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结合教材中的内容向学生渗透德育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正确的行为意识,还可以使学生扎实掌握语文的教学内容。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用心挖掘教学内容中的德育知识,并积极研究德育教育渗透方法,才会使德育教育收获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渗透
前言:
小学阶段的学生思想意识正处在萌芽时期,对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尚不理解。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教材上的内容,随时渗透相关的德育知识。并且,要采用多样的德育教育方式,使学生深刻理解相关德育知识,并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掌握语文知识,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思想品德。
一、巧妙利用寓言故事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多彩,其中包含的德育知识也比较全面,其中一些寓言故事中便包含较典型的德育知识。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寓言故事来渗透德育教育。同时,还可以令学生扎实掌握其中的语文知识。
比如,在《狐假虎威》这则寓言故事中,教师便可以通过讲授其中的内容来有效渗透德育教育。教师可以在课前先将狐狸在森林中行走,以及与老虎对话的场景制作成动画短视频,来辅助学生透彻理解这其中的故事。授课时,教师可以先问学生:“同学们,森林中的兽中之王是哪种动物?”学生便会回答教师:“是老虎。”教师又说:“那狐狸和老虎谁更威风呢?”学生也会回答教师:“老虎更威风。”接下来,教师便可以说:“但是这则寓言故事中,是说森林中狐狸最威风,最厉害,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样便会引导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接下来,教师再带领学生来学习这个寓言,便会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之后,教师便可以一边播放短视频,一边对学生说:“同学们,现在我们就来看一看,森林中到底是老虎最威风还是狐狸最威风,好吗?”学生便会积极去观看,并积极去思考这个问题。当播放完之后,教师再问学生:“森林中谁是兽中之王呢?谁又最聪明呢?”学生便会回答教师:“老虎是兽中之王,但老虎不聪明,狐狸最聪明。”最后,教师再问学生:“通过学习这个故事,同学们又学到了什么呢?”
学生便会回答教师:“可以学习狐狸的智慧,但不能去骗别人。”
这样便可以使学生深刻领悟寓言故事中的道理,并树立正确的行为意识。同时,教师通过巧妙利用寓言故事来渗透德育教育,来会令学生乐于接受。相比教师仅是说教式渗透德育,会收获理想的效果。
二、举办朗诵比赛有效渗透德育
朗诵可以帮助学生升华心中的情感,教师将德育教育融入到朗诵比赛中,可以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感悟,使学生对相关的德育的知识有深层认识。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提炼教学素材中的德育知识,并为学生设定对应的题目,来让学生展开相关德育知识的朗诵比赛,既可以高效渗透德育教育,还可以使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断提升。
比如,在教學《我不能失信》文章时,教师便可以先让学生熟读课文,然后再提炼其中的德育知识,让学生进行守信的宣扬。教师可以先提问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同学们,假如你们其中某名同学与其他同学约好去做一件事,但中途却有爸爸妈妈带领你们去做你们一直想做的事,你们会去吗?”学生便会开始讨论,并说法不一。一些学生会回答教师:“会去,同学约好了可以取消。”一些学生会说:“不可以去,因为那样会失信于同学。”当学生回答之后,教师便可以说:“那我们一同来看一看,这篇文章中的主公是怎样做的,好吗?”学生在疑问的指引下,便会去积极阅读课文。当学生阅读完课文后,教师再向学生渗透“做人要守信。”这个道理,学生便会铭记于心。接下来,为了让学生深刻懂得这个道理,教师便可以举办一个“守信朗诵大赛”,让学生通过朗诵的方式说出守信的优秀事件或好人好事。最后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守信的重要性,并将守信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这样便可以使德育教育有效渗透到学生的内心深处,并使学生深入感悟到无论做什么事,均要信守承诺,进而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三、有效结合实践增加学生德育体验
增加学生的德育体验,可以使学生对教师渗透的德育知识有更深刻的感受。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教授教学内容时,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对书本中的德育知识产生共鸣,才会推动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以德育知识为标准,管理自己的言行,并形成良好的思路品德。
比如,在《掌声》这篇文章中,中心思想是让学生懂得帮助别人是快乐的,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心和鼓励。同时,给予别人掌声可以让人变得自信,并给人以勇气。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自由朗读文章,并且教导学生掌握“默、掌”等生字的读音和正确写法,或者与同学合作来有感情的朗读。当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后,教师便可以问学生:“同学们,文章中的主人公‘英子’之前是什么想法,她为什么总在别的同学走完以后,才离开教室呢?”学生便会回答教师:“因为她怕别的看到她的残疾。”然后教师再问:“后来英子为什么变得自信了呢?”学生便会回答教师:“因为同学们给了她帮助和鼓励。”接下来,教师再引导学生:“那同学们喜欢做关心爱护别人,并给予别人掌声的人吗?”学生通过对文章内容的了解,便会与教师的说法产生共鸣,并大声回答教师:“想。”之后,教师便可以用布置作业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做一周时间的好人好事,去帮助自己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和事。并且,一周之后,让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帮助别人的过程和感受。
这样就可以使教师对学生渗透的德育教育收获十分理想的效果。同时,教师通过结合实践,不仅可以有效增加学生德育体验,还会令学生感受到拥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并且,可以促使学生积极去吸取教师渗透的德育知识,并快乐成长。
总结:
总而言之,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思想品德,学会做人的关键时期,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在教学的同时,灵活渗透德育知识,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其中的重要意义,才可以使学生良好吸收德育教育的内容。并且,教师要不断丰富德育教育的方式,这样才会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意识和高尚的思想品德。
参考文献:
[1]姚娟.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实践路径[J].读与写,2021,18(1):80.
[2]王燕.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融入德育教育[J].考试周刊,2021,(1):51-52.
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光南小学 321000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渗透
前言:
小学阶段的学生思想意识正处在萌芽时期,对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尚不理解。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教材上的内容,随时渗透相关的德育知识。并且,要采用多样的德育教育方式,使学生深刻理解相关德育知识,并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掌握语文知识,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思想品德。
一、巧妙利用寓言故事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多彩,其中包含的德育知识也比较全面,其中一些寓言故事中便包含较典型的德育知识。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寓言故事来渗透德育教育。同时,还可以令学生扎实掌握其中的语文知识。
比如,在《狐假虎威》这则寓言故事中,教师便可以通过讲授其中的内容来有效渗透德育教育。教师可以在课前先将狐狸在森林中行走,以及与老虎对话的场景制作成动画短视频,来辅助学生透彻理解这其中的故事。授课时,教师可以先问学生:“同学们,森林中的兽中之王是哪种动物?”学生便会回答教师:“是老虎。”教师又说:“那狐狸和老虎谁更威风呢?”学生也会回答教师:“老虎更威风。”接下来,教师便可以说:“但是这则寓言故事中,是说森林中狐狸最威风,最厉害,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样便会引导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接下来,教师再带领学生来学习这个寓言,便会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之后,教师便可以一边播放短视频,一边对学生说:“同学们,现在我们就来看一看,森林中到底是老虎最威风还是狐狸最威风,好吗?”学生便会积极去观看,并积极去思考这个问题。当播放完之后,教师再问学生:“森林中谁是兽中之王呢?谁又最聪明呢?”学生便会回答教师:“老虎是兽中之王,但老虎不聪明,狐狸最聪明。”最后,教师再问学生:“通过学习这个故事,同学们又学到了什么呢?”
学生便会回答教师:“可以学习狐狸的智慧,但不能去骗别人。”
这样便可以使学生深刻领悟寓言故事中的道理,并树立正确的行为意识。同时,教师通过巧妙利用寓言故事来渗透德育教育,来会令学生乐于接受。相比教师仅是说教式渗透德育,会收获理想的效果。
二、举办朗诵比赛有效渗透德育
朗诵可以帮助学生升华心中的情感,教师将德育教育融入到朗诵比赛中,可以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感悟,使学生对相关的德育的知识有深层认识。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提炼教学素材中的德育知识,并为学生设定对应的题目,来让学生展开相关德育知识的朗诵比赛,既可以高效渗透德育教育,还可以使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断提升。
比如,在教學《我不能失信》文章时,教师便可以先让学生熟读课文,然后再提炼其中的德育知识,让学生进行守信的宣扬。教师可以先提问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同学们,假如你们其中某名同学与其他同学约好去做一件事,但中途却有爸爸妈妈带领你们去做你们一直想做的事,你们会去吗?”学生便会开始讨论,并说法不一。一些学生会回答教师:“会去,同学约好了可以取消。”一些学生会说:“不可以去,因为那样会失信于同学。”当学生回答之后,教师便可以说:“那我们一同来看一看,这篇文章中的主公是怎样做的,好吗?”学生在疑问的指引下,便会去积极阅读课文。当学生阅读完课文后,教师再向学生渗透“做人要守信。”这个道理,学生便会铭记于心。接下来,为了让学生深刻懂得这个道理,教师便可以举办一个“守信朗诵大赛”,让学生通过朗诵的方式说出守信的优秀事件或好人好事。最后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守信的重要性,并将守信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这样便可以使德育教育有效渗透到学生的内心深处,并使学生深入感悟到无论做什么事,均要信守承诺,进而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三、有效结合实践增加学生德育体验
增加学生的德育体验,可以使学生对教师渗透的德育知识有更深刻的感受。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教授教学内容时,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对书本中的德育知识产生共鸣,才会推动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以德育知识为标准,管理自己的言行,并形成良好的思路品德。
比如,在《掌声》这篇文章中,中心思想是让学生懂得帮助别人是快乐的,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心和鼓励。同时,给予别人掌声可以让人变得自信,并给人以勇气。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自由朗读文章,并且教导学生掌握“默、掌”等生字的读音和正确写法,或者与同学合作来有感情的朗读。当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后,教师便可以问学生:“同学们,文章中的主人公‘英子’之前是什么想法,她为什么总在别的同学走完以后,才离开教室呢?”学生便会回答教师:“因为她怕别的看到她的残疾。”然后教师再问:“后来英子为什么变得自信了呢?”学生便会回答教师:“因为同学们给了她帮助和鼓励。”接下来,教师再引导学生:“那同学们喜欢做关心爱护别人,并给予别人掌声的人吗?”学生通过对文章内容的了解,便会与教师的说法产生共鸣,并大声回答教师:“想。”之后,教师便可以用布置作业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做一周时间的好人好事,去帮助自己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和事。并且,一周之后,让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帮助别人的过程和感受。
这样就可以使教师对学生渗透的德育教育收获十分理想的效果。同时,教师通过结合实践,不仅可以有效增加学生德育体验,还会令学生感受到拥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并且,可以促使学生积极去吸取教师渗透的德育知识,并快乐成长。
总结:
总而言之,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思想品德,学会做人的关键时期,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在教学的同时,灵活渗透德育知识,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其中的重要意义,才可以使学生良好吸收德育教育的内容。并且,教师要不断丰富德育教育的方式,这样才会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意识和高尚的思想品德。
参考文献:
[1]姚娟.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实践路径[J].读与写,2021,18(1):80.
[2]王燕.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融入德育教育[J].考试周刊,2021,(1):51-52.
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光南小学 3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