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可视化的动作“教思考”,提高感性认知能力;利用可视化的图形“教体验”,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利用可视化的语言“教表达”,激发数学转化能力,提高小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养成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三教”理念;小学数学;可视化教学
当前,基础教育改革要求小学数学教师通过各种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法,培养小学生将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为形象的数学模型,然后根据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三教”理念正是这样一种教会小学生体会、思考、表达的思想。因此,小学数学老师可以利用可视化的教学策略,引导小学生细心观察、辩证思维,提高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数学核心素养。
一、 “三教”理念的理论阐述
“三教”理念是引导小学数学教育改革向着更高效更理性方向发展的重要思想。“三教”就是教学生体会,教学生思考,教学生表达。首先,教学生体会数学当中的逻辑内涵,进而增强逻辑思考能力,逐步提升认知建构能力。其次,教学生利用辩证的思维来思考問题,从不同的角度来发展思维,增加解题的突破点,提升思维能力的逻辑性、严密性。再次,通过语言文字的逻辑转换,增强数字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反应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进而增强个人的数学运算能力、转换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小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不少的难题。如小学生难以理解题目,不会通过画图等方式来解决,提高解题效率。小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常常疏忽大意,很少有拿起笔在书上进行圈画的习惯,导致读错题。或者小学生虽然通过简单的读题,但只是停留在文字的表面印象,不了解题目的数字逻辑,无法快速地解题。
首先,小学生思维能力不强,难以寻找解题的新突破口。
数学本身是一门比较难的学科,要求小学生能够寻找解题的新突破口,发现问题的所在,理清解题思路。但是小学生思维能力不强,难以理解题目条件,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图形,难以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为若干小问题。这常常让小学生失去学习的乐趣。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就要努力探寻帮助小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迅速捕捉解题的关键,增强消化能力和吸收能力的教学方法,来不断的引导小学生自动探究,形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其次,小学生总结能力不强,难以发现数学的内部规律。
小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常常做题速度较慢,不注意总结,分析题型的能力较弱。如在解这道题:路边有十棵树,每两棵树之间,是3米的距离,那么,第一棵树到第八棵树之间,一共有多少米的距离?许多小学生就容易出错。这样的题目,如果小学生不加思考盲目去算,想当然用3乘8得出24米,恐怕就会得出错误的结论。这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引导小学生勾画出平时所需要注意的数字、关键词,勾画出重要的或迷惑性的语句,增加个人印象,进而总结解题的规律,跳出出题人的陷阱,提高解题的正确率,优化数学学习方式。
最后,小学生语言能力不强,难以转化数学表达模式。
小学生语言能力不强,通常经过努力学习能够理解题目内容,梳理出题人的思路,理出题目的关键点,但是小学生难以站在更高的位置上,审视原来的题目内容,然后利用语言表达出在头脑中形成严谨的数学思维。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帮助小学生学习数学表达能力,使学生经历由语言文字模式进入数字思维模式再进入语言文字模式,增进思考的深度,增加思维的力度。
三、 基于“三教”理念的小学数学可视化的教学策略
可视化的教学策略是用可视化的语言、动作、符号来标注所题目的内容,使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动手动脑,把一些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而拓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感性认知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激发数学转化能力。这是小学数学“三教”教学理念的真谛所在。
(一) 利用可视化的动作“教思考”,提高感性认知能力
可视化的动作不仅能够把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同时要求所做的动作要形象正确,从而提高小学生的感性认知能力。在学习小学数学《角的初步认识》当中,有的学生对于直角认识不足,常常作画也不规范。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利用自身的肢体动作,来摆出锐角、直角、钝角这三种角。让小学生形象生动地记住每一种角的特点。教师通过肢体动作,让小学生形象地认识到角的特点,并且让小学生主动构建认知意义,从而提高小学生的感性认知能力。
(二) 利用可视化的图形“教体验”,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可视化的图形不仅能够通过画图把一些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从而理清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同时也能教会小学生体验分析题目的过程,进而增强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学校课外兴趣小组,参加舞蹈和跆拳道组的同学共有64人,其中参加美术组的同学比音乐组的少4人。参加舞蹈和跆拳道小组各有多少人?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根据题目引导小学生动手画图,增加对题目条件的理解,然后在旁边引导学生利用画图得出结果。
(三) 利用可视化的语言“教表达”,激发数学转化能力
解题是一种数学逻辑思维过程,比看、读、听等更考验学生的思维能力。而用语言表达出数学逻辑的过程,更加考验小学生的转化能力。但是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还不足,难以及时地捕捉关键文字,清晰地组成流畅的语句,所以小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往往容易摸不着头脑。因此,如,面对这种问题“AB两桶奶共重42千克,如果从B桶倒2千克奶放入A桶,则B桶还比A桶多2千克奶。求AB两桶奶原来各有多少千克?”小学数学教师要先引导学生用简单图形表示AB两桶奶,用“加、减”数字符号表示“倒入、倒出”,从而整理好语言,及时将数学模型转化为语言文字。
四、 结语
“三教”是一种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重要理念。小学数学老师可以利用可视化的教学帮助学生打好数学基础,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图画,分析数字与图形的逻辑关系,从而增强数学思维,提高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孙建华.可视化教学:让学生数学学习真正发生[J].数学教学通讯,2018(28):48-49.
[2]杨贵泉,肖鹏,闫锋锋.“三教”理念下构建数学“生命课堂”的探讨——以“指数函数的概念”教学为例[J].高中数学教与学,2018(8):22-25.
[3]谢辉,彭乃霞,吕传汉.“三教”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实验研究——以WA中学算法初步教学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7(39):176-179.
作者简介:
杨应琴,贵州省毕节市,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第二小学。
关键词:“三教”理念;小学数学;可视化教学
当前,基础教育改革要求小学数学教师通过各种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法,培养小学生将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为形象的数学模型,然后根据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三教”理念正是这样一种教会小学生体会、思考、表达的思想。因此,小学数学老师可以利用可视化的教学策略,引导小学生细心观察、辩证思维,提高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数学核心素养。
一、 “三教”理念的理论阐述
“三教”理念是引导小学数学教育改革向着更高效更理性方向发展的重要思想。“三教”就是教学生体会,教学生思考,教学生表达。首先,教学生体会数学当中的逻辑内涵,进而增强逻辑思考能力,逐步提升认知建构能力。其次,教学生利用辩证的思维来思考問题,从不同的角度来发展思维,增加解题的突破点,提升思维能力的逻辑性、严密性。再次,通过语言文字的逻辑转换,增强数字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反应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进而增强个人的数学运算能力、转换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小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不少的难题。如小学生难以理解题目,不会通过画图等方式来解决,提高解题效率。小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常常疏忽大意,很少有拿起笔在书上进行圈画的习惯,导致读错题。或者小学生虽然通过简单的读题,但只是停留在文字的表面印象,不了解题目的数字逻辑,无法快速地解题。
首先,小学生思维能力不强,难以寻找解题的新突破口。
数学本身是一门比较难的学科,要求小学生能够寻找解题的新突破口,发现问题的所在,理清解题思路。但是小学生思维能力不强,难以理解题目条件,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图形,难以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为若干小问题。这常常让小学生失去学习的乐趣。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就要努力探寻帮助小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迅速捕捉解题的关键,增强消化能力和吸收能力的教学方法,来不断的引导小学生自动探究,形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其次,小学生总结能力不强,难以发现数学的内部规律。
小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常常做题速度较慢,不注意总结,分析题型的能力较弱。如在解这道题:路边有十棵树,每两棵树之间,是3米的距离,那么,第一棵树到第八棵树之间,一共有多少米的距离?许多小学生就容易出错。这样的题目,如果小学生不加思考盲目去算,想当然用3乘8得出24米,恐怕就会得出错误的结论。这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引导小学生勾画出平时所需要注意的数字、关键词,勾画出重要的或迷惑性的语句,增加个人印象,进而总结解题的规律,跳出出题人的陷阱,提高解题的正确率,优化数学学习方式。
最后,小学生语言能力不强,难以转化数学表达模式。
小学生语言能力不强,通常经过努力学习能够理解题目内容,梳理出题人的思路,理出题目的关键点,但是小学生难以站在更高的位置上,审视原来的题目内容,然后利用语言表达出在头脑中形成严谨的数学思维。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帮助小学生学习数学表达能力,使学生经历由语言文字模式进入数字思维模式再进入语言文字模式,增进思考的深度,增加思维的力度。
三、 基于“三教”理念的小学数学可视化的教学策略
可视化的教学策略是用可视化的语言、动作、符号来标注所题目的内容,使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动手动脑,把一些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而拓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感性认知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激发数学转化能力。这是小学数学“三教”教学理念的真谛所在。
(一) 利用可视化的动作“教思考”,提高感性认知能力
可视化的动作不仅能够把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同时要求所做的动作要形象正确,从而提高小学生的感性认知能力。在学习小学数学《角的初步认识》当中,有的学生对于直角认识不足,常常作画也不规范。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利用自身的肢体动作,来摆出锐角、直角、钝角这三种角。让小学生形象生动地记住每一种角的特点。教师通过肢体动作,让小学生形象地认识到角的特点,并且让小学生主动构建认知意义,从而提高小学生的感性认知能力。
(二) 利用可视化的图形“教体验”,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可视化的图形不仅能够通过画图把一些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从而理清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同时也能教会小学生体验分析题目的过程,进而增强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学校课外兴趣小组,参加舞蹈和跆拳道组的同学共有64人,其中参加美术组的同学比音乐组的少4人。参加舞蹈和跆拳道小组各有多少人?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根据题目引导小学生动手画图,增加对题目条件的理解,然后在旁边引导学生利用画图得出结果。
(三) 利用可视化的语言“教表达”,激发数学转化能力
解题是一种数学逻辑思维过程,比看、读、听等更考验学生的思维能力。而用语言表达出数学逻辑的过程,更加考验小学生的转化能力。但是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还不足,难以及时地捕捉关键文字,清晰地组成流畅的语句,所以小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往往容易摸不着头脑。因此,如,面对这种问题“AB两桶奶共重42千克,如果从B桶倒2千克奶放入A桶,则B桶还比A桶多2千克奶。求AB两桶奶原来各有多少千克?”小学数学教师要先引导学生用简单图形表示AB两桶奶,用“加、减”数字符号表示“倒入、倒出”,从而整理好语言,及时将数学模型转化为语言文字。
四、 结语
“三教”是一种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重要理念。小学数学老师可以利用可视化的教学帮助学生打好数学基础,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图画,分析数字与图形的逻辑关系,从而增强数学思维,提高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孙建华.可视化教学:让学生数学学习真正发生[J].数学教学通讯,2018(28):48-49.
[2]杨贵泉,肖鹏,闫锋锋.“三教”理念下构建数学“生命课堂”的探讨——以“指数函数的概念”教学为例[J].高中数学教与学,2018(8):22-25.
[3]谢辉,彭乃霞,吕传汉.“三教”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实验研究——以WA中学算法初步教学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7(39):176-179.
作者简介:
杨应琴,贵州省毕节市,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