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教学质量监控是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为狠抓教学质量,各高校努力探索构建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教学质量保证和监控体系,而在建立内部教学质量监控和质量保障体系实践中普遍采取的措施是建立健全教学督导制度,北京联合大学也不例外。为了加强对教学质量的监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保障学校教学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北京联合大学于2004年成立了行使教学督导职能的专门机构,并制定了《教学督导工作暂行办法》,随着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学校教学督导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取得了积极成果。
建立新的督导理念
树立“教学督导也是服务”的新理念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和教育质量观向多维度、动态性、过程性的转变,学校教学督导组也转变传统的督导工作理念,提出“督导也是服务”的新理念。认为教学督导是教学管理的一种形式,而教学管理是教学服务,则教学督导也是教学服务的一种方式和手段。对督导员来说,服务是教学督导的前提和基础,只有了解并熟悉学校的教学改革,参与学校的教、学、管等活动,才能根据学校改革目标有效开展督导工作,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明确“督导相济,以导为主”的督导工作方针 “督”与“导”是保证教学质量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实际上,“督”的一个重要意义是为了总结教学的成功经验和发现不足,为的是帮助和引导教师特别是经验不足的青年教师提高他们的执教能力。通过“督”与“导”的结合帮助教师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进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自身的教学专业化水平,从而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和推进高校的素质教育。学校督导组在总结自身工作的经验和借鉴其他高校的做法基础上,提出并贯彻执行了“督与导相济,以导为主”的督导工作方针,激发和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教学评价,使其既是督导的主体,又是督导的客体;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和好评。许多教师从以前“被动”接受督导到目前“主动”要求督导,开创了督导工作的新局面。
建立“协同培养应用性人才”的目标 教学质量督导的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质量”在《辞海》和《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定义是“产品的优劣或工作的好坏”。高等学校的“产品”是学生,培养的学生是否达到了人才培养目标,则是教学质量的判据。转变以课堂听课为主的督导方式、将督导工作融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教学问题研究为督导的切入点,以实现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为督导工作的指向。学校教学督导专家在讨论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将培养应用性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应该将方案中设置的课程内容、教学环节、课时分配等,是否有力地支撑了应用性人才培养的需求,作为基本的监控内容;在深入理论教学课堂和实践教学现场听课时,除了掌握教师的教学水平外,还考察是否将应用性的知识、能力和方法贯彻在教学之中;在审查毕业设计过程中,题目的选取、论文的内容是否具有实践性和应用性背景,作为审查的重点。
拓展督导的广度和深度
在这种理念支撑下,督导组将教学过程性的“常规督导”与教改研究性的“专题督导”相结合。
用制度保障“常规督导” 教学督导制度是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组成,是保证教学品质提升的重要举措。转变督导理念,改革和丰富其内容与方法,促进督导工作有效适应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北京联合大学的“常规督导”是督导员在开学初、学期中、学期末进行的三项督导巡视,是要分工到分布在北京市6个城区、远郊区8个校区的教学一线,进行检查巡视:开学初第一、二天巡视教学秩序和开学第一课的课堂教学质量、学期中做毕业设计(论文)进展或实践教学质量的随机抽查、学期末巡视全校统考科目的考风考纪情况。
听课情况当面与教师交流,巡视情况直接与学院教学管理部门沟通,肯定长处,帮助分析存在的不足,并当天发出巡视通报,在下周的教学中给予总结。
以研究带动“专题督导” “专题督导”指督导组按照学校每学期的教育教学的重点工作,设立相关的督导研究专题,进行问题导入式的督导。如针对学校培养方案修订的专题调研、针对提高教师执教能力的专题调研督导、针对远程网络课堂的专题调研、针对过程性管理的专题调研、针对加强实践教学的专题调研督导等。此外,教学督导员还在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申报教改课题、参加教学比赛时,从选题、内容撰写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帮助和指导。
拓展督导工作的广度和深度 除常规督导和专题督导外,督导组成员还积极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教研教改项目的审核、教案和试卷的查阅、以及毕业设计从选题、开题、中期检查到答辩全过程的质量监控。随着微课、慕课和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模式的出现,督导组成员积极进行关注,加强学习,2013年指导教师参加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取得三个二等奖。督导组还配合教务处、人事处等部门,完成各类专项听课1560门(人)次,包括教师教学评优竞赛课程、中青年教师执教能力竞赛课程、高级职称晋升听课、新教师入职听课、高职、专升本说课比赛、通识教育公选课、校内视频公开课、外校优质“尔雅”课听课、学生测评后5%和有反映的教师听课等任务。自2010年以来,学校教育教学督导组参与2011版、2013版培养方案的制定、修订工作;参与2011、2013年的两年一次的校级教改课题评审;并且参与督导毕业实践环节各个过程,将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贯穿于教学督导的实际工作中。
完善院校两级督导模式
加强督导自身建设 学校教学督导组成员都具有正高级职称,有专业背景和管理经验的退休教师,他们熟悉学校历史、了解学校专业布局、为人亲和,愿为学校教育事业发挥余热。学校督导组非常重视将督导工作进行反馈和经验积累,每学期根据工作重点开展的专题督导都会形成督导简报,报送相关校领导和有关部分。此外,督导组每个月有固定的例会制度,例会上大家对近期督导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交流,结合学校教学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并学习交流新的教育政策、动向以及教学模式等。
教学督导虽然知识渊博,教学、管理经验丰富,但大部分是退休人员,和面对的督导对象相比,年龄偏长,不经意间会产生代沟和观念上的差异。为了更好地做好督导工作,督导人员不妨多和青年教师和学生学习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兴趣爱好,以便更好地督教、督学、督管。同时,面对大数据时代,数字化、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以个别化、自主性和互动式为特点的“慕课”、“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的出现,教学督导人员应该加强学习,了解掌握这些最新的教学模式,便于督导工作展开。
完善院校两级督导模式 北京联合大学开展督导工作面向的教学单位有12个学院、5个直属教学部门,分布在学校8个校区。为了使教学督导工作扎实有效,点面结合,学校积极推进院校两级督导模式。院级督导组由各学院聘任,主要负责本学院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教学督导工作,做好教师教学环节的检查、指导等具体工作,负责完成本学院常规教学检查工作;校督导组由学校聘任,在校教务处的协助下,相对独立的开展工作,负责督导全校的教学工作,监督和检查教学质量,参与学校安排的各种教学专项检查,并对全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决策建议。院校两级督导形成学校教育教学督导的一个整体,二者既有工作分工,也相互衔接与配合,共同完成学校的教育教学督导工作。
督教相长,品质提升 督导在教学过程中,在帮助青年教师成长的过程中,也不断的从青年教师授课和交流中学习一些先进的观念、技术,使督导了解青年教师的思想状态和价值观念,以及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做到“督教相长”,双方都得到提高。
(作者单位:北京联合大学教务处)
建立新的督导理念
树立“教学督导也是服务”的新理念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和教育质量观向多维度、动态性、过程性的转变,学校教学督导组也转变传统的督导工作理念,提出“督导也是服务”的新理念。认为教学督导是教学管理的一种形式,而教学管理是教学服务,则教学督导也是教学服务的一种方式和手段。对督导员来说,服务是教学督导的前提和基础,只有了解并熟悉学校的教学改革,参与学校的教、学、管等活动,才能根据学校改革目标有效开展督导工作,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明确“督导相济,以导为主”的督导工作方针 “督”与“导”是保证教学质量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实际上,“督”的一个重要意义是为了总结教学的成功经验和发现不足,为的是帮助和引导教师特别是经验不足的青年教师提高他们的执教能力。通过“督”与“导”的结合帮助教师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进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自身的教学专业化水平,从而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和推进高校的素质教育。学校督导组在总结自身工作的经验和借鉴其他高校的做法基础上,提出并贯彻执行了“督与导相济,以导为主”的督导工作方针,激发和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教学评价,使其既是督导的主体,又是督导的客体;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和好评。许多教师从以前“被动”接受督导到目前“主动”要求督导,开创了督导工作的新局面。
建立“协同培养应用性人才”的目标 教学质量督导的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质量”在《辞海》和《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定义是“产品的优劣或工作的好坏”。高等学校的“产品”是学生,培养的学生是否达到了人才培养目标,则是教学质量的判据。转变以课堂听课为主的督导方式、将督导工作融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教学问题研究为督导的切入点,以实现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为督导工作的指向。学校教学督导专家在讨论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将培养应用性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应该将方案中设置的课程内容、教学环节、课时分配等,是否有力地支撑了应用性人才培养的需求,作为基本的监控内容;在深入理论教学课堂和实践教学现场听课时,除了掌握教师的教学水平外,还考察是否将应用性的知识、能力和方法贯彻在教学之中;在审查毕业设计过程中,题目的选取、论文的内容是否具有实践性和应用性背景,作为审查的重点。
拓展督导的广度和深度
在这种理念支撑下,督导组将教学过程性的“常规督导”与教改研究性的“专题督导”相结合。
用制度保障“常规督导” 教学督导制度是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组成,是保证教学品质提升的重要举措。转变督导理念,改革和丰富其内容与方法,促进督导工作有效适应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北京联合大学的“常规督导”是督导员在开学初、学期中、学期末进行的三项督导巡视,是要分工到分布在北京市6个城区、远郊区8个校区的教学一线,进行检查巡视:开学初第一、二天巡视教学秩序和开学第一课的课堂教学质量、学期中做毕业设计(论文)进展或实践教学质量的随机抽查、学期末巡视全校统考科目的考风考纪情况。
听课情况当面与教师交流,巡视情况直接与学院教学管理部门沟通,肯定长处,帮助分析存在的不足,并当天发出巡视通报,在下周的教学中给予总结。
以研究带动“专题督导” “专题督导”指督导组按照学校每学期的教育教学的重点工作,设立相关的督导研究专题,进行问题导入式的督导。如针对学校培养方案修订的专题调研、针对提高教师执教能力的专题调研督导、针对远程网络课堂的专题调研、针对过程性管理的专题调研、针对加强实践教学的专题调研督导等。此外,教学督导员还在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申报教改课题、参加教学比赛时,从选题、内容撰写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帮助和指导。
拓展督导工作的广度和深度 除常规督导和专题督导外,督导组成员还积极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教研教改项目的审核、教案和试卷的查阅、以及毕业设计从选题、开题、中期检查到答辩全过程的质量监控。随着微课、慕课和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模式的出现,督导组成员积极进行关注,加强学习,2013年指导教师参加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取得三个二等奖。督导组还配合教务处、人事处等部门,完成各类专项听课1560门(人)次,包括教师教学评优竞赛课程、中青年教师执教能力竞赛课程、高级职称晋升听课、新教师入职听课、高职、专升本说课比赛、通识教育公选课、校内视频公开课、外校优质“尔雅”课听课、学生测评后5%和有反映的教师听课等任务。自2010年以来,学校教育教学督导组参与2011版、2013版培养方案的制定、修订工作;参与2011、2013年的两年一次的校级教改课题评审;并且参与督导毕业实践环节各个过程,将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贯穿于教学督导的实际工作中。
完善院校两级督导模式
加强督导自身建设 学校教学督导组成员都具有正高级职称,有专业背景和管理经验的退休教师,他们熟悉学校历史、了解学校专业布局、为人亲和,愿为学校教育事业发挥余热。学校督导组非常重视将督导工作进行反馈和经验积累,每学期根据工作重点开展的专题督导都会形成督导简报,报送相关校领导和有关部分。此外,督导组每个月有固定的例会制度,例会上大家对近期督导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交流,结合学校教学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并学习交流新的教育政策、动向以及教学模式等。
教学督导虽然知识渊博,教学、管理经验丰富,但大部分是退休人员,和面对的督导对象相比,年龄偏长,不经意间会产生代沟和观念上的差异。为了更好地做好督导工作,督导人员不妨多和青年教师和学生学习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兴趣爱好,以便更好地督教、督学、督管。同时,面对大数据时代,数字化、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以个别化、自主性和互动式为特点的“慕课”、“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的出现,教学督导人员应该加强学习,了解掌握这些最新的教学模式,便于督导工作展开。
完善院校两级督导模式 北京联合大学开展督导工作面向的教学单位有12个学院、5个直属教学部门,分布在学校8个校区。为了使教学督导工作扎实有效,点面结合,学校积极推进院校两级督导模式。院级督导组由各学院聘任,主要负责本学院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教学督导工作,做好教师教学环节的检查、指导等具体工作,负责完成本学院常规教学检查工作;校督导组由学校聘任,在校教务处的协助下,相对独立的开展工作,负责督导全校的教学工作,监督和检查教学质量,参与学校安排的各种教学专项检查,并对全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决策建议。院校两级督导形成学校教育教学督导的一个整体,二者既有工作分工,也相互衔接与配合,共同完成学校的教育教学督导工作。
督教相长,品质提升 督导在教学过程中,在帮助青年教师成长的过程中,也不断的从青年教师授课和交流中学习一些先进的观念、技术,使督导了解青年教师的思想状态和价值观念,以及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做到“督教相长”,双方都得到提高。
(作者单位:北京联合大学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