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互联网深入生活的各个方面,网络语言也频繁出现在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中。在中学生的作文中也不难发现网络语言的踪迹,针对中学生的作文能否使用网络语言的问题众说纷纭,笔者在“众说”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客观公正地看待网络语言,优化语文学习环境,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尽量减少网络语言的负面影响,使学生养成灵活、规范运用汉语的良好习惯。
关键词:网络语言; 中学生作文 ; 语文素养
说是网络语言,其实只是网络给此语言表达形式提供了一个加速传播的平台,其早已从网络翩然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不仅如此,还频见各种主流媒体。继2011年11月10日,“给力”出现在《人民日报》头版标题中(《江苏给力“文化强省”》),引发舆论强震后,2012年11月3日“屌丝”进入《人民日报》,被指意义更不同。那么我们又该如何看待这种新鲜的表达形式?其又能否应用于学生作文中呢?让我们来看看各方态度:
学生的态度:
让我们先来看一个同学写的作文,题目是《根据情境写一个简短的自我介绍》:
童鞋们:大家好!偶是新来的!先冒个泡,混个脸熟。鄙人宅男一枚,宅时会看看电视新闻,关注一下我们生存的这个大篮球正在发生的故事,免得被大虾们鄙视是火星来的。也常上网,给自己织个围脖,天气渐冷嘛,整个场面得hold住!作为资深网络草根,常常吐槽,也让世界听听偶的声音!生活中,虽然很爱宅,但也是运动一族!偶可是个篮球控!休息的时候,常常约上三五个盆友、童鞋,到球场上秀一下球技!都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但也努力为现实插上丰满的羽毛!这就是偶,爱宅爱篮球爱梦想的偶!
作文中使用了大量网络语言,其中不乏流行语词汇。该同学只是众多学生的一个代表。在和学生的交流中,发现诸如有木有(有没有)、偶(我)、美眉(女孩子)、肿么了(怎么了)、菜鸟(新手)、酱紫(这个样子)、互粉(互相关注)、萌(可爱)之类的网络语言太平常了,孩子们几乎是脱口而出。他们认为网络语言活泼生动,轻松有趣,和同学网上聊天、书信往来,都会用类似语言,有时顺手就会用在日记和作文中。
专家的态度:
著名作家王蒙认为当下我国的汉语言使用处于无序状态。
海南大学文学院语言学教授符其武认为,现在的孩子受网络低俗、庸俗的语言影响比较大,但是不让孩子接触电脑、网络也是不现实的,这就需要教师和家长在意识上进行引导,加强汉语言规范化的教育。中国汉字有很多学问,只有通过语言学教育,孩子才能真正领悟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王登峰认为:“最好让网络语言‘留’在网络里,离开网络后还是尽快‘转换频道’为好。”
著名语言学家陈原说:“语言的变异是任何一种活的语言所经常发生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没有变异的语言是僵化的语言,是死的语言。”
教师的态度:
关于网络语言的泛滥,语文教师大多持担忧的态度,他们认为网络用语将带来语言规范问题、语言教育问题等等,认为学生可塑性最强,在孩子正处于打语言基础的时候,如果不对网络语言,尤其是一些品位低下、生编乱造的词语加以控制,无疑会对传统正规语言的教学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语言的纯洁和健康。
可见,对于流行语各家众说纷纭,看法不一。
笔者的态度:
汉语言文字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一直处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之中,尤其是词汇。某种意义上看,网络词汇也是语言的创新和发展。笔者认为对待这个问题没必要“一棍子打死”,硬性规定可以或不可以都不适宜,应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在教学工作中,对网络语言也要采取“疏”,而不是“堵”。
首先,尊重网络语言的存在。网络语言形式新颖活泼、简洁时尚,在得到大众认可的同时,也丰富着现代汉语词汇,填补了汉语一些词汇的空白。在《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新收录的众多词语中不乏网络语言的身影,比如“给力”、“忽悠”、“山寨”、“宅男宅女”等。可见,网络语言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成为汉语新鲜血液的后备力量,其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文化现象已经毋庸置疑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不容回避。
其次,发挥网络语言的优势。李镇西老师认为“语言是用来交际的,特定的环境下使用特定的语义符号,只要不影响思想交流,就应该予以宽容。” 身为教师要了解网络语言,在与学生这一特定群体交流时要善于使用其熟悉的语义符合,所以教师可利用学生之间热衷使用的网络语言交流、沟通,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真正地了解和理解学生心中之所想,成为精通学生网络语言的“大虾”,作学生心目中的“潮人”。可见,网络语言也可能成为师生之间和谐关系的催化剂。
最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使用网络语言。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不但要密切关注、积极了解网络语言,还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语言。对待众多的网络词语,要去其糟粕,吸其精华。在鼓励学生个性写作的今天,建议学生在平时的随笔中,适当使用网络词汇来为自己的随笔“增色”,但是在一些比较正式的文章撰写中,学生还是要慎重对待,在自己的语言功底欠佳时少用为妙。
总之,教育者应以积极的心态加强对网络语言的研究,引导学生客观公正地看待网络语言,优化语文学习环境,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尽量减少网络语言的负面影响,使学生养成灵活、规范运用汉语的良好习惯。
(作者单位:辽宁省大连市经贸高级中学 116029)
关键词:网络语言; 中学生作文 ; 语文素养
说是网络语言,其实只是网络给此语言表达形式提供了一个加速传播的平台,其早已从网络翩然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不仅如此,还频见各种主流媒体。继2011年11月10日,“给力”出现在《人民日报》头版标题中(《江苏给力“文化强省”》),引发舆论强震后,2012年11月3日“屌丝”进入《人民日报》,被指意义更不同。那么我们又该如何看待这种新鲜的表达形式?其又能否应用于学生作文中呢?让我们来看看各方态度:
学生的态度:
让我们先来看一个同学写的作文,题目是《根据情境写一个简短的自我介绍》:
童鞋们:大家好!偶是新来的!先冒个泡,混个脸熟。鄙人宅男一枚,宅时会看看电视新闻,关注一下我们生存的这个大篮球正在发生的故事,免得被大虾们鄙视是火星来的。也常上网,给自己织个围脖,天气渐冷嘛,整个场面得hold住!作为资深网络草根,常常吐槽,也让世界听听偶的声音!生活中,虽然很爱宅,但也是运动一族!偶可是个篮球控!休息的时候,常常约上三五个盆友、童鞋,到球场上秀一下球技!都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但也努力为现实插上丰满的羽毛!这就是偶,爱宅爱篮球爱梦想的偶!
作文中使用了大量网络语言,其中不乏流行语词汇。该同学只是众多学生的一个代表。在和学生的交流中,发现诸如有木有(有没有)、偶(我)、美眉(女孩子)、肿么了(怎么了)、菜鸟(新手)、酱紫(这个样子)、互粉(互相关注)、萌(可爱)之类的网络语言太平常了,孩子们几乎是脱口而出。他们认为网络语言活泼生动,轻松有趣,和同学网上聊天、书信往来,都会用类似语言,有时顺手就会用在日记和作文中。
专家的态度:
著名作家王蒙认为当下我国的汉语言使用处于无序状态。
海南大学文学院语言学教授符其武认为,现在的孩子受网络低俗、庸俗的语言影响比较大,但是不让孩子接触电脑、网络也是不现实的,这就需要教师和家长在意识上进行引导,加强汉语言规范化的教育。中国汉字有很多学问,只有通过语言学教育,孩子才能真正领悟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王登峰认为:“最好让网络语言‘留’在网络里,离开网络后还是尽快‘转换频道’为好。”
著名语言学家陈原说:“语言的变异是任何一种活的语言所经常发生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没有变异的语言是僵化的语言,是死的语言。”
教师的态度:
关于网络语言的泛滥,语文教师大多持担忧的态度,他们认为网络用语将带来语言规范问题、语言教育问题等等,认为学生可塑性最强,在孩子正处于打语言基础的时候,如果不对网络语言,尤其是一些品位低下、生编乱造的词语加以控制,无疑会对传统正规语言的教学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语言的纯洁和健康。
可见,对于流行语各家众说纷纭,看法不一。
笔者的态度:
汉语言文字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一直处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之中,尤其是词汇。某种意义上看,网络词汇也是语言的创新和发展。笔者认为对待这个问题没必要“一棍子打死”,硬性规定可以或不可以都不适宜,应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在教学工作中,对网络语言也要采取“疏”,而不是“堵”。
首先,尊重网络语言的存在。网络语言形式新颖活泼、简洁时尚,在得到大众认可的同时,也丰富着现代汉语词汇,填补了汉语一些词汇的空白。在《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新收录的众多词语中不乏网络语言的身影,比如“给力”、“忽悠”、“山寨”、“宅男宅女”等。可见,网络语言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成为汉语新鲜血液的后备力量,其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文化现象已经毋庸置疑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不容回避。
其次,发挥网络语言的优势。李镇西老师认为“语言是用来交际的,特定的环境下使用特定的语义符号,只要不影响思想交流,就应该予以宽容。” 身为教师要了解网络语言,在与学生这一特定群体交流时要善于使用其熟悉的语义符合,所以教师可利用学生之间热衷使用的网络语言交流、沟通,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真正地了解和理解学生心中之所想,成为精通学生网络语言的“大虾”,作学生心目中的“潮人”。可见,网络语言也可能成为师生之间和谐关系的催化剂。
最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使用网络语言。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不但要密切关注、积极了解网络语言,还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语言。对待众多的网络词语,要去其糟粕,吸其精华。在鼓励学生个性写作的今天,建议学生在平时的随笔中,适当使用网络词汇来为自己的随笔“增色”,但是在一些比较正式的文章撰写中,学生还是要慎重对待,在自己的语言功底欠佳时少用为妙。
总之,教育者应以积极的心态加强对网络语言的研究,引导学生客观公正地看待网络语言,优化语文学习环境,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尽量减少网络语言的负面影响,使学生养成灵活、规范运用汉语的良好习惯。
(作者单位:辽宁省大连市经贸高级中学 116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