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急性阑尾炎患者的外科护理措施,以提高整体护理水平。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外科护理体会进行探讨。结果 所有患者经临床治疗,全部治愈出院,住院时间6~10d,平均7 d。结论——术后潜在并发症有切口感染、腹腔脓肿、腹腔出血、粪瘘,与阑尾穿孔、切口污染、阑尾动脉结扎线脱落、机体抵抗力下降有关。预期目标——切口愈合良好,无感染,无出血及粪瘘发生。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外科护理;体会
急性阑尾炎是最常见的腹部外科疾病,病情特点是发病急、变化速度快,任何年龄的人都可能发生急性阑尾炎的症状,它以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和麦氏点压痛为特征,多数患者早期仅有乏力、低热,炎症加重可出现全身中毒症状[1-3]。迄今为止,仍有0.1%~0.5%的急性阑尾炎患者因为诊断错误或者处理不及时产生并发症或者死亡,因此,怎样才能正确诊断急性阑尾炎,减少误诊的发生,是外科医疗工作者必须考虑到问题。本文回顾我院对于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针对我院2011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4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外科护理体会进行分析,在4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中,28例是男性,12例是女性,年龄在14—69岁之间,患者从发现病情到住院治疗时间为1—14小时,平均时间为7小时,患者体温在37.1~39.3℃之间,进行血常规检查,发现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升高,白细胞(4.8~14.6)×109/L,中性粒细胞71%~83%,经过诊断,均判定为急性阑尾炎。
1.2 治疗方法及结果:
49例患者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和阑尾切除术,其余使用连续硬膜外麻醉,行阑尾切除术。所有阑尾炎在确诊2~4 h后行阑尾切除术。患者均手术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全部治愈后出院,住院时间6~10d,平均7 d。
1.3 诊断要点
1.3.1典型的临床症状。
1.3.2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计数升高到(10~20)×109/L,可发生核左移。
1.3.3影像学检查。
如B超、X射线等,一般不必要,当诊断不确定时可选用。
1.4鉴别诊断
有许多急腹症的症状和体征与急性阑尾炎相似,在确定阑尾炎诊断时,常需排除这些疾病,特别是诊断困难时,如消化性溃疡穿孔、右侧输尿管结石、异位妊娠破裂、急性输卵管炎、急性盆腔炎、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胆囊炎、局限性回肠炎等。
1.5 临床护理
1.5.1術前护理
术前对患者的病史仔细询问,以准确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确定阑尾炎的性质。另外,要对患者入院后的腹痛时间、性质进行仔细观察,如有异常应立即向主治医师汇报,嘱患者禁食禁水,做好患者术前的各项检查工作,以确保手术顺利。如果患者为老年患者,我们还应检查患者的心、肺、肾功能,与患者家属沟通,告诉患者家属,老年患者接受阑尾炎手术,可能会在麻醉、手术或术后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使患者及其家属在思想上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一旦发生并发症,患者及其家属有思想准备,正确对待,积极配合治疗。
1.5.2术中护理措施
护士要认真用生理盐水清洗消毒器械,避免消毒液进入人体内引起化学刺激。手术取仰卧位,注意协助手术医师寻找阑尾以外的病变,尤其在发现阑尾的病变与症状、体征不相符的情况下,应注意探查回肠末端有无病变,右结肠旁沟有无脓性分泌物积聚。在女性患者还要探查盆腔,观察有无积血或脓性分泌物,以排除阑尾以外的病变。
1.5.3术后护理
术后早期活动,术后24h可起床活动,促进肠蠕动恢复,增进血液循环,利于腹腔渗出吸收,利于伤口愈合。术后1-2日胃肠功能恢复、肛门排气后可给流食,如无不适渐改半流食。术后4-6日给软质普食。但1周内忌牛奶或豆制品,以免腹胀。同时一周内忌灌肠及腹泻。遵医嘱应用抗生素,化脓性或坏疽穿孔阑尾炎应联合应用抗生素。做好腹腔引流管护理,保持通畅,观察和记录引流量、颜色及性质。并发症的严密观察及处理,及时发现伤口感染、腹腔出血、腹腔脓肿和粪瘘并发症。①伤口感染。阑尾坏疽、穿孔或腹腔积脓者易发生,多因手术时污染伤口所致。病人术后3~5d体温逐渐升高,伤口红、肿、热、痛,应及时报告医师处理。②腹腔脓肿。阑尾坏疽、穿孔者,术后腹腔残余感染可出现腹腔脓肿,多为盆腔脓肿。常发生在术后5~7d,表现为发热或体温下降后又上升、腹痛及里急后重等。B超或直肠指检。③腹腔出血。常发生在术后24小时内,故手术后当天应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如出现面色苍白、脉速、血压下降等内出血表现,或腹腔引流管有血液流出,应立即将病人平卧位,静脉快速输液,报告医生做好术前准备。④粪瘘。粪瘘少见,由阑尾残端处理不当或手术误伤肠管所致。感染较局限,低热、腹痛、切口不能愈合且有肠内容物从伤口排出,或形成腹腔脓肿。应及时更换伤口敷料,保护伤口周围皮肤(涂氧化锌软膏)。如长期不愈,则需手术治疗。
1.5.4健康教育
术后24h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起床做轻微的运动,加速肠蠕动功能的恢复,减少肠粘连情况的发生,增进血液循环,加速伤口愈合。患者在出院后半个月内不宜做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
2、结果
所有患者无一例产生严重并发症,治愈后全部出院,手术非常顺利,出院后随访观察0.5~1.0年,无一例发现异常。
3、讨论
急性阑尾炎是常见的外科疾病,阑尾腔阻塞是最常见的病因,在普外科手术中阑尾炎手术较为常见。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对于患者的肠功能恢复和有效避免肠粘连意义重大,但是,由于患者对手术认识不够,担心活动过多会疼痛并影响伤口恢复,因此,推迟或者减少活动时间,针对这一点,我们要积极宣传,排除患者心理压力,缩短排气时间,促进肠功能恢复,使患者切口早日愈合。护理人员要做到勤观察、多思考、常动手、多动口,加强术后对患者的巡视,在医生允许的前提下,协助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对患者和家属开展健康知识教育和医学常识介绍,尽最大的努力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以减轻患者痛苦。
参考文献:
[1]邓安舟.对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02:669-670.
[2]吕忠船,马春丽等.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急诊腹腔镜检查与治疗[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6,01:73-74.
[3]赵双.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外科护理[J].吉林医学,2012,30:6691.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外科护理;体会
急性阑尾炎是最常见的腹部外科疾病,病情特点是发病急、变化速度快,任何年龄的人都可能发生急性阑尾炎的症状,它以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和麦氏点压痛为特征,多数患者早期仅有乏力、低热,炎症加重可出现全身中毒症状[1-3]。迄今为止,仍有0.1%~0.5%的急性阑尾炎患者因为诊断错误或者处理不及时产生并发症或者死亡,因此,怎样才能正确诊断急性阑尾炎,减少误诊的发生,是外科医疗工作者必须考虑到问题。本文回顾我院对于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针对我院2011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4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外科护理体会进行分析,在4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中,28例是男性,12例是女性,年龄在14—69岁之间,患者从发现病情到住院治疗时间为1—14小时,平均时间为7小时,患者体温在37.1~39.3℃之间,进行血常规检查,发现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升高,白细胞(4.8~14.6)×109/L,中性粒细胞71%~83%,经过诊断,均判定为急性阑尾炎。
1.2 治疗方法及结果:
49例患者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和阑尾切除术,其余使用连续硬膜外麻醉,行阑尾切除术。所有阑尾炎在确诊2~4 h后行阑尾切除术。患者均手术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全部治愈后出院,住院时间6~10d,平均7 d。
1.3 诊断要点
1.3.1典型的临床症状。
1.3.2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计数升高到(10~20)×109/L,可发生核左移。
1.3.3影像学检查。
如B超、X射线等,一般不必要,当诊断不确定时可选用。
1.4鉴别诊断
有许多急腹症的症状和体征与急性阑尾炎相似,在确定阑尾炎诊断时,常需排除这些疾病,特别是诊断困难时,如消化性溃疡穿孔、右侧输尿管结石、异位妊娠破裂、急性输卵管炎、急性盆腔炎、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胆囊炎、局限性回肠炎等。
1.5 临床护理
1.5.1術前护理
术前对患者的病史仔细询问,以准确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确定阑尾炎的性质。另外,要对患者入院后的腹痛时间、性质进行仔细观察,如有异常应立即向主治医师汇报,嘱患者禁食禁水,做好患者术前的各项检查工作,以确保手术顺利。如果患者为老年患者,我们还应检查患者的心、肺、肾功能,与患者家属沟通,告诉患者家属,老年患者接受阑尾炎手术,可能会在麻醉、手术或术后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使患者及其家属在思想上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一旦发生并发症,患者及其家属有思想准备,正确对待,积极配合治疗。
1.5.2术中护理措施
护士要认真用生理盐水清洗消毒器械,避免消毒液进入人体内引起化学刺激。手术取仰卧位,注意协助手术医师寻找阑尾以外的病变,尤其在发现阑尾的病变与症状、体征不相符的情况下,应注意探查回肠末端有无病变,右结肠旁沟有无脓性分泌物积聚。在女性患者还要探查盆腔,观察有无积血或脓性分泌物,以排除阑尾以外的病变。
1.5.3术后护理
术后早期活动,术后24h可起床活动,促进肠蠕动恢复,增进血液循环,利于腹腔渗出吸收,利于伤口愈合。术后1-2日胃肠功能恢复、肛门排气后可给流食,如无不适渐改半流食。术后4-6日给软质普食。但1周内忌牛奶或豆制品,以免腹胀。同时一周内忌灌肠及腹泻。遵医嘱应用抗生素,化脓性或坏疽穿孔阑尾炎应联合应用抗生素。做好腹腔引流管护理,保持通畅,观察和记录引流量、颜色及性质。并发症的严密观察及处理,及时发现伤口感染、腹腔出血、腹腔脓肿和粪瘘并发症。①伤口感染。阑尾坏疽、穿孔或腹腔积脓者易发生,多因手术时污染伤口所致。病人术后3~5d体温逐渐升高,伤口红、肿、热、痛,应及时报告医师处理。②腹腔脓肿。阑尾坏疽、穿孔者,术后腹腔残余感染可出现腹腔脓肿,多为盆腔脓肿。常发生在术后5~7d,表现为发热或体温下降后又上升、腹痛及里急后重等。B超或直肠指检。③腹腔出血。常发生在术后24小时内,故手术后当天应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如出现面色苍白、脉速、血压下降等内出血表现,或腹腔引流管有血液流出,应立即将病人平卧位,静脉快速输液,报告医生做好术前准备。④粪瘘。粪瘘少见,由阑尾残端处理不当或手术误伤肠管所致。感染较局限,低热、腹痛、切口不能愈合且有肠内容物从伤口排出,或形成腹腔脓肿。应及时更换伤口敷料,保护伤口周围皮肤(涂氧化锌软膏)。如长期不愈,则需手术治疗。
1.5.4健康教育
术后24h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起床做轻微的运动,加速肠蠕动功能的恢复,减少肠粘连情况的发生,增进血液循环,加速伤口愈合。患者在出院后半个月内不宜做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
2、结果
所有患者无一例产生严重并发症,治愈后全部出院,手术非常顺利,出院后随访观察0.5~1.0年,无一例发现异常。
3、讨论
急性阑尾炎是常见的外科疾病,阑尾腔阻塞是最常见的病因,在普外科手术中阑尾炎手术较为常见。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对于患者的肠功能恢复和有效避免肠粘连意义重大,但是,由于患者对手术认识不够,担心活动过多会疼痛并影响伤口恢复,因此,推迟或者减少活动时间,针对这一点,我们要积极宣传,排除患者心理压力,缩短排气时间,促进肠功能恢复,使患者切口早日愈合。护理人员要做到勤观察、多思考、常动手、多动口,加强术后对患者的巡视,在医生允许的前提下,协助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对患者和家属开展健康知识教育和医学常识介绍,尽最大的努力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以减轻患者痛苦。
参考文献:
[1]邓安舟.对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02:669-670.
[2]吕忠船,马春丽等.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急诊腹腔镜检查与治疗[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6,01:73-74.
[3]赵双.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外科护理[J].吉林医学,2012,30:6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