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学语文教学是渗透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的途径。一方面是由于小学语文所学的知识都与生活休戚相关,另一方面是因为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德育知识。《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的能力与知识培养,也要在乎学生的素质与道德培养。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使学生通过小学语文课堂积极地接受德育知识,是在职教师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对当前小学德育教育的渗透现状进行分析后,提出一点自己的薄见,希望可以为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探索提供一点帮助。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德育教育
素质教育下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小学教育中的德育工作占据了一个重要的地位。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语文教材中有丰富多样的资源可以利用,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利用这些资源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将直接决定在语文教育中开展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一、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现状
当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普遍现象是教师不够重视,既不重视德育教育的渗透,也不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较少,教师对学生情况并不了解,在教学中即便开展德育教育,但是往往事倍功半。课改的不断推进,多种教育思想不断冲击当前语文教学,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我国德育教育的不足,导致在教学中出现较多问题。因此如何有效地开展德育教学工作,有待在职教师进一步完善。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既符合语文课程目标,也有利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时还可以保证师生之间开展平等交流,形成融洽關系。
二、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措施
(一)教师充分研读教材内容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首先就是要充分研读教材内容,从教材内容中挖掘德育教育可利用的内容。新课改下重编后的小学语文教材丰富多彩,展示了众多的内容。比如有描写祖国山川大河的文章与诗词,也有精忠报国的爱国诗词,以及一些历史事件。通过这些内容的深入讲解,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祖国的强大,感受祖国的美丽,并逐渐形成民族自豪感。比如在学习《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当年八国联军毁灭圆明园的影视场景,通过前后对比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在学习《司马光》这一课中,可以引导学生体会司马光的聪明才智,帮助学生确立人生目标,今后想要成一个什么样的人?在学习《画杨桃》这一课中,教师要通过教材的讲解与情境还原,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到,看待事物,要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语文教材中有着丰富的内容可以渗透德育教育,但是这需要教师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潜移默化地结合德育知识的讲解,避免由于错误的方法而导致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对这个世界认知的过程中,具有活泼好动、模仿力强、求知欲旺盛等特点。语文教材中往往包含浓郁的情感,这些情感是激发学生爱国情感、民族自豪感的基石。教师需要做的就是通过语文中人文素质渗透德育教育。
(二)运用教材中的语言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语文学习的目标之一就是良好的语言运用能力。语言具有较强的感染力,而通过语文教材中的语言渗透德育教育是一条可行的道路。教材中会隐藏众多情感,大到爱国,小到爱父母,大到爱和平,小到团结同学,文字就好像生长着无数条敏感触角,触摸着德育教育的方方面面。在学习《詹天佑》一文中,教师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詹天佑为青藏铁路的修建所做出的贡献,对国内外环境的对比展示,帮助学生体会到“杰出的科学家”这一内容,构建学生理解的框架,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对文字的共鸣心,实现德育教育。
(三)在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当前已经不仅仅是课内单纯的知识详解,渗透德育教育,也可以从课外实践活动中开展。学生对实践活动的兴趣要远远高于单一的知识讲解,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和课外开展有意义的实践活动,通过趣味性强且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将从语文中所学到的内容融合在实践中[2]。比如在学习《纸船和风筝》之后,教师就可以安排一些多样化的课外活动,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首先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对其他同类课外书的品读,之后以友谊为主题开展小组活动,要求朋友之间互相写张卡片。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以及情感渗透,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深厚友谊对人的一生的重要性,借此实现德育教育的渗透。
三、总结
总的来说,德育工作已经成为小学教育的一个重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可以从各个环节入手。通过多种手段将德育教育渗透在教学中,在满足教学知识目标的前提下,保证学生自身素养的不断提升,培养出社会所需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宗强.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J].都市家教月刊,2017,23(6):161-161.
[2]魏子让.论新课标下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J].都市家教月刊,2017,67(11):154-154.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德育教育
素质教育下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小学教育中的德育工作占据了一个重要的地位。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语文教材中有丰富多样的资源可以利用,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利用这些资源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将直接决定在语文教育中开展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一、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现状
当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普遍现象是教师不够重视,既不重视德育教育的渗透,也不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较少,教师对学生情况并不了解,在教学中即便开展德育教育,但是往往事倍功半。课改的不断推进,多种教育思想不断冲击当前语文教学,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我国德育教育的不足,导致在教学中出现较多问题。因此如何有效地开展德育教学工作,有待在职教师进一步完善。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既符合语文课程目标,也有利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时还可以保证师生之间开展平等交流,形成融洽關系。
二、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措施
(一)教师充分研读教材内容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首先就是要充分研读教材内容,从教材内容中挖掘德育教育可利用的内容。新课改下重编后的小学语文教材丰富多彩,展示了众多的内容。比如有描写祖国山川大河的文章与诗词,也有精忠报国的爱国诗词,以及一些历史事件。通过这些内容的深入讲解,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祖国的强大,感受祖国的美丽,并逐渐形成民族自豪感。比如在学习《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当年八国联军毁灭圆明园的影视场景,通过前后对比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在学习《司马光》这一课中,可以引导学生体会司马光的聪明才智,帮助学生确立人生目标,今后想要成一个什么样的人?在学习《画杨桃》这一课中,教师要通过教材的讲解与情境还原,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到,看待事物,要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语文教材中有着丰富的内容可以渗透德育教育,但是这需要教师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潜移默化地结合德育知识的讲解,避免由于错误的方法而导致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对这个世界认知的过程中,具有活泼好动、模仿力强、求知欲旺盛等特点。语文教材中往往包含浓郁的情感,这些情感是激发学生爱国情感、民族自豪感的基石。教师需要做的就是通过语文中人文素质渗透德育教育。
(二)运用教材中的语言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语文学习的目标之一就是良好的语言运用能力。语言具有较强的感染力,而通过语文教材中的语言渗透德育教育是一条可行的道路。教材中会隐藏众多情感,大到爱国,小到爱父母,大到爱和平,小到团结同学,文字就好像生长着无数条敏感触角,触摸着德育教育的方方面面。在学习《詹天佑》一文中,教师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詹天佑为青藏铁路的修建所做出的贡献,对国内外环境的对比展示,帮助学生体会到“杰出的科学家”这一内容,构建学生理解的框架,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对文字的共鸣心,实现德育教育。
(三)在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当前已经不仅仅是课内单纯的知识详解,渗透德育教育,也可以从课外实践活动中开展。学生对实践活动的兴趣要远远高于单一的知识讲解,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和课外开展有意义的实践活动,通过趣味性强且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将从语文中所学到的内容融合在实践中[2]。比如在学习《纸船和风筝》之后,教师就可以安排一些多样化的课外活动,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首先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对其他同类课外书的品读,之后以友谊为主题开展小组活动,要求朋友之间互相写张卡片。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以及情感渗透,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深厚友谊对人的一生的重要性,借此实现德育教育的渗透。
三、总结
总的来说,德育工作已经成为小学教育的一个重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可以从各个环节入手。通过多种手段将德育教育渗透在教学中,在满足教学知识目标的前提下,保证学生自身素养的不断提升,培养出社会所需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宗强.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J].都市家教月刊,2017,23(6):161-161.
[2]魏子让.论新课标下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J].都市家教月刊,2017,67(11):154-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