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认识图形”教学活动案例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dongxu22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小学数学新课标的推进,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更加多样化的、有趣的,探索性学习活动应该成为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为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数学学习由被动向主动、由枯燥向有趣、由单一向丰富的转变,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积极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新课标中安排了“综合实践活动”这项新的内容,目的是提供发展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机会,以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不是可上可不上的附属课,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就一定要上好数学实践活动课。下面谈谈笔者在“认识图形”综合实践活动课讲授环节中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建立图形的表象,设计体验活动
  “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教学片断1】
  笔者在“图形认知”的教学环节中,设计了“摸一摸”的体验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活动的过程,自主获得平面和曲面的概念。
  师:拿起圆柱,摸摸它的上面,摸摸它的下面,你有什么感觉呢?
  生:平平的。
  师:像这样平平的面,数学上叫作平面。
  师:再摸摸它的侧面,你发现了什么?
  师:像这样弯弯的、有弧度的面,数学上称为曲面。
  师总结:通过摸和看,我们知道了圆柱既有平面,也有曲面。那其余的立体图形,哪些是有平面的,哪些是有曲面的呢?咱们再用观察圆柱的方法分别摸一摸,找一找长方体、正方体、球体的平面和曲面。
  学生操作——摸一摸,找一找。
  师:哪些立体图形有平面,哪些立体图形有曲面?谁来说说你的发现。
  生:球只有曲面,长方体和正方体只有平面。
  师:你们的发现真了不起。长方体和正方体它们都有平面,它们是一样的吗?有什么不同呢?
  生:长方体有些面大,有些面小,但是正方体每个面的大小都一样。
  师验证正方体每个面的大小都一样,而长方体是有些面大有些面小的。拿纸跟长方体的面重合一下,跟正方体的面重合一下,得出结论。(教师撕下正方体的其中一个面,跟其他面对比,学生总结。教师撕下长方体的一个面跟其他面对比,得出结论。)
  师总结:同学们真厉害,也就是通过刚刚的操作,咱们知道了长方体和正方体是只有平面的,球是只有曲面的,圆柱最特殊,既有平面又有曲面。
  在“摸一摸”的教学活动中,先从摸圆柱体开始,引导学生摸一摸圆柱的上面、下面,体验这种平平的面;然后再摸一摸圆柱的侧面,体验有弧度的面。通过这种感官的对比,初步感知平面和曲面,建立平面和曲面的概念。接着,教师提出让孩子们继续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和球体,找出哪些有平面、哪些有曲面。孩子们积极性很高,气氛很热烈,参与度高,这些都符合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就这样,通过摸一摸,学生对“平面、曲面”的直观形象认识上升为了抽象认识,同时完成了从平面、曲面的角度判断各种立体图形的教学目标,加深了对四种立体图形的表征认识。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在小学生自主探索的实践活动中,通过自己亲自动手实践,检验自己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为后续学习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二、创设游戏,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我们认为,在数学活动的众多形式中,游戏是一种学生喜爱的活动形式,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学片断2】
  笔者在学生已经初步感知平面和曲面的概念的基础上,创设了“猜一猜”的游戏,继续以平面、曲面为抓手,加深对四种立体图形的表征认识。
  师:老师这个盒子里有4种立体图形,你说名称,我就能准确无误地摸出来,信吗?
  学生们热情高涨,出题“找出圆柱”,师很顺利地找到圆柱,学生们露出一种神奇而不可信的表情,同时又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
  师:这次轮到老师说、你来摸了——摸一摸长方体。
  生1:摸一摸长方体。
  师:你很厉害,可是没拿出来之前,你为什么知道他不是球呢?不是圆柱呢?
  生:因为它没有曲面,所以不是球,也不是圆柱。
  生2:摸一摸球體。
  师:他怎么知道这个不是长方体,而是球体呢?
  生:因为它没有平面,只有曲面。
  师:真棒!谁还想玩?(此时把气氛推向高潮,学生们争先恐后地举手。)
  师:同桌互相玩。请听要求:一人说,另一人摸,并说说自己摸的秘诀。
  师总结:原来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立体图形是有平面还是有曲面来摸,只有曲面的就是球体,有平面又有曲面的就是圆柱体;而只有平面的,可能是长方体,也可能是正方体。真有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力是对所学知识有内在兴趣,而最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莫过于游戏。”为了使学生兴趣盎然地、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小学特别是低年级阶段的数学游戏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小学教育而言,游戏教育正是启发学生心智和兴趣,达到最佳教育效果的手段。为此,在“认识图形”的教学中,设计“猜一猜”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思考,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的知识,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三、加强动手操作,提升抽象思维
  低年段学生好动、好玩,注意力不持久,容易导致课堂效率不高,这让很多教师感到棘手。皮亚杰曾经指出:“动作性的活动对于儿童理解空间观念具有无比巨大的重要性。”在认识图形和探索图形特征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实验操作的条件和机会,这些活动可以是丰富多样的体验活动,也可以是动手操作的知识呈现,这就需要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认真思考和揣摩。
  【教学片断3】
  儿童生来具有一种好奇的倾向,天生具有探究或发现事物的兴趣。利用这一特点,设计“推一推”的活动,在探究中明白“曲面容易滚动,平面不易滚动”的知识的直观呈现,建立平面、曲面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师:平面和曲面还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物体的形状,那它们有什么不同呢?请大家拿起球体和正方体在桌子上轻轻地推一推,组内说说你的发现。
  师:哪个组来汇报?
  生:球体很容易滚动,但是正方体不易滚动,只能推动它。
  师:为什么球体容易滚动,而正方体却不易滚动呢?
  生:球体有曲面,而正方体只有平面。
  师:通过推,我们知道了球体容易滚动,而正方体不易滚动,只能推动。也就是说有曲面的物体是很容易滚动的,而只有平面的物体不易滚动,只能推动。
  师:那同学们想一想,老师的这个圆柱要怎么摆放才容易滚动呢?
  生:躺着容易滚动,站着不易滚动。
  师:是真的吗?咱们验证一下(拿起圆柱轻轻推一推)。
  师总结:通过验证,咱们知道了曲面是容易滚动的,如果我们希望生活中的物体滚动,就把它的面做成曲面;而如果我们需要物体稳定摆放,就把它的面做成平面。
  在“推一推”的环节中,教师首先请学生拿出球体和正方体在桌面上轻轻地推一推,他们在操作过程中发现球体很容易滚动,而正方体不容易滚动,只能推动;接着引导学生从刚刚学到的平面、曲面的知识来寻找滚动的原因,学生们很快发现球体只有曲面,所以很容易滚动,而正方体只有平面,所以不易滚动,只能推动。这只是我们初步得知的结论,是否经得起推敲呢?接下来又继续进行“推一推”的活动,拿出長方体、圆柱体推一推,通过实践验证长方体只有平面,确实不易滚动而只能推动,而圆柱体有曲面,确实容易滚动。这样的设计是“操作—结论—验证结论—真理”的推理过程,符合学生的认识特点,同时为后续的“拼一拼”“摆一摆”奠定了基础。
  在小学生自主探索的实践活动中,通过亲自动手实践,检验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为后续学习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必须认识到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性,上好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能力,使学生对知识的构建真正扎实、有效,为小学高年级、中学的“综合实践活动”及其它相关学科领域的学习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范文贵.小学数学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其他文献
【摘要】正态分布又叫高斯分布,是反映自然界中事物“发生—到达顶峰—消亡”过程的规律总结,它在自然界,人类社会等都有大量体现。本文就一维正态分布与二维正态分布的特点做出分析,研究其特征。  【关键词】正态分布;一维;二维  正态分布是也叫常态分布或者高斯分布,最早由棣莫弗在求二项分布的渐近公式中得到,是一个在数学、物理及工程等领域都非常重要的概率分布,同时在统计学中都有很广泛的运用,影响极其深远。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也在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课堂上不再是以教师为主体,而是把课堂主体的位置还给了学生。但我国的一些西部地区,因为应试教育的缘故,学校还是只注重学生的升学率,采取的还是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教育,学生还是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为了解决这样的现象,出现了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参与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去,还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实
【摘要】教师作为教学主体,不仅应该思考如何带给学生更好的教学质量,在课后也要做好教学反思工作。教学反思是多方面的,不仅需要从教师自身出发,也要从学生上课的反应出发,全面总结出教学过程中优秀与不足的地方,才能不断完善上课方式,提升上课质量。本文将从这些角度简要探究中学语文教师如何在课后写好教学反思的问题。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反思;语文课堂  教学反思是每个教师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
【摘要】在语文课堂中指导学生进行讀写结合,是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一节有效的课堂一定是建立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深度解读文本的文体和语言特点的基础之上。所以,选择恰当的语言素材和指导切入点对于读写结合的指导是非常关键的。  【关键词】语文教师;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如今的语文教学越来越指向学生语言素养的培养。语文素养包罗万象,有语言的认知、积累、运用、鉴赏、评价等。在语文课堂中指导
【摘要】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具有科学素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未来公民。小学科学的教学内容除了原有的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三大领域课程内容外,还增加了“技术与工程”领域。这一领域课程的实施是培养以及全面提高每一位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的最有效途径之一,重在启发学生综合所学知识,实现各学科之间知识的融会贯通。本文以教科版五年级下册《造一艘船》为例,阐述这一领域的课型可以由问题情境、任务驱动—
【摘要】对学生错误的言行进行批评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既要掌握批评的尺度,也要注意批评的对象,既要注意批评的场合,也要掌握好批评的时间,既要考虑批评的语言,同时也要注意批评的方式。批评学生的错误言行是一门艺术,要想取得“润物细无声”的效果,需要老师的宽容、耐心和爱心。  【关键词】程度;对象;场合;时间;语言;方式  作为教育者每天要面对形形色色的学生,有勤奋好学的,有乖巧听话的,有默默无闻的,但也有
【摘要】随着“互联网 ”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已成为我们生活中密不可分的重要工具,它的快速发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学习方式,同时也推动了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革新。2013年11月,教育部颁布了“在全国中小学教师中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工作”的文件,说明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它具有生动性、新颖性性、直观性的特点,如果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充分利用它作为导入手段,便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人教版)指出: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从幼儿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并逐步适应学校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生话态度、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品德与生话课程是根据社会与时代发展需要和儿童身心发展特点而设置的,旨在以正确的价值观来引导儿童更好地适应学校的生活,达到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在充满探究和乐趣的童年生活中,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打下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一、问题的提出  (一)学校历史与发展现状  沐溪小学创办于1970年9月,地处沐溪工业园,是一所农村完全小学。学校先后被评为“武江区师德建设先进单位”“武江区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广东省绿色学校”……我校的办学理念为:学校有特色,教师有发展,学生有未来。经过多年的努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社会影响力也不断提升。在学校的不断发展与壮大中,我们意识到:构建符合校情并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
【摘要】社会网络化,网络社会构筑起了一个全球性、开放性、全方位的人际关系,被视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传播媒体”,它给人类的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也给教育尤其是中小学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本文谈谈自己对从小学生沉迷网络的原因及其影響来分析,和相应的教育对策。  【关键词】网络社会;德育;引导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网络时代。手机