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芝加哥记者维多利亚·洛特曼,在4年间探索了印度建于公元2世纪和4世纪间、多达120处的神秘且不为人知的地下阶梯天井,在印度王后井被录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后,这些被遗忘的印度建筑才得以引起人们的关注。这些宏伟的阶梯天井与其说是井,不如说是一个宏伟的地下宫殿。在印度王后井里有神像,还有印度所有重要的神祇。印度人为什么会把井修成阶梯式的,并建成地下宫殿呢?
印度王后阶梯井,是由一位名叫朝阳之母的印度王后于公元1064年在她的丈夫比玛德瓦国王故世后所建,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位于古吉拉特邦小镇,萨拉斯瓦蒂河畔。后来萨拉斯瓦蒂河洪水泛滥,将这宏伟的建筑淹没,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才由法国著名考古学家M·波斯特尔所发现,并于七十年代末开始开掘,至九十年代初才竣工。印度王后井的考古发掘是世界考古史上的一大奇迹。
在印度王后阶梯井里,竟包括了印度教万神殿建筑里几乎所有主要的神祇!这座井能以地下万神殿的形式历经千载而保留至今,不仅仅是世界考古史上的一大奇迹,而且其作为以“井”的形式建造的神庙建筑,在印度的建筑史上也是空前绝后的。
“井”里的宫殿
巴坦位于古吉拉特邦北部靠近苏拉什特拉的沙漠化地区,离间默达巴德有150多公里,王后阶梯井就位于此。从地面上看,那只是半截矮墙,似乎连井栏都算不上。然而当人们走到近前,却不禁大吃一惊:这哪里是一口井,分明是一座雄伟壮丽的地下宫殿!
从实用的角度来说,这的确是一座井。古井的建筑分两大部分:一端是一口圆筒形的井,另一端是一个与之相连接的长方形“水池”。井的部分与中国的大致相仿,不同的是它并非全封闭的,而是在井壁靠“水池”的一端留下了一个缺口,使井水能自动地流向“水池”。这口井的尺寸非同小可:直径10米深度达30米,井壁内布满了层层雕塑。井的东面是长方形的“水池”,长达69米,宽22米,有台阶层层向下。
“水池”部分的建筑以倒金字塔的形式,从入口处往下层层深入,待走到靠近井的部位,已下降到地下7层的深度,每一层的池壁上都排列着各种各样的雕塑:神像、人物、动物,以及花饰图案等等。在每一层的神像前面,则有一条与之相平行的六七十厘米宽的“栈道”,人们可以在各层的任何一个地方行走,要想用文字来描绘这座建筑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能通过照片来一睹这座神庙的风采。
“井”里的大神
这座古井中的雕塑几乎包括了印度教中所有主要的大神。通过研究可以看出,这里最受崇拜的主要大神是保护之神毗湿奴:在井壁内的3层主要雕塑中,均可以看到他躺卧在一条象征宇宙的大蛇所盘结成的卧榻上,逍遥自在地漂浮在大洋之中;而在“水池”内务层的神龛之内,表现毗湿奴各大化身的形象更是引人注目——他曾化身为巨龟,支撑了众神与魔鬼之间搅奶海的石柱;他曾化身为大鱼,潜入海底救出了被魔鬼偷走的印度圣典《吠陀》;他曾化身为半人半狮的怪物,将魔鬼放在膝上开膛破肚;他曾化身为野猪,从混沌的宇宙中救出了地球……关于他有谈不完的故事。
雕塑中的另一个精彩部分,是伴随在神像旁边的仙女像。这些美丽的天女姿态各异:有的在涂唇膏,有的在照镜子;有的在额上点红,有的在描绘足底的花纹;有的在戴脚铃,有的在佩耳饰;有的在舞蹈,有的在演奏乐器;有的攀折树枝,有的怀抱婴孩;有的手持拂尘,有的手捧鱼盆……一个个尽现印度人体艺术中特有的美。从头到脚,更是极尽奢华:首饰、环佩、璎络无不精雕细琢。
印度的天女像大多是裸体的,身体的各部分全靠各种装饰来点缀,即便穿有衣着也均是极轻薄的织物,裹在身上丝毫不掩饰身体的曲线美。井中大多数的天女像均伴随有繁衍、丰收的象征物,如鱼、蛇、儿童、芒果等等,与井的含意十分切合。细细观察之下,某些雕塑的局部还可以看到彩绘的痕迹,不难想象出这座万神殿当年的壮丽与豪华!
阶梯天井发源于沙洞,经水填充成为精心构造的建筑,当水还是最珍贵商品的时期,阶梯天井曾经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中心。此外,阶梯天井还有除蓄水外的其他用途:人们可以在此躲避炎炎夏日进行歇息,有的地下天井还是人们举行寺庙仪式和祈祷的场所。
在印度,无论哪个时代,水都作为生命之源被人们尽最大的努力保护着,它也成为崇拜的对象。灌满从地下世界涌出的水的阶梯井,也是人们祭拜水神巴尔纳、地母神,且象征圣者力量的地下神殿。
由于数百年的水资源管理不善以及缺乏监管,阶梯天井已变为枯井并被人们废弃。如今,它们已成为历史的遗迹,而印度不断恶化的供水问题导致人们开始考虑对阶梯天井的重新启用。若对阶梯天井进行修补,并将地下水引入天井,这将会使它们回到几百年前的使用状态中,无疑是最佳的保护方法。2014年6月2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这里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要想真正解密这座王后井的全部内涵,大约得像印度神话传说所讲的一样,经历一世又一世的时间和空间。
印度王后阶梯井,是由一位名叫朝阳之母的印度王后于公元1064年在她的丈夫比玛德瓦国王故世后所建,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位于古吉拉特邦小镇,萨拉斯瓦蒂河畔。后来萨拉斯瓦蒂河洪水泛滥,将这宏伟的建筑淹没,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才由法国著名考古学家M·波斯特尔所发现,并于七十年代末开始开掘,至九十年代初才竣工。印度王后井的考古发掘是世界考古史上的一大奇迹。
在印度王后阶梯井里,竟包括了印度教万神殿建筑里几乎所有主要的神祇!这座井能以地下万神殿的形式历经千载而保留至今,不仅仅是世界考古史上的一大奇迹,而且其作为以“井”的形式建造的神庙建筑,在印度的建筑史上也是空前绝后的。
“井”里的宫殿
巴坦位于古吉拉特邦北部靠近苏拉什特拉的沙漠化地区,离间默达巴德有150多公里,王后阶梯井就位于此。从地面上看,那只是半截矮墙,似乎连井栏都算不上。然而当人们走到近前,却不禁大吃一惊:这哪里是一口井,分明是一座雄伟壮丽的地下宫殿!
从实用的角度来说,这的确是一座井。古井的建筑分两大部分:一端是一口圆筒形的井,另一端是一个与之相连接的长方形“水池”。井的部分与中国的大致相仿,不同的是它并非全封闭的,而是在井壁靠“水池”的一端留下了一个缺口,使井水能自动地流向“水池”。这口井的尺寸非同小可:直径10米深度达30米,井壁内布满了层层雕塑。井的东面是长方形的“水池”,长达69米,宽22米,有台阶层层向下。
“水池”部分的建筑以倒金字塔的形式,从入口处往下层层深入,待走到靠近井的部位,已下降到地下7层的深度,每一层的池壁上都排列着各种各样的雕塑:神像、人物、动物,以及花饰图案等等。在每一层的神像前面,则有一条与之相平行的六七十厘米宽的“栈道”,人们可以在各层的任何一个地方行走,要想用文字来描绘这座建筑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能通过照片来一睹这座神庙的风采。
“井”里的大神
这座古井中的雕塑几乎包括了印度教中所有主要的大神。通过研究可以看出,这里最受崇拜的主要大神是保护之神毗湿奴:在井壁内的3层主要雕塑中,均可以看到他躺卧在一条象征宇宙的大蛇所盘结成的卧榻上,逍遥自在地漂浮在大洋之中;而在“水池”内务层的神龛之内,表现毗湿奴各大化身的形象更是引人注目——他曾化身为巨龟,支撑了众神与魔鬼之间搅奶海的石柱;他曾化身为大鱼,潜入海底救出了被魔鬼偷走的印度圣典《吠陀》;他曾化身为半人半狮的怪物,将魔鬼放在膝上开膛破肚;他曾化身为野猪,从混沌的宇宙中救出了地球……关于他有谈不完的故事。
雕塑中的另一个精彩部分,是伴随在神像旁边的仙女像。这些美丽的天女姿态各异:有的在涂唇膏,有的在照镜子;有的在额上点红,有的在描绘足底的花纹;有的在戴脚铃,有的在佩耳饰;有的在舞蹈,有的在演奏乐器;有的攀折树枝,有的怀抱婴孩;有的手持拂尘,有的手捧鱼盆……一个个尽现印度人体艺术中特有的美。从头到脚,更是极尽奢华:首饰、环佩、璎络无不精雕细琢。
印度的天女像大多是裸体的,身体的各部分全靠各种装饰来点缀,即便穿有衣着也均是极轻薄的织物,裹在身上丝毫不掩饰身体的曲线美。井中大多数的天女像均伴随有繁衍、丰收的象征物,如鱼、蛇、儿童、芒果等等,与井的含意十分切合。细细观察之下,某些雕塑的局部还可以看到彩绘的痕迹,不难想象出这座万神殿当年的壮丽与豪华!
阶梯天井发源于沙洞,经水填充成为精心构造的建筑,当水还是最珍贵商品的时期,阶梯天井曾经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中心。此外,阶梯天井还有除蓄水外的其他用途:人们可以在此躲避炎炎夏日进行歇息,有的地下天井还是人们举行寺庙仪式和祈祷的场所。
在印度,无论哪个时代,水都作为生命之源被人们尽最大的努力保护着,它也成为崇拜的对象。灌满从地下世界涌出的水的阶梯井,也是人们祭拜水神巴尔纳、地母神,且象征圣者力量的地下神殿。
由于数百年的水资源管理不善以及缺乏监管,阶梯天井已变为枯井并被人们废弃。如今,它们已成为历史的遗迹,而印度不断恶化的供水问题导致人们开始考虑对阶梯天井的重新启用。若对阶梯天井进行修补,并将地下水引入天井,这将会使它们回到几百年前的使用状态中,无疑是最佳的保护方法。2014年6月2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这里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要想真正解密这座王后井的全部内涵,大约得像印度神话传说所讲的一样,经历一世又一世的时间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