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托尼·库什纳是当代美国剧坛一位重要的剧作家,《一间叫做白昼的明亮房间》是他创作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部优秀当代剧作。检索发现,国内学界目前尚未出现关于该部作品的评析。本文以剧作家对历史的观照为切入点,分析了该剧将历史与现实并置的平行写作手法与叙事技巧,深入探讨了作品除审美欣赏价值以外的现实意义的问题。
关键词: 戏剧《一间叫做白昼的明亮房间》 历史 平行主线
托尼·库什纳(Tony Kushner)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美国剧坛一颗耀眼的新星,至今已创作剧作二十余部,英国皇家国立剧院的著名导演理查德·艾尔称他为“大卫·马梅特之后最重要的剧作家”。戏剧《一间叫做白昼的明亮房间》(A Bright Room Called Day,1987)是库什纳早期作品中最成功的一部。他的作品往往都与一定的历史背景相结合,该剧正是将人类最黑暗的历史时期之一——希特勒统治时期的德国——作为背景呈现在观众面前,并将其与里根执政时期的美国并列,从而将历史与现实很好地融合,也从某种程度反映了库什纳的政治态度。对于库什纳来说,历史与个人有千丝万缕的关联,而最好的理解历史的方法就是了解生活在那个时期的人们所经历的混乱、变革。
故事一共有两条主线。第一条主线的背景设定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德国柏林,当时正值魏玛共和国衰亡、希特勒的势力崛起,是政治变革的关键时期;地点主要设定在主人公阿格涅斯·埃格林的公寓内。阿格涅斯是一个小有名气的演员,剧中描写的是她和她的一群朋友在惊慌失措中应对国家政治变革,努力寻求生存的过程。面临这突如其来的政治变革与混乱,每个人都选择了自己的逃避方式,每个角色都做出了不同的反应。而阿格涅斯却没有办法在邪恶势力崛起的時候做出恰当的反应,她所表现出的就是渺小的个人在德国法西斯强大势力前的无助感。类似的处境同样也出现在故事的另外一条主线中,也就是另外一位女主角泽拉·卡茨的介入。泽拉是一位生活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犹太裔美国人,她同样也对她所面对的政治局势的困境感到无望,甚至写攻击性邮件给里根政府,虽然这是无用功,但这是她作为社会中渺小的个人唯一能做出的回应。然而值得一提的是该剧并非充斥着不依不饶的攻击和抱怨,库什纳本身的乐观的思想得到了传递:在灾难中,总会有人会有勇气思考自己应正确扮演的角色。三十年代的德国与八十年代的美国这似乎毫无关联的两条主线的并置体现了本剧所要表现的核心内容。
该剧通过各种人物展现出了法西斯政权受害者的生存状况,他们有的选择逃亡,有的选择反抗,有的像阿格涅斯一样将自己封闭起来。阿格涅斯是剧中的主要人物,她善良但是性格软弱,在变革面前总是犹豫不决,虽然她曾经相信共产主义,但是一想到自己可能会承担的后果,又迟迟不敢行动。她在面对邪恶势力崛起时的无措反映了个人在强大的法西斯势力面前的无力。她道德上的无力最终导致她行为上的被动和情感上的瘫痪。对阿格涅斯来说,她不仅在肉体上被孤立了,精神上的孤立也同样使她紧闭心扉,对周围所发生的事充耳不闻,完全与外界隔绝便是她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
在写作手法上,库什纳并未平铺直叙地按照时间顺序展开叙述,而是用另一女主角泽拉·卡茨的八次“介入”贯穿全剧,构成了故事的另一条主线。阿格涅斯的故事总体是按照时间顺序来进行的,而泽拉的介入则扰乱了严格的时间顺序,巧妙地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德国人民的无助感与当代美国观众的感知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库什纳对里根政府统治的中后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美国左翼知识分子对右派的妥协表现出强烈的愤慨。在创作这部剧时,库什纳看到了美国政府种种败坏道德的行为,如撤销扶助穷人的政府社会服务项目,用武器向敌对国换取人质,无视艾滋病危机的严重性,等等。于是他巧妙地将美国左派知识分子对里根政府的妥协与德国左派在纳粹势力面前的失败相比较。尽管他努力地在之后发表的文章中澄清这两者并不是完全并列的,但这种将过去与当下进行巧妙地并列的手法无疑是该剧的一个亮点所在。
第二条主线的存在是该剧的一个闪光点:将历史与现实世界紧密结合,引发观众的思考。但是为了达到这种现实与历史相并置的特点,泽拉谈论的问题就必须具有时效性,这也就造成了创作第二条主线的一个难题。库什纳必须不断地根据时事与现实状况来修改泽拉部分的剧本。在最早上演的版本中,泽拉以或幽默、或嘲讽、或义正词辞的语调着重探讨了里根政府封锁有关艾滋病盛行的新闻的行为;在伦敦表演时,泽拉摇身变为一个反撒切尔(库什纳认为撒切尔夫人是英国的里根)的英国人;而在最终出版的版本中,泽拉的“介入”发生的地点是德国,在那儿,她更好地了解了德意志统一的意义,也更好地反思了美国在海湾战争中的作用。
该剧于1985年首次在纽约的22号剧场上演,随后于1987年和1988年分别在旧金山和伦敦上演。库什纳在出版的剧本的后记中承认他同意一些批评家的观点,这部剧尚有些不成熟,“尤其是它引导观众将里根与希特勒做比较”。但库什纳说,事实上,该剧真正的目的是警醒世人而非预言未来。他将该剧的背景设定为魏玛共和国的最后阶段,而非希特勒统治阶段,就是为了表达现代美国人生活在这个时代并不是绝望的,一切都是有选择的,人们不能安于现状,只要做出正确的抉择,结果可能就完全不一样,以此敲响警钟,唤起当代美国人把握自己命运的意识。
该剧是库什纳的早期剧作,在创作该剧时,他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布莱希特戏剧的影响,在剧中他反思了普通人面临巨大的灾难时,认识到邪恶力量之所在,并团结起来与之斗争的迫切性。在处理这样的严肃的主题时,库什纳在借鉴布莱希特的戏剧理论和戏剧风格的同时,也努力地显示出自己的风格。安东尼·阿德尔勒曾在《读者》(The Reader)上这样评论该剧:“能够看到一部如此充实,如此激情昂扬,如此有说服力的剧真是件令人高兴的事。该剧大胆地针砭时弊,张力十足,跌宕起伏,反映了信仰与智慧,语言不多却十分具有讽刺意义,是一部十足的严肃戏剧。无论在戏剧层面还是智慧的层面效果都十分强烈,最重要的是,它总能让你热切地融入其中。”
参考文献
[1]里昂耐尔·理查尔.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德国[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
[2]周维培.当代美国戏剧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朱新福.论托尼·库什纳的同性恋剧《美国天使》的国家主题[J].外国文学研究,2003,4.
[4]Fisher,James.The Theatre of Tony Kushner[M].New York:Routledge,2001.
[5]Kushner,Tony.A Bright Room Called Day[M].New York:Theatre Communications Group,Inc.,2006.
关键词: 戏剧《一间叫做白昼的明亮房间》 历史 平行主线
托尼·库什纳(Tony Kushner)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美国剧坛一颗耀眼的新星,至今已创作剧作二十余部,英国皇家国立剧院的著名导演理查德·艾尔称他为“大卫·马梅特之后最重要的剧作家”。戏剧《一间叫做白昼的明亮房间》(A Bright Room Called Day,1987)是库什纳早期作品中最成功的一部。他的作品往往都与一定的历史背景相结合,该剧正是将人类最黑暗的历史时期之一——希特勒统治时期的德国——作为背景呈现在观众面前,并将其与里根执政时期的美国并列,从而将历史与现实很好地融合,也从某种程度反映了库什纳的政治态度。对于库什纳来说,历史与个人有千丝万缕的关联,而最好的理解历史的方法就是了解生活在那个时期的人们所经历的混乱、变革。
故事一共有两条主线。第一条主线的背景设定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德国柏林,当时正值魏玛共和国衰亡、希特勒的势力崛起,是政治变革的关键时期;地点主要设定在主人公阿格涅斯·埃格林的公寓内。阿格涅斯是一个小有名气的演员,剧中描写的是她和她的一群朋友在惊慌失措中应对国家政治变革,努力寻求生存的过程。面临这突如其来的政治变革与混乱,每个人都选择了自己的逃避方式,每个角色都做出了不同的反应。而阿格涅斯却没有办法在邪恶势力崛起的時候做出恰当的反应,她所表现出的就是渺小的个人在德国法西斯强大势力前的无助感。类似的处境同样也出现在故事的另外一条主线中,也就是另外一位女主角泽拉·卡茨的介入。泽拉是一位生活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犹太裔美国人,她同样也对她所面对的政治局势的困境感到无望,甚至写攻击性邮件给里根政府,虽然这是无用功,但这是她作为社会中渺小的个人唯一能做出的回应。然而值得一提的是该剧并非充斥着不依不饶的攻击和抱怨,库什纳本身的乐观的思想得到了传递:在灾难中,总会有人会有勇气思考自己应正确扮演的角色。三十年代的德国与八十年代的美国这似乎毫无关联的两条主线的并置体现了本剧所要表现的核心内容。
该剧通过各种人物展现出了法西斯政权受害者的生存状况,他们有的选择逃亡,有的选择反抗,有的像阿格涅斯一样将自己封闭起来。阿格涅斯是剧中的主要人物,她善良但是性格软弱,在变革面前总是犹豫不决,虽然她曾经相信共产主义,但是一想到自己可能会承担的后果,又迟迟不敢行动。她在面对邪恶势力崛起时的无措反映了个人在强大的法西斯势力面前的无力。她道德上的无力最终导致她行为上的被动和情感上的瘫痪。对阿格涅斯来说,她不仅在肉体上被孤立了,精神上的孤立也同样使她紧闭心扉,对周围所发生的事充耳不闻,完全与外界隔绝便是她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
在写作手法上,库什纳并未平铺直叙地按照时间顺序展开叙述,而是用另一女主角泽拉·卡茨的八次“介入”贯穿全剧,构成了故事的另一条主线。阿格涅斯的故事总体是按照时间顺序来进行的,而泽拉的介入则扰乱了严格的时间顺序,巧妙地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德国人民的无助感与当代美国观众的感知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库什纳对里根政府统治的中后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美国左翼知识分子对右派的妥协表现出强烈的愤慨。在创作这部剧时,库什纳看到了美国政府种种败坏道德的行为,如撤销扶助穷人的政府社会服务项目,用武器向敌对国换取人质,无视艾滋病危机的严重性,等等。于是他巧妙地将美国左派知识分子对里根政府的妥协与德国左派在纳粹势力面前的失败相比较。尽管他努力地在之后发表的文章中澄清这两者并不是完全并列的,但这种将过去与当下进行巧妙地并列的手法无疑是该剧的一个亮点所在。
第二条主线的存在是该剧的一个闪光点:将历史与现实世界紧密结合,引发观众的思考。但是为了达到这种现实与历史相并置的特点,泽拉谈论的问题就必须具有时效性,这也就造成了创作第二条主线的一个难题。库什纳必须不断地根据时事与现实状况来修改泽拉部分的剧本。在最早上演的版本中,泽拉以或幽默、或嘲讽、或义正词辞的语调着重探讨了里根政府封锁有关艾滋病盛行的新闻的行为;在伦敦表演时,泽拉摇身变为一个反撒切尔(库什纳认为撒切尔夫人是英国的里根)的英国人;而在最终出版的版本中,泽拉的“介入”发生的地点是德国,在那儿,她更好地了解了德意志统一的意义,也更好地反思了美国在海湾战争中的作用。
该剧于1985年首次在纽约的22号剧场上演,随后于1987年和1988年分别在旧金山和伦敦上演。库什纳在出版的剧本的后记中承认他同意一些批评家的观点,这部剧尚有些不成熟,“尤其是它引导观众将里根与希特勒做比较”。但库什纳说,事实上,该剧真正的目的是警醒世人而非预言未来。他将该剧的背景设定为魏玛共和国的最后阶段,而非希特勒统治阶段,就是为了表达现代美国人生活在这个时代并不是绝望的,一切都是有选择的,人们不能安于现状,只要做出正确的抉择,结果可能就完全不一样,以此敲响警钟,唤起当代美国人把握自己命运的意识。
该剧是库什纳的早期剧作,在创作该剧时,他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布莱希特戏剧的影响,在剧中他反思了普通人面临巨大的灾难时,认识到邪恶力量之所在,并团结起来与之斗争的迫切性。在处理这样的严肃的主题时,库什纳在借鉴布莱希特的戏剧理论和戏剧风格的同时,也努力地显示出自己的风格。安东尼·阿德尔勒曾在《读者》(The Reader)上这样评论该剧:“能够看到一部如此充实,如此激情昂扬,如此有说服力的剧真是件令人高兴的事。该剧大胆地针砭时弊,张力十足,跌宕起伏,反映了信仰与智慧,语言不多却十分具有讽刺意义,是一部十足的严肃戏剧。无论在戏剧层面还是智慧的层面效果都十分强烈,最重要的是,它总能让你热切地融入其中。”
参考文献
[1]里昂耐尔·理查尔.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德国[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
[2]周维培.当代美国戏剧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朱新福.论托尼·库什纳的同性恋剧《美国天使》的国家主题[J].外国文学研究,2003,4.
[4]Fisher,James.The Theatre of Tony Kushner[M].New York:Routledge,2001.
[5]Kushner,Tony.A Bright Room Called Day[M].New York:Theatre Communications Group,Inc.,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