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咂“春酒”背后的情味儿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aoD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琦君的《春酒》主要是记录儿时与春酒有关的经历,叙述如话家常,语言浅显质朴,语意直白明朗,而这质朴的文字中又承载着远在异国的游子对那逝去的乡音乡情的一往情深。像这样一篇言浅情深的散文,在教学中一不留神就滞留在记叙描写的客体上,教学就会演变成谈论那人、那事、那风俗的活动,对于作者的情感就会停止在对“乡愁”概念化的感知上。而肖培东老师在执教《春酒》时,引领学生品砸出了质朴文字背后的情味儿。综观肖老师的《春酒》课堂,教学目标聚焦在体味文字所传达的情感上,这是对散文教学教什么的准确定位。王荣生教授曾说:“散文教学,要着眼于主体,触摸作者的情思;要关注作者独特的情感认知,引导学生往‘作者的独特的经验里’走。”[1]肖老师对《春酒》教学目标的确定既关注了散文的文体特征,同时也关注了“这一篇”的主体独特情思。
  立足于情感体验,课堂以“情”推进教学流程,既有发散式的多角度体验,又有层递性的情感发酵。情感体验路径多样化:或从文本感知,或从题目品读,或从语句品咂;同时变换体验角度,或从孩童角度,或从成人角度,或从游子角度,或从今昔对比角度。这样的路径,这些个角度,都是为了聚焦体悟作者的情思,达成教学目标而预设的。王荣生教授曾说:“当今的语文教学,应该从‘把我对教材的理解教给学生’转移到‘把我理解教材的方式教给学生’。”[2]肖老师引导学生探寻解读路径,在困顿、寻找、品读、顿悟中解读出作者的深情,就是把理解教材解读文本的方法教给了学生,其教学策略既灵动又有效。
  一、以课题切入揣读情感
  读出作者的情感是读之目标,“往文本深处读”是达成目标的路径。品读哪些语言,换言之就是哪些语句能传达出作者情感,怎样往深处读,切入点是什么,读的形式是什么。这里涉及到读的内容,读的策略,既关乎教师对文本的教学解读,又关乎教师的教学艺术。通读全文逐一品读语句是不可能的,那么选点切入就很重要了。肖老师在教学感言中如是说:“读了几遍《春酒》,依然找不到教学的入口。这真正的家醅何处寻觅,这语浅情深的《春酒》如何咀嚼,我真的有点难受。”“‘春酒’‘春酒’,我凝视着标题,感到愧疚,我喃喃自语,突然,我感觉到了什么……”[3]可见肖老师在解读作者情感时经历了受阻、困顿再到云开雾散的惊喜发现,定是发现了题目不仅是文本故事内容的体现,更是作者抒发情感的载体。题目中自有作者深情在,而这种情感就要靠读才能出来,于是他选了品读课题作为解读作者情感的入口,引导学生在思考中品“春酒”,在朗读中揣摩作者的情感。也可以说是代入式的品读,一开课就让学生由读者转变为作者还原对春酒的呼唤,这呼唤里有思乡的绵长,有美好被遗失的忧伤,有为家乡美酒的自豪,有甜蜜的陶醉……一声声品咂,袅袅升腾的是多样情感。
  二、在感知文本时生成情感基调
  感知文本内容是教师了解学生遭遇文本状况的必要形式,也是引导学生与文本深层次对话的教学奠基。《春酒》虽说语言朴实无华,叙述描写多于抒情,但是对于作者的“乡愁”情结,学生与文本初次遭遇时是能感受得到的。可见肖老师对此时的学情预估是准确的,因此在开课时,就有了如下的生成:
  生1:我觉得《春酒》这篇文章写了对母亲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师:对母亲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你为什么一下子就把这个情感给拿出来?
  生1:因为我觉得《春酒》它不仅写的是《春酒》这篇文章,她还表达了她对母亲对家乡的那股思念之情。
  师:前半句话应该改成“《春酒》它不仅是寫了关于春酒的若干事情”。文章更写了作者的情感。
  肖老师一句“对母亲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就自然地将文本的情感基调确定为思乡之情。“你为什么一下子就把这个情感给拿出来”,教师的一个适时追问,就聚焦了教学的核心目标,更为下一步探究情感的教学做了巧妙的衔接。还如教师在聆听完学生对文本的感知后,再次强调:“这个女同学就非常厉害了,她懂得散文不仅仅是在写事,更重要的是在写什么呢?对,写‘我’的感情!这就说明她读到了这篇文章深处的东西了。你们读到了没有?”教师的这几句话,不仅强调了散文是写作者的感情,还暗示了要往文本深处读,才能读出作者的深情。
  三、从孩童的视觉品出甜蜜感
  由于《春酒》语言质朴如水,便也形成错觉以为情感也清浅,解读文本时,教师大多关注的是乡愁淡淡,更是忽略了回忆中的甜蜜与陶醉之情。而肖老师经过细细地品咂后发现语浅情深。关于品咂文本肖老师也曾说:“语言是文学艺术的主要构件。散文作者的情感脉络,往往潜藏在文章的词句中。这就要我们沉下心来于文字细微处聆听花开。散文教学,教师就要在语言中探幽寻微,在看似平常的文字中闻出芳香,去与作者悟对凝望。”[4]于是他引领学生深入语言之中,引领学生以儿童的视觉去品咂饱含深情的语言。
  师:我们先来找找很快乐的,很甜蜜的。哪些句子能够读出这个味道来?
  生18:请大家看到第一自然段。“尤其是家家户户轮流的邀喝春酒,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用蜜蜂做比喻,表现出作者非常喜爱喝春酒,也表现出作者喝春酒时的可爱。
  生28:我觉得第二自然段最后一句话“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我觉得这句话有几个词语,“偷偷”“好几回”“舔”,这三个词语都能体现出我特别喜欢喝春酒,然后对春酒的那种急切之情。
  生30:我是第四自然段的,“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才过瘾”。这里写的“才过瘾”就体现出作者当时的难以忘怀陶醉其中。
  生33:第三段的,“母亲给我在小酒杯底里只倒一点点,我端着、闻着,走来走去,有一次一不小心,跨门槛时跌了一跤,杯子捏在手里,酒却洒在衣襟上了”。
  王荣生教授说:“对言辞和表述有两种把握途径:一是文内的,在上下文的语境中;一种是文外的,在具体时间和空间的语境里,联系着写的人和被写的人与事。”[5]因此作者对春酒的喜爱和自我陶醉的甜蜜感唯有还原作者身份以孩童,联系那时那地那人,作者的深情才能很好地被解读出来。肖老师一句提醒“我们先来找找很快乐的,很甜蜜的”,学生就很容易从儿童的视觉找出以上四个语段,并以少年之心来品读儿童的心理和情感,是容易产生共鸣的。再经过教师的巧妙追问,引导学生关注语句中的关键性短语“一马当先、母亲的代表、一大包、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偷偷的、舔过好几回、舔一舔、才过瘾、端着闻着、走来走去等”,品出儿时的作者对春酒的格外喜爱,喝会酒时的异常开心,作为母亲代表的满心自豪、以及乡邻们的淳朴热情都甜蜜地在文字中复活了,小孩子的天真烂漫、那些童真童趣也一并被品砸出来了。于漪老师说:“一篇好的课文总有一些言简意赅、言简意深、言简义丰的关键词句、重点词句,教学时注意把握这些词句,引导学生用重锤敲打。”[6]肖老师就是通过追问引导学生发现语言的言简义丰,先品咂再朗读,以朗读促品咂。   四、从成人的寻找中悟得恋情
  回忆越是甜蜜,现实的愁思越是浓烈。那“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是作者思绪走出回忆面对现实的苦痛心声。一个“找”字使乡愁凝结成沉重的情结,肖老师敏锐地发现这一情感体验的抓手,于是又引领学生品味“找”字背后的一言难尽,透过“找”字将乡愁的忧伤情绪发酵到了浓烈。
  师:再看看,文章中哪一句话最有一种惆怅的忧伤的感受?课文中情感在哪一句话陡然一转呀?
  生38: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
  生齐读。
  师:这句话里为什么有这么濃浓的悲愁与惆怅呢?
  生39:因为作者身在异国他乡,自己酿的“分岁酒”又没有了任何的家乡味,就有了一丝丝的惆怅。
  师:再怎么酿酒都不是“真正的家醅”。我们一起来读这五个字。贴了心去读。
  生(齐):真正的家醅。
  师:尤其这个“家”字,要读得温暖亲切无比的思念。
  生(齐):真正的家醅。(很有感情)
  师:唉,千山万水,家醅难得。这句话,老师改成这样,“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真正的家醅已经不在了”,你觉得如何?
  PPT:
  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
  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真正的家醅已经不在了。
  (生思考)
  师:先别急着举手,读读这两句话。
  生(齐):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真正的家醅已经不在了。
  生40:我觉得第一句更有味道,反问句,加强了语气,更让人感到她心里的悲伤,心里的惆怅,和对家乡、对母亲的思念。
  王荣生教授所说“要由言及意,往散文中的个性化言语所表达的丰富甚至复杂、细腻甚至细微处走”。[7]肖老师在引领学生品咂这句情感突转的语句时,通过追问“这句话里为什么有这么浓浓的悲愁与惆怅呢”,就是巧妙地引导学生联系作者眼前的时间和空间背景来解读其复杂的情感,这就是引领学生回归现实感悟成年人落叶归根的思想和游子的乡愁情结。教师再通过比读教学,读出反问句所承载的惆怅、忧伤,从而悟出作者的乡愁不是淡淡的而是沉重的、苦痛的。
  五、在对比朗读中再现浓情
  王君老师曾说:“在对关键句的朗读中结课,这是极为俭省而又具实效的教法。学生没有离开文本,但又实现了立足文本的情感提升,水到渠成,自然而又实在。”[8]肖老师就是通过比读儿时的甜蜜和游子的惆怅将乡愁情结得以升华,实现了情感的提升。
  师:要想读好这句话,我建议做个对比,你只有把前三句童年春酒的欢乐读得越欢乐,你才能更体会到最后一句的那种失落与惆怅。现在老师来读一句甜蜜,你们来读“一句话提醒了我”,我们之间的感情有个明显的落差。
  PPT:1.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
  2.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
  3.我端着、闻着,走来走去……抱着小花猫时,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觉。原来我的小花猫也是个酒仙呢
  4.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
  (师生分读,反复体会其中感情)
  师:这就是琦君,她的回忆,她的惆怅,她的寻找。我们再来看,就这PPT上的四句话里,前三句和第四句话你觉得有什么不同?
  生45:前三句写作者对喝春酒时的欢乐,最后一句话写作者喝不着家乡春酒时的惆怅。然后前三句和最后一句话进行对比,表现出作者喝不到春酒的惆怅与思念家乡的春酒的感情。
  正是因为前三句是美好的回忆,是对春酒的格外喜爱,是甜蜜的陶醉,是快乐的享受,才使远离故土的作者魂牵梦绕地寻找。通过对比朗读,更能将喝不到春酒的遗憾突出、放大,越是喝不到家乡味儿,越是想念,越是想念,越是心痛,乡愁也就越是浓烈。这样的对比朗读时机恰当,发挥的作用也很明显,这样的结课艺术看似简单,实则意味深长。这也正应证了肖老师“浅浅地教,深深地爱”。
  一堂《春酒》教学紧扣文体特征设定教学目标,以语言品咂为路径,教师引领学生将浅显的语言读出深意,悟出深情。那深情,终于在春酒中慢慢发酵氤氲开来,愈加浓烈,愈加绵长。
  参考文献:
  [1][7]王荣生.散文阅读教学设计原理.散文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34.
  [2][5]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1.65.
  [3]肖培东.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6:248-249.
  [4][6]肖培东.聆听花开的声音——《紫藤萝瀑布》镜头点评[M].语文学习:2016.9.
  [8]王君.培东课堂的浅与深.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M]长江文艺出版社2016:207.
其他文献
部编七年级下第三单元选了当代作家李森祥的小说《台阶》。小说中的父亲一生都在编织一个朴素的梦想——建造一座有九级高台阶的新屋。经过长年累月的艰辛劳作,梦想终于实现,然而,当梦已成真之时,父亲竟在惶惑中黯然老去。课文一方面表现了农民艰难困苦的生存状态和他们为改变现状而不懈努力的精神,另一方面,小说笼罩着一层崇敬又怜悯的哀伤色彩。对父亲形象的分析是这篇小说教学的重中之重,下面从文本文字入手,逐层剖析,还
李镇西,苏州大学教育哲学博士,语文特级教师。1982年2月参加教育工作以来,先后供职于乐山一中、成都玉林中学、成都石室中学、成都盐道街外国语学校、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曾担任成都武侯实验中学校长。先后获得“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等称号。在语文素质教育、青春期教育、班级民主管理、后进生转化等方面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实践;并依据多年的研究和教育教学实践,形成多达60多部教育专著,在全
《故乡》是经典之文,被选入中学教材多年,可供探讨的角度很多:把握故事情节,了解插叙、倒叙的记叙顺序,“现实”与“回忆”的反复穿插,分析人物描写,了解人物形象,理解文章主旨,从小说的三要素出发……人物作为三要素之一,常作为分析的点,往往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去比较人物,综观研究,大多是蜻蜓点水,并未深度阅读,并未走近人物。   《故乡》人物对话是其特点,尤其与闰土的对话篇幅占据较多。语言对话
读文章犹如以力破局,如果一眼望尽则索然无味;而在层蕴结构的不断理解中,我们旁征博引,层层解意,则能尽情感受文本的无限风光。解读《阿房宫赋》这篇词句华美幽深、思想深刻见骨的传世名篇,就需要这样一个过程。笔者从创作背景和文本结构两个角度试作解读。  一、文本解读要“旁征博引,多元荟聚”:《阿房宫赋》的背景诠释  《阿房宫赋》作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年),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啟》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
小说文本的多路径、多维度的深度解读,决定着小说“精深化、多元化”阅读的效果。如何脱离那种游离文本,抑或若即若离式的浅层面阅读,引导学生关注“读不懂”“读不到”的东西,特别是关注小说的“言语方式”,读出文本的“言外之意”,进而达到多元化、发散性、深刻性的阅读效果,的确值得我们为教者的深思与探索。针对同一文本,通过不同的“路径”,解读出不同的“意蕴”,获得异样的感触,我们的教学才有味可品,有鲜可尝。笔
有人说国人不爱阅读书籍,这似乎危言耸听。但实际上人们变成拇指一族,习惯于看电脑或手机上的电子版本。这种阅读成本较低、轻便快捷,具有纸质文本不可比拟的优势。但也使得厚重的带有墨香的书籍逐渐远离了人们的生活。中学生的阅读也存在使用手机阅读的问题。而课标要求“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明确的是一本本的书籍。高中生课
由于小说文体有其特性,高中生甚是爱读小说,爱学小说,但学生对小说文本的阅读则多是停留在只见故事不见其里的层次。究其原因,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分析法的滥用,导致了当下小说阅读教学呈现雷同、无趣、低效的特征,中学小说阅读教学遭遇瓶颈。  当前,教师在小说教学过程中,对小说的阅读分析形成了固有的模式:1.分析小说情节,理清小说基本内容,将小说情节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2.分析环境描写,对
古代诗歌复习的过程中,很多老师对常见的题型都进行了讲解,并有针对性的进行了集中训练。学生掌握得也不错。这种做法没有错,但在实际的练习过程中,有许多题型是我们没有练习过的,用常见的思路去解题,却很难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有的老师甚至避开了没有练过的题型。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只有什么都去接触,学生才不会打怵,考试时才会拿分。  本人对那些不常见的题型进行了总结,并归纳了相应的解题思路。在这里和大家分享。 
如何理解《琵琶行》中“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这两句诗?许多人认为这两句诗表现了琵琶女的拘谨、羞涩、腼腆,如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提供的参考答案是,“写琵琶女出场时的矜持、腼腆,也写出了诗人急于与琵琶女相见相识的心情”。这种理解也不时见诸报刊杂志及一些老师的诗歌讲解中。“千呼万唤”琵琶女出来演奏,表现了诗人的急切心情,这是可以理解的,但表现了琵琶女的“矜持、腼腆”,
前不久,有幸参加县里的以《昆明的雨》同课异构教学展评活动,每节课都给人耳目一新、精彩纷呈之感。有的老师讲得极为细致:语音、字词、结构、情感等,一应俱来。观课之余,深深反悟,总觉有些许遗憾。如何搞好《昆明的雨》及类似的散文教学,让课堂更高效呢?我个人认为应认真搞好文本解读,在文本解读基础上抓住其核心价值,方能提高教学效率。  一、教师认真解读文本  面对一篇内容丰富且有诸多价值的文本,拿什么最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