他们的求知欲望。
当学生通过欣赏而认识到古代文物的文化意义时,自然就会产生其爱护心理,从而提高自己认识生活中美与丑行为的能力。这种通过欣赏而获得情感的体验很容易会由情感上升到理智,从而逐步感悟并掌握社会道德判断的标准,虽然不能立竿见影,却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在这个感悟过程中,优秀美术作品可以使学生在弘扬正义的同时,把一些不当的,对社会有害的现象,当作“丑”的对象加以鞭挞和嘲讽。寓理以情,以美动人,以情感人,是美术教育起到对学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作用的原因。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情感上乐意接受感染,心理上才会产生共鸣,从而乐于接受美的熏陶、道德规范等思想教育。
宋朝郭若虚《图画见闻志》曾记载这样的故事:“孝成帝游于后庭,欲以班婕妤同辇载。婕妤辞曰‘观古图画圣贤之君,皆有名臣在侧。三代末主,乃有嬖幸。今欲同辇,得无近似乎?’上善其言而止。”从中可以看出图画所起的作用。虽然今人与古人的思想和观念不可同日而语,但不能说这种欣赏活动的精神与价值作用已不存在,它仍在起着重要作用。据心理学家统计,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有90%的信息来源于视觉通道。这一点对聋生来说尤为明显。心理学和生理学都证明,由于存在机能代偿的机制,聋生的缺陷可以由视觉在很大程度上给予补偿,聋生的视觉注意力比常人更集中,对观察的分析更细致,视觉记忆更发达。聋生好强,好胜,在优化的教育环境中他们会兴起健全人不具备的冲击欲和拼搏欲;在观察方面较健全人要专注;在模仿上更是下功夫,一旦给予正确的引发和启迪,他们从体能到智能、自身代偿能力以及克服残疾影响的潜力往往是惊人的。
2 观察生活——以美引真
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教师在美术课堂进行美育补偿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自觉地接触大自然中的原生态美。接触并发现自然界及生活当中更多的美的因素。由于耳聋学生缺乏有声语言交流,虽然在视觉上有一定的敏锐性,但对现实社会中美的概念的模糊并不能使他们很好地感受美、理解美和评价美。因此,对于一个美术教师来说,除在课程教学中注意审美教育外,还要密切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美的现象和行为来提升聋生的审美意识。如:我们可以从健康服饰的色彩搭配、装饰与奇装异服色彩搭配、装饰的对比中去认识生活中的“美”与“丑”,使他们懂得如何去追求和获取真正的外在表现美;自然美与人为制造的美的不同点等。在向他们介绍、展示并引导他们表现美的同时,也使学生逐渐形成热爱劳动,互相帮助的良好品德和认真、细致的学习工作习惯。
因为人的审美观与道德观有着必然的直接关联,美好的情感促使人们有美好的行为。不能识别美丑,便无是非观念。美育与培养美感就是培养对生活的热爱及為之建设、为之献身的精神。一个具有审美观念并有审美能力的人,他绝不会轻易地去破坏一草一木。一个具有审美观念并有审美能力的人,他绝不会任由自己粗俗的言行四处泛滥。正确的美感不加以培养,粗俗的邪念便会滋长。聋生在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必要的美的形象熏陶、审美教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不然便会美丑不分,善恶不辨。
我们还可以走向清新的大自然,去感受广阔的田野、茂密的树林,去感受小桥流水、亭台楼阁、草地花丛……对家乡等祖国山河美景进行写生。他们看到了五光十色的大千世界,就会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中受到了美的陶冶,通过他们的视觉效果,使他们内心的情感发生变化,美,便会油然而生。当然这不仅只是认识某个景物的形貌,而更重要的是在认识中去领略大自然的风光美,融洽大自然与我们人类的关系,在美的陶冶中,使学生深化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让他们充满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有一个由观察、感受、动情、抒情到爱的升华的心理过程。这本身就是一种生动具体的爱国主义教育。欣赏名胜古迹、历史文物,方能热爱和保护它们。许多聋生能够有意识地观察生活,表现和实践生活中的好人好事,就是在逐步形成的高尚情感支配下的行为。
美术课的教育作用不同于政治課直接、抽象的道德说教和法律课强制性的法规纪律约束。美术教学以美的形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亦蕴涵着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的教育。美术教育是对聋生进行美的教育,是情感教育,是使学生在“美”的陶冶中受到“真”的教育。扬聋生视觉之所长,避聋生听力障碍之短,同样可以达到良好的德育教育,养成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情操,帮助他们体会到大自然中的美和社会的美,逐渐培养他们成为身残志坚的美的创造者。
3 生活实践——以美育德
自然万物,千变万化,丰富多采。即使同一棵树上的两片树叶,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而这个世界才变得如此美丽。马克思说:“你们并不要求玫瑰花和紫罗兰散发出同样的芳香.但你们为什么却要求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精神只能有一种存在的形式呢?”这句话深刻地指出了人类个体个性之间的差异性。既然人的个性具有如此的特点,是人性中的客观存在,那么我们就要发掘它、培养它、引导它。扬长避短,使之得到很好的发展。如此,我们的美术教学也是没有离开这个道理的,因为这些特殊的学生虽然在人体器官上的运用跟正常人有了差距,但精神存在的性质是和正常人一样的,它并没有逃离人类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性的范畴。
和其他学校一样,我们学校走廊内也挂着著名的政治家、科学家、文学家、英雄人物的宣传画像及名人名言,这也可以划定为一种美术作品的,因为这些作品事实上有熏陶学生情感的美育作用。了解了这些著名的政治家、科学家、文学家、英雄人物的事迹后,这些学生同样能够产生对这些伟大人物和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不论是模仿或是一种心灵的触动,他们都能在某种情形中付诸于实际行动。在我们学校里,曾经有一位舍己救人的聋生小英雄——聂致阳。他奋不顾身跳入河中救起一位9岁男孩,献出了自己年仅13岁的生命。他不顾个人安危的毅然行为,可以说与他日记中记载的对英雄人物的崇仰之情有密切的联系,这也不能不说是美术作品衍生的对人道德情操熏陶的重要作用。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美术教学不仅要让聋生掌握一定的美术技能、技巧,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着的德育因素,捕捉最佳的“潜入”时机,充分利用美术学科的课型特点,采用切实有效的教法,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领略美术教学独特的道德美,真正使聋生在情趣上受到陶冶,在道德上受到影响,在心灵上受到启迪,让德育之花愈开愈美丽!
参考文献
[1]方俊明.特殊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全国特殊教育研究会编.聋校教学文萃[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3]王效贤,王明泽.聋校教育学.吉林:吉林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