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白《静夜思》中那个“床”字的解释,曾经有人提出过是“井栏”,为此引起过质疑和讨论。前不久收藏家马未都在其《马未都说收藏·家俱篇》一书中又立新说,认为那指的不是如我们今天睡觉所用的床,而是北方称为马扎、古时称为胡床的一种可以折叠的小凳。他认为唐时的门窗很小,门是板门,窗用纸糊,月光很难进入室内。而且,即便作者是睡在床上,也只能探头俯视床下,而不可能随意举头低头。因此,他断定作者是“拎着一个马扎坐在院子里在明月下思乡”。对马未都先生的这一解释附和者不少,当他将这一解释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再次曝光后,如南京《现代快报》立即就有短文加以介绍,并称之为“惊人观点”,认为此“胡床一说较为可信”。
我们的学术文化界不时总会有一些人跑出来对某些经典故意作另类的解读,以为非此不足以说明其对学术研究之深入似的。马未都先生对《静夜思》的新解可为一例。他旧话重提,又要将《静夜思》置于光天化月之下,把这首流传千年的绝妙好诗弄得面目浅陋、索然寡味,我在此不得不出而为之一辩,且陪着炒一次冷饭,把自己基于常理的不同意见公之于众,请求批评。
当然,我也并不认为床这个词不能作多种解释,我只是认为李白诗中的那个“床”并不指什么井栏、马扎。床本来是坐具也是卧具,人在床上既可以举头也可以低头。《释名·释床帐》就说:“人所坐卧曰床。”在古代典籍中,这个词最先见于《诗经》。《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载寝之床。”(汉)郑玄笺:“男子生而卧于床,尊之也。”可见床的第一义项古义与今义是完全一致的。马未都先生似乎对此视而不见,定要把李白笔下的那个床解释成凳子,岂不荒唐?李白另有一首《春怨》,那上面也提到了床:“白马金羁辽海东,罗帷绣被卧春风。落月低轩窥烛尽,飞花入戶笑床空。”这是写闺中妇女思念远方征人之作,其中“空床”显然不是仅供人坐的小小马扎。而与李白同时的杜甫在他的《新婚别》中也有“结发为妻子,席不暖君床”之句,那个床也同样不是什么马扎!
说唐代门窗小,从屋子里难以看到月光,这只能说是马先生个人的“特异体验”,生在唐代的那个李白的体验可能并非如此。在他的许多作品里我们随处都可见到他这类亲见亲历的叙述。《玉阶怨》:“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长相思》:“孤灯不灭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是从屋子里直接窥视户外的月亮。《望月有怀》:“寒月摇清波,流光入窗户”;《拟古十二首》之二:“明月看欲坠,当窗悬清光”,是月光自动地流进窗户。《清平乐五首》之二:“禁帏秋夜,月探金窗罅”,写的是月光无孔不入地往屋子里穿透进来,似乎用纸糊住也没用。似此,《静夜思》怎么就不能让人从床上看到月光呢?
回过头来再看《静夜思》描述的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主人公究竟是坐卧在室内还是坐在室外。答案只有一个:室内。因为比较起来,当时只有室内才是触发乡情的合适环境。这首诗写的就是一个漂流异乡的旅人独宿客栈,在午夜梦回之际骤见窗前月色如霜,于是思乡之情油然而生,悲从中来。典型性的环境、气氛、细节和人物感情等诸多因素有机结合,形成了这首诗隽永而独特的审美境界。如果脱离整首诗的语境,别出心裁地把床解释成凳子,而将场景移到室外,那么诗人写月光就只能选择写“檐前”、“阶前”、“庭前”甚或“面前”,而决计不会写什么“凳前”、“马扎前”!他清醒地端坐在月光里,也就不会无端地对眼前的月光犯疑,“疑是地上霜”!而接下来的两句连串的举动和心态的描写也就失去了铺垫而变得毫无意味。
李白的《静夜思》本来明白如话,并没有隐藏多少弦外之音,象外之旨。我们尽可以照着它的字面意思加以理解和把握,而毫无必要节外生枝,标新立异对它别作一种偏方式的曲解,致使它反而难以理喻。我这意见,不知马未都先生以为然否?
我们的学术文化界不时总会有一些人跑出来对某些经典故意作另类的解读,以为非此不足以说明其对学术研究之深入似的。马未都先生对《静夜思》的新解可为一例。他旧话重提,又要将《静夜思》置于光天化月之下,把这首流传千年的绝妙好诗弄得面目浅陋、索然寡味,我在此不得不出而为之一辩,且陪着炒一次冷饭,把自己基于常理的不同意见公之于众,请求批评。
当然,我也并不认为床这个词不能作多种解释,我只是认为李白诗中的那个“床”并不指什么井栏、马扎。床本来是坐具也是卧具,人在床上既可以举头也可以低头。《释名·释床帐》就说:“人所坐卧曰床。”在古代典籍中,这个词最先见于《诗经》。《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载寝之床。”(汉)郑玄笺:“男子生而卧于床,尊之也。”可见床的第一义项古义与今义是完全一致的。马未都先生似乎对此视而不见,定要把李白笔下的那个床解释成凳子,岂不荒唐?李白另有一首《春怨》,那上面也提到了床:“白马金羁辽海东,罗帷绣被卧春风。落月低轩窥烛尽,飞花入戶笑床空。”这是写闺中妇女思念远方征人之作,其中“空床”显然不是仅供人坐的小小马扎。而与李白同时的杜甫在他的《新婚别》中也有“结发为妻子,席不暖君床”之句,那个床也同样不是什么马扎!
说唐代门窗小,从屋子里难以看到月光,这只能说是马先生个人的“特异体验”,生在唐代的那个李白的体验可能并非如此。在他的许多作品里我们随处都可见到他这类亲见亲历的叙述。《玉阶怨》:“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长相思》:“孤灯不灭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是从屋子里直接窥视户外的月亮。《望月有怀》:“寒月摇清波,流光入窗户”;《拟古十二首》之二:“明月看欲坠,当窗悬清光”,是月光自动地流进窗户。《清平乐五首》之二:“禁帏秋夜,月探金窗罅”,写的是月光无孔不入地往屋子里穿透进来,似乎用纸糊住也没用。似此,《静夜思》怎么就不能让人从床上看到月光呢?
回过头来再看《静夜思》描述的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主人公究竟是坐卧在室内还是坐在室外。答案只有一个:室内。因为比较起来,当时只有室内才是触发乡情的合适环境。这首诗写的就是一个漂流异乡的旅人独宿客栈,在午夜梦回之际骤见窗前月色如霜,于是思乡之情油然而生,悲从中来。典型性的环境、气氛、细节和人物感情等诸多因素有机结合,形成了这首诗隽永而独特的审美境界。如果脱离整首诗的语境,别出心裁地把床解释成凳子,而将场景移到室外,那么诗人写月光就只能选择写“檐前”、“阶前”、“庭前”甚或“面前”,而决计不会写什么“凳前”、“马扎前”!他清醒地端坐在月光里,也就不会无端地对眼前的月光犯疑,“疑是地上霜”!而接下来的两句连串的举动和心态的描写也就失去了铺垫而变得毫无意味。
李白的《静夜思》本来明白如话,并没有隐藏多少弦外之音,象外之旨。我们尽可以照着它的字面意思加以理解和把握,而毫无必要节外生枝,标新立异对它别作一种偏方式的曲解,致使它反而难以理喻。我这意见,不知马未都先生以为然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